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菌根真菌协同死谷芽孢杆菌抑制棉花黄萎病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国漪 程林 +6 位作者 黄立莹 钱琪卉 关琳琳 叶文玲 鲁洪娟 冉炜 章力干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08-1015,共8页
利用温室盆钵实验,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和死谷芽孢杆菌(Bacillus vallismortis,HJ-5),研究AMF协同HJ-5控制棉花黄萎病的效果,并通过液相色谱法、馏分平板对峙法探析协... 利用温室盆钵实验,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和死谷芽孢杆菌(Bacillus vallismortis,HJ-5),研究AMF协同HJ-5控制棉花黄萎病的效果,并通过液相色谱法、馏分平板对峙法探析协同抗病的原因。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AMF和HJ-5在控制棉花黄萎病方面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发病率下降50.82%,地下部干重增加125.00%,根际HJ-5数量增加23.80%。液相色谱分析表明,HJ-5分泌伊枯草菌素(iturin A)和表面活性素(surfactin)2种抗病性脂肽类物质。双接种AMF、HJ-5,棉花根际伊枯草菌素和表面活性素含量分别比HJ-5单处理增加13.38%和11.27%。接种AMF促进了植株地下部生长和HJ-5在棉花根际的定殖,并分泌更多的抗病类物质,是AMF与HJ-5协同抗棉花枯萎病的重要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害 经济作物 伊枯草菌素 表面活性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拮抗菌强化的生物有机肥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25
2
作者 王小慧 张国漪 +3 位作者 李蕊 卢颖林 冉炜 沈其荣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3-231,共9页
由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引起的西瓜枯萎病是导致西瓜生产毁灭性损失的土传病害,当前对该病尚无有效的防治措施。为了探索该病的生物防治效果,本研究从土壤中分离筛选西瓜枯萎病的拮抗菌,制成生物有机肥... 由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引起的西瓜枯萎病是导致西瓜生产毁灭性损失的土传病害,当前对该病尚无有效的防治措施。为了探索该病的生物防治效果,本研究从土壤中分离筛选西瓜枯萎病的拮抗菌,制成生物有机肥,通过温室盆栽试验检验防病效果,并对与拮抗相关的拮抗菌葡聚糖酶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从不同土壤中分离纯化到对西瓜枯萎病菌有潜在拮抗作用的细菌172株,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出抑菌率在60%以上的拮抗细菌13株,从中挑选出2株抑菌率最高的菌株Cy5和CR38,分别用其与已腐熟的有机肥制成生物有机肥BIO5和BIO38。盆栽试验结果表明,BIO5在防病和促进西瓜生长方面表现优于BIO38。与对照相比,BIO5和BIO38对西瓜枯萎病的相对防治率分别为75%和25%。BIO5处理植株的株高、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分别比对照增加64.8%、63.0%和50%。施用生物有机肥还能显著改变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组成。BIO5处理根际土壤的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数量分别比对照增加48.5%和61.1%,真菌和尖孢镰刀菌的数量比对照分别下降52.1%和70.2%。分子生物学分析表明,菌株Cy5属于Paenibacillus jamilae菌株,并含有类似于P.polymyxa的β-1,3-1,4-葡聚糖酶。本研究结果说明,拮抗菌强化的生物有机肥对西瓜枯萎病有防治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枯萎病 拮抗细菌 生物防治 类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脂肽菌株发酵生物有机肥的生物防治与促生作用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朱震 张国漪 +3 位作者 徐阳春 杨兴明 冉炜 沈其荣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4-110,共7页
选取对番茄青枯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的产脂肽菌株XZ-173,与有机肥混合发酵制成生物有机肥。通过温室盆栽试验,评价了该生物有机肥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及对番茄的促生效用。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能够显著降低青枯病发病率,相对防效达56.8... 选取对番茄青枯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的产脂肽菌株XZ-173,与有机肥混合发酵制成生物有机肥。通过温室盆栽试验,评价了该生物有机肥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及对番茄的促生效用。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能够显著降低青枯病发病率,相对防效达56.8%。与施用化肥和未添加XZ-173的有机肥处理相比,施用该生物有机肥能显著提高番茄植株叶绿素含量、番茄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降低根际土壤中真菌数量。生物有机肥的有益效果使其在作物种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枯病 脂肽 生物有机肥 番茄 生物防治 促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2
4
作者 胡宏祥 屠仁凤 +3 位作者 黄界颍 谷勋刚 张国漪 马友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6期9238-9240,共3页
阐述了构建"双创"型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客观必然性,分析了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现状与存在问题,以"十二五"高校人才培养战略为指导,提出了"双创"型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阐述了构建"双创"型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客观必然性,分析了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现状与存在问题,以"十二五"高校人才培养战略为指导,提出了"双创"型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资源与环境 双创型 培养模式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被引量:2
5
作者 鲁洪娟 张国漪 +1 位作者 李江遐 黄界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期644-645,共2页
针对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考核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了系列改革措施,教学实践证明,对该课程的这些改革行之有效。
关键词 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 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Ⅱ)胁迫下黑曲霉TL-F2谷胱甘肽系统的响应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定心 樊霆 +6 位作者 唐子阳 王振 陈海燕 鲁洪娟 张国漪 叶文玲 张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52-858,共7页
以矿区筛选抗性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TL-F2)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50、100、150、200、250、300 mg·L-1)Cu(Ⅱ)对不同生长阶段黑曲霉谷胱甘肽系统(GSH/GPx)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Cu(Ⅱ)浓度增大,A.niger TL-F2生长量、可溶性... 以矿区筛选抗性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TL-F2)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50、100、150、200、250、300 mg·L-1)Cu(Ⅱ)对不同生长阶段黑曲霉谷胱甘肽系统(GSH/GPx)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Cu(Ⅱ)浓度增大,A.niger TL-F2生长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呈降低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则增加;谷胱甘肽系统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呈现上升趋势,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力则呈现先增后降趋势;在金属浓度为150 mg·L-1时GSSG含量达到最大为365.68μmol·L-1,GPx和GR活力分别在金属浓度为100 mg·L-1时达到峰值,GSH/GSSG比值也随Cu(Ⅱ)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结果表明:在Cu(Ⅱ)作用下A.niger TL-F2菌体内GSH/GPx系统产生氧化应激反应,通过调节GSH、GSSG、GPx和GR的增减来抵御过量活性氧(ROS)胁迫;GSH/GSSG比值也可直观地反映Cu(Ⅱ)对A.niger TL-F2毒性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抗氧化 谷胱甘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增值尿素对水稻苗期生长及根际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程林 章力干 +6 位作者 张国漪 齐永波 郜红建 疏晴 张富源 朱荣 蒋东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5-44,共10页
【目的】研究氨基酸增值尿素(AU)对不同稻作水稻生长、根际养分与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机制,以期为水稻早期水氮合理调控及氨基酸增值尿素合理施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两优华6’水稻和氨基酸增值尿素(AU)为试材,开展了水作/旱作盆栽试验... 【目的】研究氨基酸增值尿素(AU)对不同稻作水稻生长、根际养分与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机制,以期为水稻早期水氮合理调控及氨基酸增值尿素合理施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两优华6’水稻和氨基酸增值尿素(AU)为试材,开展了水作/旱作盆栽试验。试验共设旱作不施尿素(GCK)、旱作施普通尿素(GU)、旱作施氨基酸增值尿素(GAU)、水作不施尿素(SCK)、水作施普通尿素(SU)、水作施氨基酸增值尿素(SAU)6个处理,除对照外,其余处理氮磷钾施用量相同。水稻生长30天后,采集水稻植株和根际土壤样品,分析水稻根系生物学性状和根系形态学特征,测定根际土壤养分状况和微生物菌群结构。【结果】氨基酸增值尿素(AU)较普通尿素(U)促进了根系生长,旱作和水作根系鲜重分别增加9.65%和7.56%;旱作模式下,GAU较GU水稻根长、根直径、根表面积和根尖数分别提高45.06%、25.93%、6.17%和90.52%,水作模式下,SAU较SU处理上述各指标同样有所提高,但增幅有所降低;施氮量相同条件下,旱作水稻根长、根直径、根表面积和根尖数均明显低于水作,其中GU较SU处理的根长、根直径、根表面积和根尖数分别降低了26.20%、15.63%、2.52%和13.95%,GAU较SAU处理的根长、根直径、根表面积和根尖数分别降低6.00%、6.42%、5.49%和13.28%,降幅明显减小。旱作GAU较GU处理根际有机碳、全氮和微生物氮含量分别增加了17.04%、18.18%和30.00%,水作SAU较SU处理根际铵态氮和微生物氮分别增加了39.70%、38.01%,而硝态氮下降幅度达33.70%。旱作和水作条件下,氨基酸增值尿素、普通尿素处理的细菌总数分别为1.88×10^7、1.59×10^7 cfu/g和1.93×10^7、1.57×10^7 cfu/g,分别增加18.23%和22.93%(P<0.05),氨化细菌数量分别为1.62×10^7、8.14×10^6 cfu/g和2.26×10^7、8.46×10^6 cfu/g,硝化细菌数量分别为1.96×10^3、1.13×10^3 cfu/g和1.64×10^3、1.08×10^3 cfu/g,增加幅度在0.52~1.67倍。旱作优势种群为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相对丰度为18.78%~22.59%;水作则以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和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为优势种群,相对丰度分别为43.09%~52.72%和14.86%~18.87%。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SAU处理根际土壤Aeromonas和旱作根际土壤Sphingomonas显著降低,而GAU处理uncultured_bacterium_c_Subgroup_6显著增加;土壤全氮、铵态氮和有机碳含量与微生物群落结构显著相关。【结论】与普通尿素相比,氨基酸增值尿素可显著促进水稻生育早期根系生长和根系形态建成,增加根际生物量碳、氮,降低水作根际硝态氮含量,增加铵态氮含量,增加根际细菌总量,提升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有利于水稻氮素吸收。在旱作条件下,氨基酸增值尿素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发育和土壤细菌数量的效果优于水作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增值尿素 水稻 根际 土壤养分 微生物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