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
40
1
作者
杨晓玲
黄悦勤
+2 位作者
顾伯美
张和增
杨淑长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65-165,183,共2页
中小城市儿童的情绪行为问题报道较少,本文调查山东省青州市儿童精神卫生问题的现状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试图为预防及干预对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儿童行为
家庭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儒家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2
作者
张和增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4-45,共2页
一 在改革开放中走向21世纪的中国面临的最大困难不仅仅在于发展经济的问题,而且在于道德的建设问题。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传统道德面临着新的挑战,如精神的失落、信仰的危机、道德的沉沦等等。于是,有人把目光转向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 在改革开放中走向21世纪的中国面临的最大困难不仅仅在于发展经济的问题,而且在于道德的建设问题。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传统道德面临着新的挑战,如精神的失落、信仰的危机、道德的沉沦等等。于是,有人把目光转向中国的传统文化,企图得助于中国的儒家伦理思想,把儒家伦理思想作为重建道德的依据或源泉。儒家伦理思想真有那么大的魅力吗?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和评价儒家伦理思想? 儒家文化的核心,体现为它的伦理思想,儒家就是以伦理为中心的文化。儒家伦理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伦理思想
现代价值
宋明理学
中国
马克思主义文化
政治儒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温故知新”论析——传统教育反思
3
作者
张和增
《高校教育管理》
1993年第4期106-107,共2页
子曰:“温故而知新”。两千多年来,这句话似已成为教育领域中的“绝对真理”,教师以其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学生以其为学习的座右铭。 如果用严格的、科学的、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一句话则有很大的片面性。因为它只道出了“知新”来源的一...
子曰:“温故而知新”。两千多年来,这句话似已成为教育领域中的“绝对真理”,教师以其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学生以其为学习的座右铭。 如果用严格的、科学的、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一句话则有很大的片面性。因为它只道出了“知新”来源的一个方面——“温故”,而忽视了“知新”来源的其他方面。从知识的来源来看,一是继承前入的学识,一是在实践中创造新的知识。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提高发展。继承的目的为了创新,而不是保持原来的水平。从继承到创新是一个飞跃,仅仅继承,不可能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新
温故
论析
传统教育
四书五经
承前
中国的教育
创造力
教师
教育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
40
1
作者
杨晓玲
黄悦勤
顾伯美
张和增
杨淑长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山东省青州市中心医院儿科
出处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65-165,183,共2页
文摘
中小城市儿童的情绪行为问题报道较少,本文调查山东省青州市儿童精神卫生问题的现状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试图为预防及干预对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儿童行为
家庭环境
分类号
R179 [医药卫生—妇幼卫生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家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2
作者
张和增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4-45,共2页
文摘
一 在改革开放中走向21世纪的中国面临的最大困难不仅仅在于发展经济的问题,而且在于道德的建设问题。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传统道德面临着新的挑战,如精神的失落、信仰的危机、道德的沉沦等等。于是,有人把目光转向中国的传统文化,企图得助于中国的儒家伦理思想,把儒家伦理思想作为重建道德的依据或源泉。儒家伦理思想真有那么大的魅力吗?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和评价儒家伦理思想? 儒家文化的核心,体现为它的伦理思想,儒家就是以伦理为中心的文化。儒家伦理思想。
关键词
儒家
伦理思想
现代价值
宋明理学
中国
马克思主义文化
政治儒学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温故知新”论析——传统教育反思
3
作者
张和增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93年第4期106-107,共2页
文摘
子曰:“温故而知新”。两千多年来,这句话似已成为教育领域中的“绝对真理”,教师以其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学生以其为学习的座右铭。 如果用严格的、科学的、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一句话则有很大的片面性。因为它只道出了“知新”来源的一个方面——“温故”,而忽视了“知新”来源的其他方面。从知识的来源来看,一是继承前入的学识,一是在实践中创造新的知识。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提高发展。继承的目的为了创新,而不是保持原来的水平。从继承到创新是一个飞跃,仅仅继承,不可能创新。
关键词
知新
温故
论析
传统教育
四书五经
承前
中国的教育
创造力
教师
教育事业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杨晓玲
黄悦勤
顾伯美
张和增
杨淑长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2
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儒家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张和增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温故知新”论析——传统教育反思
张和增
《高校教育管理》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