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CADE模型的车载ATP测试用例生成方法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兰心 王海峰 +2 位作者 齐志华 汤圣杰 张启鹤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2-110,共9页
车载ATP是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关键列控设备。为满足其苛刻的安全要求,实际应用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全面严格的测试。传统的编写测试用例的方法过分依赖人工经验,耗时耗力,且测试质量难以保证。提出一种基于SCADE模型自动生成车载ATP测试用... 车载ATP是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关键列控设备。为满足其苛刻的安全要求,实际应用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全面严格的测试。传统的编写测试用例的方法过分依赖人工经验,耗时耗力,且测试质量难以保证。提出一种基于SCADE模型自动生成车载ATP测试用例的方法。首先,利用SCADE对车载ATP系统进行建模,并针对安全状态机模型生成满足全迁移覆盖准则的测试用例;再根据MC/DC覆盖准则生成测试数据,将抽象的测试用例转化为可直接用于测试的具体测试用例集;最后,通过变异分析对生成的测试用例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测试用例具有良好的覆盖度,优于传统人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ATP系统 SCADE模型 测试用例 基于模型的测试 MC/DC覆盖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GNSS的站内列车精确定位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马梓尧 王海峰 +2 位作者 齐志华 张启鹤 范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5-172,共8页
铁路车站道岔密集、站场环境复杂,基于GNSS的站内列车定位面临诸多困难,引入贝叶斯理论和卡尔曼滤波方法,提出一种站内列车精确定位方法。首先,在电子地图中用直线轨段来刻画站场轨道网络拓扑,推导出直线轨段占用识别的随机模型,结合电... 铁路车站道岔密集、站场环境复杂,基于GNSS的站内列车定位面临诸多困难,引入贝叶斯理论和卡尔曼滤波方法,提出一种站内列车精确定位方法。首先,在电子地图中用直线轨段来刻画站场轨道网络拓扑,推导出直线轨段占用识别的随机模型,结合电子地图利用贝叶斯推断对列车直线轨段占用进行估计;利用卡尔曼滤波将GNSS位置信息与速度信息融合处理,去除GNSS信号质量不稳定所产生的定位误差,获得列车的精确位置。在实际铁路车站进行了列车行车GNSS数据采集,与常规的垂直投影列车定位方法进行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完成直线轨段占用定位的实时性方面提升了17.6%,列车位置估计误差可以降低到1 m以内,满足列车在站内精确定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控系统 轨道占用 GNSS 列车定位 贝叶斯推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QP方法的列车动态编组优化控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建雄 王海峰 +1 位作者 张启鹤 柴铭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8-174,187,共8页
动态编组逐渐成为列车运行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低牵引能耗、高编组精确性、强抗干扰能力的多目标控制是实现动态编组的难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规划(DP)-序列二次规划(SQP)的优化控制方法。首先,对动态编组过程建立数... 动态编组逐渐成为列车运行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低牵引能耗、高编组精确性、强抗干扰能力的多目标控制是实现动态编组的难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规划(DP)-序列二次规划(SQP)的优化控制方法。首先,对动态编组过程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建立以低能量消耗和精确编组为目标的动态编组优化问题,在离线状态下使用动态规划算法计算速度曲线;最后,以离线速度结果为基础,使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求解最优控制策略在线控制列车。仿真实验表明,使用本文方法控制编组过程时,牵引能耗降低5.6%,编组误差下降至3 m,SQP算法求解的迭代次数下降到12次;在有外界干扰状态下,该方法可在线控制列车校正速度偏离,消除干扰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控系统 动态编组 多目标优化 动态规划 序列二次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结果无法诊断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生 周滨经 +4 位作者 陈均 张启鹤 秦宏兴 杨志敏 曲召福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8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B)结果无法诊断的影响因素。方法136例符合术前细针穿刺条件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观察分析检查结果中无法诊断和有诊断情况,并比较无法诊断和有...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B)结果无法诊断的影响因素。方法136例符合术前细针穿刺条件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观察分析检查结果中无法诊断和有诊断情况,并比较无法诊断和有诊断患者的结节直径、部位、结构。结果136例患者经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显示:有诊断患者115例,无法诊断患者21例。无法诊断患者中结节直径<5 mm占比为42.9%,结节直径5~10 mm占比为33.3%,结节直径>10 mm占比为23.8%;有诊断患者中结节直径<5 mm占比为18.3%,结节直径5~10 mm占比为54.8%,结节直径>10 mm占比为27.0%。无法诊断患者结节部位前侧占比为33.3%,背侧占比为66.7%;有诊断患者结节部位前侧占比为67.8%,背侧占比为32.2%。无法诊断患者中实性结节占比为14.3%,囊性结节占比为61.9%,囊实性结节占比为23.8%;有诊断患者中实性结节占比为28.7%,囊性结节占比为21.7%,囊实性结节占比为49.6%。无法诊断患者结节直径<5 mm占比、结节部位为背侧占比、囊实性结节占比均高于有诊断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的大小、位置和结构性质是影响结节能否穿刺成功的重要客观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甲状腺结节 细针穿刺细胞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治疗胃穿孔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9
5
作者 於轶南 张启鹤 曲作君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3期191-192,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采用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治疗胃穿孔的效果。方法 :对2012年8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7例胃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修补术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 目的:对比分析采用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治疗胃穿孔的效果。方法 :对2012年8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7例胃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修补术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修补术进行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的出血量较少,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术毕至肠鸣音恢复的时间、术毕至首次排气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采用开腹修补术相比,采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穿孔的安全性较高,导致并发症的几率较低,可使患者在术后较快恢复胃肠动力,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修补术 开腹修补术 胃穿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与BRAF基因V600E联合检测对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陈生 杨志敏 +3 位作者 周滨经 陈均 张启鹤 曲召福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B)与丝/苏氨酸特异性激酶(BRAF)基因V600E联合检测对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5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前分别行FNAC检查和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B)与丝/苏氨酸特异性激酶(BRAF)基因V600E联合检测对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5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前分别行FNAC检查和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将结果和术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结果:术前FNAC与BRAF基因检测的符合率为90.57%,灵敏度为93.94%,均高于单独的FNAC或BRAF基因检测(均P<0.05)。两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也高于单独的FNAC或BRAF基因检测(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术前行FNAC与BRAF基因联合检测可提高术前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细针穿刺细胞学 BRAF V600E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