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单叶蔷薇居群表型变异及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学森 李娜 +5 位作者 张雪云 肖丽 江律 罗乐 于超 张启翔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61,共11页
【目的】单叶蔷薇为蔷薇属唯一的单叶物种,是月季育种中的重要材料,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北部地区,但由于人为的破坏和环境的改变导致其面临濒危灭绝的风险。本研究通过分析单叶蔷薇表型多样性,探究其表型变异规律,旨在为更好地保护和... 【目的】单叶蔷薇为蔷薇属唯一的单叶物种,是月季育种中的重要材料,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北部地区,但由于人为的破坏和环境的改变导致其面临濒危灭绝的风险。本研究通过分析单叶蔷薇表型多样性,探究其表型变异规律,旨在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单叶蔷薇种质资源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本研究以9个单叶蔷薇天然居群中270个单株为研究材料,对其19个表型性状数据进行收集,利用巢式方差分析、皮尔逊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探究其表型变异规律与多样性水平。【结果】(1)9个单叶蔷薇天然居群表型多样性水平较高,19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和香农多样性指数均值分别为15.90%和2.031;9个居群的表型变异系数在10.32%(P4)~13.19%(P8),表现出中等程度的变异,香农多样性指数在1.274(P5)~1.825(P8)之间,其中P8居群呈现出较高的多样性水平。(2)19个表型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居群间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41.23%,表型变异主要来源于居群内。(3)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发现,单叶蔷薇花径与叶面积、花瓣面积与花斑百分比等部分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4)主成分分析共提炼出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0.463%,贡献率最大的2个主成分主要解释花与叶的性状。(5)聚类分析可将单叶蔷薇9个居群分为2类,第1类为大花类,包括P6、P7、P8;第2类为小花类,包括P1、P2、P3、P4、P5、P9。【结论】新疆单叶蔷薇具有较高的表型多样性和变异水平,且变异的来源主要集中在居群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叶蔷薇 居群 表型变异 表型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花月季无土栽培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启翔 康红梅 +1 位作者 唐菁 潘会堂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27,共6页
该文对 10个引进切花月季品种与 4种栽培基质进行了研究筛选 .结果表明 ,在现代化温室环境条件下 ,‘BlackBeauty’、‘Dream’、‘Frisco’、‘GoldenGate’、‘Escimo’5个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 ,是中型花品种的推广品种 .4种无土... 该文对 10个引进切花月季品种与 4种栽培基质进行了研究筛选 .结果表明 ,在现代化温室环境条件下 ,‘BlackBeauty’、‘Dream’、‘Frisco’、‘GoldenGate’、‘Escimo’5个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 ,是中型花品种的推广品种 .4种无土栽培基质的筛选试验得出 ,岩棉栽培的切花月季在生产初期 (10个月的产花期 )的产量最高 ,‘BlackBeauty’、‘Dream’、‘Frisco’、‘GoldenGate’、‘Escimo’的产量分别达到 2 4 2 0、2 1 2 0、2 4 90、2 0 5 0、2 0 6 0枝 株 ,切花品质最好 ;泥炭、珍珠岩+蛭石 (体积比为 1∶1)栽培的切花品质、产量次之 ;椰糠栽培的切花月季最差 .该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无土栽培基质的选择原则 ,为切花月季的无土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此外 ,该文给出了推广品种的栽培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花月季 品种 基质 切花产量 切花品质 矿质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皖、赣、川、滇地区野生梅花资源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启翔 吴根松 +4 位作者 赵印泉 张强英 吕英民 程堂仁 罗乐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8-13,共6页
通过近年来对我国安徽、江西、四川、云南4省梅花野生资源的调查,新发现了一些野生梅的分布。安徽野生梅花资源不仅仅分布在黄山风景区,在潜山县天柱山、歙县、祁门县牯牛降、休宁县齐云山、青阳县九华山等均有野生;四川盐源县黄草镇、... 通过近年来对我国安徽、江西、四川、云南4省梅花野生资源的调查,新发现了一些野生梅的分布。安徽野生梅花资源不仅仅分布在黄山风景区,在潜山县天柱山、歙县、祁门县牯牛降、休宁县齐云山、青阳县九华山等均有野生;四川盐源县黄草镇、平川镇,冕宁县大桥镇、麦地沟乡有野梅零星分布。而云南宁蒗县扎美戈寺沿途有成片杏梅。在对上述4个省调查中,均发现了具有相当树龄的古梅树。这些古梅经历沧桑,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 分布范围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有机废弃物作为一品红代用基质的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张启翔 孙向丽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51,共6页
为减少花卉无土栽培对泥炭资源的依赖,该试验以玉米秆、麦秆、锯末和菇渣4种有机废弃物作为基质的主要成分,探讨取代泥炭作为一品红栽培基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V(玉米秆粉)∶V(珍珠岩)为3∶1、V(菇渣)∶V(珍珠岩)为3∶1、V(菇渣)∶V(蛭... 为减少花卉无土栽培对泥炭资源的依赖,该试验以玉米秆、麦秆、锯末和菇渣4种有机废弃物作为基质的主要成分,探讨取代泥炭作为一品红栽培基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V(玉米秆粉)∶V(珍珠岩)为3∶1、V(菇渣)∶V(珍珠岩)为3∶1、V(菇渣)∶V(蛭石)为3∶1,这3个处理的理化性质的各项指标均在无土栽培基质的理想范围内,用其栽培的一品红根系生长健壮,生长发育综合表现显著优于对照,可作为一品红无土栽培的代用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用基质 泥炭 一品红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薇品种分类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102
5
作者 张启翔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57-66,共10页
根据1982~1988年在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我国紫薇属共有18个种,其中18种原产中国,2种从东南亚引入。在栽培种中,已调查的品种育50个,分属于4系、9类及18个型。
关键词 紫薇 品种 分类系统 园林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花文化结构及其特点 被引量:25
6
作者 张启翔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44-46,共3页
花文化是以花卉为载体,融入丰富精神文化内涵的现象,这是一种较为典型的中介文化。它既不是单纯的物质文化,也不是单纯的精神文化,而是具有双重属性并完美结合的一种文化形式。该文论述了花文化的结构及其特点,这对于理解花文化有一定... 花文化是以花卉为载体,融入丰富精神文化内涵的现象,这是一种较为典型的中介文化。它既不是单纯的物质文化,也不是单纯的精神文化,而是具有双重属性并完美结合的一种文化形式。该文论述了花文化的结构及其特点,这对于理解花文化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文化 结构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花文化起源与形成研究(二)——中国花文化形成与中华悠久文明历史及数千年花卉栽培历史的关系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启翔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75-79,共5页
该文论述了中国花文化形成中华悠久文明发展历史及数千年花卉栽培历史的关系,以及花卉资源多样性与花文化内涵多样性的联系。强调了花文化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部分,花文化的历史性、民族性本身与形成文化的自然因子有密切的关系。... 该文论述了中国花文化形成中华悠久文明发展历史及数千年花卉栽培历史的关系,以及花卉资源多样性与花文化内涵多样性的联系。强调了花文化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部分,花文化的历史性、民族性本身与形成文化的自然因子有密切的关系。中国花文化的符号正是中国人在对花卉各种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认识的基础上,将花卉的各种自然属性与人的品格、人的情操来进行类比,逐步形成花卉自然属性与人性的种种关联,进而形成一种社会普遍认同的观念。花文化带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文化 文明进步 自然资源 历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花远缘杂交与抗寒性育种 (Ⅱ)梅花远缘杂种及其亲本抗冻性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启翔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1988年第4期53-59,共7页
对梅花远缘杂种及其亲本的抗冻性进行了连续4年的露地越冬实验,同时用组织变褐法,原生质膜透性测定法对梅花杂种及亲本的抗冻性潜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粉红梅’×杏、杏ב粉红梅’等梅与杏杂交种抗冻性最强,幼苗在北京... 对梅花远缘杂种及其亲本的抗冻性进行了连续4年的露地越冬实验,同时用组织变褐法,原生质膜透性测定法对梅花杂种及亲本的抗冻性潜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粉红梅’×杏、杏ב粉红梅’等梅与杏杂交种抗冻性最强,幼苗在北京地区露地越冬完全无冻害或基本无冻害;梅与山桃杂交种抗寒性高于梅但比山桃弱;而梅花对照苗,地上部分全部冻死。文中对在不同低温及低温持续不同时间处理条件下梅亲本与杂种的抗寒性进行了回归分析。文末比较了几种测定植物抗冻性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 远缘杂交 抗寒性育种 远缘杂种 亲本抗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傲雪凌霜学者脊梁——孙筱祥先生对当代公园和植物园建设发展的开创性、前瞻性贡献及深远国际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启翔 罗乐 《风景园林》 2023年第2期10-27,共18页
【意义】随着国家植物园和华南国家植物园于2022年相继揭牌成立,当代公园和植物园的发展历程引起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孙筱祥先生是中国现代风景园林领域的先驱和开拓者,其风景园林作品包括花港观鱼公园、杭州植物园、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植... 【意义】随着国家植物园和华南国家植物园于2022年相继揭牌成立,当代公园和植物园的发展历程引起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孙筱祥先生是中国现代风景园林领域的先驱和开拓者,其风景园林作品包括花港观鱼公园、杭州植物园、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植物园、北京植物园(现国家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现华南国家植物园)、海南植物园、厦门市园林植物园、深圳市仙湖植物园、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和云南景东亚热带植物园。纵观这些作品的诞生、演变及创作时代背景,系统性地总结孙先生的理论、实践和职业生涯,对于当代公园和植物园建设发展史的研究至关重要。【评论】孙筱祥先生集教育家、园林家、花卉家、画家、建筑师和大地规划师于一身,他的风景园林作品在时代洪流中脱颖而出,成为永恒的经典和传世之作。通过对孙先生70年风景园林史料的分析和研究,从聚焦时代背景的视角,阐述他为当代建设科学与艺术、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自然与人文、抽象与现实相结合的世界一流公园和植物园开辟了道路、引领了方向、奠定了基础、树立了典范。【展望】孙筱祥先生的风景园林作品,遍布中国大江南北的不同气候带,他为促进植物多样性物种保存和迁地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发挥公园和植物园的生态、社会、美学和经济效应,均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他的理论思想和园林创作艺术将通过他的杰作代代传扬,持续推动中国和世界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孙筱祥 植物园 花港观鱼公园 杭州植物园 国家植物园 华南国家植物园 仙湖植物园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林花卉科研70年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启翔 孙明 《风景园林》 2022年第S02期23-28,共6页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是北林标志性特色学科。在几代学者的接续努力下,学科在资源收集评价、名花及特色花卉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高效繁殖及标准化栽培技术、园林生态及和谐人居构建、盆景及插花等传统...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是北林标志性特色学科。在几代学者的接续努力下,学科在资源收集评价、名花及特色花卉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高效繁殖及标准化栽培技术、园林生态及和谐人居构建、盆景及插花等传统技艺传承发展、花文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并将持续助力花卉产业发展及人居环境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中国名花 种质创新 园林生态 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生态环境建设中树种规划与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启翔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2期41-44,共4页
该文对北京市生态环境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内容进行了简要论述,在此基础上对北京市城乡绿化树种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北京市不同生态类型的树种规划原则进行了探讨,并对不同类型绿地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该文还对树种大... 该文对北京市生态环境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内容进行了简要论述,在此基础上对北京市城乡绿化树种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北京市不同生态类型的树种规划原则进行了探讨,并对不同类型绿地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该文还对树种大型苗木建设中的产业化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环境 树种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凝人生,清满乾坤——陈俊愉院士学术思想研究
12
作者 张启翔 李庆卫 《风景园林》 2022年第S02期35-40,共6页
2022年是北京林业大学建校70周年,也是陈俊愉院士105周年诞辰。系统研究陈院士学术思想对于办好中国现代园林教育,促进中国风景园林事业和花卉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有重要意义。采取文献查阅、走访座谈、系统分析等方法,梳理了陈院士学术... 2022年是北京林业大学建校70周年,也是陈俊愉院士105周年诞辰。系统研究陈院士学术思想对于办好中国现代园林教育,促进中国风景园林事业和花卉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有重要意义。采取文献查阅、走访座谈、系统分析等方法,梳理了陈院士学术思想的形成过程,从学术思想、教育思想、学术影响力3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其学术思想的深刻内涵及学术教育方面的重大成就,探讨了其自强不息、品性高洁的梅花精神。研究认为:陈俊愉院士爱党爱国、爱生爱民、爱岗敬业、科教报国的情怀是其学术创新的原动力;勤奋善学、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知行合一是其学术创新的知识基础;教书育人、“三全”育人、五育并进的人才观,“六观”的教育思想和产学研结合,围绕国家战略、行业发展、学科建设、社会发展选题的科教报国思想是其学术思想取得丰硕成果的法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俊愉院士 学术思想 风景园林 梅花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俊愉院士科学研究学术思想初探
13
作者 张启翔 《风景园林》 2013年第4期20-22,共3页
今天是陈俊愉院士逝世一周年的日子,我们在这里召开陈俊愉先生逝世一周年的纪念会和陈先生的学术思想研讨会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 学术思想 科学研究 院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露地宿根花卉景观价值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105
14
作者 封培波 胡永红 +1 位作者 张启翔 任有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4-87,共4页
根据露地宿根花卉的特点 ,以景观价值为总目标确立了 1 4种评价因素 ,并对其进行分类和组合 ,用层次分析法 (AHP法 )建立了一套适合露地宿根花卉的综合评价模型 ,并对 1 4种评价因素进行分析 ,得出其前几个重要的指标 ,按权重值大小依... 根据露地宿根花卉的特点 ,以景观价值为总目标确立了 1 4种评价因素 ,并对其进行分类和组合 ,用层次分析法 (AHP法 )建立了一套适合露地宿根花卉的综合评价模型 ,并对 1 4种评价因素进行分析 ,得出其前几个重要的指标 ,按权重值大小依次是绿期长短、适应性、花期早晚、花期天数、花枝量、花色、叶色、花径、花显示度 .按照这个综合评价模型 ,对上海地区 5 2个露地宿根花卉种类及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 ,获得了较理想的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宿根花卉 景观 花卉性状 层次分析法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花茎叶外植体再生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49
15
作者 高亦珂 赵勃 +1 位作者 丁国勋 张启翔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2-33,共2页
以地被菊‘矮黄’、‘玉龙’和传统菊花‘金背大红’的叶盘和茎段为外植体进行再生培养 .实验结果表明 ,不同品种对相同激素水平的反应是不同的 :传统的大菊‘金背大红’的愈伤诱导率和分化率都远远低于两种地被菊 ;在相同条件下以茎段... 以地被菊‘矮黄’、‘玉龙’和传统菊花‘金背大红’的叶盘和茎段为外植体进行再生培养 .实验结果表明 ,不同品种对相同激素水平的反应是不同的 :传统的大菊‘金背大红’的愈伤诱导率和分化率都远远低于两种地被菊 ;在相同条件下以茎段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率高于叶盘 ,但是叶盘的直接分化率高于茎段 .‘玉龙’和‘矮黄’的最适再生培养基组成为MS +NAA 0 .1mg/L + 6 BA 1mg/L和MS +NAA 0 .2mg/L + 6 BA 2mg/L ,‘金背大红’为MS +NAA 1mg/L + 6 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外植体 再生体系 茎段叶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花抗寒品种之选育研究与推广问题 被引量:26
16
作者 陈俊愉 张启翔 +1 位作者 李振坚 陈瑞丹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1-5,共5页
梅系中华传统名花,已有2000年以上的栽培史,并拥有300个以上的众多品种。建国前其露地栽培分布以长江、珠江流域为主,自1957年起著者及合作者开展以抗寒北上为主要目标之引种、选种、育种以来,已获得约22个抗-15~-35℃品种,近年又进行... 梅系中华传统名花,已有2000年以上的栽培史,并拥有300个以上的众多品种。建国前其露地栽培分布以长江、珠江流域为主,自1957年起著者及合作者开展以抗寒北上为主要目标之引种、选种、育种以来,已获得约22个抗-15~-35℃品种,近年又进行抗寒梅花区域试验,探讨其在"三北"地区和国外推广的可能性。最后,对抗寒梅种的选育与推广,提出了展望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 抗寒品种 选育 引种 区域实验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_(333)、CCC、B_9对盆栽小报春矮化效应研究 被引量:28
17
作者 贾茵 张启翔 +1 位作者 潘会堂 董玲玲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8-222,共5页
为了有效控制盆栽小报春的株高、抑制徒长、防止花葶倒伏,采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333)、矮壮素(CCC)和比久(B9)对盆栽小报春进行叶面喷施和土壤浇灌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小报春都有矮化作用,矮化效果由强到弱依次是PP333、B9、CCC... 为了有效控制盆栽小报春的株高、抑制徒长、防止花葶倒伏,采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333)、矮壮素(CCC)和比久(B9)对盆栽小报春进行叶面喷施和土壤浇灌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小报春都有矮化作用,矮化效果由强到弱依次是PP333、B9、CCC,PP333土施比叶施效果显著,CCC叶施比土施效果显著,B9土施与叶施效果相似,无明显差异;不同处理对小报春的花葶高度均有抑制作用,但对小报春的花径、着花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综合考虑,处理CCC500mg/L盆内土施的效果最佳,不仅促使小报春的株型明显矮化、抑制花葶徒长,而且不影响花径大小和着花量,使叶片颜色加深,大大提高了小报春的盆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效唑 矮壮素 比久 小报春 矮化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月季和玫瑰杂交后代的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16
18
作者 丁晓六 刘佳 +4 位作者 赵红霞 王晶 罗乐 潘会堂 张启翔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3-130,共8页
以现代月季品种(2n=4x=28)为母本,玫瑰品种(2n=2x=14)为父本设4个组合进行杂交,获得杂交后代13个。综合利用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倍性检测、核型分析以及SSR分子标记对其中的7个杂交后代进行了杂种鉴定。结果表明:杂交后代多具备父母... 以现代月季品种(2n=4x=28)为母本,玫瑰品种(2n=2x=14)为父本设4个组合进行杂交,获得杂交后代13个。综合利用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倍性检测、核型分析以及SSR分子标记对其中的7个杂交后代进行了杂种鉴定。结果表明:杂交后代多具备父母本的中间形态学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和核型分析均表明7个杂交后代为三倍体(2n=3x=21),核型特征多介于父母本之间,以1A型为主;11对SSR引物扩增结果发现7个杂交后代均含有父母本的特异性条带。从形态学、细胞学和分子标记数据证明杂交后代整合了现代月季和玫瑰的遗传物质和表型特征,确定为真杂种,为利用玫瑰改良现代月季品种提供了新的种质材料。本研究结果也证明,流式细胞术可以作为不同倍性蔷薇属植物杂交后代的快速鉴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蔷薇属 远缘杂交 流式细胞术 核型 SSR 杂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花花朵香气成分时空动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9
19
作者 赵印泉 潘会堂 +2 位作者 张启翔 潘才博 蔡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01-206,共6页
为了研究梅花香气成分的时空动态变化,以‘三轮玉蝶’梅花朵为材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5个阶段的花朵及不同花器官释放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梅花开花的5个阶段共鉴定出33种化合物,乙酸苯甲酯... 为了研究梅花香气成分的时空动态变化,以‘三轮玉蝶’梅花朵为材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5个阶段的花朵及不同花器官释放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梅花开花的5个阶段共鉴定出33种化合物,乙酸苯甲酯、丁子香酚和乙酸己酯是构成‘三轮玉蝶’梅花朵香气的重要成分。在梅花开花过程中,花香化合物释放存在4种趋势,乙酸苯甲酯呈现低—高—低的动态趋势,苯甲醛呈现高—低—高的趋势,α-蒎烯、莰烯、柠檬烯和樟脑4个单萜类化合物呈现高—低的趋势,丁子香酚呈现低—高的趋势,梅花复杂的花香调节模式致使不同开花时期的香气成分和含量产生变化。从梅花不同花器官中检测出27种化合物,不同的部位释放的化合物的种类和相对含量有很大的差异。花瓣主要释放芳香族化合物和脂肪酸衍生物,雄蕊主要释放芳香族化合物,花萼、花盘和雌蕊群释放的化合物类型较广,单萜化合物在此部位检测到。在开花的第4阶段,花萼、花盘和雌蕊群释放低含量的丁子香酚和高含量的乙酸己酯可能是引诱蜜蜂觅食的重要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 花香 顶空-固相微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香代谢与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20
作者 孔滢 孙明 +1 位作者 潘会堂 张启翔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6-154,共9页
植物的花朵香味是由一系列低分子量的挥发性化合物组成,并形成其特有的特征。花香化合物主要由萜类、苯类/苯丙素类、脂肪酸衍生物和一些含氮或硫化合物等组成。这些花香化合物除了能吸引授粉者前来完成授粉,还是一种防御策略。一般对... 植物的花朵香味是由一系列低分子量的挥发性化合物组成,并形成其特有的特征。花香化合物主要由萜类、苯类/苯丙素类、脂肪酸衍生物和一些含氮或硫化合物等组成。这些花香化合物除了能吸引授粉者前来完成授粉,还是一种防御策略。一般对花朵周围气体进行采样分析,从而得到更真实的花香样本。花香化合物主要由植物花瓣的表皮细胞和特殊分泌组织释放,释放过程受到花发育和授粉状态、内源生物钟及环境条件的影响。大多数花香化合物是通过类异戊二烯途径、苯类/苯丙素类途径和脂肪酸途径合成。可以采用传统生化方法、同源克隆技术或基因组学等方法克隆花香相关基因。通过基因工程可以改良植物的花香性状,除了导入植物中没有的外源基因,还可以调控相关内源基因或转录因子的表达,但是其中还有很多难点有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香 生物合成途径 节律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