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云凹陷始新统烃源岩特征、分布规律与资源潜力
1
作者 张向涛 陈聪 +3 位作者 向绪洪 黄玉平 黄文宇 曹雨菡 《中国海上油气》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67,共12页
白云凹陷始新统发育多类型烃源岩,在高热流背景下均已达到生烃阶段,然而当前烃源岩探井较少,不同类型烃源岩生烃特征、时空分布认识相对不足,导致白云凹陷资源潜力存在较大争议。为此开展了古生物、有机地球化学及生烃模拟实验研究,揭... 白云凹陷始新统发育多类型烃源岩,在高热流背景下均已达到生烃阶段,然而当前烃源岩探井较少,不同类型烃源岩生烃特征、时空分布认识相对不足,导致白云凹陷资源潜力存在较大争议。为此开展了古生物、有机地球化学及生烃模拟实验研究,揭示不同类型烃源岩成烃环境、母质来源和生烃特征;此外通过井震结合恢复的始新统沉积相,结合凹陷热史和烃源岩生烃史,综合评价白云凹陷始新统烃源岩资源潜力。结果显示,白云凹陷文昌组三段和四段浅湖相烃源岩品质较好,具有高等陆源母质和藻类双生源贡献,以生气为主,具有“宽窗持续生气”特征,并且在全区广泛分布且沉积厚度大,为白云凹陷主力烃源岩;白云凹陷受变地温场和埋深影响,不同洼陷烃源岩热演化程度差异较大,主洼热演化程度最高,西洼次之,东洼和南洼热演化程度相对较低;盆地模拟表明白云凹陷油气兼生,但以天然气资源为主,其中白云主洼生成天然气资源量占比约85%,珠海—韩江期为主要的生气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凹陷 烃源岩 生烃特征 盆地模拟 资源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化钾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
2
作者 杨高松 赵连魁 +7 位作者 李冬军 赵洪良 郑文立 李明 孙瑞鹏 张向涛 李世元 王一兵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39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碘化钾(KI)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SF分为5组,KI组分别加入3、30、300 mg/L的KI,bFGF组加入3 mg/L bFGF,对照组加入同等剂量的无菌生理盐水,作用96 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HSF形态学变化,采... 目的探讨碘化钾(KI)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SF分为5组,KI组分别加入3、30、300 mg/L的KI,bFGF组加入3 mg/L bFGF,对照组加入同等剂量的无菌生理盐水,作用96 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HSF形态学变化,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Ⅰ型胶原(COL1)、Ⅲ型胶原(COL3)mRNA,采用3H-脯氨酸比色法测定成纤维细胞胶原的合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3 mg/L KI组COL3 mRNA表达升高,bFGF组COL1、COL3 mRNA表达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3、30 mg/L KI组及bFGF组培养液中胶原合成增高,3、30、300 mg/L KI组及bFGF组细胞内胶原合成增高(P均<0.05)。结论适量浓度的KI可使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合成和分泌胶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化钾 成纤维细胞 胶原 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窗框扇一体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张向涛 《门窗》 2024年第1期37-39,共3页
门窗框扇一体制作是一种集门窗框和门窗扇于一体的制作工艺,相比传统的门窗制作方式,门窗框扇一体制作具有下单效率高、加工场地占用小、安装简单高效、整体质量可控、收尾问题少等显著优势.本文通过对门窗框扇一体制作方式的详细探讨... 门窗框扇一体制作是一种集门窗框和门窗扇于一体的制作工艺,相比传统的门窗制作方式,门窗框扇一体制作具有下单效率高、加工场地占用小、安装简单高效、整体质量可控、收尾问题少等显著优势.本文通过对门窗框扇一体制作方式的详细探讨和研究,发掘门窗框扇一体制作的应用优势,旨在为提升门窗实施效率和门窗交付品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窗 门窗框扇一体 建筑装饰装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陆丰12-A油田“断-脊-盖”耦合远源成藏模式
4
作者 孙阳子 张向涛 +4 位作者 雷永昌 邱欣卫 肖张波 阙晓铭 贾连凯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70,共10页
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历经40年勘探,发现了10余个商业油藏,其中大多数油藏分布于生烃中心15 km范围内,而远源目标的成藏主控因素复杂,取得勘探发现的难度较大。陆丰12-A油田与其生烃洼陷陆丰15洼的水平距离长达28 km,是迄今为止陆丰地区... 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历经40年勘探,发现了10余个商业油藏,其中大多数油藏分布于生烃中心15 km范围内,而远源目标的成藏主控因素复杂,取得勘探发现的难度较大。陆丰12-A油田与其生烃洼陷陆丰15洼的水平距离长达28 km,是迄今为止陆丰地区已知的油气运移距离最远的、主力油层全充满的商业性油藏。通过构造、沉积、成藏综合分析,对陆丰12-A油田的成藏模式进行解剖,研究表明,在油气运移路径上“油源断裂-构造脊-致密盖层”耦合关系好,使油气得以长距离运聚成藏。其中,成藏期活动的油源断裂是油气垂向运移的关键,古隆起与构造脊是油气侧向汇聚的有利方向,稳定分布的致密盖层是油气远源成藏的保障。该油田的发现大大拓展了陆丰凹陷的勘探边界,对其长距离运聚成藏的研究在陆相盆地远源勘探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陆丰凹陷 陆丰12-A油田 “断-脊-盖”耦合 油气运移 远源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丰地区古近系恩平组沉积演化特征及沉积模式 被引量:9
5
作者 焦鹏 郭建华 +3 位作者 张向涛 刘辰生 郭祥伟 王玺凯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19,共11页
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地震、钻井、测井、薄片等资料,对珠江口盆地陆丰地区古近系恩平组沉积特征进行研究,并结合构造背景、古地貌建立其沉积相模式。研究表明:陆丰地区恩平组裂陷Ⅱ幕发育4个三级层序,主要发育3类沉积相,即扇三角洲... 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地震、钻井、测井、薄片等资料,对珠江口盆地陆丰地区古近系恩平组沉积特征进行研究,并结合构造背景、古地貌建立其沉积相模式。研究表明:陆丰地区恩平组裂陷Ⅱ幕发育4个三级层序,主要发育3类沉积相,即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恩平组沉积早期,研究区发育的3个洼陷互不连通,洼陷陡坡带发育扇三角洲,缓坡带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中期,洼陷主控断裂活动强度由南向北增强,沉降中心和沉积中心逐渐向北迁移,洼陷相互连通,主物源区经历了由盆内基底凸起和东沙隆起向北部隆起带的转换,以发育大范围展布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滩坝为特色。沉积晚期,主控断裂活动减弱,湖盆淤浅萎缩,四周辫状河三角洲进积,发育薄煤层;主控断裂活动为沉积物提供可容空间,控制洼陷几何形态,一级断层转换带控制主物源方向,二级断层转换带分割主物源通道,影响沉积砂体再分配,沉积体系发育与砂体分布则与古地貌密切相关;滨浅湖滩坝是研究区最有利的储集相带,其次是扇三角洲前缘水下辫状河道及河口砂坝,最末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砂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湖盆 沉积相 沉积模式 恩平组 陆丰地区 珠江口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B建模在阻抗产品中的指导作用及过程管控实践
6
作者 张晓倩 张向涛 《印制电路信息》 2017年第8期19-25,共7页
随着电子整机产品的高速化发展,需要基板上的电路能很好地与之匹配,有的阻抗控制精度要求提高到±8%甚至±5%,这对PCB制造厂来说确实是很大的挑战,文章主要阐述了在特性阻抗产品中,PCB建模的必要性及如何进行PCB建模,以及实际... 随着电子整机产品的高速化发展,需要基板上的电路能很好地与之匹配,有的阻抗控制精度要求提高到±8%甚至±5%,这对PCB制造厂来说确实是很大的挑战,文章主要阐述了在特性阻抗产品中,PCB建模的必要性及如何进行PCB建模,以及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制电路板阻抗建模 参数控制 产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10.5 Ma古韩江三角洲沉积演化与控制因素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辰生 侯文锋 +3 位作者 邱争科 王涛 张向涛 汪旭东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2-490,共9页
近年来,古韩江三角洲已成为我国南海油气勘探的热点,对其开展沉积演化分析有助于评价珠江口盆地油气资源潜力,预测有利勘探区块。依据岩心、测井、钻井和地震资料,分析陆丰—韩江凹陷区32~10.5Ma沉积相类型和古韩江三角洲演化。韩江—... 近年来,古韩江三角洲已成为我国南海油气勘探的热点,对其开展沉积演化分析有助于评价珠江口盆地油气资源潜力,预测有利勘探区块。依据岩心、测井、钻井和地震资料,分析陆丰—韩江凹陷区32~10.5Ma沉积相类型和古韩江三角洲演化。韩江—陆丰凹陷古韩江三角洲相可划分为三角洲平原、前缘和前三角洲亚相。古韩江三角洲演化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渐新统珠海组至中新统珠江组沉积期,古韩江三角洲沉积物粒度粗,三角洲延伸远,主要分布在陆丰凹陷;第二阶段,中新统韩江组下段沉积期,随着海平面上升,古韩江三角洲逐渐向物源区退缩,陆丰和韩江地区以碳酸盐岩台地相和浅海陆棚相为主,海平面在韩江组下段沉积时期达到最大,古韩江三角洲面积达到最小;第三阶段,韩江组上段沉积期,随着海平面下降,古韩江三角洲又开始向盆地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 海平面变化 珠江三角洲 古韩江三角洲 珠海组 珠江组 韩江组 珠江口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珠江组泥岩元素地球化学组成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焦鹏 郭建华 +2 位作者 张向涛 张琳婷 王张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347-2356,共10页
在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选择5口井19件珠江组泥岩样品,分析元素(包括常量、微量和稀土)地球化学组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探讨地质意义,主要是该沉积时期的沉积环境、物源区性质、构造背景及物源区的风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在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选择5口井19件珠江组泥岩样品,分析元素(包括常量、微量和稀土)地球化学组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探讨地质意义,主要是该沉积时期的沉积环境、物源区性质、构造背景及物源区的风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泥岩的Al2O3,K2O,Mg O,SiO_2与PAAS的质量分数相近,富集Na2O和Ca O,贫Mn O和P2O5。不相容元素Th质量分数较高,指示物源区供应的中酸性碎屑组分较多,高强场元素Sr的平均质量分数接近于后太古宙页岩(PAAS)质量分数平均值而远低于大陆上地壳(UCC)质量分数平均值;Ta的平均质量分数介于UCC和PAAS的之间,而Hf的平均质量分数比UCC的低,比PAAS的高;w(∑LREE)/w(∑HREE)和[w(La)/w(Yb)]N均值分别为8.89和10.16,轻重稀土分异明显;陆丰凹陷早中新世属于潮湿气候下的海陆过渡沉积,总体处于弱氧化-还原、半咸水沉积环境,西北部和中部沉积水体较深,东北部次深,东南部较浅,而东北部和东南部的水体盐度要比西北部和中部的水体盐度高。珠江组源岩主要为来源于上地壳的长英质岩石,西北部源区的构造背景具有类似活动大陆边缘的特征,东北部源区的构造背景具有类似被动大陆边缘的特征,东南部源区的构造背景具有类似岛弧的特征,中部为东北部和西北部物源交汇区。利用指数CIA指数和ICV揭示出东沙隆起、华南沿海气候条件相似(温暖、湿润),其中西北部源区经历的化学风化作用最强,东南部次之,东北部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陆丰凹陷 珠江组 元素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物源分析 古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内薄层礁滩型碳酸盐岩储层定量描述及控制因素——以珠江口盆地A地区为例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向涛 汪旭东 +3 位作者 张素芳 佘清华 艾建峰 雷超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7-424,共8页
礁滩型碳酸盐岩储层是南海周缘含油气盆地重要的油气聚集的储层之一。珠江口盆地A地区受地震资料品质低和有效储层刻画手段弱的限制,准确表征该区礁、滩相储层的分布特征研究一直较为薄弱。本次研究基于拓频处理后的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 礁滩型碳酸盐岩储层是南海周缘含油气盆地重要的油气聚集的储层之一。珠江口盆地A地区受地震资料品质低和有效储层刻画手段弱的限制,准确表征该区礁、滩相储层的分布特征研究一直较为薄弱。本次研究基于拓频处理后的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采用稀疏脉冲反演、物性反演和三维可视化组合等技术,有效预测并刻画了该区礁滩型储层的空间分布,并结合钻井资料揭示了油水界面关系,对礁、滩体油藏的储量进行了准确计算。目前基于本次研究获得的有效储层定量描述结果部署的评价井获得了工业油流,并且储层预测结果与钻井吻合较好,证实了本次研究采用的技术方法对薄层礁滩型储层预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同时,论文还分析了沉积相带、四级海平面下降引起的淡水淋滤溶蚀作用与礁滩型储层发育具有密切的相关,而风向是影响生物礁相储层平面非均质性的另一主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体 薄储层 储层预测 珠江口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AB凹陷古近系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于汪 郭建华 +2 位作者 刘辰生 焦鹏 张向涛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5年第5期25-30,145,共6页
古近系文昌组-恩平组是珠江口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层位。通过对烃源岩展布、构造活动强弱、输导体类型、储盖条件、圈闭种类的研究表明,烃源岩分布控制油气富集程度,构造活动制约油气聚集能力,输导体系制约油气聚集能力,储集条件影... 古近系文昌组-恩平组是珠江口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层位。通过对烃源岩展布、构造活动强弱、输导体类型、储盖条件、圈闭种类的研究表明,烃源岩分布控制油气富集程度,构造活动制约油气聚集能力,输导体系制约油气聚集能力,储集条件影响油气储量大小,圈闭发育决定油气保存结果。40-15Ma时期,文昌组-恩平组大量生烃,具备形成早期油气藏的条件;中中新世开始的东沙运动使得文昌组-恩平组早期形成的油气藏发生调整,于晚期再次成藏;中中新世晚期,恩平组SQ7层序开始生烃,利于晚期成藏。文昌组-恩平组的成藏模式分为早期成藏、早期成藏-晚期补充以及晚期成藏3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AB凹陷 成藏模式 文昌-恩平组 圈闭 构造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规模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岩储层特征及差异研究——以惠州凹陷HZ25与XJ30转换带文昌组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向涛 崔航 +3 位作者 牛胜利 杨祎 邱欣卫 朱世发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26,共13页
古近系文昌组已成为惠州凹陷近期勘探的重点层系,但储层差异性大、优质储层成因机理不清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勘探工作。本文以惠州凹陷HZ25与XJ30转换带文昌组为例,充分利用各种岩矿测试手段对储层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HZ25转换带发... 古近系文昌组已成为惠州凹陷近期勘探的重点层系,但储层差异性大、优质储层成因机理不清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勘探工作。本文以惠州凹陷HZ25与XJ30转换带文昌组为例,充分利用各种岩矿测试手段对储层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HZ25转换带发育近源、小规模辫状河三角洲,储层表现为“高长石、高杂基、粒度粗、分选差”的特征,初始孔隙度仅为30.91%,其相对缓慢和较浅的埋藏特征导致压实减孔量较低,现今孔隙度为12.97%;XJ30转换带发育长源、大规模辫状河三角洲,储层表现为“低长石、低杂基、粒度细、分选好”的特征,初始孔隙度高达35.54%,而相对快速和较深的埋藏特征使得压实作用对孔隙破坏极其严重,现今孔隙度仅为10.41%。分析表明,搬运距离与埋藏过程决定了两个转换带的储层特征差异。该结论为惠州凹陷乃至珠江口盆地类似地区深层储层预测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州凹陷 文昌组 储层差异性 辫状河三角洲 初始孔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大中型油田地质特征及形成条件 被引量:47
12
作者 张向涛 汪旭东 +4 位作者 舒誉 张素芳 阙晓铭 佘清华 王艳飞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980-2990,共11页
以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古近系文昌组A-1大中型油田为例,通过剖析其成藏要素和作用,探讨文昌组大中型油田的地质特征与形成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文昌组油气主要分布在文昌组下段,为构造—地层型油气藏;储层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 以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古近系文昌组A-1大中型油田为例,通过剖析其成藏要素和作用,探讨文昌组大中型油田的地质特征与形成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文昌组油气主要分布在文昌组下段,为构造—地层型油气藏;储层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岩,物性总体较差,为低孔低渗储层;原油为轻质油、油品好,成熟度Ro适中(Ro=0.73%);深层文昌组油水关系复杂,总体处于正常温压系统;断陷盆地斜坡区的构造背景控制了大面积储盖组合的形成,长期继承性的隆起是油气运移的优势指向区;良好的生烃条件与晚期强充注为大中型油田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油源;广泛分布的"甜点"优质储层与断裂结合形成大面积构造-地层圈闭,为油气聚集提供了场所;稳定的区域盖层保证油气在圈闭范围内大规模成藏,并在后期构造活动中不被破坏,有利于大面积原生轻质油藏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型油田 辫状河三角洲 油源 文昌组 珠江口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禺4洼文昌组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与油源判识 被引量:22
13
作者 张向涛 朱俊章 +4 位作者 熊万林 秦成岗 杜家元 孔祥星 张林晔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23,共12页
在三级层序格架下分析了珠江口盆地番禺4洼文昌组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纵向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优选出T/C30藿烷、Ts/Tm及C304-甲基甾烷/C29甾烷等参数作为原油族群划分和油源对比的主要指标,厘清了该洼陷区已发现原油的来源和分布规律... 在三级层序格架下分析了珠江口盆地番禺4洼文昌组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纵向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优选出T/C30藿烷、Ts/Tm及C304-甲基甾烷/C29甾烷等参数作为原油族群划分和油源对比的主要指标,厘清了该洼陷区已发现原油的来源和分布规律。研究认为,以高丰度C304-甲基甾烷、极低丰度双杜松烷T构型化合物和Ts与Tm相对含量均势为主要特征的第1类原油来自文四段半深湖—深湖相烃源岩,以高丰度C304-甲基甾烷、明显检出双杜松烷T构型化合物和Ts与Tm相对含量均势为主要特征的第2类原油来自文三段半深湖—深湖相烃源岩,以较高丰度C304-甲基甾烷和双杜松烷T构型化合物以及Ts较Tm显著优势为主要特征的第3类原油来自沉积环境相对偏氧化的文二段烃源岩。番禺4洼文昌组烃源岩中双杜松烷T构型化合物相对含量很可能受沉积时代和沉积环境的双重控制,上、下文昌组烃源岩中双杜松烷T构型化合物丰度变化可能与陆源区龙脑香科植物的逐步繁盛有关,较高丰度双杜松烷T构型化合物与高丰度C304-甲基甾烷的共存反映了在以低等水生生物来源有机质为主的宏观背景下具有一定丰度陆源树脂类有机质的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番禺4洼 文昌组 烃源岩 生物标志化合物 原油族群划分 油源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古近系文昌组优质湖相烃源岩生烃动力学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向涛 史玉玲 +2 位作者 刘杰 温华华 杨兴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49-1258,共10页
基于两种升温速率下的玻璃管封闭体系烃源岩生烃模拟实验,最大程度排除烃类裂解的影响,揭示了珠江口盆地惠西南地区古近系文昌组半深湖相优质烃源岩的生油与生气的绝对产率及其与成熟度的理论共变模式。通过生烃模拟实验提供的精确产率... 基于两种升温速率下的玻璃管封闭体系烃源岩生烃模拟实验,最大程度排除烃类裂解的影响,揭示了珠江口盆地惠西南地区古近系文昌组半深湖相优质烃源岩的生油与生气的绝对产率及其与成熟度的理论共变模式。通过生烃模拟实验提供的精确产率数据,首次建立了该区文昌组优质烃源岩生成重烃(C_(14+))及降解气(C_(1-5))的动力学模型参数。利用地质推演的手段重建了半深湖相烃源岩生成重烃-烃气转化率与地层温度的理论协变关系,结合生烃洼陷的埋藏史-热演化史,认为惠州26洼文昌组半深湖相优质烃源岩的生烃演化进程具有“早油晚气”的特点,早期石油快速生成,对应的地质年代跨度介于40~15 Ma,地温范围为95~160℃,而晚期主力烃源岩生成大量天然气,对应的地温范围为119~205℃,烃源岩现处于生气阶段的末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烃模拟实验 产烃率 生烃动力学 文昌组 惠州26洼 珠江口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丰凹陷古近系构造-沉积差异性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被引量:32
15
作者 米立军 张向涛 +3 位作者 汪旭东 雷永昌 余一欣 于福生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0,共10页
陆丰凹陷是珠江口盆地重要的富生烃凹陷,古近系构造和沉积特征的南北差异性影响油气成藏和有利勘探区带的分布。始新世陆丰凹陷沉降中心由南向北迁移,其中文昌组沉积期陆丰南地区控洼断裂活动性较强,并向北依次减弱;恩平组沉积期陆丰北... 陆丰凹陷是珠江口盆地重要的富生烃凹陷,古近系构造和沉积特征的南北差异性影响油气成藏和有利勘探区带的分布。始新世陆丰凹陷沉降中心由南向北迁移,其中文昌组沉积期陆丰南地区控洼断裂活动性较强,并向北依次减弱;恩平组沉积期陆丰北地区控洼断裂活动性最强,并向南依次减弱。陆丰凹陷沉积充填受构造演化控制也表现出平面迁移特征,从文昌组沉积期至恩平组沉积期,沉积中心由南往北迁移,陆丰南地区主要发育文昌组深湖泥岩,陆丰北地区则发育恩平期深湖泥岩。在构造-沉积作用的共同控制下,陆丰凹陷发育了旁生侧储式、自生自储式和下生上储式等3种典型的源储配置关系。针对陆丰凹陷构造-沉积的平面迁移特征,根据"富洼找优、差异勘探"的思路,建议在陆丰南地区深挖油区潜力,在陆丰北新区加快勘探进程,优选有利二级构造带进行整体解剖并择优钻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丰凹陷 古近系 构造活动 沉积体系 油气成藏 珠江口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碳酸酯板屋面的施工工艺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向涛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年第2期276-276,共1页
从施工准备、安装、清洗和维护等方面阐述了聚碳酸酯板屋面的施工工艺。
关键词 聚碳酸酯板屋面 施工工艺 施工准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储集层凝灰质溶蚀作用的差异性及其物性响应——以珠一坳陷惠州—陆丰地区古近系文昌组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靳子濠 远光辉 +4 位作者 张向涛 操应长 丁琳 李晓艳 傅筱涵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0-112,共13页
以储集层显微分析为基础,通过主微量元素定量分析,对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惠州—陆丰地区典型洼陷带古近系文昌组砂岩中凝灰质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岩蚀变产物组合进行分析,并结合储集层物性特征,探讨不同凝灰质溶蚀作用对储集层物性... 以储集层显微分析为基础,通过主微量元素定量分析,对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惠州—陆丰地区典型洼陷带古近系文昌组砂岩中凝灰质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岩蚀变产物组合进行分析,并结合储集层物性特征,探讨不同凝灰质溶蚀作用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酸性、中性、基性和碱性4类凝灰质杂基;酸性凝灰质经历强蚀变、蚀变产物难溶蚀的演化过程,蚀变沉淀大量高岭石,不能有效增孔升渗;中性和碱性凝灰质则表现出凝灰质强溶蚀、残余凝灰质强蚀变的演化过程,凝灰质溶蚀粒间孔发育,但自生石英、磷灰石和伊利石等蚀变产物使孔隙结构变差,凝灰质溶蚀作用最终导致储集层增孔不升渗;基性凝灰质以凝灰质溶蚀-蚀变产物强溶蚀的演化过程为主,粒间凝灰质与蚀变成因的浊沸石均可溶蚀成孔,凝灰质溶蚀作用能够显著改善储集层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珠一坳陷 惠州凹陷 陆丰凹陷 凝灰质 溶蚀作用 物性响应 古近系文昌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惠州运动及其意义 被引量:74
18
作者 施和生 杜家元 +5 位作者 梅廉夫 张向涛 郝世豪 刘培 邓棚 张琴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47-461,共15页
惠州运动指发生在珠江口盆地中始新世早、晚文昌期(距今43 Ma)之间的构造运动。基于地震、测井、地质、钻井等资料,综合运用断裂特征分析、剥蚀厚度恢复、岩浆作用统计、区域构造动力学比对等方法,揭示惠州运动的特征、属性及动力学机... 惠州运动指发生在珠江口盆地中始新世早、晚文昌期(距今43 Ma)之间的构造运动。基于地震、测井、地质、钻井等资料,综合运用断裂特征分析、剥蚀厚度恢复、岩浆作用统计、区域构造动力学比对等方法,揭示惠州运动的特征、属性及动力学机制。惠州运动主要表现为裂陷作用的南北转变和沿断裂走向的迁移、基底隆升、岩浆底辟以及地层剥蚀等。研究认为惠州运动是珠江口盆地周缘板块相互作用和岩石圈减薄过程的综合反映,特别是与岩石圈由初始张裂到快速减薄的变化、以及印度—欧亚大陆开始硬碰撞、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的变化有紧密的动力学成因联系。惠州运动对珠江口盆地古近系富生烃凹陷和烃源岩发育、沉积体系和深部优质储集层形成、油气成藏等具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州运动 油气成藏 始新世 古近系 珠江口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门窗防渗漏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向涛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第5期49-50,共2页
建筑工程最常使用铝合金进行门窗施工,铝合金的安全性、实用性以及美观性,使其受到广泛欢迎与使用。不过,铝合金门窗施工有一个主要难题,就是渗水问题。基于此,文章对铝合金门窗出现渗水的位置以及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并提出了防渗水施工... 建筑工程最常使用铝合金进行门窗施工,铝合金的安全性、实用性以及美观性,使其受到广泛欢迎与使用。不过,铝合金门窗施工有一个主要难题,就是渗水问题。基于此,文章对铝合金门窗出现渗水的位置以及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并提出了防渗水施工的主要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门窗 防渗水施工 防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南部文昌组储层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35
20
作者 汪旭东 张向涛 +3 位作者 何敏 张素芳 余一欣 吴陈冰洁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47-1155,共9页
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文昌组为裂陷期沉积,裂陷初始期沉积的文五段发育优质储层。为了揭示优质储层成因机理,综合利用地震、钻井、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压汞曲线等资料,对凹陷南部LF-A洼文五段的沉积、储层及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 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文昌组为裂陷期沉积,裂陷初始期沉积的文五段发育优质储层。为了揭示优质储层成因机理,综合利用地震、钻井、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压汞曲线等资料,对凹陷南部LF-A洼文五段的沉积、储层及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F-A洼文五段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岩石类型以长石质石英砂岩和岩屑质石英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主要为残余原生粒间孔,具有低孔隙度、低-中等渗透率、低-中等排驱压力特征。优质储层主要发育在杂基含量少、成熟度高的厚层河道砂岩中,反映高能环境对优质储层发育的控制。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压实和早期胶结使孔隙减少,而晚期溶蚀有助于改善储层物性。早期构造抬升使文五段在后期未经受上覆地层的强烈压实,使大量原生孔隙得以保存,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三角洲 优质储层 文昌组 陆丰凹陷 珠江口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