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页岩储集层渗吸驱油微观动用特征及提高采收率实验
1
作者 陈永成 孙岿 +2 位作者 张向宇 唐洁云 周晓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6-166,共11页
为了明确渗吸对于页岩储层的微观动用特征及提高原油采收率作用规律,基于核磁共振技术开展了不同渗吸体系下的高温高压在线核磁共振渗吸实验,定量研究了不同级别孔隙的微观动用特征及渗吸驱油效果。在此基础上,创新形成了二维核磁共振... 为了明确渗吸对于页岩储层的微观动用特征及提高原油采收率作用规律,基于核磁共振技术开展了不同渗吸体系下的高温高压在线核磁共振渗吸实验,定量研究了不同级别孔隙的微观动用特征及渗吸驱油效果。在此基础上,创新形成了二维核磁共振解释方法,明确了不同原油赋存孔隙对提高采收率的贡献。结果表明:低黏滑溜水、胍尔胶破胶液、CO_(2)渗吸液及表活剂型低黏滑溜水体系的渗吸采收率分别为16.14%、11.80%、21.00%和14.68%,CO_(2)渗吸液的开发效果最佳。整个渗吸过程可视为一个有机系统,在确保小孔隙采出程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中大孔隙动用程度至关重要;随着渗吸量的增加,岩样的游离油动用程度增大,T1/T2上升,残余油逐渐以吸附态和有机质为主,可采性变差;水基渗吸介质对于黏土层间吸附油的动用效果更好,而CO_(2)渗吸液可深入页岩有机质小孔隙中充分发挥渗吸置换作用,有机质微孔原油的相对采收率可提高11.01~23.54百分点。研究成果可为页岩油的高效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渗吸 在线核磁共振 微观动用特征 赋存特征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律宾某660MW锅炉燃用当地褐煤适应性分析
2
作者 闫阁 张建华 +10 位作者 侯岩 焦庆航 韩宝庚 曹维 许涛 杜智华 刘家利 张向宇 方顺利 张中晖 王志超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25-333,共9页
菲律宾某660 MW机组燃用当地褐煤,在锅炉试运行期间发生了严重的结渣问题,影响了机组带负荷能力,也增加了安全隐患。鉴于此,对燃煤取样后首先在实验室进行了煤质、着火、燃尽、结渣等性能的分析。煤质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煤样除部分灰成... 菲律宾某660 MW机组燃用当地褐煤,在锅炉试运行期间发生了严重的结渣问题,影响了机组带负荷能力,也增加了安全隐患。鉴于此,对燃煤取样后首先在实验室进行了煤质、着火、燃尽、结渣等性能的分析。煤质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煤样除部分灰成分超出设计煤质参数范围外,其他煤质参数均在设计范围内,煤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燃烧性能试验结果显示,煤样着火和燃尽性能优良。需要注意的是,试验煤灰中碱性氧化物(Fe_(2)O_(3)、CaO、MgO)成分含量较高,煤灰结渣性能严重。煤粉细度R_(90)在20%~40%、运行氧量在2.5%~4.5%变化时,试烧煤样均具有严重结渣倾向。掌握煤质特性后,又对燃用类似煤种的国内锅炉的设计和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了调研和分析。最后还针对该机组锅炉燃用试验煤进行了炉内燃烧状态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此类高碱性氧化物煤种具有严重结渣倾向,燃用时会使锅炉存在以下问题:(1)截面热负荷、燃烧器区壁面热负荷和炉膛容积热负荷略微偏大、炉膛容积偏小;(2)燃尽风率和偏置风角度过大;(3)燃烧器区域没有布置吹灰器;(4)屏底烟温及后屏入口烟温偏高等问题。由于试验煤样结渣性能较强,在现有的锅炉设计条件下不能实现长周期的满负荷安全燃用试验煤样。为了提高锅炉对严重结渣煤种的适应性,建议对燃烧器进行改造,同时增加吹灰器布置,并进行燃烧优化调整试验,保证炉内良好的燃烧组织及有效的吹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褐煤 煤性评价 数值模拟 结渣 适应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辐射图像处理的单火嘴三维温度场测量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向宇 吕伟 +2 位作者 周怀春 刘奕兵 吴启明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5-120,共6页
利用辐射图像处理方法对一台单火嘴卧式试验炉开展了三维温度场测量的实验研究,并结合温度分布分析了燃烧器火焰长度、火焰直径等特征参数,与图像边缘提取算法得到的火焰外形参数一致.通过多支热电偶对温度场监测精度进行了验证,测量误... 利用辐射图像处理方法对一台单火嘴卧式试验炉开展了三维温度场测量的实验研究,并结合温度分布分析了燃烧器火焰长度、火焰直径等特征参数,与图像边缘提取算法得到的火焰外形参数一致.通过多支热电偶对温度场监测精度进行了验证,测量误差小于6%.将三维温度场测量技术应用于单燃烧器火焰监视,有助于全面了解火焰燃烧状态,指导燃烧器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图像处理 单火嘴 三维温度场测量 火焰长度 测量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脱硝用尿素水解制氨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向宇 陆续 +3 位作者 高宁 张波 向小凤 徐宏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9-44,74,共7页
为了掌握烟气脱硝用尿素水解制氨工艺的放大规律,通过建立中试装置来模拟工业反应器的传递过程,对尿素水解工艺开展了中试及工业化放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尿素溶液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气,... 为了掌握烟气脱硝用尿素水解制氨工艺的放大规律,通过建立中试装置来模拟工业反应器的传递过程,对尿素水解工艺开展了中试及工业化放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尿素溶液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气,气液相平衡可采用修正的LewisRandall方程和Herry方程分别描述。当操作温度为150℃时,反应-扩散准则数M为0.036,表明尿素水解制氨为液相慢反应,本征反应速率远小于氨气扩散速率,反应器的产氨速率由动力学控制,可简化为温度和反应平衡常数的函数;水解反应器内加热蒸汽发生冷凝换热,液相区则产生泡核沸腾;根据中试试验数据建立的表观动力学模型,可用于指导工业反应器的结构设计。该研究将为烟气脱硝用尿素水解制氨工艺开发及反应器放大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硝 尿素水解 动力学 传质 中试 工业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分级对旋风燃烧液态排渣及NOx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向宇 白文刚 +3 位作者 贾子秀 周广钦 陆续 徐宏杰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6-381,共6页
为了进一步论证在旋风炉中采用空气分级低氮燃烧技术的可行性,建立了旋风燃烧液态排渣模型和NOx排放半经验公式,并在一台中试旋风炉上开展了实验研究,定量分析了空气分级对准东煤旋风燃烧时液态排渣、NOx排放和燃尽性的影响.实验数据表... 为了进一步论证在旋风炉中采用空气分级低氮燃烧技术的可行性,建立了旋风燃烧液态排渣模型和NOx排放半经验公式,并在一台中试旋风炉上开展了实验研究,定量分析了空气分级对准东煤旋风燃烧时液态排渣、NOx排放和燃尽性的影响.实验数据表明,针对不同准东煤种,为兼顾稳定液态排渣和降低氮氧化物排放,可根据容积热负荷、捕渣率和灰临界温度确定合适的空气配比方式.燃用准东天池煤时,最佳的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为0.9,与空气未分级相比,NOx排放可降低20%,但未完全燃烧热损失会增加0.32%.本研究将为旋风炉的设计和运行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东煤 旋风燃烧 空气分级 NOx 液态排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东煤旋风燃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向宇 杨玉 +1 位作者 白文刚 徐宏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2-117,共6页
为掌握准东煤在液态排渣旋风炉中的燃烧特性,对准东煤旋风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建立传热传质模型求解熔渣层的热物性参数,并作为边界条件代入燃烧CFD模拟中构建联合迭代算法。结果表明,迭代收敛后火焰温度与热电偶测量值基本吻... 为掌握准东煤在液态排渣旋风炉中的燃烧特性,对准东煤旋风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建立传热传质模型求解熔渣层的热物性参数,并作为边界条件代入燃烧CFD模拟中构建联合迭代算法。结果表明,迭代收敛后火焰温度与热电偶测量值基本吻合,误差小于4%。大于10μm的飞灰颗粒与熔渣层碰撞并被黏附,颗粒沉积可简化为一次碰撞。熔渣层厚度沿筒长方向呈非均匀分布,最大厚度约为2 mm,可近似为牛顿流体的流动边界层。排渣口处熔渣温度大于黏度25 Pa·s对应的温度,能够实现稳定液态排渣。立式旋风炉捕渣率大于0.6,捕渣率分布主要受配风方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燃烧 准东煤 传热传质 液态排渣 捕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65100卧式加工中心立柱模态分析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向宇 熊计 +1 位作者 郝锌 赖人铭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20-723,744,共5页
研究了TH65100卧式加工中心立柱的结构设计和分析系统。利用Pro/Engineer和Ansys软件分别作为设计系统和分析系统,利用数据交换接口,对立柱进行三维实体建模与模态分析。得到了立柱的模态分析结果,并对比了2种筋板优化方法。取得了既减... 研究了TH65100卧式加工中心立柱的结构设计和分析系统。利用Pro/Engineer和Ansys软件分别作为设计系统和分析系统,利用数据交换接口,对立柱进行三维实体建模与模态分析。得到了立柱的模态分析结果,并对比了2种筋板优化方法。取得了既减轻机身重量,又提高强度和刚度的显著效果,为结构的合理设计与改造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SYS 有限元 立柱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均空位径向扩散通量对直拉硅单晶空洞演化影响的相场模拟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向宇 关小军 +3 位作者 曾庆凯 潘忠奔 张怀金 王进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41-45,共5页
直拉硅单晶中空洞的大小和数目对其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采用已有的与晶体生长温度场有限元模型相耦合的空洞演化相场模型及其应用程序,模拟研究了不同的平均径向扩散通量对直拉单晶硅生长过程中空洞形貌及其分布状态演化的影响规律... 直拉硅单晶中空洞的大小和数目对其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采用已有的与晶体生长温度场有限元模型相耦合的空洞演化相场模型及其应用程序,模拟研究了不同的平均径向扩散通量对直拉单晶硅生长过程中空洞形貌及其分布状态演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平均空位径向扩散通量的变化对于空洞演变阶段性及其形貌特征影响不大;随着平均空位径向扩散通量的增加,空洞的孕育阶段缩短,形核长大阶段延长,空洞平均尺寸及分数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硅 直拉法 空洞 空位径向扩散通量 相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式炉热物理量场反演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向宇 郑树 +1 位作者 周怀春 徐宏杰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3,共6页
通过建立工业管式裂解炉模型,结合辐射图像处理方法,开展了管式炉炉内热物理量场反演模拟研究.针对管式炉内复杂边界条件下的辐射传递方程求解问题,在蒙特卡洛方法中加入多尺度网格及能束步进求解策略,实现了炉管、火焰和炉壁辐射的解... 通过建立工业管式裂解炉模型,结合辐射图像处理方法,开展了管式炉炉内热物理量场反演模拟研究.针对管式炉内复杂边界条件下的辐射传递方程求解问题,在蒙特卡洛方法中加入多尺度网格及能束步进求解策略,实现了炉管、火焰和炉壁辐射的解耦计算.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较小的测量误差条件下温度场重建误差小于4%,最大偏差小于30,K,并且能够实现对每根炉管表面温度的准确重建.该项研究将为提高管式炉安全监视和热力过程控制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式炉 辐射图像处理 热物理量场 反演 炉管温度 多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率和渗透率变异系数对复合体系非均质模型驱油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向宇 张志东 +1 位作者 潘建华 吴文祥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5-327,350,共4页
在二维纵向非均质砂岩储层模型上,考察了气测渗透率(0.3,0.7,1.5,2.0μm2)和渗透率变异系数(0.60,0.72,0.80)对三种复合体系驱油效果的影响,实验体系含碱10.0 g/L、表面活性剂3.0 g/L、聚合物1.5 g/L,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2.5×107(... 在二维纵向非均质砂岩储层模型上,考察了气测渗透率(0.3,0.7,1.5,2.0μm2)和渗透率变异系数(0.60,0.72,0.80)对三种复合体系驱油效果的影响,实验体系含碱10.0 g/L、表面活性剂3.0 g/L、聚合物1.5 g/L,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2.5×107(模型渗透率为0.3μm2时除外,为1.8×107),实验温度45℃。将模型水驱至含水>98%之后注入0.35 PV复合体系及0.20 PV保护段塞(0.8 g/L聚合物溶液),再水驱至含水>98%。对于所有实验体系,当渗透率不变而变异系数增大时,复合驱采收率增大,总采收率则减小,而当变异系数不变而渗透率增大时(不考虑0.3μm2的情况),复合驱采收率也增大;在同一渗透率、同一变异系数条件下的驱油效果,以甜菜碱表面活性剂BS/聚合物二元体系为最好,碳酸钠/石油磺酸盐Ss/聚合物三元体系次之,氢氧化钠/重烷基苯磺酸盐Sy/聚合物三元体系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油效果 人造非均质砂岩岩心 渗透率 变异系数 甜菜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体系 碳酸钠/石油磺酸盐/聚合物体系 氢氧化钠/重烷基苯磺酸钠/聚合物体系/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微球对高血脂症模型大鼠降脂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向宇 吴明聪 +1 位作者 孟祥祎 张杰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6期77-82,共6页
制备载阿托伐他汀钙聚合物微球,研究高血脂症模型大鼠降脂作用。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载阿托伐他汀钙微球,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微球表面形态,红外光谱分析载药微球的组成,考察微球的粒径、晶体结构及体外释放性能,通过体内药效学实验研... 制备载阿托伐他汀钙聚合物微球,研究高血脂症模型大鼠降脂作用。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载阿托伐他汀钙微球,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微球表面形态,红外光谱分析载药微球的组成,考察微球的粒径、晶体结构及体外释放性能,通过体内药效学实验研究微球的降血脂作用。结果:阿托伐他汀钙微球的制备工艺稳定,微球形态圆整,平均粒径为2.048±0.15μm,药物被包埋在微球中。通过最佳工艺处方制备的阿托伐他汀钙微球的载药量为10.14±0.34%,包封率为80.12±1.28%,微球体外释放实验证实具有缓释性能。结论:高血脂模型大鼠体内的降血脂实验证实微球具有降血脂和保护肝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钙 聚合物微球 缓控释放 降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四年级《化工原理》教学改革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向宇 白术杰 张杰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年第18期184-184,35,共2页
在化工原理的教学中,注重研究内容,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运用教学方法,发挥各教学手段的积极作用。结合我校化工原理课程建设的实践,对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化工原理 教学改革 教学体会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非罗齐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降脂功效的研究
13
作者 张向宇 付琳 +2 位作者 高嵩 张杰 孟祥祎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4期93-96,共4页
制备吉非罗齐纳米脂质体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研究其体外缓释和体内降脂作用。方法:建立吉非罗齐HPLC体外分析方法测定含量。通过乙醇注入法制备吉非罗齐纳米脂质体,考察脂质体理化性质。进行体外溶出实验检验吉非罗齐脂质体的缓释效果,... 制备吉非罗齐纳米脂质体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研究其体外缓释和体内降脂作用。方法:建立吉非罗齐HPLC体外分析方法测定含量。通过乙醇注入法制备吉非罗齐纳米脂质体,考察脂质体理化性质。进行体外溶出实验检验吉非罗齐脂质体的缓释效果,小鼠体内实验检验降脂功效。结果:制得脂质体外观呈淡蓝色乳光,无沉淀,透射电镜图显示其呈类球状,分布均匀。最优处方包封率为(80.73±1.65)%,粒径为(122.82±3.61)nm,PDI为0.181±0.01,Zeta电位(-23.77±0.60)mV。吉非罗齐纳米脂质体体外24h累积释放量达到90.45%。在药效学实验中,吉非罗齐高剂量组降脂效果最好,各血浆指数均有显著变化。结论:乙醇注入法制备吉非罗齐纳米脂质体操作易行,包封率高、粒径小而均一、稳定性强,释放缓慢无突释,降血脂效果显著,为后期吉非罗齐新剂型的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非罗齐 纳米脂质体 降血脂作用 保护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体制备SiO_2超微粉体技术的研究
14
作者 张向宇 白术杰 焦淑清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年第13期40-40,共1页
超临界流体CO2以其粘度低、密度大、较好的传质、传热和溶解性等特性,在许多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SiO2超细微粒,特别是纳米级粒子的研制,在当前的高新技术中己成为热门领域,在材料、化工、轻工、冶金、电子、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广... 超临界流体CO2以其粘度低、密度大、较好的传质、传热和溶解性等特性,在许多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SiO2超细微粒,特别是纳米级粒子的研制,在当前的高新技术中己成为热门领域,在材料、化工、轻工、冶金、电子、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故其制备技术已成为化学工程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本文主要介绍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流体 纳米材料 应用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提取物对口腔致龋菌生长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韩慧 张向宇 +2 位作者 杨丽杰 马金爽 郭卯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17-120,124,共5页
目的:检测柠檬提取物的生物安全性,研究柠檬提取物对主要致龋菌生长的影响,为进一步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柠檬提取物ICR小鼠急性毒性试验(LD50试验):实验分两组,实验组柠檬水提浓缩液按0.05ml/10g.bw灌胃,空白对照组室温、阳光等饲... 目的:检测柠檬提取物的生物安全性,研究柠檬提取物对主要致龋菌生长的影响,为进一步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柠檬提取物ICR小鼠急性毒性试验(LD50试验):实验分两组,实验组柠檬水提浓缩液按0.05ml/10g.bw灌胃,空白对照组室温、阳光等饲养条件与实验组相同。饲养14d观察动物反应,第15天处死,解剖检查脏器情况;采用琼脂稀释法研究柠檬提取物对5种主要致龋菌(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内氏放线菌、远缘链球菌、嗜酸乳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并采用菌落计数法检测柠檬提取物对5种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ICR小鼠在14d观察期中未发现死亡现象,处死后检查各脏器无异常现象。柠檬提取物对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远缘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为4.5g/L,对嗜酸乳杆菌和内氏放线菌的MIC为2.25g/L。5种致龋菌在柠檬提取物作用下,其生长曲线均在第6小时左右出现明显的转折点,实验组与阴性组的细菌菌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柠檬提取物样品LD50大于5000mg/kg.bw,属于实际无毒物质;柠檬提取物对口腔致龋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提取物 ICR小鼠 生物安全性 致龋菌 生长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还原区喷氨脱硝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陆续 吴庆龙 +4 位作者 张向宇 白文刚 张波 高宁 徐宏杰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81-485,501,共6页
建立了高温喷氨脱硝机理模型,研究了反应温度、氧体积分数、氨氮物质的量比和停留时间等参数对脱硝效率的影响,并在一维煤粉炉上开展了试验。结果表明:高温喷氨脱硝反应的温度窗口为1200~1600℃,氧体积分数应小于1%,氨氮物质的量比的范... 建立了高温喷氨脱硝机理模型,研究了反应温度、氧体积分数、氨氮物质的量比和停留时间等参数对脱硝效率的影响,并在一维煤粉炉上开展了试验。结果表明:高温喷氨脱硝反应的温度窗口为1200~1600℃,氧体积分数应小于1%,氨氮物质的量比的范围为1.0~1.3,停留时间应大于0.4 s,CO体积分数对脱硝效率没有影响;燃用烟煤时,高温喷氨脱硝效率可达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硝效率 反应温度 空气分级 一维煤粉炉 停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羧基甜菜碱BS13表面活性剂体系的界面张力及驱油效果 被引量:13
17
作者 吴文祥 王磊 +2 位作者 王超 张向宇 崔茂蕾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2-54,59,共4页
测定新型羧基甜菜碱BS13及其复配体系的界面张力,研究加入磷酸钠对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确定体系中BS13及磷酸钠的最佳比例;应用复配体系进行驱油效果的评价,并同现场常用的强碱三元体系的驱油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BS13复配体系的驱油... 测定新型羧基甜菜碱BS13及其复配体系的界面张力,研究加入磷酸钠对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确定体系中BS13及磷酸钠的最佳比例;应用复配体系进行驱油效果的评价,并同现场常用的强碱三元体系的驱油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BS13复配体系的驱油效果好于现场常用的强碱三元体系的驱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甜菜碱 表面活性剂 驱油效果 界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橙皮苷、柠檬烯及茶多酚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雅丽 陈思佳 +1 位作者 张晨 张向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研究橙皮苷、柠檬烯及茶多酚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方法:UV-Vis光谱分析方法测定3种天然产物对DPPH·和·O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3种天然产物在实验浓度范围... 目的:研究橙皮苷、柠檬烯及茶多酚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方法:UV-Vis光谱分析方法测定3种天然产物对DPPH·和·O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3种天然产物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对两种自由基均有清除作用,清除效果随浓度增大而增加。橙皮苷(IC50=0.097,0.011)清除DPPH·和·OH的能力明显强于柠檬烯(IC50=0.0024,0.0004)、茶多酚(IC50=0.0144,0.009)。结论:橙皮苷比茶多酚、柠檬烯清除DPPH·和·OH的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皮苷 茶多酚 柠檬烯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精油对牙周病主要致病菌粘附作用影响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边可胤 张向宇 +1 位作者 靳趁心 李唐萍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66-669,共4页
目的:研究柠檬精油(LEO)对牙周病主要致病菌黏附作用的影响,探讨其用于预防和治疗牙周病的可行性。方法:光滑聚苯乙烯表面黏附的影响:将菌液与实验分组中各组药液混合培养于96孔板48h,检测各孔内细菌附着情况;蛋白包被聚苯乙烯表面黏附... 目的:研究柠檬精油(LEO)对牙周病主要致病菌黏附作用的影响,探讨其用于预防和治疗牙周病的可行性。方法:光滑聚苯乙烯表面黏附的影响:将菌液与实验分组中各组药液混合培养于96孔板48h,检测各孔内细菌附着情况;蛋白包被聚苯乙烯表面黏附的影响:将菌液与实验分组中各组药液混合培养于形成蛋白包被表面的96孔板48h,检测各孔内细菌附着情况。结果:光滑聚苯乙烯表面黏附的影响:Aa、Pi中LEO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Fn中LEO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包被聚苯乙烯表面黏附的影响:Aa、Pg、Pi、Fn中LEO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O能抑制Aa、Pg、Pi、Fn在蛋白包被表面的黏附,对Pg、Fn在光滑聚苯乙烯表面的黏附也有抑制作用。结论:LEO能抑制病原菌对牙面的黏附,阻断牙菌斑的形成,具有预防牙周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精油 牙周病 致病菌 黏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子量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特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吴文祥 张向宇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103-106,共4页
通过岩心流动实验,探讨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HPAM)在多孔介质中流动时聚合物分子量和孔隙特征参数对流动行为的影响,得到了一组反映流动参数变化规律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在消除黏度效应条件下,高分子量聚合物比低分子量聚合物降... 通过岩心流动实验,探讨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HPAM)在多孔介质中流动时聚合物分子量和孔隙特征参数对流动行为的影响,得到了一组反映流动参数变化规律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在消除黏度效应条件下,高分子量聚合物比低分子量聚合物降低水相渗透率的能力强;聚合物分子量越高,多孔介质渗透率越低,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越大,聚合物越早突破多孔介质;当平均孔隙半径与聚合物分子尺寸之比大于4时,多孔介质的孔隙通道一般不会发生聚合物堵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溶液 黏度 分子量 流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