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首届“新时代艺术学博士国际论坛与展览”博导书法展作品选刊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海 苏士澍 +17 位作者 秦永龙 王冬龄 张同印 陈维德 李刚田 曹宝麟 邱振中 黄惇 言恭达 华人德 丛文俊 刘守安 胡抗美 祝遂之 徐利明 白谦慎 河内利治 李宰雨 《大学书法》 2025年第1期146-155,共10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师院校科研工作的特点及其对策
2
作者 张同印 《研究与发展管理》 1993年第2期22-23,共2页
我国的高等院校千差万别,各具特色。高师院校在高等院校中占有特殊地位。既不同于综合性大学,又不同于理、工、农、医等学科专业性很强的大学,也不同于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的文科院校。在高师院校中又有不同层次的差别。地方高师与委属... 我国的高等院校千差万别,各具特色。高师院校在高等院校中占有特殊地位。既不同于综合性大学,又不同于理、工、农、医等学科专业性很强的大学,也不同于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的文科院校。在高师院校中又有不同层次的差别。地方高师与委属重点院校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地方性。分析这一特点对于制定科研工作的对策十分重要。首先,地方高师院校由于为地方所属,在地方上就占有重要地位。如果说地方高师在整个高校系统中处于“第三世界”,那么在地方上则处于第二世界甚至第一世界。在地方科研工作中拥有较多的发言权和更大的回旋余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师院校 科研工作 高等院校 重要地位 特殊地位 综合性大学 文科院校 学科专业 地方建设 不同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谈唐代书法的历史地位
3
作者 张同印 《书画世界》 2003年第10期18-24,共7页
唐代书法五体繁荣,名家书法与民间书法争奇斗艳,墨迹与石刻并行不悖,理论与实践相辅相长,教育、铨选重视书法。唐代书法表现出伟大的创造性,成为后世宗法的又一源头。唐代书法具有博大的包容性,把儒、道、释思想融入书法理论之中,又从... 唐代书法五体繁荣,名家书法与民间书法争奇斗艳,墨迹与石刻并行不悖,理论与实践相辅相长,教育、铨选重视书法。唐代书法表现出伟大的创造性,成为后世宗法的又一源头。唐代书法具有博大的包容性,把儒、道、释思想融入书法理论之中,又从其他文艺领域汲取营养,丰富深化了书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 创新 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与欧阳中石先生的逸闻趣事
4
作者 张同印(口述) 《大学书法》 2020年第1期18-19,共2页
欧阳中石先生病愈后的第一幅书作1993年对于首都师大书法学科而言,是令人难忘的不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申报书法博士点成功,成为我国第一个书法学科博士点。这一年欧阳中石先生本可以招收第一届博士生,却突发脑溢血,只能延期。不幸中之... 欧阳中石先生病愈后的第一幅书作1993年对于首都师大书法学科而言,是令人难忘的不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申报书法博士点成功,成为我国第一个书法学科博士点。这一年欧阳中石先生本可以招收第一届博士生,却突发脑溢血,只能延期。不幸中之万幸,先生经治疗痊愈出院,手脚灵活,头脑聪敏,没有落下什么大的后遗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中石 文物出版社 张同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隶书产生的书法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同印 《书画世界》 2001年第10期3-5,共3页
『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对于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篆书演变为隶书,使汉字革除了象形性,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汉字发端于象形,原始文字具有很强的图画性,因此又称之为图画文字或文字画。殷商时期初步形... 『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对于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篆书演变为隶书,使汉字革除了象形性,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汉字发端于象形,原始文字具有很强的图画性,因此又称之为图画文字或文字画。殷商时期初步形成了文字体系。但是,殷商金文、甲骨文仍然具有强烈的象形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字的象形性不断减弱,符号性不断增强。隶书产生前的这种变化只是一个量的积累,在比较封闭和稳定的社会条件下,文字体系保持着相对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隶书楷化 书写方式 古文字 书法艺术 汉字 原始文字 字形结构 甲骨文 文字体系 篆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学习和研究书法史基本方法的认识
6
作者 张同印 《书画世界》 1999年第12期13-16,共4页
几千年的中国书法史纵横交错,内容丰富。对于错综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书法史的学习和研究,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探寻其发展规律。首先要坚持客观性原则,这是学习和研究书法史的前提和基础。书法历史不会重演,但是通过史学家的研究,可... 几千年的中国书法史纵横交错,内容丰富。对于错综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书法史的学习和研究,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探寻其发展规律。首先要坚持客观性原则,这是学习和研究书法史的前提和基础。书法历史不会重演,但是通过史学家的研究,可以客观地、部分地再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书法 客观性原则 主观认识 书法发展 隶书 具体问题 研究者 学习 内容丰富 宏观与微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初学楷书选择碑帖的思考
7
作者 张同印 《书法艺术》 1997年第5期6-7,共2页
中国书法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深深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书法属于统治阶层,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所垄断,一般百姓是无法走进这座神圣的艺术殿堂的。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掀... 中国书法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深深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书法属于统治阶层,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所垄断,一般百姓是无法走进这座神圣的艺术殿堂的。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掀起了书法热潮,书法空前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楷书 书法教育 碑帖 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历史 选择 初学者 中国传统文化 法度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