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种材料典型螺纹联接件在预紧和热循环条件下的力学行为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可丰 谢永诚 +1 位作者 梁星筠 杨仁安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715-720,共6页
在核电厂堆内构件中,如果螺纹联接结构的联接件和基体采用两种不同的材料,由于螺纹联接件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小于基体材料,在升温过程中将产生较大的附加应力。本文以典型螺纹联接件M12为例,模拟堆内热循环载荷条件,对其进行有限元仿真计... 在核电厂堆内构件中,如果螺纹联接结构的联接件和基体采用两种不同的材料,由于螺纹联接件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小于基体材料,在升温过程中将产生较大的附加应力。本文以典型螺纹联接件M12为例,模拟堆内热循环载荷条件,对其进行有限元仿真计算分析。在与试验结果及理论分析、经验公式互相比较的基础上,对预紧力矩、螺纹联接件和基体的变形量、联接件在预紧力、升温、降温等不同载荷条件下的应力等参量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材料螺纹联接结构 附加应力 热循环 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内构件防断支承组件流致振动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可丰 谢永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3-187,共5页
堆内构件下部防断支承组件是反应堆堆内构件中堆芯下部支承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堆芯吊篮组件的下面,并处于堆内流场中复杂的流体交混区,为保持防断组件的结构完整性,必须对其进行流致振动分析。以某300MW反应堆堆内构件防断... 堆内构件下部防断支承组件是反应堆堆内构件中堆芯下部支承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堆芯吊篮组件的下面,并处于堆内流场中复杂的流体交混区,为保持防断组件的结构完整性,必须对其进行流致振动分析。以某300MW反应堆堆内构件防断组件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随机湍动力、拟静态湍动力、旋涡脱落、吊篮运动等流体激励机理对防断组件流致振动的影响。用SRSS法对各激励机理作用下防断组件的各阶动态反应进行组合后,计算了由于流致振动引起的结构动态载荷,为防断组件的应力分析与评定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断组件 流致振动 随机湍动力 拟静态湍动力 旋涡脱落 吊篮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振条面内接触刚度对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流致振动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唐力晨 谢永诚 +3 位作者 景益 钱浩 张可丰 霍永忠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45-652,共8页
流弹性失稳是引起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管束失效的一种主要原因。在相同流场条件下,传热管是否出现流弹性失稳与其模态频率直接相关。在实际结构中,抗振条对U型传热管弯管段面内支撑机理与面外的方向上不同,是通过摩擦约束实现的。这使得在... 流弹性失稳是引起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管束失效的一种主要原因。在相同流场条件下,传热管是否出现流弹性失稳与其模态频率直接相关。在实际结构中,抗振条对U型传热管弯管段面内支撑机理与面外的方向上不同,是通过摩擦约束实现的。这使得在模态分析计算中,传热管弯管段支撑处的边界条件设置非常重要。本文将传热管与抗振条接触点处的面外边界条件假设为简支,而在面内方向上用弹簧来模拟抗振条对传热管的摩擦约束。同时,通过改变弹簧刚度,讨论了不同强弱的面内支撑对传热管流致振动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当抗振条与传热管面内接触刚度较弱时,面内流弹性失稳可能较面外流弹性失稳出现得更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发生器传热管 U型管 面内流致振动 流弹性失稳 接触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草养畜 发展畜牧业的注意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可丰 《浙江畜牧兽医》 2002年第1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苍南县 种草养畜 畜牧业 品种 技术 市场 信息 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承板支撑多跨管束流致振动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方夏鋆 祖洪彪 +3 位作者 熊珍琴 张可丰 顾汉洋 谢永诚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79-1386,共8页
本文针对支承板支撑4跨传热管直管束开展流致振动基础试验。试验件由49根旋转正三角形布置的模拟传热管组成,传热管两端固定,中间3处采用支承板支撑。试验测量获得了单向横流冲刷和双向横流冲刷下不同进口流速传热管束的振动特性,获得... 本文针对支承板支撑4跨传热管直管束开展流致振动基础试验。试验件由49根旋转正三角形布置的模拟传热管组成,传热管两端固定,中间3处采用支承板支撑。试验测量获得了单向横流冲刷和双向横流冲刷下不同进口流速传热管束的振动特性,获得振幅、频率、临界雷诺数等关键信息。结果表明,双向横流冲刷下的传热管较单向横流冲刷下的在更低雷诺数下发生失稳,两种流动方式下传热管发生失稳时加速度峰值频率均为104Hz,该值与单跨两端固支模型的理论计算固有频率非常接近。研究结果可为传热管束流致振动数值模拟分析提供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承板 流致振动 流弹失稳 多跨管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Hilbert包络线松动部件定位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季田田 方力先 +4 位作者 曾复 张卫 谢永诚 王赤虎 张可丰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87-1095,共9页
本文结合时-频域信号处理方法,在对冲击信号进行连续小波变换(CWT)的基础上,采用计算信号Hilbert包络线极大值的方法确定冲击信号的到达时间,并应用于网格定位。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对小质量的松动部件能准确地定位... 本文结合时-频域信号处理方法,在对冲击信号进行连续小波变换(CWT)的基础上,采用计算信号Hilbert包络线极大值的方法确定冲击信号的到达时间,并应用于网格定位。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对小质量的松动部件能准确地定位其位置,且具有较好的抗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松动部件 定位 连续小波变换 希尔伯特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南县畜牧生产发展形势及对策调查
7
作者 张可丰 《浙江畜牧兽医》 2001年第4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苍南县 畜牧业 现状 发展 种子种苗工程 技术培训 产业化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免疫失败的原因和对策
8
作者 陈培赛 张可丰 陈知了 《浙江畜牧兽医》 2004年第1期43-44,共2页
畜禽免疫接种是预防畜禽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为畜禽的安全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生产中我们经常遇到免疫失败的事例,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损失.饲养者通常将免疫失败原因简单地归结为疫苗的质量问题或指导兽医的责任,从而造成了... 畜禽免疫接种是预防畜禽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为畜禽的安全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生产中我们经常遇到免疫失败的事例,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损失.饲养者通常将免疫失败原因简单地归结为疫苗的质量问题或指导兽医的责任,从而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所以,我们必需深入分析免疫失败的原因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 免疫 失败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振条-传热管大间隙多跨直管束流致振动试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霍茁 张可丰 +4 位作者 熊珍琴 祖洪彪 顾汉洋 谢永诚 全正庭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14-1220,共7页
针对抗振条-传热管大间隙的4跨传热管直管束开展了流致振动试验研究。传热管束转角正三角形排列,3处抗振条将直管束分为4跨,中间其中1跨的局部区域受到横向流体的冲刷。试验测试获得了管间流速在3.3~14.7 m/s区间内传热管振动位移和振... 针对抗振条-传热管大间隙的4跨传热管直管束开展了流致振动试验研究。传热管束转角正三角形排列,3处抗振条将直管束分为4跨,中间其中1跨的局部区域受到横向流体的冲刷。试验测试获得了管间流速在3.3~14.7 m/s区间内传热管振动位移和振动频率响应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管间流速逐渐增大,传热管在来流方向和升力方向的振动频率依次增大,传热管的振动模态从抗振条1处有效支撑、2处未有效支撑的状态,转换为3处抗振条均有效支撑的状态。试验观测到传热管流弹失稳,其临界流速为14.5 m/s,与5种经验关系式预测结果的对比表明,Chen关系式能较好地预测流弹失稳的发生,预测结果较保守,与试验值间的相对偏差为2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跨管 流弹失稳 抗振条 固有频率 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发生器管板和支撑板管孔偏差下的传热管应力简化理论模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锴 张可丰 梁星筠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3-47,共5页
核电厂中,蒸汽发生器管板和传热管支撑板管孔由于制造难度大,极易发生偏差,对传热管造成严重影响。一般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管孔偏差下的传热管应力分析。分析方法相对繁琐,分析结果适用性较窄。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由经典材料力学公式出发... 核电厂中,蒸汽发生器管板和传热管支撑板管孔由于制造难度大,极易发生偏差,对传热管造成严重影响。一般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管孔偏差下的传热管应力分析。分析方法相对繁琐,分析结果适用性较窄。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由经典材料力学公式出发,推导出管板和传热管支撑板管孔偏差下的传热管位移和应力计算公式。借助这一计算公式,可快速地进行管孔偏差下传热管位移和应力的初步评定,简单快捷,切实可行,为蒸汽发生器加工制造和不符合项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发生器 管板 传热管支撑板 传热管 管孔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流弹性失稳激励机理中容易混淆问题的解析
11
作者 姚伟达 矫明 +3 位作者 林绍萱 张可丰 姚彦贵 熊珍琴 《核安全》 2021年第5期81-87,共7页
管系或传热管的流致振动分析中流弹性失稳激励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机理。在工程界和学术界对于流弹性失稳激励机理的认识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通过三个案例分析表明:流弹性失稳实际上是其他两种共振激励机理的延伸,与其他两种共振激励最主... 管系或传热管的流致振动分析中流弹性失稳激励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机理。在工程界和学术界对于流弹性失稳激励机理的认识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通过三个案例分析表明:流弹性失稳实际上是其他两种共振激励机理的延伸,与其他两种共振激励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它是一种流固强耦合条件下由于振动不稳定带来共振振幅的发散。本文还解释了有关流弹性失稳激励机理中容易产生的混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弹性失稳 激励机理 混淆问题 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