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塑复合材料薄木贴面工艺初探 被引量:8
1
作者 吴燕 毛泽南 +2 位作者 汪菲 张叙俊 吴智慧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2-94,共3页
探讨对木塑复合材料(WPC)进行薄木贴面装饰的可行性,并针对贴面过程中工艺方法、胶黏剂的选配、表面胶合强度及各种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中有1396”塑木材料专用胶黏剂(特种胶),基材表面进行除尘、选样、剪切处理之... 探讨对木塑复合材料(WPC)进行薄木贴面装饰的可行性,并针对贴面过程中工艺方法、胶黏剂的选配、表面胶合强度及各种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中有1396”塑木材料专用胶黏剂(特种胶),基材表面进行除尘、选样、剪切处理之后,在上胶量为l00g/m2、冷压压力0.5~1.0 MPa、时间60 min的条件下制成的贴面装饰板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薄木 贴面工艺 表面胶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薄木贴面木塑复合材料蠕变性能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毛泽南 吴燕 +1 位作者 张叙俊 闫小星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3-85,共3页
研究采用薄木贴面木塑复合材料代替实木作为办公家具异型封边材料的适用性。通过分析不同树种对薄木贴面PVC基木塑复合材料静曲强度和蠕变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较佳薄木种类。结果表明:在不同树种的薄木贴面中,抗蠕变性能由大到小依次为... 研究采用薄木贴面木塑复合材料代替实木作为办公家具异型封边材料的适用性。通过分析不同树种对薄木贴面PVC基木塑复合材料静曲强度和蠕变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较佳薄木种类。结果表明:在不同树种的薄木贴面中,抗蠕变性能由大到小依次为:黑胡桃>小鞋木豆>栎木。在一定时间(48 h)内,各组试验样品的最终挠度值随载荷增加而增大。黑胡桃薄木贴面在3种试验材料中最适宜作为办公家具异型封边材料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蠕变 应用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Z与可拓学理论在办公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曾盼盼 陶涛 +4 位作者 陈星艳 尹志远 张叙俊 宋玲 袁园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40,共5页
为了使办公椅产品的创新设计更高效,本文将利用可拓学和TRIZ的可拓创新方法以及TRIZ理论的问题解决工具进行融合,并建立形式化、程序化的创新设计方法。以某办公椅为对象进行问题分析,并针对其中一个问题即椅背支撑不足进行深入探索,并... 为了使办公椅产品的创新设计更高效,本文将利用可拓学和TRIZ的可拓创新方法以及TRIZ理论的问题解决工具进行融合,并建立形式化、程序化的创新设计方法。以某办公椅为对象进行问题分析,并针对其中一个问题即椅背支撑不足进行深入探索,并在此设计方法的指导下成功提供办公椅椅背问题的解决方案,证明了可拓学和TRIZ融合的创新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拓学 TRIZ 办公椅设计 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肌电和动态体压的办公坐姿疲劳测试 被引量:9
4
作者 程文达 申黎明 +1 位作者 张叙俊 葛海林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7-204,共8页
通过受试者不同坐姿表面肌电信号变化量、体压变动次数情况,探讨不同办公坐姿对人的身体部位舒适度和整体坐姿评价的影响,检验应用体压变动反映坐姿疲劳的可靠性。邀请8名受试者对6种典型办公坐姿分别进行了30 min的持续坐姿测试,收集... 通过受试者不同坐姿表面肌电信号变化量、体压变动次数情况,探讨不同办公坐姿对人的身体部位舒适度和整体坐姿评价的影响,检验应用体压变动反映坐姿疲劳的可靠性。邀请8名受试者对6种典型办公坐姿分别进行了30 min的持续坐姿测试,收集坐姿期间竖脊肌、斜方肌表面肌电信号以及体压分布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体压变动次数和表面肌电频域指标数据(尤其是竖脊肌)均与主观评价结果相关性显著。坐姿舒适性为后仰坐姿>前倾坐姿>直立坐姿,其中身体部位得到家具支撑的坐姿比没有受到家具支撑的坐姿舒适性更高,人体更不易疲劳。前倾坐姿、直立坐姿的不适感主要来自肩颈和腰部,后仰坐姿的不适感来自颈部、臀部和大腿。这说明了没有完美的坐姿,应当多变换坐姿以平衡每一种坐姿的优缺点,减少不适感的出现,从而达到高效、健康的工作状态。体压变动情况可作为总体疲劳的量化依据,利用动态体压检测疲劳状况是经济便捷有效的,建议应用动态体压展开更多疲劳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 动态体压 办公坐姿 疲劳度 舒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办公空间久坐群体就坐行为特征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申黎明 程文达 +1 位作者 张叙俊 葛海林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8-133,共6页
坐姿疲劳常通过复杂的主客观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办公室久坐人群的就坐行为特征,有助于探明久坐疲劳及其监测方法。研究通过体压分布测量系统判断人体就坐行为变化,结合主观评价和小腿肿胀情况,对有休息与无休息干预的样本进行就坐行为... 坐姿疲劳常通过复杂的主客观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办公室久坐人群的就坐行为特征,有助于探明久坐疲劳及其监测方法。研究通过体压分布测量系统判断人体就坐行为变化,结合主观评价和小腿肿胀情况,对有休息与无休息干预的样本进行就坐行为与疲劳分析。研究发现,平均压力的骤降可表示坐姿变化的发生;疲劳随就坐时间增加而明显增强;自然就坐情况下,人的坐姿变动次数主要呈现逐渐增多或先增后减的趋势;起身活动后,体压变动次数明显减少,疲劳得到缓解;45分钟的休息间隔既能缓解疲劳,也不会影响办公思绪。就坐行为特征研究扩展了我们对坐姿行为的理解,有助于办公家具对于久坐疲劳进行监控和状态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久坐 就坐特征 体压变动 疲劳 办公家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