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遗传算法红外小目标检测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双垒 林剑春 +2 位作者 段东 陈凡胜 董玉翠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72-475,481,共5页
为解决复杂空中背景下红外弱小目标的快速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检测思路。该思路主要是通过利用遗传算法高效快速的搜索方式,结合传统的红外小目标检测算法,最终实现红外弱小目标的快速检测。最后通过MATLAB编程后,实现了复杂... 为解决复杂空中背景下红外弱小目标的快速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检测思路。该思路主要是通过利用遗传算法高效快速的搜索方式,结合传统的红外小目标检测算法,最终实现红外弱小目标的快速检测。最后通过MATLAB编程后,实现了复杂背景下红外小目标的快速检测。通过仿真及与相应的传统算法的比较,发现了遗传算法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最后说明了遗传算法在红外小目标检测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目标检测 遗传算法 红外小目标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特征参数融合的弱小目标检测算法(英文)
2
作者 张双垒 陈凡胜 王涛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35-641,共7页
基于特定场景的先验信息,通过分析多个特征参量对弱小目标检测的性能,利用各参量对弱小目标检测的长处,设计了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目标检测算法。以空域匹配模型、区域加权信息熵和频域滤波自适应阈值分割3种方法为单特征量,基于各个... 基于特定场景的先验信息,通过分析多个特征参量对弱小目标检测的性能,利用各参量对弱小目标检测的长处,设计了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目标检测算法。以空域匹配模型、区域加权信息熵和频域滤波自适应阈值分割3种方法为单特征量,基于各个特征量对特定应用场景下的大量目标检测的先验结果,利用概率论的知识,构造了有利于提升计算速度和检测概率的两种多特征融合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单帧弱小目标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特征融合 模型匹配 弱小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辐射非均匀性校正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段东 沙晟春 +2 位作者 张双垒 黄思婕 陈凡胜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621-2624,共4页
大面阵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应用日趋广泛,而面阵的不断增大会导致很多不可避免的成像误差,对最终成像效果有较大影响,有必要对其进行校正。在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输出信号参数的测试中,针对圆形冷屏限制的红外焦平面分析比较了两种辐射非均... 大面阵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应用日趋广泛,而面阵的不断增大会导致很多不可避免的成像误差,对最终成像效果有较大影响,有必要对其进行校正。在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输出信号参数的测试中,针对圆形冷屏限制的红外焦平面分析比较了两种辐射非均匀性校正方法,一种方法为建立光敏元立体角的数学模型,用SolidWorks和MATLAB等软件求出这些立体角从而得到校正因子;另一种方法为从光敏元的视场角ω′出发,按辐射光照度以cos4ω′衰减的规律进行校正。以320×320红外焦平面探测器为例,从面阵中选取均匀性较好的若干行作为样本,对其测试数据进行校正。分析表明,两种方法校正后的曲线较为平直,但第二种方法的校正效果比较理想,可见视场角校正法对数据的非均匀性有较大改善。因此,为了真实地反映探测器的非均匀性,需要对像元辐射通量进行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性校正 红外焦平面 立体角 视场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过采样探测系统性能仿真 被引量:6
4
作者 董玉翠 苏晓锋 +3 位作者 林剑春 张双垒 龚学艺 陈凡胜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65-568,共4页
基于星载扫描辐射计的工作原理,对传统的线列扫描成像系统和过采样系统的采样过程进行了数学建模和仿真成像,在两种采样模式下对点目标探测进行了仿真。在Matlab环境下对过采样探测系统进行了仿真图像的沿线阵方向的两倍空间过采样和扫... 基于星载扫描辐射计的工作原理,对传统的线列扫描成像系统和过采样系统的采样过程进行了数学建模和仿真成像,在两种采样模式下对点目标探测进行了仿真。在Matlab环境下对过采样探测系统进行了仿真图像的沿线阵方向的两倍空间过采样和扫描方向上(即时间上)的2~10倍的过采样仿真。通过对过采样探测系统各种工况下的仿真,得到了图像中信号能量值和目标尺寸大小的关系,分析了目标位置的不同对成像质量造成的影响。最后给出了不同大小目标两个通道上的四倍过采样图像,并分析了图像中存在的跨像元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过采样 线阵扫描 过采样图像 星载扫描辐射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阵探测系统的扫描成像信息获取方式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育周 张双垒 +3 位作者 龚学艺 黄思婕 苏晓锋 陈凡胜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79-484,共6页
为了实现对目标进行高信噪比、高时间分辨率的探测,近年来数字时间延迟积分技术(TDI)逐步应用于面阵探测系统。结合自行研制的CMOS探测器,搭建测试平台,对面阵探测系统的扫描成像方式进行深入研究。重点针对数字时间延迟积分技术(TDI)... 为了实现对目标进行高信噪比、高时间分辨率的探测,近年来数字时间延迟积分技术(TDI)逐步应用于面阵探测系统。结合自行研制的CMOS探测器,搭建测试平台,对面阵探测系统的扫描成像方式进行深入研究。重点针对数字时间延迟积分技术(TDI)对面阵探测系统信噪比提高的分析,结合试验研究系统信噪比提高倍数与数字TDI级数M的关系,并对探测系统时间分辨率与数字TDI级数M的关系进行讨论。引入数字TDI及多帧叠加两种图像信息获取方式的对比,分别对特定目标获取图像的噪声特性及非均匀性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阵探测系统 扫描成像 数字时间延迟积分 信噪比 时间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