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锈钢焊接件不等强度激光冲击与应力腐蚀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何卫锋 张金 +3 位作者 杨卓君 张友辉 李靖 李玉琴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17,共6页
针对不锈钢焊接接头应力及组织分布不均匀,容易导致应力腐蚀开裂的问题,采用不等强度激光冲击波对316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进行处理。通过应力腐蚀试验、残余应力测试及微观组织分析,研究了激光冲击强化对焊接接头应力腐蚀抗性的影响及... 针对不锈钢焊接接头应力及组织分布不均匀,容易导致应力腐蚀开裂的问题,采用不等强度激光冲击波对316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进行处理。通过应力腐蚀试验、残余应力测试及微观组织分析,研究了激光冲击强化对焊接接头应力腐蚀抗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激光冲击强化将焊接件的应力腐蚀断裂时间提高了33.48%。激光冲击波的作用,在焊接接头部位引入了高数值的残余压应力,一方面消除了热影响导致的残余拉应力,同时抵消了拉伸工作载荷的作用,降低局部应力梯度,从而延缓表面钝化膜的破裂;另一方面,激光冲击使焊接接头不同区域之间的微观组织均匀和细化,提高了微裂纹萌生的条件,降低了金属发生阳极溶解的可能性。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抗应力腐蚀性能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冲击强化 不锈钢 焊接接头 应力腐蚀开裂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5例脑外伤合并应激性溃疡患者近期预后表现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友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5期88-89,共2页
目的观察35例脑外伤合并应激性溃疡(SU)患者近期预后表现。方法连续选择近年来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外二科住院的脑外伤患者139例,并按急性期有无发生SU分组,比较两组对象各项近期预后指标。结果 139例脑外伤患者急性期合并有SU35... 目的观察35例脑外伤合并应激性溃疡(SU)患者近期预后表现。方法连续选择近年来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外二科住院的脑外伤患者139例,并按急性期有无发生SU分组,比较两组对象各项近期预后指标。结果 139例脑外伤患者急性期合并有SU35例(25.18%),未合并SU脑外伤患者104例(对照组)。脑外伤合并SU患者的急性期合并症数目、急性期死亡和平均病程均明显多于对照组,而平均MODS、GCS、MMSE和DRS评分均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0.01)。结论合并SU脑外伤患者近期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应激性溃疡 急性期 预后 近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河南省临淮岗淹没影响区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3
作者 张友辉 《治淮》 2006年第4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工程设计方案 影响区 临淮岗 河南省 封闭圩区 淹没 土地面积 防洪标准 堤身填筑 堤基管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白露河区域内涝灾害成因及治理措施
4
作者 张友辉 《治淮》 2008年第7期14-15,共2页
一、概况 白露河为淮河上游南岸的一条较大支流,发源于大别山北麓的新县沙窝乡小界岭,流经新县、商城、光山、潢川、固始,至淮滨县谷堆乡吴寨村入淮河,人淮口距潆洼蓄洪区王家坝1km,平均地面高程21.5m,河底高程19.6m,河道流... 一、概况 白露河为淮河上游南岸的一条较大支流,发源于大别山北麓的新县沙窝乡小界岭,流经新县、商城、光山、潢川、固始,至淮滨县谷堆乡吴寨村入淮河,人淮口距潆洼蓄洪区王家坝1km,平均地面高程21.5m,河底高程19.6m,河道流程全长172km,总落差445m,流域面积2238km^2,行政区划分辖6个县,32个乡镇,380多个村,人口近150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成因 治理 内涝 析白 淮河上游 地面高程 流域面积 行政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淮河流域史灌河险工治理措施
5
作者 张友辉 《治淮》 2007年第6期29-30,共2页
一、史灌河河床基本情况 史灌河系是纵贯河南省固始县全境的主要河流,也是淮河南岸一条最大的支流。固始县境内集水面积2443km^2,占全县总面积的83.9%。史灌河是由史河与灌河由南而北在蒋集相汇而成的。
关键词 淮河流域 灌河 治理 险工 集水面积 固始县 河南省 河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稳定渗流条件下含类泥状夹层面板堆石坝三维渗流分析
6
作者 张友辉 柳金泉 李阳 《治淮》 2023年第7期20-23,共4页
本文依托国外某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坝体分层碾压时层面形成类泥状物质而产生堆石区80cm/10cm的互层,针对类泥质互层影响面板堆石坝渗流稳定问题,调查现场勘察资料,结合施工报告,建立相应的概化三维渗流有限元模型。开展蓄水及泄放洪... 本文依托国外某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坝体分层碾压时层面形成类泥状物质而产生堆石区80cm/10cm的互层,针对类泥质互层影响面板堆石坝渗流稳定问题,调查现场勘察资料,结合施工报告,建立相应的概化三维渗流有限元模型。开展蓄水及泄放洪工况模拟,选取典型剖面,分析了非稳定渗流条件下坝体内水头、孔压以及浸润线的分布情况,统计研究坝体的渗流规律、渗透比降及渗漏量,并据此对大坝安全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类泥状物夹层对大坝渗流场影响微弱,大坝发生渗透破坏的可能性很小,但仍需加强监控坝体的防渗效果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堆石坝 类泥质互层 非稳定渗流 三维渗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