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泛影葡胺、甘露醇用于小肠肿瘤CT造影检查的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厚宁 盛佳曦 +4 位作者 孙凤涛 杨冬生 白璐 白俊清 王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68-70,共3页
目的比较泛影葡胺、甘露醇用于小肠肿瘤CT造影检查的结果。方法 356例小肠肿瘤疑似患者,将其分为未服造影剂组(172例,未服任何造影剂)、泛影葡胺组(112例,口服2%泛影葡胺溶液)、甘露醇组(72例,口服2.5%甘露醇溶液)。三组接受256层螺旋C... 目的比较泛影葡胺、甘露醇用于小肠肿瘤CT造影检查的结果。方法 356例小肠肿瘤疑似患者,将其分为未服造影剂组(172例,未服任何造影剂)、泛影葡胺组(112例,口服2%泛影葡胺溶液)、甘露醇组(72例,口服2.5%甘露醇溶液)。三组接受256层螺旋CT腹腔、盆腔检查,通过横断面及多平面重建,观察病变部位、大小、形态、是否存在周围侵犯及转移情况,并将最终CT诊断结果与临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计算三组诊断小肠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正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约登指数。结果未服造影剂组诊断小肠肿瘤的敏感度为37.5%、特异度为85.2%、正确率为67.4%、阳性预测值为60.0%、阴性预测值为68.2%、约登指数为22.7%,泛影葡胺组分别为57.5%、86.1%、75.9%、69.7%、78.5%、43.6%,甘露醇组分别为83.3%、100%、94.4%、100%、92.3%、83.3%,甘露醇组约登指数较未服造影剂组、泛影葡胺组高(P均<0.05)。结论 CT造影检查时服用甘露醇比未服造影剂、服用泛影葡胺能更好地诊断小肠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小肠造影 小肠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参数在预测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出血转化中的价值 被引量:48
2
作者 孙凤涛 张厚宁 +2 位作者 禹璐 盛佳曦 傅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预测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后发生出血转化(HT)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的收集我院急诊收入神经内科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8例,按照7 d内随访头颅CT结果分为出血组23例及未出血组35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预测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后发生出血转化(HT)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的收集我院急诊收入神经内科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8例,按照7 d内随访头颅CT结果分为出血组23例及未出血组35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使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估治疗后90 d的神经功能。收集CTP相关参数: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达峰时间(rTTP)等。结果出血组NIHSS评分、90 d预后不良比例、rTTP缺损区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出血组(P<0.05,P<0.01),rCBF及rCBV明显低于未出血组(0.19±0.08 vs 0.26±0.09,P=0.009;0.53±0.17 vs 0.69±0.21,P=0.002)。rCBV预测HT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6(95%CI:0.620~0.872),临界值为62.5%,敏感性为0.739,特异性为0.714。rCBF预测HT风险的AUC为0.719(95%CI:0.580~0.858)。结论CTP可早期显示急性缺血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对预测HT发生风险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灌注成像 血流动力学 血栓溶解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量感兴趣区最大密度对肠梗阻合并肠缺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孙凤涛 张厚宁 +1 位作者 王冰 盛佳曦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评估采用CT增强扫描测量感兴趣区(ROI)最大密度值的方法量化肠梗阻患者肠壁缺血程度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选取160例经CT增强扫描诊断为小肠梗阻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别采用传统的CT视觉评价法及测量ROI最大密... 目的评估采用CT增强扫描测量感兴趣区(ROI)最大密度值的方法量化肠梗阻患者肠壁缺血程度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选取160例经CT增强扫描诊断为小肠梗阻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别采用传统的CT视觉评价法及测量ROI最大密度法进行评测。CT视觉评价法采用积分的方式按照肠壁缺血程度分为5类;测量ROI最大密度法采用CT工作站提供的条形直方图来量化肠壁强化程度。所得结果分别与临床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计算2种方法对小肠缺血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T视觉评价法>2分对小肠缺血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96.7%、72.9%、82.1%、94.4%及86.2%。测量ROI最大密度法中平扫及增强扫描ROI最大密度差值<15 HU对小肠缺血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68.8%、100.0%、100.0%、71.4%及82.5%。用测量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AUC)的方法评价,测量ROI最大密度法中平扫及增强扫描ROI最大密度差值<15 HU其AUC为0.995,视觉评价法>2分其AUC为0.908,前者对小肠缺血的检出有更高的准确性。结论 ROI最大密度法可量化小肠壁的强化程度,与病理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是诊断肠缺血可靠、有用的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缺血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图像增强 感兴趣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