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万象》与1940年代文学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厉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71,150,共10页
作为40年代上海的一本通俗文化刊物,"抗日战争"与"孤岛"、"沦陷区"等关键词成为《万象》文学书写的时代镜像;日伪文艺政策、编辑理念与市场运作机制等要素决定了前后期《万象》复杂的文化生态和文学发展...
作为40年代上海的一本通俗文化刊物,"抗日战争"与"孤岛"、"沦陷区"等关键词成为《万象》文学书写的时代镜像;日伪文艺政策、编辑理念与市场运作机制等要素决定了前后期《万象》复杂的文化生态和文学发展,使之呈现出三个典型特点:一是对战争的言说采取"隐性写作"的叙事策略,隐含着民族国家的隐性叙事与对殖民现代性的审思;二是文学创作主题转向市民日常生活,但日常生活叙事都呈现出"肯定"与"批判"的焦虑情绪;三是倡导融通新旧、雅俗共赏的"通俗文学运动",而"正确的意识"、"高尚的趣味"、"大众的生活"成为界定通俗文学合法身份的标签。由此,《万象》既彰显出沦陷区文学发展的复杂命运,更丰富了40年代文学图景,展示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曲折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象》
1940年代文学
殖民现代性
日常生活
“通俗文学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公心、公道与公制:传统中国以“公”为核心价值的政治伦理模式探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段江波
张厉冰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1-140,共10页
中国古代建构了以“公”为核心价值的理想类型的政治伦理模式。由“天之公”到“人之公”,“公”价值系统在中国传统君主政治中得以确立核心地位,并在具体的政治统治中形成以“公心”为执政的伦理动机,“公道”为执政行为的伦理准则,“...
中国古代建构了以“公”为核心价值的理想类型的政治伦理模式。由“天之公”到“人之公”,“公”价值系统在中国传统君主政治中得以确立核心地位,并在具体的政治统治中形成以“公心”为执政的伦理动机,“公道”为执政行为的伦理准则,“公制”为政治统治的制度伦理。这个“公”本位的政治伦理模式对于当代中国特色的政治伦理建设颇有借鉴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
公心
公道
公制
政治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清商人伦理形成之内在冲突及其特征
被引量:
3
3
作者
段江波
张厉冰
《伦理学研究》
2003年第4期49-54,共6页
明清商人在传统儒家伦理文化和制度歧视的历史背景下,有着自己内在的心理冲突,正是这 种内在冲突促使明清商人形成了其特有的伦理特点及其伦理的历史命运,这对当前中国转型期间的经济伦 理建设亦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弃儒从商
商人伦理
内在冲突
儒商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万象》与1940年代文学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厉冰
机构
西华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71,150,共10页
文摘
作为40年代上海的一本通俗文化刊物,"抗日战争"与"孤岛"、"沦陷区"等关键词成为《万象》文学书写的时代镜像;日伪文艺政策、编辑理念与市场运作机制等要素决定了前后期《万象》复杂的文化生态和文学发展,使之呈现出三个典型特点:一是对战争的言说采取"隐性写作"的叙事策略,隐含着民族国家的隐性叙事与对殖民现代性的审思;二是文学创作主题转向市民日常生活,但日常生活叙事都呈现出"肯定"与"批判"的焦虑情绪;三是倡导融通新旧、雅俗共赏的"通俗文学运动",而"正确的意识"、"高尚的趣味"、"大众的生活"成为界定通俗文学合法身份的标签。由此,《万象》既彰显出沦陷区文学发展的复杂命运,更丰富了40年代文学图景,展示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曲折历程。
关键词
《万象》
1940年代文学
殖民现代性
日常生活
“通俗文学运动”
Keywords
Wanxiang
literature in 1940s
colonial modernity
daily life
'popular literature movement'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公心、公道与公制:传统中国以“公”为核心价值的政治伦理模式探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段江波
张厉冰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1-140,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当代中国创建”(2019ZDA033)。
文摘
中国古代建构了以“公”为核心价值的理想类型的政治伦理模式。由“天之公”到“人之公”,“公”价值系统在中国传统君主政治中得以确立核心地位,并在具体的政治统治中形成以“公心”为执政的伦理动机,“公道”为执政行为的伦理准则,“公制”为政治统治的制度伦理。这个“公”本位的政治伦理模式对于当代中国特色的政治伦理建设颇有借鉴之处。
关键词
天
公心
公道
公制
政治伦理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清商人伦理形成之内在冲突及其特征
被引量:
3
3
作者
段江波
张厉冰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西华大学中文系
出处
《伦理学研究》
2003年第4期49-54,共6页
基金
本文是由朱贻庭教授承担的国家教育部"九五"社科项目:"儒商伦理与现代企业家人格"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明清商人在传统儒家伦理文化和制度歧视的历史背景下,有着自己内在的心理冲突,正是这 种内在冲突促使明清商人形成了其特有的伦理特点及其伦理的历史命运,这对当前中国转型期间的经济伦 理建设亦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弃儒从商
商人伦理
内在冲突
儒商精神
Keywords
Forsaking Confucian for business merchants ethics internal clash Confucian spirit
分类号
B82-051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万象》与1940年代文学
张厉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公心、公道与公制:传统中国以“公”为核心价值的政治伦理模式探析
段江波
张厉冰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明清商人伦理形成之内在冲突及其特征
段江波
张厉冰
《伦理学研究》
200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