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氯化碳大鼠肝硬化形成早期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卫光 潘文萧 +4 位作者 沈芳 田珑 夏家骝 严宗毅 文宗曜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1-344,F002,共5页
目的 :探查大鼠四氯化碳肝硬化形成早期红细胞变形指数、全血粘度等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数的变化。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组 ,肝组织HE和天狼猩红染色 ,下腔静脉取血检测红细胞变形指数、全血粘度等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 :肝硬化 7w鼠... 目的 :探查大鼠四氯化碳肝硬化形成早期红细胞变形指数、全血粘度等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数的变化。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组 ,肝组织HE和天狼猩红染色 ,下腔静脉取血检测红细胞变形指数、全血粘度等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 :肝硬化 7w鼠的肝组织中有大量胶原纤维增生并开始形成假小叶。对照组和肝硬化组间红细胞数和全血粘度的差异不明显 ;实验 4~ 5w后 ,肝硬化组的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明显较对照组降低。结论 :四氯化碳大鼠肝硬化模型的红细胞变形指数等多项血液流变学参数在第 5w后出现明显异常 ,比形态学上出现典型肝硬化表现约提前了 2~ 3w时间 ,为临床肝硬化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化碳 大鼠 肝硬化 血液流变学 下腔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动物行为学分析
2
作者 王子元 方璇 +1 位作者 陈春花 张卫光 《解剖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28-532,共5页
动物行为是大脑底层神经计算最重要的外在体现形式。动物行为学作为研究动物行为和其背后机制意义的科学,在神经科学、医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动物行为采集手段的多样化,深度学习已被应用于对动物行为数据的... 动物行为是大脑底层神经计算最重要的外在体现形式。动物行为学作为研究动物行为和其背后机制意义的科学,在神经科学、医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动物行为采集手段的多样化,深度学习已被应用于对动物行为数据的系统性处理和其背后规律的分析之中。有监督或无监督的深度学习能够极大提升对动物行为范式的识别和分类的效率及准确性,并有助于对动物行为背后规律和生物学机制的探索。现对深度学习在动物行为学分析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行为学 深度学习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次·多元化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卫光 杨广玲 +1 位作者 林琎 范维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7期265-268,273,共5页
介绍了多层次、多元化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包括课程教学与实验室开放相结合,实物教学与数字虚拟资源相结合,室内和室外实践相结合。分析了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并从突出实验教学中心主体地位和高水平实验实... 介绍了多层次、多元化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包括课程教学与实验室开放相结合,实物教学与数字虚拟资源相结合,室内和室外实践相结合。分析了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并从突出实验教学中心主体地位和高水平实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关保障措施,最后分析了多层次、多元化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所取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保护 实验教学 教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农药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卫光 杨广领 赵春青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6期34-35,共2页
结合实验室工作的体会,对农药学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包括改革实验教学理念、提高实验人员素质、建立开放实验室、丰富教学手段、学企结合等几方面,以为培养适应现代化生产技术需要的农药学人才提供实验教学改革建议。
关键词 农药学 实验教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真叶螨的生物学特性、有效积温及发生规律 被引量:7
5
作者 周成刚 张卫光 +2 位作者 乔鲁芹 孙绪艮 王志勇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9-93,共5页
研究东方真叶螨的生物学特性、有效积温和种群动态.结果表明:在18~30℃范围内,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在22.5~27.5℃范围内,雌成螨寿命8~10 d,雄成螨寿命4~6 d.雌成螨有明显的"护卵"习性.分别... 研究东方真叶螨的生物学特性、有效积温和种群动态.结果表明:在18~30℃范围内,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在22.5~27.5℃范围内,雌成螨寿命8~10 d,雄成螨寿命4~6 d.雌成螨有明显的"护卵"习性.分别用最小二乘方法、直线回归法、最小变异系数法和直接最优法计算了该螨的发育起点和有效积温,并预测了年发生代数.4种方法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该螨1年有2次发生高峰:第1次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第2次在9月中旬至下旬,以第1次高峰螨口数量最大,危害最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真叶螨 生物学特性 "护卵"习性 有效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松解腰椎黄韧带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朱新月 刘子祥 +2 位作者 谷培良 张卫光 李石良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9期138-142,共5页
目的探索针刀松解腰椎黄韧带的解剖路径,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管狭窄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更安全可靠的中医微创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未经福尔马林固定的人体标本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60~90岁,平均(70.50±14.17)岁,标本来源于北京大... 目的探索针刀松解腰椎黄韧带的解剖路径,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管狭窄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更安全可靠的中医微创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未经福尔马林固定的人体标本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60~90岁,平均(70.50±14.17)岁,标本来源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遗体捐献中心,研究时间为2016年9月~2018年1月,根据人体解剖结构的体表标志定位,以垂直人体纵轴方向从关节突关节至棘突方向进针及平行人体纵轴方向从棘突旁开约一横指点由尾侧向头侧进针两种方式,松解L3/L4、L4/L5、L5/S1三个节段的腰椎黄韧带,测量进针角度、针刀进针深度、进针点距棘突旁开距离、进针点距骶骨角距离,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解剖穿刺路径中未观察到明显的血管和神经,且解剖后硬脊膜完整。标本左右侧测量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垂直纵轴入路的进针深度小于平行纵轴入路的深度(P<0.01),垂直纵轴入路的旁开距离大于平行纵轴入路(P<0.01);L3/L4、L4/L5、L5/S1的垂直与水平纵轴入路测量数据显示,三个节段的进针角度、进针深度及距棘突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松解黄韧带的垂直纵轴入路方式优于平行纵轴入路方式;临床进行治疗前,可参考本研究所得垂直纵轴入路方式的测量结果,更准确地定位针刀松解腰椎黄韧带的进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黄韧带 针刀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管狭窄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8S rDNA分析板栗和杉木上针叶小爪螨物种分化原因
7
作者 尹淑艳 李波 +3 位作者 周成刚 张卫光 谢丽霞 刘永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2-128,共7页
【目的】我国经济林树种板栗和杉木上的重要害螨一直被认为是同一种螨——针叶小爪螨,但针叶小爪螨的山东板栗种群和浙江杉木种群间存在生殖隔离,且生殖隔离并非由地理隔离和能调控寄主生殖的内共生菌引起,似乎二者已分化为2个独立的种... 【目的】我国经济林树种板栗和杉木上的重要害螨一直被认为是同一种螨——针叶小爪螨,但针叶小爪螨的山东板栗种群和浙江杉木种群间存在生殖隔离,且生殖隔离并非由地理隔离和能调控寄主生殖的内共生菌引起,似乎二者已分化为2个独立的种。本研究目的是明确其成种原因,丰富物种形成理论。【方法】从之前做杂交试验时所采集的针叶小爪螨板栗和杉木种群中各随机取3头雌成螨,提取单头雌成螨的总DNA,使用根据其他小爪螨28S rDNA两端保守序列设计的引物扩增28S rDNA,扩增产物纯化后测序。比较2种群的28S rDNA序列,并基于28S rDNA序列构建小爪螨属系统发育树,结合已有研究分析两种群分化原因。【结果】每个种群的3个个体的28S rDNA序列完全一致,无种群内变异。2种群的28S rDNA序列一致性为98. 3%,遗传距离为1. 7%。在基于28S rDNA序列构建的小爪螨属系统发育树上,浙江杉木种群与采自日本的日本柳杉上的本岛小爪螨亲缘关系最近,山东板栗种群与采自日本的日本栗上的栗小爪螨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板栗和杉木上的叶螨并非由同一种叶螨因适应不同寄主植物分化而成,很可能是2个独立的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叶小爪螨 28S RDNA 板栗种群 杉木种群 物种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植物保护实验站园建设与管理探析--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增安 孔令广 +3 位作者 张卫光 姜咏芳 姜芳 刘会香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0期238-239,共2页
实践教学是植物保护专业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校内实验站园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平台。本文以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实验站园为例,根据高校实践教学的需要和山东农业大学关于"三园"建设的要... 实践教学是植物保护专业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校内实验站园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平台。本文以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实验站园为例,根据高校实践教学的需要和山东农业大学关于"三园"建设的要求,按照高标准、高起点、综合性及产学研深度融合原则,进一步探索实验站园的建设和管理,拓展站园服务功能,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平台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保护实验站园 建设 管理 植物保护学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匠教学法在骨学解剖教学中的应用
9
作者 王立芹 秦丽华 张卫光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2-462,478,共2页
自2006年以来,北京大学医学部解剖学教研室尝试着将木匠教学法应用于骨学解剖教学中,使枯燥乏味、词汇繁多的解剖教学变得更具体、生动和形象,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木匠教学法最重要的思想渊源应归功于杜威(John Dewey)的实用主... 自2006年以来,北京大学医学部解剖学教研室尝试着将木匠教学法应用于骨学解剖教学中,使枯燥乏味、词汇繁多的解剖教学变得更具体、生动和形象,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木匠教学法最重要的思想渊源应归功于杜威(John Dewey)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口一。他倡导“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从实践中学”等思想,其核心是注重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锻炼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教学 教学法 骨学 北京大学医学部 解剖学教研室 教学效果 思想渊源 教育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在肾损害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旭 刘玉宁 张卫光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年第3期259-262,共4页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1,Sirt 1)是一种依赖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去乙酰化酶,是sirtuins家族中重要成员,其靶蛋白包括组蛋白和p53、Fox O、核因子及HIF2等转录因子,在调节核糖体...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1,Sirt 1)是一种依赖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去乙酰化酶,是sirtuins家族中重要成员,其靶蛋白包括组蛋白和p53、Fox O、核因子及HIF2等转录因子,在调节核糖体DNA重组、基因沉默、DNA修复和染色体稳定性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因子 肾小管上皮细胞 急性肾损伤 去乙酰化 基因沉默 MATING 靶蛋白 肾纤维化 转录因子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公众平台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锦绣 栾英杰 +3 位作者 刘洪涛 马越 阿不来丁·赛买提 张卫光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31-631,共3页
伴随着'微时代'的到来,人们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发布信息和获得信息,已成为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古老而经典的医学基础课程,其教学特点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解剖学的学习以标本观察和实地解剖为主.国内的... 伴随着'微时代'的到来,人们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发布信息和获得信息,已成为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古老而经典的医学基础课程,其教学特点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解剖学的学习以标本观察和实地解剖为主.国内的人体解剖学课程常规开设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学生年龄偏小,多在20岁以内,社会经历少,对人体解剖标本、尤其对手摸标本有畏难情绪,给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微课程主要以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媒介,为学生提供了微学习材料,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人体解剖学微课程,可定期向学生发送微课程资源,支持学生的移动终端学习,为学生提供方便、高效、快捷、随时随地的学习服务.本研究通过基于微信平台人体解剖学微课程的制作过程和使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研究微信平台的微课程对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 平均成绩 实验组 微课程 微信公众平台 微教学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针刀术式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周俏吟 申毅锋 +4 位作者 贾雁 邱祖云 孙小洁 李石良 张卫光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8期745-749,共5页
目的:探讨经典针刀术式治疗腕管综合征的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10%甲醛固定的成人标本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60~95(82.54±6.94)岁,共52侧(其中有2侧无法试验),研究时间为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标本来源... 目的:探讨经典针刀术式治疗腕管综合征的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10%甲醛固定的成人标本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60~95(82.54±6.94)岁,共52侧(其中有2侧无法试验),研究时间为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标本来源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遗体捐献中心。进行人体标本上模拟经典针刀术式松解腕横韧带的操作,并测量4个进针点到周围解剖结构的距离,计算其对神经血管的直接损伤率,并定义针刀离神经血管的最短距离≥2 mm为安全。结果:试验术式中针刀对神经、血管的直接损伤率分别为14%、12%。4个进针点对神经直接损伤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进针点对血管直接损伤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这4个进针点中,对神经的安全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桡侧进针点1和进针点3比尺侧进针点2和进针点4的安全性高(P<0.05)。4个进针点对血管的安全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桡侧进针点1比尺侧进针点2和进针点4的安全性高(P<0.05)。结论:经典针刀术式治疗腕管综合征安全性与其进针点位置有关,桡侧近心端进针处安全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 腕管综合征 解剖学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家蚕蛹人工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的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卫斌 陈瑞琴 +2 位作者 张卫光 赵保江 周成刚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9-101,共3页
初步研究了利用家蚕蛹大量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可行性。观察了白蛾周氏啮小蜂在家蚕蛹上的发育历期,子代蜂的寿命及飞行能力,认为繁蜂的最佳蜂蛹比为15~20∶1;4次接蜂结果显示,周氏啮小蜂可以利用家蚕蛹连续繁殖,单蛹出蜂量及单雌产... 初步研究了利用家蚕蛹大量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可行性。观察了白蛾周氏啮小蜂在家蚕蛹上的发育历期,子代蜂的寿命及飞行能力,认为繁蜂的最佳蜂蛹比为15~20∶1;4次接蜂结果显示,周氏啮小蜂可以利用家蚕蛹连续繁殖,单蛹出蜂量及单雌产卵量均较高;利用家蚕蛹繁殖的白蛾周氏啮小蜂对国槐尺蛾蛹寄生率为76.7%,表明利用家蚕蛹繁殖的子代蜂对其他寄主具有较强的寄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蛾周氏啮小蜂 家蚕蛹 寄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治疗腕管综合征新术式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周俏吟 申毅锋 +5 位作者 贾雁 邱祖云 孙小洁 王建伟 张卫光 李石良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9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刀治疗腕管综合征新术式的安全性及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10%福尔马林防腐固定的成人标本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60~90岁,平均(69.30±15.33)岁,共52侧(其中有2侧无法实验),标本来源于北京大学基... 目的探讨针刀治疗腕管综合征新术式的安全性及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10%福尔马林防腐固定的成人标本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60~90岁,平均(69.30±15.33)岁,共52侧(其中有2侧无法实验),标本来源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遗体捐献中心,研究时间为2017年11月~2018年5月。在人体标本上模拟针刀松解腕横韧带操作,对两处进针点测量并计算其安全性及准确性数值。结果安全性:针刀松解痕迹距离正中神经的最短横向距离L1和L2分别为(3.26±0.82)mm(2.13~5.85 mm)和(3.19±0.73)mm(2.04~5.45 mm),未发现明显正中神经损伤。针刀松解离尺动脉横向最短距离L3和L4分别为(3.89±1.17)mm(1.95~7.11 mm)和(3.95±1.14)mm(2.01~6.86 mm),未见尺动脉损伤。进针点1和进针点2的针刀松解深度H1和H2分别为(10.20±1.22)mm(6.56~12.79 mm)和(8.96±1.31)mm(5.73~12.01 mm),有6例在肌腱表面发现轻微划痕,肌腱损伤率为12.00%。准确性:39例松解成功,11例失败。松解痕迹长度为(3.52±0.78)mm(2.04~4.89 mm)。松解总体成功率为78.00%。结论针刀松解腕横韧带治疗腕管综合征新术式的操作安全性较高,但由于其是盲视操作,准确性仍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 腕管综合征 解剖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架调控分子Nogo-A蛋白的新功能域抑制神经元轴突生长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怀存 陈玲 +3 位作者 赵妍 方璇 张卫光 王君 《解剖学杂志》 CAS 2021年第S01期95-95,共1页
Nogo-A蛋白作为细胞骨架的关键调控蛋白,在神经系统中对调控神经元的轴突生长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Nogo-A蛋白质二级结构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了Nogo-A蛋白在N端特有的800个氨基酸残基里的两个潜在功能域Nogo-Aaa415-430... Nogo-A蛋白作为细胞骨架的关键调控蛋白,在神经系统中对调控神经元的轴突生长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Nogo-A蛋白质二级结构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了Nogo-A蛋白在N端特有的800个氨基酸残基里的两个潜在功能域Nogo-Aaa415-430和Nogo-Aaa846-8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神经元 蛋白质二级结构 调控分子 轴突生长 细胞骨架 功能域 神经系统 调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点垂直进针针刀术式治疗踝管综合征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小洁 石翀 +4 位作者 李蕴楠 蓝扬敬 王建伟 张卫光 李石良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2年第6期543-547,共5页
目的:探讨四点垂直进针针刀术式治疗踝管综合征的安全性及准确性,为临床操作术式选择及后续进一步优化提供解剖参考依据。方法:自2020年9月至2020年10月选取10%甲醛防腐固定的成人标本29具,男15具,女14具;年龄47~98(81.10±11.14)岁... 目的:探讨四点垂直进针针刀术式治疗踝管综合征的安全性及准确性,为临床操作术式选择及后续进一步优化提供解剖参考依据。方法:自2020年9月至2020年10月选取10%甲醛防腐固定的成人标本29具,男15具,女14具;年龄47~98(81.10±11.14)岁;左侧29例,右侧29例。在人体标本上模拟针刀松解踝管屈肌支持带操作,使标本双下肢蛙位摆放,内踝向上。在踝管屈肌支持带附近(取内踝前、后缘连成的曲线、跟骨结节内侧突前方的沟状曲线与屈肌支持带宽度的两条定义线之间的交点)选取4个不同位置进针,使针身与皮肤垂直,刃口方向与屈肌支持带走行方向垂直。针刀穿过皮肤缓慢探索,达到屈肌支持带时针下可有针尖触碰坚韧组织的感觉,此时切割松解4次。针刀松解操作完毕后,在皮肤表面沿针刀方向做横向切口,打开暴露屈肌支持带区域,逐层解剖,观察并记录针刀及其周边解剖结构。通过电子游标卡尺测量屈肌支持带的针刀切割痕迹长度,并通过肉眼观察并统计针刀损伤肌腱、神经等踝管内容物的数量及程度,以此评估针刀松解踝管屈肌支持带的安全性及准确性。安全性,即统计针刀损伤踝管内容物的例数;损伤率,即(损伤踝例数/总例数)×100%;准确性,即以松解长度L≥W/2(W为屈肌支持带宽度,定义为20 mm)为准确有效松解。结果:安全性结果,在58例标本中,未见针刀损伤神经、血管,26例损伤了胫骨后肌腱,其中17例透刺肌腱,损伤严重;12例损伤了趾长屈肌腱,其中4例透刺肌腱,损伤程度为严重损伤,总损伤率为32.14%。c3,c4进针点未见神经血管损伤。准确性结果,58例标本全部松解成功,针刀松解痕迹的总长度Lc为(10.40±1.36)mm,长度6.38~12.88 mm,其中37例松解痕迹总长度范围≥10 mm,长度松解均成功。踝管屈肌支持带分层结构:屈肌支持带发出的纤维隔向内将踝管内容物分成不同的腔室,近内踝尖与跟骨结节连线中点处(即在神经血管走行的上方)纤维隔在此汇合成完整的屈肌支持带。结论:四点垂直进针针刀术式松解屈肌支持带由于是在屈肌支持带两端骨面附着处进行操作,较易损伤肌腱,但不易损伤神经血管,其中在跟骨侧进针较为安全,但总体安全性不高;从松解长度来说,松解较为彻底,但由于屈肌支持带的分层结构,四点垂直进针针刀术式从骨缘垂直进针,仅能松解其中表层,无法做到全层彻底松解,因而临床上是否能到达理想的疗效仍有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疗法 解剖学 进针法 踝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针刀松解术在四肢末端病的临床解剖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俏吟 申毅锋 +3 位作者 邱祖云 孙小洁 李石良 张卫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8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针刀松解术在四肢末端病中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方法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人体解剖学教研室选取福尔马林固定过的人体标本20具,研究时间为2019年3月至2022年6月。将标本分为传统操作组及超声引导组,每组10具,并在同一入路途...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针刀松解术在四肢末端病中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方法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人体解剖学教研室选取福尔马林固定过的人体标本20具,研究时间为2019年3月至2022年6月。将标本分为传统操作组及超声引导组,每组10具,并在同一入路途径下进行针刀松解操作,传统操作组在非可视条件下进行针刀松解操作,超声引导组在高频探头引导下进行操作。针刀松解操作后留针,逐层解剖,观测针刀路径,比较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屈指肌狭窄性腱鞘炎、腕管综合征、踝管综合征4种疾病传统操作及超声引导下操作的成功率、准确性、损伤率。结果超声引导组中腕管综合征的操作成功率高于传统操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组中屈指肌狭窄性腱鞘炎、腕管综合征、踝管综合征的操作松解效率均高于传统操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组操作损伤率低于传统操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技术在四肢末端病操作的安全性及准确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针刀 解剖 腱鞘炎 腕管综合征 踝管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下调大鼠缺血性脑卒中脑组织NLRP3的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慧如 邓心未 +5 位作者 刘怀存 程全成 张国梁 陈春花 方璇 张卫光 《解剖学杂志》 CAS 2021年第S01期146-146,共1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二氢杨梅素(DHM)在大鼠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方面的作用,并探索其对炎症小体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表达的影响。利用线栓法构建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采用Longa评分、TTC染色、Nissl染色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 本研究旨在探讨二氢杨梅素(DHM)在大鼠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方面的作用,并探索其对炎症小体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表达的影响。利用线栓法构建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采用Longa评分、TTC染色、Nissl染色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等方法,探究DHM对MCAO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效果及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ssl染色 炎症小体 缺血性脑卒中 TTC染色 二氢杨梅素 缺血再灌注损伤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脑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广玲 张卫光 董会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1期188-189,共2页
植物病害标本是植物病理学实验对病害症状最好的描述。因此,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是植物病理学科实验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探讨了不同类型的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技巧。
关键词 植物病害标本 采集 制作 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码在植物病虫害标本制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昕政 吕刚 张卫光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6期117-118,共2页
随着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二维码技术应用广泛。本文概述了植物病虫害标本的种类、作用与二维码的特点,介绍了植物病虫害标本二维码标签制作的步骤,分析了二维码技术应用于植物病虫害标本制作的优势,以期更简单、便捷地为人们提供详尽的... 随着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二维码技术应用广泛。本文概述了植物病虫害标本的种类、作用与二维码的特点,介绍了植物病虫害标本二维码标签制作的步骤,分析了二维码技术应用于植物病虫害标本制作的优势,以期更简单、便捷地为人们提供详尽的植物病虫害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码 植物病虫害 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