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储层分类的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产能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占松 张超谟 郭海敏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2-486,共5页
利用研究区内22块压汞样品及4 440块有效物性分析样品,建立起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的分类标准,为基于测井数据进行储层分类提供参考依据与标准。依据标准对253个储层进行了类别划分,优选了用于储层类别划分的测井特征参数,建立了3类储... 利用研究区内22块压汞样品及4 440块有效物性分析样品,建立起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的分类标准,为基于测井数据进行储层分类提供参考依据与标准。依据标准对253个储层进行了类别划分,优选了用于储层类别划分的测井特征参数,建立了3类储层特征参数分布范围及均值。借助自适应BP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适合研究区长6_3段的储层分类判别模型,并将其判别结果与综合判别结果对比,吻合程度较高。通过储层指数与产能关系分析,储层指数与储层产能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利用储层指数建立的产能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低渗透率储层 储层分类 产能预测 储层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资料沉积相分析在砂砾岩体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2
作者 张占松 张超谟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1-93,共3页
由于砂砾岩体沉积的特殊性,测井资料沉积相分析在砂砾岩体沉积相研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FMI资料能够准确地识别砂砾岩体的沉积构造、岩石结构和沉积韵律性等特征,常规测井曲线则能够很好地区分各种类型的岩性。采用交会图分析技术... 由于砂砾岩体沉积的特殊性,测井资料沉积相分析在砂砾岩体沉积相研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FMI资料能够准确地识别砂砾岩体的沉积构造、岩石结构和沉积韵律性等特征,常规测井曲线则能够很好地区分各种类型的岩性。采用交会图分析技术和贝叶斯聚类分析方法,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划分岩性的类型,由FMI资料描述各种岩相的岩石组合(成分、结构)、沉积构造、粒度和沉积韵律性等特征。针对水下冲积扇环境的砂砾岩体沉积,总结出15类岩相模式,并通过同岩心资料的对比分析,总结了各类微相的岩相特征,作为测井资料划分沉积相的依据。该方法己成功地应用于东营凹陷某区块的沉积相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资料 沉积相 砂砾岩体 测井相 岩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间非均质渗透率分形预测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占松 王冠贵 陈佩珍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5-68,共4页
储集层渗透率空间分布既有严重的非均质性,又有统计自相似性。在预测泌阳凹陷双河油田437断块Ⅱ油组1小层井间渗透率非均质性时,首先根据取心井岩心实测渗透率与测井资料间的关系,建立渗透率解释模型;用该模型解释单井测井资料... 储集层渗透率空间分布既有严重的非均质性,又有统计自相似性。在预测泌阳凹陷双河油田437断块Ⅱ油组1小层井间渗透率非均质性时,首先根据取心井岩心实测渗透率与测井资料间的关系,建立渗透率解释模型;用该模型解释单井测井资料,得到逐点渗透率预测值,等序处理构成非均质渗透率序列,并研究豪斯特指数;根据井斜资料将井深校正为海拔高程,建立井间预测网格;用分形克里格法预测井间每个网格结点渗透率,用变序技术处理层状非均质分布问题,用权门槛技术解决泥质夹层预测问题,得到井间预测剖面;用取心井已知渗透率对预测结果进行交叉检验,计算单层平均预测误差(通过5口井资料的交叉检验,单层预测的平均误差为35.1%)。将此预测结果用于该断块462注采井组分析,总结出7种储集层过渡类型,评价井组的单层连通情况,预测油水分布动态。预测成果还可用于识别厚油层内的夹层。图2表1参5(郭海莉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井间 非均质 渗透率 分形学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淹层地层水电阻率的二步确定方法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占松 张超谟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0-343,共4页
通过水淹层地层水电阻率变化规律的分析,认为水淹层地层水电阻率的变化具有分段变化特征,可以近似地分段取值。通过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及变化规律分析,提出一种二步确定水淹层地层水电阻率的方法。确定水淹层测井电阻率的相对减小量、... 通过水淹层地层水电阻率变化规律的分析,认为水淹层地层水电阻率的变化具有分段变化特征,可以近似地分段取值。通过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及变化规律分析,提出一种二步确定水淹层地层水电阻率的方法。确定水淹层测井电阻率的相对减小量、自然电位曲线基线偏移量和测井曲线形态特征,根据这些特征选择地层水电阻率的值。在A油田的实际应用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地层水电阻率 水淹层 二步法 测井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井震结合法划分地层层序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占松 甘利灯 徐怀大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72-376,共5页
本文提出一种测井与地震资料相结合进行层序地层划分的方法。该方法认为合成地震记录与综合层位标定是测井和地震结合的关键环节 ,长周期测井层序的划分必须以地震剖面上具有明显界面特征且在空间上是闭合的界面作为约束。地震层序的划... 本文提出一种测井与地震资料相结合进行层序地层划分的方法。该方法认为合成地震记录与综合层位标定是测井和地震结合的关键环节 ,长周期测井层序的划分必须以地震剖面上具有明显界面特征且在空间上是闭合的界面作为约束。地震层序的划分必须在区域上同所有井点层序的划分相一致 ,从井点到线 (连井测线 )再到面 (整个测区 ) ,再从面到线又到井点的反复循环对比 ,从而确保层序划分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测井 地震勘探 地震资料 地震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测井曲线的滑动窗能谱识别地层的高频旋回特征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占松 张超谟 何宗斌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6-58,共3页
采用对测井曲线作Fourier变换并绘制频谱-深度图的办法,来分析测井曲线中包含的高频旋回特征。测井曲线的滑动窗能谱分析揭示高频旋回沿井眼的频率变化。滑动窗能谱带的中断或干扰模式的出现,表示频率的突然变化,说明地层的不连续;滑动... 采用对测井曲线作Fourier变换并绘制频谱-深度图的办法,来分析测井曲线中包含的高频旋回特征。测井曲线的滑动窗能谱分析揭示高频旋回沿井眼的频率变化。滑动窗能谱带的中断或干扰模式的出现,表示频率的突然变化,说明地层的不连续;滑动窗能谱带的逐渐转移,表示频率的逐渐变化,反映净沉积速率的逐渐变化。它们的旋回模式反映了被保存沉积旋回的厚度变化,即沿井眼向上方向能谱带逐渐向低频方向转移,反映一个向上变厚的序列,即向上净沉积速率增加;能谱带逐渐向高频方向转移,反映一个向上变薄的序列,即向上净沉积速率减小。这些变化特征有助于准层序的划分,进而分析地层层序。通过对一口井实际测井资料的研究和分析,说明方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曲线 滑动窗能谱 识别 地层 高频旋回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测井曲线能谱分析技术研究沉积速率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占松 蔡道钢 甘利灯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8-20,22,共4页
由Milankovitch 天文 气候周期变化引起的沉积环境周期变化可能引起沉积物性的旋回性质变化,这些沉积物性质的变化能够被测井资料所记录。采用测井曲线能谱分析识别这些规则的旋回, 并用来认识已知的Milankovi... 由Milankovitch 天文 气候周期变化引起的沉积环境周期变化可能引起沉积物性的旋回性质变化,这些沉积物性质的变化能够被测井资料所记录。采用测井曲线能谱分析识别这些规则的旋回, 并用来认识已知的Milankovitch 周期。使用测井曲线的滑动窗能谱分析确定沉积速率的变化和不连续性, 并根据已知的M 周期和测井资料能谱分析的频率计算一个能谱分析窗内的沉积速率。针对一个地区实际测井资料的研究和与古生物地层资料确定的沉积速率资料的比较, 说明方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曲线 周期 能谱 沉积速度 沉积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资料识别层序的方法及问题讨论 被引量:30
8
作者 张占松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19-121,共3页
测井资料层序识别是层序地层分析的基础之一。在测井曲线上 ,准层序、体系域和层序具有不同的响应特征。准层序界面表现为测井值、岩层厚度或岩性发生了突变。体系域的识别取决于准层序的叠加样式 ,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上 ,盆底扇以光滑... 测井资料层序识别是层序地层分析的基础之一。在测井曲线上 ,准层序、体系域和层序具有不同的响应特征。准层序界面表现为测井值、岩层厚度或岩性发生了突变。体系域的识别取决于准层序的叠加样式 ,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上 ,盆底扇以光滑柱形显示 ,上下界面处测井曲线发生突变 ;斜坡扇以齿状卵形显示 ,前积复合体以齿状漏斗形显示 ,水进体系域以齿状钟形为特征 ,高水位体系域以柱形 漏斗形为特征。在地层倾角矢量图上 ,低水位体系域以乱模式显示 ,水进体系域以红模式显示 ,高水位体系域以绿 蓝模式显示。密集段以高自然伽马、低电阻率、高U、Th、K记数率和小倾角绿模式为特征。层序界面在地层倾角矢量图上表现为能够确定为不连续面的乱或断模式 ,以及低的U、Th、K记数率。针对在测井曲线上层序识别的多解性、层序级别划分的不一致性以及离开井眼范围的推测性 ,提出多种资料的有效结合 ,特别是同地震资料及高分辨率古生物资料的结合 ,是进行层序地层分析的有效方法。以东海某箕状凹陷的一口井为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测井资料 层序识别 层序测井 响应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交互式等序倾角测井相关对比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占松 张超谟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73-178,共6页
张占松,张超谟.一种交互式等序倾角测井相关对比方法.测井技术,1997,21(3):173~178提出一种交互式等序相关对比方法以解决常规倾角曲线对比中的一些不足。特别是对高斜度井眼的曲线对比、高角度地层曲线的对比、... 张占松,张超谟.一种交互式等序倾角测井相关对比方法.测井技术,1997,21(3):173~178提出一种交互式等序相关对比方法以解决常规倾角曲线对比中的一些不足。特别是对高斜度井眼的曲线对比、高角度地层曲线的对比、不等厚地层的对比、以及探索长度的选取、质量控制等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法,本方法具有以下优点:①不需进行斜井校正处理;②探索长度的选取没有严格的要求,使经验性和盲目性系数减小。③等序处理解决了不等厚地层的相关对比问题。④交互式对比与质量控制使人直接参与到资料处理的过程中去,保证处理结果的准确性。本方法处理了近50口井的资料,结果全部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倾角测井 数据处理 交互解释 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渗透率分形预测在完善储层地质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占松 王冠贵 何宗斌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4-46,共3页
本文从研究区域的测井、地质资料出发,通过单井储层渗透率序列计算,以分形技术为基本预测方法建立起储层非均质渗透率三维分布数据体。并以此为基础,在平面上细分沉积微相,在剖面上分析砂体的连通情况,建立起各沉积单元中相对独立... 本文从研究区域的测井、地质资料出发,通过单井储层渗透率序列计算,以分形技术为基本预测方法建立起储层非均质渗透率三维分布数据体。并以此为基础,在平面上细分沉积微相,在剖面上分析砂体的连通情况,建立起各沉积单元中相对独立的水动力单元,结合储层规模的非均质渗透率预测为完善储层地质模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 油藏 储集层 地质模型 渗透率 分析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地质约束的储层非均质渗透率预测方法
11
作者 张占松 王冠贵 +1 位作者 陈佩珍 何宗斌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8-52,共5页
储层各项物理参数在三维空间分布的定量描述是油藏地质模型研究的核心内容,渗透率是诸项物理参数中最重要也是最难于定量描述的参数之一。以分形技术为基础,以变序技术、局部权技术、相映射技术为配套技术,对一个开发区块多口井的储... 储层各项物理参数在三维空间分布的定量描述是油藏地质模型研究的核心内容,渗透率是诸项物理参数中最重要也是最难于定量描述的参数之一。以分形技术为基础,以变序技术、局部权技术、相映射技术为配套技术,对一个开发区块多口井的储层非均质渗透率举行了预测。首先,利用测井资料计算每口井的渗透率序列值,以此数据为基础,计算出豪斯特指数并建立预测模型;然后,在有地质约束的条件下,以10m×0.125m的网格尺寸建立空间预测数据体;最后通过交叉检验,验证了结果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非均质 油气藏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介质钻井条件下测井资料分析与数值模拟
12
作者 张占松 张超谟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4-89,共6页
由于现有仪器都是相对于传统的液体泥浆环境条件设计和刻度的,当井孔介质为气体时,现有仪器不能直接适用。采用不同井眼介质测井资料的对比分析方法,分析了气体井眼介质条件下自然伽马、密度和补偿中子测井资料的响应特征,提出了气体钻... 由于现有仪器都是相对于传统的液体泥浆环境条件设计和刻度的,当井孔介质为气体时,现有仪器不能直接适用。采用不同井眼介质测井资料的对比分析方法,分析了气体井眼介质条件下自然伽马、密度和补偿中子测井资料的响应特征,提出了气体钻井测井资料的密度和中子测井校正方法。采用MonteCarlo数值模拟方法对液体和气体介质补偿中子测井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井眼介质不同时的探测器热中子通量同源距乘积与源距的关系、热中子计数率随孔隙度变化规律、长短源距热中子计数率关系以及长短源距热中子计数率比值关系,验证了气体井眼介质条件下实际测井响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介质钻井测井 自然伽马测井 补偿中子测井 密度测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管钻井测井解释方法和解释模型研究
13
作者 张占松 张超谟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6-99,共4页
套管钻井测井系列和测井环境与裸眼井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必须研究新的解释模型和评价方法。分析了套管钻井测井资料在储层中的响应特征,对比分析了裸眼井与套管井测井资料之间的响应关系,提出了套管钻井测井资料的校正方法;利用套管... 套管钻井测井系列和测井环境与裸眼井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必须研究新的解释模型和评价方法。分析了套管钻井测井资料在储层中的响应特征,对比分析了裸眼井与套管井测井资料之间的响应关系,提出了套管钻井测井资料的校正方法;利用套管井校正后的自然伽马、套管补偿中子、RMT测井资料,建立了储层泥质含量、孔隙度、流体饱和度参数模型;以裸眼井解释结论为基础,通过套管井计算的泥质含量、孔隙度和饱和度的交会图分析,建立了套管钻井测井储层流体定性、定量解释标准。通过对2口新钻套管钻井测井资料的处理,证实该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套管钻井测井 自然伽马测井 套管补偿中子测井 RMT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T_2谱分布的储层岩石孔隙分形结构研究 被引量:76
14
作者 张超谟 陈振标 +3 位作者 张占松 李军 令狐 孙宝佃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0-86,共7页
结合前人在储层岩石分形结构与利用核磁共振(NMR)T2谱分布评价孔隙结构这两方面的研究成果,推导出NMRT2值的分形几何表达式,建立了利用NMRT2谱进行储层孔隙分形结构研究的方法。该方法较常规的岩石孔隙分形结构研究方法具有快速、无损... 结合前人在储层岩石分形结构与利用核磁共振(NMR)T2谱分布评价孔隙结构这两方面的研究成果,推导出NMRT2值的分形几何表达式,建立了利用NMRT2谱进行储层孔隙分形结构研究的方法。该方法较常规的岩石孔隙分形结构研究方法具有快速、无损坏等特点,且进一步拓展了核磁共振资料的应用。应用此方法对A地区X井的10块岩心进行了分形结构判断与分形维数的求取,其判断结果与毛管压力判断结果一致,但其分形维数普遍低于应用毛管压力法求得的分形维数,此差异是由于二者所反映的孔喉空间不同造成的。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利用NMRT2谱分布求取的分形维数可以较好地表征岩石物性,可为储层特征研究、储层分类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NMR) 孔隙结构 分形几何 T2谱分布 毛管压力 岩石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页岩气储层含气量测井评价 被引量:39
15
作者 石文睿 张超谟 +3 位作者 张占松 肖世匡 石元会 任元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5年第3期357-362,共6页
为深化焦石坝区块页岩气储层评价认识,以四川盆地首口参数井页岩岩心实验为基础,建立了基于常规测井资料的页岩气储层游离气、吸附气及总含气量计算模型与评价标准,并应用于工区内3口探井连续含气量剖面建立和综合评价。焦石坝页岩气田... 为深化焦石坝区块页岩气储层评价认识,以四川盆地首口参数井页岩岩心实验为基础,建立了基于常规测井资料的页岩气储层游离气、吸附气及总含气量计算模型与评价标准,并应用于工区内3口探井连续含气量剖面建立和综合评价。焦石坝页岩气田龙马溪组下部—五峰组页岩气以游离气为主,吸附气为辅,游离气含量达到了吸附气含量的2倍以上。其页岩气层含气量呈"上低下高"且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特征,其中下段总含气量大,游离气含量高,为最优"甜点"段,是典型的Ⅰ类气层,具有非常好的商业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评价 页岩气储层 含气量 焦石坝区块 涪陵页岩气田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矿物组分和成岩作用的致密砂岩储层脆性评价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某区块为例 被引量:13
16
作者 周雪晴 张占松 +3 位作者 张超谟 张冲 聂昕 朱林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16,26,共8页
致密砂岩储层脆性评价对指导压裂施工等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岩石脆性评价中存在的脆性矿物不明确以及忽略成岩作用对岩石脆性影响的问题,首先根据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某区块26块岩心样品的薄片、岩心资料和地层条件下的三轴压缩应力... 致密砂岩储层脆性评价对指导压裂施工等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岩石脆性评价中存在的脆性矿物不明确以及忽略成岩作用对岩石脆性影响的问题,首先根据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某区块26块岩心样品的薄片、岩心资料和地层条件下的三轴压缩应力实验结果,系统地分析各矿物组分与岩石脆性的关系,明确石英和长石为研究区主要的脆性矿物;其次基于脆性指数与主要脆性矿物具有2种不同的相关关系,明确成岩作用、孔隙发育程度及类型差异对岩石脆性指数的影响;进而综合岩石中成岩矿物对孔隙发育程度及成岩作用的指示作用,利用石英和岩屑含量与长石含量的比值作为成岩作用的分类指标,将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分为Ⅰ类和Ⅱ类成岩作用储层;最终提出基于矿物组分和成岩作用的致密砂岩储层脆性评价方法,建立相应的脆性指数评价模型。利用该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某致密气井的致密砂岩储层进行脆性评价,结果表明,基于矿物组分和成岩作用的脆性指数评价模型可以得到更为准确的致密砂岩储层脆性指数,为高脆性有利压裂目的层的识别及增产方案设计提供参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储层 脆性评价 测井曲线 矿物组分 成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相-岩相分析技术在复杂岩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宋秋强 张占松 +2 位作者 张冲 黄若坤 刘欢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7期78-81,3,共4页
针对下刚果盆地某区块的复杂岩性,以测井资料为基础,通过特征提取和最优聚类划分出了17个测井相。结合该区的取心资料,通过岩心标定,赋予了这17个测井相一定的地质意义,建立了测井相-岩相知识库。以该知识库为基础,通过判别分析的方法,... 针对下刚果盆地某区块的复杂岩性,以测井资料为基础,通过特征提取和最优聚类划分出了17个测井相。结合该区的取心资料,通过岩心标定,赋予了这17个测井相一定的地质意义,建立了测井相-岩相知识库。以该知识库为基础,通过判别分析的方法,对未取心段的岩性进行了识别,绘制了目的层段的岩性柱状剖面图。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良好的地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相 最优聚类 判别分析 特征提取 岩性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随机森林算法的复杂岩性识别 被引量:15
18
作者 周雪晴 张占松 +3 位作者 张超谟 聂昕 朱林奇 张宏悦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7-133,共7页
针对复杂岩性碳酸盐岩储层原有岩性识别方法精度较低、泛化能力不足、结果不稳定等问题,提出基于粗糙集-随机森林算法的复杂岩性识别方法。利用邻域粗糙集的属性约简选取岩性敏感曲线,在不影响岩性识别基础上将不必要曲线删除,能有效去... 针对复杂岩性碳酸盐岩储层原有岩性识别方法精度较低、泛化能力不足、结果不稳定等问题,提出基于粗糙集-随机森林算法的复杂岩性识别方法。利用邻域粗糙集的属性约简选取岩性敏感曲线,在不影响岩性识别基础上将不必要曲线删除,能有效去除冗余信息;其次将筛选出的曲线作为随机森林模型输入,建立粗糙集-随机森林算法的岩性识别模型。通过对某区块502块岩心数据处理,该模型岩性判别率稳定到88.3%,比Fisher判别、Bayes判别等方法精度高,且实现简单,有较强泛化能力。该方法可作为复杂岩性储层岩性识别方法,为复杂岩性储层的勘探开发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岩性储层 碳酸盐岩 岩性识别 邻域粗糙集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港湾效应的导电机理与饱和度方程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超谟 张占松 +6 位作者 李军 闫伟林 李洪娟 覃豪 吕洪志 顾保祥 陈红兵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6-89,95,共5页
导电机理研究是用电阻率测井定量计算饱和度的理论基础,是选取解释模型与处理参数的理论依据,探讨导电机理对正确计算饱和度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通用化的Maxwell方程及Fricke等的研究成果,首次提出"港湾效应"。以"港湾效... 导电机理研究是用电阻率测井定量计算饱和度的理论基础,是选取解释模型与处理参数的理论依据,探讨导电机理对正确计算饱和度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通用化的Maxwell方程及Fricke等的研究成果,首次提出"港湾效应"。以"港湾效应"导电机理为基础的饱和度方程综合考虑了背景电阻率、孔隙结构及不导电孔隙度等因素,进一步发展了Maxwell及Fricke的方法,在复杂岩性储层饱和度计算中见到了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测井 导电机理 港湾效应 饱和度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压汞资料对长庆地区长6段储层进行分类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彦山 张占松 +1 位作者 张超谟 陈鹏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9年第2期91-93,132,共4页
应用毛细管压力曲线可定性研究储层孔隙结构特征,根据储层物性和孔隙结构特征资料对储层进行分类。以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段储层为例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该储层为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根据储层物性和结构特征,将本层段分为3类储层... 应用毛细管压力曲线可定性研究储层孔隙结构特征,根据储层物性和孔隙结构特征资料对储层进行分类。以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段储层为例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该储层为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根据储层物性和结构特征,将本层段分为3类储层。从而为该层的进一步合理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压力曲线 孔隙结构 储层分类 长6段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