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河坳陷火成岩油气藏勘探 被引量:42
1
作者 张占文 陈振岩 +1 位作者 蔡国刚 马志宏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5年第4期16-22,共7页
系统阐述了辽河坳陷火成岩油气藏的勘探历程、分布特点及其油藏特征,总结出火成岩油气的成藏机制是:构造条件是关键,油源条件是基础,岩性条件是重要的补充。并从地震、测井等方面,总结了火成岩油气藏的勘探技术,主要包括地震识别技术、... 系统阐述了辽河坳陷火成岩油气藏的勘探历程、分布特点及其油藏特征,总结出火成岩油气的成藏机制是:构造条件是关键,油源条件是基础,岩性条件是重要的补充。并从地震、测井等方面,总结了火成岩油气藏的勘探技术,主要包括地震识别技术、测井判识技术、岩性识别技术、岩相分析技术、储层预测技术、裂缝预测技术等。此外,以辽河坳陷东部凹陷的火成岩勘探为实例,分析了火成岩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效果。截至目前,在整个东部凹陷取得了火成岩勘探的重大突破,发现了粗面岩、辉绿岩油藏。其中,粗面岩油藏已建成了千万吨级储量规模的黄沙坨油田,建成了一定的产能。通过进一步的勘探实例分析,有力地说明了火成岩油气藏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及较好的勘探开发前景,是今后一个值得重视的油气勘探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成岩油气藏 成藏机制 勘探技术 辽河坳陷 粗面岩油藏 千万吨级 油气勘探新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沉积法制备聚对二甲苯薄膜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占文 李波 +2 位作者 王朝阳 余斌 林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6期86-87,83,共3页
原子序数低的CH薄膜在惯性约束聚变实验用靶的制备中应用很广泛。介绍了真空气相沉积法制备聚对二甲苯薄膜的实验设备、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制备聚对二甲苯薄膜的原料在400K附近蒸发,950K附近裂解成单体,单体在300K的低温表面聚合成膜... 原子序数低的CH薄膜在惯性约束聚变实验用靶的制备中应用很广泛。介绍了真空气相沉积法制备聚对二甲苯薄膜的实验设备、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制备聚对二甲苯薄膜的原料在400K附近蒸发,950K附近裂解成单体,单体在300K的低温表面聚合成膜。研究了薄膜厚度的计算方法,并根据实验数据推导了计算公式,从而实现了对薄膜厚度的精确控制,使其在惯性约束聚变靶制备中得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沉积法 制备 聚对二甲苯薄膜 惯性约束聚变 靶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微球壁厚和预充气工艺对气体渗透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占文 李波 +5 位作者 唐永建 王朝阳 漆小波 陈素芬 刘一杨 翟世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57-960,共4页
以空心玻璃微球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压充气系统充气,测量了不同条件下玻璃微球对氘气在室温条件下的气体渗透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微球的壁厚对气体渗透系数影响较大,2μm以上厚壁球的气体渗透系数约5.0×10-22mol.m-1.s-1.Pa-1,而壁... 以空心玻璃微球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压充气系统充气,测量了不同条件下玻璃微球对氘气在室温条件下的气体渗透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微球的壁厚对气体渗透系数影响较大,2μm以上厚壁球的气体渗透系数约5.0×10-22mol.m-1.s-1.Pa-1,而壁厚小于1μm时,渗透系数约1.56×10-20mol.m-1.s-1.Pa-1,两者相差30倍。预充气挑选工艺对微球的气体渗透系数也产生一定影响,对于薄壁空心玻璃微球一次充放气气体渗透系数增加约50%,两次充放气则增大一倍左右。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气体渗透系数改变的主要原因是玻璃微球表面的结构裂纹、空位和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空心玻璃微球 气体渗透系数 充气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气温度对PS-PVA-CH塑料微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占文 李波 +9 位作者 王朝阳 陈素芬 冯建鸿 刘元琼 高党忠 师涛 林波 初巧妹 魏胜 黄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83-886,共4页
 主要研究了PS PVA CH空心塑料微球充气时,充气平衡温度对微球强度、球形度和表面形貌的影响。对PS,PVA和CH材料的热重分析结果表明,PS和PVA具有较高的分解温度,而PS PVA双层球和PS PVA CH塑料微球升温后的耐外压实验表明,温度升高后...  主要研究了PS PVA CH空心塑料微球充气时,充气平衡温度对微球强度、球形度和表面形貌的影响。对PS,PVA和CH材料的热重分析结果表明,PS和PVA具有较高的分解温度,而PS PVA双层球和PS PVA CH塑料微球升温后的耐外压实验表明,温度升高后双层球耐外压强度降低很快,不能满足充Ar气需要;而3层球在100~120℃仍有很高强度,在该温度下,可以实现充Ar气。微球表面形貌分析结果显示,高温充气后,3层球表面粗糙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PVA-CH微球 惯性约束聚变 充气 充气平衡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酸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占文 王朝阳 +4 位作者 钟发春 李波 余斌 魏胜 黄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61-264,共4页
采用超声波在线测量溶液粘度的方法 ,研究了合成聚酰胺酸过程中实验条件的影响 ,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由此确定了合成高分子量聚酰胺酸的最佳实验条件。研究表明 :在加料次序为先加二胺后加二酐 (二酐与二胺的摩尔比为 1 .0 1~ 1 .0 ... 采用超声波在线测量溶液粘度的方法 ,研究了合成聚酰胺酸过程中实验条件的影响 ,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由此确定了合成高分子量聚酰胺酸的最佳实验条件。研究表明 :在加料次序为先加二胺后加二酐 (二酐与二胺的摩尔比为 1 .0 1~ 1 .0 2 :1 )、试剂中含水量尽可能少 ,反应温度 0~ 5℃、反应时间以溶液粘度到达最大值为止的条件下 ,所合成的聚酰胺酸溶液粘度最大 ,可满足惯性约束聚变( IC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腔充气靶 聚酰亚胺 聚酰胺酸 合成工艺 ICF 惯性约束聚变 端口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涂层法制备聚酰亚胺薄膜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占文 唐永建 +4 位作者 李波 刘一杨 王朝阳 陈素芬 漆小波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09-1112,共4页
研究了采用二酐和二胺合成聚酰胺酸溶液,利用旋转涂层法制备聚酰亚胺薄膜的方法并对成膜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在固定旋转时间时,通过控制合成聚酰胺酸的浓度和旋转速度可基本上控制薄膜的厚度,旋转涂膜法制备的聚酰亚胺薄... 研究了采用二酐和二胺合成聚酰胺酸溶液,利用旋转涂层法制备聚酰亚胺薄膜的方法并对成膜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在固定旋转时间时,通过控制合成聚酰胺酸的浓度和旋转速度可基本上控制薄膜的厚度,旋转涂膜法制备的聚酰亚胺薄膜厚度起伏小于5%,薄膜表面光洁度达到0.3~0.4nm,0.3μm厚聚酰亚胺薄膜的弹性模量为50~80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腔充气靶 聚酰亚胺薄膜 旋转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炉内成球法制备PVA涂层理论模拟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占文 漆小波 +3 位作者 唐永建 李波 王朝阳 黄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837-1840,共4页
根据炉内成球法制备PVA涂层原理,建立了炉内成球法在PS微球表面制备PVA涂层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数值方法进行了求解,研究了初始PS壁厚和直径、载气种类、炉内温度、PVA含量等实验条件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包裹PS微球的PVA水溶液复合微球... 根据炉内成球法制备PVA涂层原理,建立了炉内成球法在PS微球表面制备PVA涂层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数值方法进行了求解,研究了初始PS壁厚和直径、载气种类、炉内温度、PVA含量等实验条件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包裹PS微球的PVA水溶液复合微球在下落过程中速度迅速增加,短时间内达到最大值后又逐渐降低;复合微球的PVA水溶液涂层厚度逐渐减少,微球表观密度降低;炉内温度较低时,PVA涂层不易烘干;空气和纯Ar做炉内气氛时,微球烘干时间延长,而在He和Ar混合气体中,随着He含量增加,微球烘干时间缩短;小直径PS微球及高含量PVA溶液有利于制备厚的PVA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炉内成球法 PVA涂层 理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F靶用空心玻璃微球耐压性能测试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占文 李波 +1 位作者 唐永建 雷海乐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63-1666,共4页
利用自行研制的空心微球耐外压装置和充气装置,测试了目前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实验打靶使用的空心玻璃微球耐内压能力和耐外压能力。空心玻璃微球采用液滴法制备,直径为180~250μm、壁厚为0.8~4.0μm。理论计算表明,当微球纵横比超过90时... 利用自行研制的空心微球耐外压装置和充气装置,测试了目前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实验打靶使用的空心玻璃微球耐内压能力和耐外压能力。空心玻璃微球采用液滴法制备,直径为180~250μm、壁厚为0.8~4.0μm。理论计算表明,当微球纵横比超过90时,耐外压能力与球壳材料的杨氏模量有关,由此测量得到的空心玻璃微球杨氏模量为55~75 GPa。玻璃微球的耐内压能力主要与球壳材料的抗拉强度有关,实验测量得到的玻璃微球抗拉强度为90~14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丸 空心玻璃微球 杨氏模量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玻璃微球D_2/Ne混合气体充气工艺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占文 王朝阳 +8 位作者 李波 唐永建 杜守德 陈素芬 漆小波 师涛 袁玉萍 林波 初巧妹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7-371,共5页
本工作主要研究空心玻璃微球对D2和Ne气体渗透系数的差异,以及研究采用热扩散法在高压充气系统上向空心玻璃微球充入D2/Ne混合气体的充气工艺。利用干涉条纹法测量了在充气和保气时Ne的气体渗透系数,它们分别为KNe,350℃=2.6×10-18... 本工作主要研究空心玻璃微球对D2和Ne气体渗透系数的差异,以及研究采用热扩散法在高压充气系统上向空心玻璃微球充入D2/Ne混合气体的充气工艺。利用干涉条纹法测量了在充气和保气时Ne的气体渗透系数,它们分别为KNe,350℃=2.6×10-18和KNe,25℃=8.0×10-22mol.m-1.s-1.Pa-1。根据D2的气体渗透系数确定了玻璃微球充D2/Ne混合气体的充气方法和充气平衡时间,平衡时间以充纯Ne时间为准。此外,还研究了空心玻璃微球充入混合气体后的保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玻璃微球 气体渗透系数 D2/Ne混合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微球气体总量抽样测量误差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占文 王朝阳 +8 位作者 李波 杜守德 魏胜 黄勇 高党忠 袁玉萍 林波 初巧妹 陈素芬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205-1208,共4页
 间接驱动内爆靶丸由外层CH涂层,内层玻璃球壳和内部充入的气体组成。当玻璃球外涂CH后,球内的气体只能抽检而没有无损测量方法。在大量实验和数据基础上,研究了液滴法制备空心玻璃微球气体渗透系数的差异和分布,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实...  间接驱动内爆靶丸由外层CH涂层,内层玻璃球壳和内部充入的气体组成。当玻璃球外涂CH后,球内的气体只能抽检而没有无损测量方法。在大量实验和数据基础上,研究了液滴法制备空心玻璃微球气体渗透系数的差异和分布,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处理,计算了空心玻璃微球对氘气渗透系数的误差,微球预充气挑选方案产生的误差及分布。最后根据现在的抽样测量方案计算了误判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 空心玻璃微球 气体渗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点靶中CH薄膜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占文 吴卫东 +3 位作者 许华 余斌 黄勇 魏胜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8-71,共4页
CH薄膜的制备是埋点靶制备的关键技术之一,主要研究了钨丝辅助裂解制备CH薄膜的制备工艺。研究表明蒸发舟温度和衬底温度对沉积速率影响较大,而衬底距离对沉积速率影响较小;红外光谱和质谱分析表明薄膜的主要成分是聚对二甲苯。
关键词 CH薄膜 沉积速率 埋点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源柱腔充气靶制备技术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占文 黄勇 +3 位作者 刘一杨 李波 漆小波 陈素芬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9-82,共4页
分析了柱腔充气靶动态充气、准动态充气和静态充气3种充气方式的特点,完成了无源充气靶的设计和制备,测量了无源充气靶的保气半寿命,讨论了靶的储存和运输。研究表明:充Kr的玻璃柱腔充气靶保气半寿命不低于341 h,以打靶时间为3 h计算,... 分析了柱腔充气靶动态充气、准动态充气和静态充气3种充气方式的特点,完成了无源充气靶的设计和制备,测量了无源充气靶的保气半寿命,讨论了靶的储存和运输。研究表明:充Kr的玻璃柱腔充气靶保气半寿命不低于341 h,以打靶时间为3 h计算,靶内气体泄漏率不超过2%;采用高压保气罐对成品进行储存和运输,无源柱腔充气靶可实现异地打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柱腔充气靶 半寿命 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动态柱腔充气靶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占文 李波 +8 位作者 唐永建 王朝阳 陈素芬 林波 初巧妹 黄燕华 黄丽珍 周兰 罗青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9-212,共4页
主要研究了聚酰胺酸的合成和成膜,聚酰亚胺的热环化,柱腔充气靶的组装和检测,柱腔充气系统的研制,靶场装配和测量,采用准动态充气方式的充气工艺等.研究表明,在二胺和二酐按摩尔比1.01:1~1.02:1,反应温度0~5℃,反应时间2~3 h条件下,... 主要研究了聚酰胺酸的合成和成膜,聚酰亚胺的热环化,柱腔充气靶的组装和检测,柱腔充气系统的研制,靶场装配和测量,采用准动态充气方式的充气工艺等.研究表明,在二胺和二酐按摩尔比1.01:1~1.02:1,反应温度0~5℃,反应时间2~3 h条件下,可以制备出厚度0.2~1.0 μm的聚酰亚胺薄膜;薄膜表面光洁度达0.3~0.4 nm,厚度起伏小于5%,薄膜厚度均匀性和表面光洁度都能满足充气靶端口膜的需要,可承受0.1 MPa的压力差;利用柱腔充气系统,可以实现打靶现场配气与充气,并准确控制和测量靶内的气压,测量的误差小于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腔充气靶 聚酰亚胺薄膜 惯性约束聚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玻璃微球热扩散法充Ar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占文 唐永建 +4 位作者 李波 王朝阳 漆小波 陈素芬 刘一杨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8-622,共5页
采用热扩散法研究高温高压充Ar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低于500℃时,玻璃微球球内基本检测不到At;在600℃高温条件下可实现微量Ar气的渗透;在外压1.0MPa、24h条件下,球内Ar最高含量为0.003MPa;延长充气时间和增加外压均不能使微球内A... 采用热扩散法研究高温高压充Ar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低于500℃时,玻璃微球球内基本检测不到At;在600℃高温条件下可实现微量Ar气的渗透;在外压1.0MPa、24h条件下,球内Ar最高含量为0.003MPa;延长充气时间和增加外压均不能使微球内Ar量增加;随着充气温度升高,微球表面粗糙度由原来的不到20nm增加到50~100nm,微球损失也增大;在600℃、1.0MPa条件下,玻璃微球开始出现形变或破裂,微球损失超过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玻璃微球 热扩散充气 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东部凹陷浅层气成藏控制因素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占文 李宗飞 任作伟 《断块油气田》 CAS 1997年第6期11-14,26,共5页
通过对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浅层气藏的研究,说明气藏类型与分布规律主要受断层、背科构成的圈闭地质条件所控制。在火山岩体的发育区还受上倾方向火山岩遮挡而形成气藏。非构造型气藏的形成则与上倾尖灭或倒向尖灭砂岩储层有关,但也离不... 通过对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浅层气藏的研究,说明气藏类型与分布规律主要受断层、背科构成的圈闭地质条件所控制。在火山岩体的发育区还受上倾方向火山岩遮挡而形成气藏。非构造型气藏的形成则与上倾尖灭或倒向尖灭砂岩储层有关,但也离不开断裂和构造背景的有机配合。对辽河东部凹陷下第三系东营组、沙河街组浅层气藏富集因素分析认为:生烃源岩是浅层气藏富集的基本条件;良好的盖层是气藏富集的先决条件;储层条件是控制浅层气藏富集程度岭重要因素。文章最后根据辽河东部凹陷不同地区的浅层地质构造特点,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勘探思路和建议,这对类似同样地质条件的其他地区,在与气源断层有联系的断裂构造和圈闭上,仍有希望找到次生的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气 气藏类型 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MS/GDP复合微球热降解过程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占文 黄勇 +3 位作者 唐永建 李波 陈素芬 何智兵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7-460,共4页
利用称重法测量了PAMS(聚-α-甲基苯乙烯)在不同温度下的热降解速率,研究了PAMS微球随温度升高过程中的形貌变化。研究表明,固定PAMS的降解温度,PAMS降解速率将逐渐降低,需要采用梯度升温才能保证PAMS的降解速率相对稳定。PAMS降解过程... 利用称重法测量了PAMS(聚-α-甲基苯乙烯)在不同温度下的热降解速率,研究了PAMS微球随温度升高过程中的形貌变化。研究表明,固定PAMS的降解温度,PAMS降解速率将逐渐降低,需要采用梯度升温才能保证PAMS的降解速率相对稳定。PAMS降解过程对GDP(辉光等离子体放电聚合物)球壳性能影响较大,在降解过程中,PAMS未转变成可流动的液态,但降低了GDP微球的表面光洁度。GDP微球出现的各种缺陷主要与降解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降解芯轴技术 聚-α-甲基苯乙烯 降解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α-甲基苯乙烯热降解产物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占文 李波 +2 位作者 唐永建 陈素芬 刘一杨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21-1324,共4页
降解芯轴技术是制备激光惯性约束聚变靶丸的重要技术之一。采用热分析技术研究了聚-α-甲基苯乙烯(PAMS)热降解温度,采用裂解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PAMS的热降解产物。研究表明:PAMS降解温度范围为260-320℃,在此温度下PAMS降解... 降解芯轴技术是制备激光惯性约束聚变靶丸的重要技术之一。采用热分析技术研究了聚-α-甲基苯乙烯(PAMS)热降解温度,采用裂解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PAMS的热降解产物。研究表明:PAMS降解温度范围为260-320℃,在此温度下PAMS降解产物主要是α-甲基苯乙烯单体,另外还有微量四氢呋喃溶剂残留及廿甲基苯乙烯二聚体。因主链上季碳原子的存在,PAMS的热降解过程以端基裂解的解聚反应为主,单体产率超过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 降解芯轴技术 ICF靶 聚-α-甲基苯乙烯 降解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炉内成球技术制备PS-PVA双层球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占文 黄勇 +3 位作者 唐永建 李波 陈素芬 刘一杨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4-288,共5页
本工作研究采用炉内成球技术制备惯性约束聚变用靶丸聚苯乙烯-聚乙烯醇(PS-PVA)双层球。以乳液法制备PS微球,利用炉内成球技术在PS微球表面制备PVA层。研究表明,在PVA质量浓度为5%、炉内为空气、炉温473-523 K条件下,可制备出PS-PV... 本工作研究采用炉内成球技术制备惯性约束聚变用靶丸聚苯乙烯-聚乙烯醇(PS-PVA)双层球。以乳液法制备PS微球,利用炉内成球技术在PS微球表面制备PVA层。研究表明,在PVA质量浓度为5%、炉内为空气、炉温473-523 K条件下,可制备出PS-PVA双层球。双层球直径范围250-550μm,PVA层厚度范围1.0-2.4μm,PS-PVA双层球表面光洁度3-10 nm,微球充氩气的最低温度350-360 K,室温条件下对氘气的保气半寿命1-5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靶丸 炉内成球法 PS-PVA双层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块运动与西部凹陷潜山油气藏的形成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占文 张凤莲 曹滨海 《断块油气田》 CAS 1995年第6期1-5,共5页
根据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断块运动的特点,提出了断块运动的三种变化模式,认为不同类型的断块姿态控制了不同类型构造带的发育。西部凹陷的复式构造带由东向西可分为断阶带、深陷带、翘倾断块带及斜坡带,其中,翘倾断块带是潜山油气藏形... 根据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断块运动的特点,提出了断块运动的三种变化模式,认为不同类型的断块姿态控制了不同类型构造带的发育。西部凹陷的复式构造带由东向西可分为断阶带、深陷带、翘倾断块带及斜坡带,其中,翘倾断块带是潜山油气藏形成的最有利构造带。潜山类型以断块山为主,但也存在断块-古地貌型复合潜山。潜山的形成明显受控于断裂活动及断块运动。不同类型的断块带控制了潜山油气藏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断运动 斜坡带 古地貌 潜山油气藏 辽河盆地 西部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盆地地层流体超压体系特点及封盖能力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占文 程敏 陈永成 《断块油气田》 CAS 1999年第1期13-16,共4页
针对辽河盆地不同构造天然气分布程度不同的现象,研究了控制其分布的地层流体超压体系的特点及其计算方法,提出辽河盆地存在多个超压体系,且受控于沉积、成岩和构造三种因素,指出地层流体超压体系对天然气具有很强的封盖能力。
关键词 辽河盆地 盖层 地层 流体超压体系 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