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农户主观认知对土地流转行为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张占录 张雅婷 +1 位作者 张远索 蔡宗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3-62,共10页
研究目的:分析农户主观认知对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并揭示这种影响的形成机制,从而提出推动土地流转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1)依据计划行为理论框架,可将农户的认知显化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方面... 研究目的:分析农户主观认知对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并揭示这种影响的形成机制,从而提出推动土地流转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1)依据计划行为理论框架,可将农户的认知显化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方面,他们共同影响了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2)农户土地流转行为是综合了流转意愿与事实行为的概念,可分为流转与非流转行为两大类;(3)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三类外援潜变量会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行为态度的影响程度最强;(4)在三类外援潜变量的可观测变量中,就业情况、经济收入、亲友支持、已流转者示范效应、政策扶持、流转难度是农户参与流转的重要影响因素,并发挥着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结论:现阶段农户主要依据经济利益、关系亲密社会成员的态度和交易成本来判段是否参与土地流转,推动土地流转应尊重农户的认知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计划行为理论 土地流转 认知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区土地扩张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被引量:62
2
作者 张占录 李永梁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9,共6页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开发区土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提出不同时期开发区的供地政策和增长方式。研究方法:将土地要素引入到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土地扩张和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土地要素是开发...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开发区土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提出不同时期开发区的供地政策和增长方式。研究方法:将土地要素引入到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土地扩张和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土地要素是开发区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但土地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功能是在变化的,其经济增长源泉功能在经济发展中逐渐弱化,技术和制度要素促进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增大。研究结论:开发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建立于土地内涵式扩张的基础之上,其特征是提高土地集约度和减弱土地扩张对经济增长贡献程度,途径是提高技术进步在增长中的作用,加强制度创新和管理变革对经济增长的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扩张 经济增长 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结构对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6
3
作者 张占录 张雅婷 康明明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4-83,共10页
研究目的:分析家庭结构对农民流转土地意愿的影响,并揭示其内部机理的形成,以期为土地流转政策的完善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因子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1)家庭人口特征、土地使用特征、户主个体特征及家庭决策特征4类外源潜变... 研究目的:分析家庭结构对农民流转土地意愿的影响,并揭示其内部机理的形成,以期为土地流转政策的完善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因子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1)家庭人口特征、土地使用特征、户主个体特征及家庭决策特征4类外源潜变量会显著影响农地流转意愿;(2)可观测变量对外源潜变量的解释能力较强,其中,家庭总人口、实际经营及流转土地面积、户主年龄、家庭内部矛盾解决方式分别对这4类外源潜变量的解释能力相对较好,即家庭总人口越多、实际经营及流转土地面积越小、户主年龄越大、依赖于内部解决矛盾的家庭更愿意流转农地。研究结论:家庭结构主要通过主动依赖、扶养压力、收入偏好、农地保障、决策信息5种机理对流转意愿产生影响,未来土地流转政策的完善应重视解决这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农地流转意愿 结构方程模型 家庭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亟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占录 赵茜宇 林超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0-21,共2页
随着国务院启动全国33个县(市、区)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开始进入实质性试验阶段。如何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机制、理顺与现行国有建设用地市场关系、建立公平合理的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等问... 随着国务院启动全国33个县(市、区)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开始进入实质性试验阶段。如何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机制、理顺与现行国有建设用地市场关系、建立公平合理的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等问题尤显突出。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能否顺利入市,更直接影响到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 农村土地 收益分配机制 市场关系 制度改革 公平合理 增值收益 供应计划 未利用地 农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中国征地问题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占录 王义发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9-53,共5页
研究目的:提供分析现实中征地活动的一个视角,并为实现征地社会最优化提供建议。研究方法: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在征地博弈中,地方政府的强势、农民的弱势及农民维权成本的高昂是使得征地博弈均衡结果偏离社会最优的关... 研究目的:提供分析现实中征地活动的一个视角,并为实现征地社会最优化提供建议。研究方法: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在征地博弈中,地方政府的强势、农民的弱势及农民维权成本的高昂是使得征地博弈均衡结果偏离社会最优的关键因素。研究结论:为优化现实中的征地活动,需要通过调整征地博弈的收益矩阵、降低农民维权成本等措施来从地方政府和农民两个角度增加对征地活动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征地最优化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征地收益矩阵 农民维权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木桶理论的工程建设整合运营代理模式
6
作者 张占录 梁兰凤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99-102,共4页
通过分析新木桶理论,解析目前我国商用工程建设代理运作过程中各环节未有效衔接之处,从运作程序和组织保障两方面进行研究,提出无缝整合的运作模式。在运作程序方面,将物业管理引入前期策划,强调物业管理的重要作用;在组织保障方面,鉴... 通过分析新木桶理论,解析目前我国商用工程建设代理运作过程中各环节未有效衔接之处,从运作程序和组织保障两方面进行研究,提出无缝整合的运作模式。在运作程序方面,将物业管理引入前期策划,强调物业管理的重要作用;在组织保障方面,鉴于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所涉及专业知识不同,设计出了各阶段参与部门与职责明晰的,以期实现项目运作全过程无缝化的整合运营代理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木桶理论 商用工程 整合运营代理 无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改阶段的购房社会心理分析
7
作者 张占录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1-93,共3页
当前,居民住房为社会的一大热点。住房制度改革眼下似乎进入僵持阶段,面临两个转变时期的民众非常关注这一变革的推动,但众说纷纭,见仁见智。本文作者从社会整体的深层意识着手,为我们有层次、有深度地剖析了购房族心理的千姿百态。
关键词 住房制度 购房心理 住房改革 社会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解决在资金之内
8
作者 张占录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2-24,共3页
2009年第7期《中国土地》刊登了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副教授张占录题为《问题出在资金之外》的文章,对土地整治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近日,为了进一步加强土地整治相关资金管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国土... 2009年第7期《中国土地》刊登了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副教授张占录题为《问题出在资金之外》的文章,对土地整治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近日,为了进一步加强土地整治相关资金管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土地整治相关资金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中简称《通知》),围绕《通知》,张占录副教授对此问题继续进行分析和探讨,他的观点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项资金 《中国土地》 题解 中国人民大学 土地整治 资金使用效益 资金使用管理 《通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中者得”就好么?
9
作者 张占录 《中国土地》 2007年第2期25-25,共1页
2006年11月4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对朝阳区广渠路36号地进行招标。包括华润置地、世贸、金融街、珠江合生等13家房地产企业纷纷开出价码争抢这46万平方米土地,华润30.5亿元出价最高。但许多人没想到,这块地最终被北京城市开发集团有限责... 2006年11月4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对朝阳区广渠路36号地进行招标。包括华润置地、世贸、金融街、珠江合生等13家房地产企业纷纷开出价码争抢这46万平方米土地,华润30.5亿元出价最高。但许多人没想到,这块地最终被北京城市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城建兴华地产有限公司联合夺得,中标价为26亿元人民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城市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房地产企业 国土资源局 公司联合 北京市 朝阳区 金融街 人民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社会影响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量:50
10
作者 杨庆媛 张占录 杨华均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49,共6页
研究目的:引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社会影响评价机制,探索其方法。研究方法:借鉴比较方法。研究结果:针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特点,分析其社会影响评价的基本思路和程序,建立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社会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 研究目的:引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社会影响评价机制,探索其方法。研究方法:借鉴比较方法。研究结果:针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特点,分析其社会影响评价的基本思路和程序,建立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社会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探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社会影响评价的方法。研究结论:进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社会影响评价方法研究,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和投资决策具有重要作用和实践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社会影响评价 土地开发整理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城市郊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目标和模式研究——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 被引量:134
11
作者 杨庆媛 张占录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5-119,共5页
目前,土地整理已经成为我国土地管理中的热门话题,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农村居民点整理则是农村土地整理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以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郊区———北京市顺义区为例,分析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目标、意义、主要形式以及农村居民点... 目前,土地整理已经成为我国土地管理中的热门话题,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农村居民点整理则是农村土地整理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以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郊区———北京市顺义区为例,分析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目标、意义、主要形式以及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策略模式和运作模式。最后得出结论:在经济发达的平原型大城市郊区,市场运作模式是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可行模式———这是农村房地产开发的创新模式,也是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创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城市郊区 农村居民点 整理模式 市场运作 农村建设 效益评估 农村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不把4个亿用作救济
12
作者 张占录 《小康》 2007年第5期92-92,共1页
让地价、房价回归市场。地价越高,政府收益越大,巨大的政府土地收益可以用于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证问题。
关键词 北京城市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房地产企业 救济 国土资源局 公司联合 北京市 朝阳区 金融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居民点整理中二维多元利益格局优化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远索 张占录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65,共8页
研究目的:探究中国农村居民点整理过程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发企业、村集体、农民个人等多元主体的多元利益格局优化途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研究结果: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多样,但现阶段以"农民上楼"模式... 研究目的:探究中国农村居民点整理过程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发企业、村集体、农民个人等多元主体的多元利益格局优化途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研究结果: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多样,但现阶段以"农民上楼"模式为主。实践中,存在农民被迫上楼比例超过合理水平、补偿标准与实际补偿有出入、后续就业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亟待优化现存二维多元利益格局。研究结论:制度层面上,进一步明晰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政策层面上,一要客观评价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二要抑制城市高房价;物质层面上,一要重新考量农民应得利益,二要从长远角度解决失地农民后顾之忧;文化层面上,一是帮助缓解城市化给农民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二是媒体舆论要客观公正;技术层面上,根据中国发展阶段研究土地发展权配置,选取试点后综合考虑,谨慎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农村居民点 多元主体 多元利益 格局优化 农民上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地下空间权利登记制度的建立 被引量:22
14
作者 殷秀云 张占录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19,共6页
研究目的:为保障地下空间合理利用,探讨中国地下空间权的确权登记现状及问题,并提出建议。研究方法:归纳演绎法,定性研究法。研究结果:(1)随着《物权法》的颁布实施,中国地下空间权利性质得以确定,本文从制度完善的角度出发,研究其权利... 研究目的:为保障地下空间合理利用,探讨中国地下空间权的确权登记现状及问题,并提出建议。研究方法:归纳演绎法,定性研究法。研究结果:(1)随着《物权法》的颁布实施,中国地下空间权利性质得以确定,本文从制度完善的角度出发,研究其权利登记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2)中国地下空间权利登记各地情况不一,全国范围内的地下空间权利登记制度尚待建立。研究结论:加快确立地下空间权利登记制度,完善不动产登记制度,推进物权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产权性质 确权登记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一体化的海岸滩涂综合管理体制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吴彬 张占录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27,共7页
研究目的:基于生态文明理念,根据生态系统管理的一体化原则,构建海岸滩涂综合管理体制。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1)海岸滩涂是一个典型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动态开放... 研究目的:基于生态文明理念,根据生态系统管理的一体化原则,构建海岸滩涂综合管理体制。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1)海岸滩涂是一个典型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动态开放、敏感脆弱、生态价值高;(2)中国现行海岸滩涂管理体制是地方政府主导的、分权分散的、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管理决策缺乏技术支撑,管理过程缺乏公众参入;(3)当前的管理体制导致海岸滩涂管理秩序混乱,开发无序,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研究结论:构建海岸滩涂管理委员会决策的、综合管理办公室协调的、职能部门实施的、专家配合的、公众参入的生态系统综合管理体制,统筹协调海岸滩涂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海岸滩涂 生态系统管理 分权分散管理 资源资产管理 综合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整理中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系统构建 被引量:9
16
作者 黄霄羽 毕银丽 张占录 《资源与产业》 2008年第5期125-129,共5页
目前我国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在景观生态层面上考虑较少,给项目区的景观生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不利于项目区景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结合景观生态理论,探讨构建土地整理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系统的初步模式。
关键词 土地整理 景观生态 规划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土地发展权实践浅议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茜宇 张占录 李蒴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8-29,共2页
土地发展权是改变土地用途和利用强度的权利。虽然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土地发展权制度,但在土地管理实践中已经运用到了土地发展权的相关概念和原理。这些实践主要体现在农地整理政策、"增减挂钩"政策和耕地保护政策中。我国土地发展权... 土地发展权是改变土地用途和利用强度的权利。虽然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土地发展权制度,但在土地管理实践中已经运用到了土地发展权的相关概念和原理。这些实践主要体现在农地整理政策、"增减挂钩"政策和耕地保护政策中。我国土地发展权与特征从我国实践来看,土地发展权多反映为狭义的土地发展权。即土地发展权是基于公平的原则,以每一块土地的发展权利都相等为基础,是土地均等发展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发展权 农地整理 土地用途 建设用地 土地管理 耕地保护政策 土地规划 土地开发 有偿使用费 土地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整治的博弈分析及路径选择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茜宇 孟庆香 张占录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16-221,共6页
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是促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平台。土地整治在改善农村生态居住环境,增加耕地数量的同时,也引起了农民"被上楼"等社会问题。为了从理论上探索农村土地整治的科学路径,从农村土地整治... 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是促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平台。土地整治在改善农村生态居住环境,增加耕地数量的同时,也引起了农民"被上楼"等社会问题。为了从理论上探索农村土地整治的科学路径,从农村土地整治存在的博弈困境入手,运用博弈理论分析土地整治中利益相关主体政府、中介方、村集体和村民的收益函数。结果表明:农村土地整治属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博弈过程趋向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并据此得出土地整治的科学路径为协商整治,以及各主体为了推进协商整治实现卡尔多—希克斯改进的方法,为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整治 博弈分析 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 卡尔多-希克斯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要创新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远索 张占录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40-41,共2页
国务院于2010年1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即"国十一条")表示,各地要综合考虑土地价格、价款缴纳、合同约定开发时限以及企业闲置地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土地供应方式和内容,探索土地出让综... 国务院于2010年1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即"国十一条")表示,各地要综合考虑土地价格、价款缴纳、合同约定开发时限以及企业闲置地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土地供应方式和内容,探索土地出让综合评标方法。这可以看作是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的指令性文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土地使用权 出让方式 国务院办公厅 创新 土地供应方式 房地产市场 2010年 土地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土地开发整理挖潜研究
20
作者 张远索 张占录 《陕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2期236-238,共3页
以农(耕)地整理、农村居民点整理、土地开发、土地复垦为主要内容的土地开发整理对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我国土地开发整理有关概念进一步厘清,并就土地开发整理挖潜过程中涉及到的潜力区分级指标、挖潜途径... 以农(耕)地整理、农村居民点整理、土地开发、土地复垦为主要内容的土地开发整理对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我国土地开发整理有关概念进一步厘清,并就土地开发整理挖潜过程中涉及到的潜力区分级指标、挖潜途径、重点区域设置模式等进行探讨,认为划分潜力区级别时应全面考虑相关因素,宜推广"综合不同开发整理效益"的重点整理区域设置模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开发整理 挖潜 潜力地块连片指数 重点区域设置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