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井高密度电法探查工作面内构造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卜文 《煤炭技术》 CAS 2008年第10期112-114,共3页
介绍了利用矿井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查黄陵一号煤矿工作面内部煤层缺失的探测方法和应用效果。钻探验证表明,这种探查方法可靠,所推断的构造位置准确。这一探查结果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节约了生产成本的投入。
关键词 工作面 高密度电法 煤层缺失 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巷道超前(电法)探测的应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17
2
作者 高致宏 闫述 +1 位作者 王秀臣 张卜文 《煤炭技术》 CAS 2006年第5期120-121,共2页
巷道超前(电法)探测在地下工程尤其是煤矿巷道掘进的地质预报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现实需要,文中介绍了该方法的工作机理、解释方法和应用现状,就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做了分析并指出了该方法需要突破的技术方向。
关键词 超前探测 电法勘探 地质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值空间滤波去噪技术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侯彦威 王信文 +1 位作者 张卜文 李文刚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9年第1期55-57,共3页
基于空间滤波法提出了一种基于中值空间滤波的去噪技术,该方法可以在有效地保护电法资料中的有效信息的基础上,去除资料中的随机噪声。介绍了中值空间滤波的算法原理,并给出了实验数据和效果图。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有较好的去除噪声和... 基于空间滤波法提出了一种基于中值空间滤波的去噪技术,该方法可以在有效地保护电法资料中的有效信息的基础上,去除资料中的随机噪声。介绍了中值空间滤波的算法原理,并给出了实验数据和效果图。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有较好的去除噪声和保护有效信息的效果。结合实例说明了该算法去噪能力强,算法简单,易于实现,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法勘探 中值空间滤波 随机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印度块菌中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雪媛 彭翔宇 +4 位作者 蔡艾辰 黄伟刚 姚佳 张卜文 万山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8期204-209,共6页
为评价国内不同产地印度块菌的营养价值,该研究以云南昆明、云南保山、辽宁大连3个产地的新鲜印度块菌作为样品,依据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其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矿物元素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同时对5种重金属含量及200多种... 为评价国内不同产地印度块菌的营养价值,该研究以云南昆明、云南保山、辽宁大连3个产地的新鲜印度块菌作为样品,依据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其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矿物元素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同时对5种重金属含量及200多种农药残留成分进行检测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一般营养成分方面,昆明印度块菌的脂肪含量较高,保山印度块菌的膳食纤维含量较高,大连印度块菌的灰分、蛋白质、粗多糖含量均高于昆明和保山。3个产地的印度块菌中均检出16种氨基酸,脂肪酸组成中不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饱和脂肪酸含量,矿物元素含量丰富,常量元素含量较高的依次为钾、磷、钙,微量元素含量较高的依次为铜、铁、锌。不同产地的印度块菌营养成分差异显著,整体上大连产地的印度块菌营养成分高于云南产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块菌 营养成分 氨基酸 重金属 矿物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织物图像颜色测量系统开发 被引量:1
5
作者 庄冰冰 向军 +2 位作者 张宁 潘如如 张卜文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8-215,共8页
针对现行颜色测量系统体积较大、价格昂贵和适用性较差等问题,开发了一款便携式织物图像颜色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可折叠拆卸的封闭式图像采集装置和颜色测量算法。使用能兼容多种拍摄设备的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标准色卡图像和织物图像,在... 针对现行颜色测量系统体积较大、价格昂贵和适用性较差等问题,开发了一款便携式织物图像颜色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可折叠拆卸的封闭式图像采集装置和颜色测量算法。使用能兼容多种拍摄设备的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标准色卡图像和织物图像,在此基础上,结合多项式回归算法和K-Means聚类算法,设计了一种分类颜色测量方法,用于对织物图像的颜色测量。该方法根据织物不同颜色类别应用不同的多项式回归模型,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经过实验验证,该系统在机织物图像及不同品牌智能手机拍摄的纯色和多色织物的颜色测量中均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效果,测量结果的平均色差与Digieye颜色测量系统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证明了本系统在织物颜色测量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面料 织物图像 颜色测量 色差 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乳中高产共轭亚油酸乳酸杆菌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马青雯 杨子彪 +3 位作者 钱白萍 吉佳佳 张卜文 黄艾祥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38-44,共7页
以云南7个地区的牛乳、水牛乳样品中分离的40株乳酸杆菌为基础,以亚油酸为发酵底物,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产生菌进行筛选;利用气相色谱法检测高产菌株中CLA的主要异构体及各组分所占比例。本... 以云南7个地区的牛乳、水牛乳样品中分离的40株乳酸杆菌为基础,以亚油酸为发酵底物,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产生菌进行筛选;利用气相色谱法检测高产菌株中CLA的主要异构体及各组分所占比例。本研究得到5株CLA产生菌:M2、M9、M16、M25、M28,产量分别为:25.54、34.56、15.48、20.46、14.79μg/mL,其中菌株M9为CLA高产菌株;气相结果显示菌株M9中CLA的主要异构体为:C18∶29c,11t;与对照组相比,油酸、亚油酸和C18∶29c,11t的含量变化表明菌株产生C18∶29c,11t与油酸和亚油酸有关。本研究为产CLA乳酸菌的筛选和CLA的产生原因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杆菌 共轭亚油酸 异构体 功能食品 水牛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