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室间隔缺损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手术前后应用血管扩张药的经验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南滨 费诚鉴 +1 位作者 汪曾炜 赵进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07-209,共3页
本文总结我科1986年6月~1987年12月间51例室间隔缺损(以下简称室缺)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患者,其肺动脉收缩压≥10.7kPa(80mmHg),肺体循环动脉收缩压比值≥0.8,在手术前后应用血管扩张药处理,以期提高手术疗效。 临床资料 男23例、女28例... 本文总结我科1986年6月~1987年12月间51例室间隔缺损(以下简称室缺)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患者,其肺动脉收缩压≥10.7kPa(80mmHg),肺体循环动脉收缩压比值≥0.8,在手术前后应用血管扩张药处理,以期提高手术疗效。 临床资料 男23例、女28例,年龄1.5~24岁(平均8±4.8岁),其中<14岁者47例(92.7%)。体重9.5~53kg(平均20.7±9.8kg)。有27例合并心血管畸形,其中动脉导管未闭16例,二尖瓣关闭不全6例,房间隔缺损4例,主动脉瓣下狭窄1例。心电图电轴—90°~+2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血管扩张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乐四联症经右心房与右心室径路矫正手术后心律失常观察
2
作者 张南滨 汪曾炜 +3 位作者 朱洪玉 张仁福 刘建实 费诚鉴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97-298,共2页
法乐四联症经右心房与右心室径路矫正手术后心律失常观察110015沈阳沈阳军区总医院张南滨汪曾炜朱洪玉张仁福刘建实费诚鉴关键词心脏缺损,先天性;外科,手术;右心房径路;心律失常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541.1目前,法乐四... 法乐四联症经右心房与右心室径路矫正手术后心律失常观察110015沈阳沈阳军区总医院张南滨汪曾炜朱洪玉张仁福刘建实费诚鉴关键词心脏缺损,先天性;外科,手术;右心房径路;心律失常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541.1目前,法乐四联症(简称四联症)矫正手术成功率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外科手术 右心房径路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73例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韩宏光 李新民 +5 位作者 王辉山 姜辉 尹宗涛 韩劲松 张南滨 汪曾炜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病原学分布及其耐药状况,为指导临床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沈阳军区总医院199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73例IE患者进行血培养,分析病原学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术前血培养...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病原学分布及其耐药状况,为指导临床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沈阳军区总医院199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73例IE患者进行血培养,分析病原学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术前血培养及术中赘生物细菌培养总阳性率23.3%(17/73)。感染细菌以草绿色链球菌为主,其次为金葡菌、肠球菌和口腔链球菌。结论 CHD合并IE病原菌菌种呈现多样化趋势,积极加强对IE患者的血培养检查和药敏试验极为重要。传统的经验性应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的观念需要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 病原学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对大鼠心肌缺血预处理保护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韩劲松 阎德民 +4 位作者 朱洪玉 张南滨 李新民 王辉山 汪曾炜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95-1197,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缺血预适应(IPC)在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中的影响。方法取糖尿病SD大鼠及非糖尿病SD大鼠各30只,分为非糖尿病对照组(A组)、非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B组)、非糖尿病IPC组(C组)、糖尿病对照组(D组)、糖尿病缺血再灌注...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缺血预适应(IPC)在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中的影响。方法取糖尿病SD大鼠及非糖尿病SD大鼠各30只,分为非糖尿病对照组(A组)、非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B组)、非糖尿病IPC组(C组)、糖尿病对照组(D组)、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E组)、糖尿病IPC组(F组),每组10只。动物处死后建立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对照组采用全心灌流90min,余不做任何处理;缺血再灌注组采用心脏平衡灌流30min后,缺血30min,再复灌30min;IPC组采用心脏平衡灌流10min,经2次缺血5min再灌注5min后,缺血30min,再复灌30min。比较各组复灌30min后心排血量(CO)、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的恢复率,检测缺血前及复灌30min后冠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CK)的活性和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并计算心肌含水率。结果与非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比较,非糖尿病IPC组CK活性、MDA含量、心肌含水率均明显降低,SOD含量明显增加,CO、LVDP、+dp/dtmax、-dp/dtmax恢复率明显增加(P<0.05)。而糖尿病IPC组与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比较上述变化均不明显(P>0.05)。结论糖尿病可抑制IPC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缺血预适应 心肌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先心病术后脱离呼吸机困难成功救治3例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健 刘晓莉 +2 位作者 张南滨 肖颖彬 汪曾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7-277,共1页
关键词 婴儿 先心病术后 脱离呼吸机困难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失败后外科手术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韩宏光 张南滨 +3 位作者 汪曾炜 王辉山 朱洪玉 李新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房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失败后外科手术的原因及效果,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接受经导管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ASD)和室间隔缺损(VSD)失败后,需行外科手术的13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外科手术指征为封堵... 目的探讨房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失败后外科手术的原因及效果,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接受经导管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ASD)和室间隔缺损(VSD)失败后,需行外科手术的13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外科手术指征为封堵器脱落7例、Ⅲ°房室传导阻滞(AVB)3例、瓣膜关闭不全2例(其中1例同时合并Ⅲ°AVB)、残余漏1例、封堵失败1例。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取出封堵器,修复心内畸形,术后入ICU监护。结果ASD介入治疗患者中,手术探查ASD直径平均31mm,较术前诊断的平均26mm增大,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D部位为中央型3例,下腔型6例,与术前诊断符合率为41.7%,不符合率为58.3%(P>0.05)。3例Ⅲ°AVB者术后均恢复窦性心律。心内畸形修复完善,无手术死亡。结论及时采取外科手术治疗介入封堵失败后并发症,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可避免治疗失败及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介入封堵 回顾性分析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房心37例的病理解剖和外科治疗 被引量:4
7
作者 韩宏光 张南滨 +2 位作者 汪曾炜 朱洪玉 王辉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56-157,共2页
目的:探讨三房心的病理解剖特点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79年1月至2003年5月间我院外科治疗的37例三房心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0.6~35岁,平均年龄(9.8±8.6)岁。16例病人术前经超声心动图或心导管检查确诊... 目的:探讨三房心的病理解剖特点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79年1月至2003年5月间我院外科治疗的37例三房心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0.6~35岁,平均年龄(9.8±8.6)岁。16例病人术前经超声心动图或心导管检查确诊,21例术中探查确诊。其中32例合并其他心内畸形。手术经右房切口进入左房,完整切除左心房内隔膜,同期处理合并畸形。结果:全组患者早期死亡3例,死亡率8.11%,长期随访32例(94%),随访3个月至15年,疗效满意,心功能恢复Ⅰ级23例,Ⅱ级8例,Ⅲ级1例。结论:三房心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多合并各种心内畸形,超声心动图检查在三房心的诊断中有较高价值。手术切除左心房内隔膜并同期矫治合并心内畸形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房心 心内畸形 外科治疗 左心房 诊断 确诊 超声心动图检查 合并 高价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颤动的治疗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陶登顺 王辉山 +3 位作者 汪曾炜 朱洪玉 张南滨 姜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20-821,共2页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心房颤动(AF)的治疗经验,分析AF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110例行CABG术的患者中共26例发生AF(AF组),对其进行药物复律及电复律治疗。对房颤组及未发生AF的其余84例患者(非AF组)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CABG...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心房颤动(AF)的治疗经验,分析AF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110例行CABG术的患者中共26例发生AF(AF组),对其进行药物复律及电复律治疗。对房颤组及未发生AF的其余84例患者(非AF组)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CABG术后发生AF的危险因素。结果CABG术后AF发生率为23·6%,应用可达龙治疗19例,转复为窦性心律17例(84·2%),应用艾司洛尔治疗4例,转复为窦性心律3例(75%),同步直流电复律转复为窦性心律3例(100%)。相关因素分析显示,CABG术后发生AF与年龄、左房大小、右冠状动脉近-中段病变及术前是否应用β受体阻滞剂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年龄>65岁)、术前未应用β受体阻滞剂是A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可达龙、艾司洛尔等药物复律及电复律是治疗CABG术后AF安全有效的方法。对于高龄、左房大及存在右冠状动脉近-中段病变的患者,CABG术前应用β受体阻滞剂是预防术后AF较好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分流术 心房颤动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超声心动图预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房颤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金岩 王辉山 +3 位作者 于岩 张南滨 姜辉 陶登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非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房颤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13例单纯行非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进行分析,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房颤分为房颤组和对照组,采集术前...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非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房颤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13例单纯行非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进行分析,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房颤分为房颤组和对照组,采集术前一般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数据,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3l例f27.4%)患者发生术后房颤。单因素分析显示房颤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室壁运动积分(WMI)、二尖瓣E峰/A峰(E/A)、二尖瓣侧壁处收缩期峰速(s’)、E峰/二尖瓣侧壁处舒张早期峰速(E/E’)、肺动脉收缩压(rASP)、二尖瓣反流(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多凶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后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以相对危险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MI程度、E/E’增高、年龄增加、PASP升高。44例术前有MI,其中房颤组18例,对照组26例,术后1周超声心动图发现房颤组有13例(72.2%)MI无变化,而对照绀仅6例(23.1%)MI无变化,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余2s例患者MI均减轻或消失。房颤组和对照组巾MI患者术前E/Elf苴分别为13.5±4.9和9.94-3.2,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05)。结论CABG术后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为MI、E/E’增高、年龄增加、PASP升高。二尖瓣功能性反流同时伴有左室舒张功能异常(E/E’≥8-10)的患者,应该考虑CABG同时行二尖瓣成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例经右胸前外侧小切口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体会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凯 汪曾炜 +3 位作者 张仁福 朱洪玉 宫汉东 张南滨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04-305,共2页
99例经右胸前外侧小切口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体会110015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外科研究所周凯①汪曾炜张仁福朱洪玉宫汉东张南滨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右胸前外侧切口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654.2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 99例经右胸前外侧小切口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体会110015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外科研究所周凯①汪曾炜张仁福朱洪玉宫汉东张南滨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右胸前外侧切口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654.2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常规经前胸正中切口,需锯开胸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体外循环 切口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氧代谢监测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宏光 张南滨 +3 位作者 汪曾炜 朱洪玉 王辉山 宋恒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6期1850-1851,共2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氧代谢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CABG患者,监测术后1、4、12、24、48h氧供(DO2)、氧耗(VO2)、氧摄取值(ERO2)。结果:CABG术后1hDO2最低,为362.7mL/(min·m2),术后4、12h分别为39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氧代谢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CABG患者,监测术后1、4、12、24、48h氧供(DO2)、氧耗(VO2)、氧摄取值(ERO2)。结果:CABG术后1hDO2最低,为362.7mL/(min·m2),术后4、12h分别为395.8mL/(min·m2)、433.3mL/(min·m2),低于术后24h的467.3mL/(min·m2),术后24h后基本稳定。术后12hVO2最高,为144.3mL/(min·m2)。术后1hERO2最高,为35.1%,术后12hERO2为33.3%,略低于术后1h时,术后24h降低为31.4%。结论:CABG术后1~4h时组织处于缺氧状态,应加强氧供。术后存在病理性氧供依赖现象,氧供临界值为362.7~395.8mL/(min·m2)。CABG术后早期机体处于相对缺氧状态,此时应采用综合措施保证供氧和降低氧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流 氧供 氧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法洛四联症的围术期处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宏光 张南滨 +2 位作者 汪曾炜 朱洪玉 王辉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2期2523-2524,共2页
目的:总结婴儿法洛四联症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全组56例中男39例,女17例,年龄3~12(9.36±2.80)个月,体重3.5~11.0(8.83±1.25)kg。血红蛋白84~276(164.6±34.0)g/L。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畸形一期根治手术。36例采... 目的:总结婴儿法洛四联症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全组56例中男39例,女17例,年龄3~12(9.36±2.80)个月,体重3.5~11.0(8.83±1.25)kg。血红蛋白84~276(164.6±34.0)g/L。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畸形一期根治手术。36例采用传统心肌保护,20例采用改良心肌保护。术后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常规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及降低肺血管阻力药物,合理调整血容量。结果:手术早期死亡10例,死亡率17.9%,其中传统心肌保护9例,改良心肌保护1例。46例(82.1%)术后随访3个月~5年,心功能恢复I级34例、Ⅱ级10例、Ⅲ级2例。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合理的手术方法和心肌保护,及早发现和正确处理并发症,可有效地降低婴儿法洛四联症围术期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乐四联症 婴儿 围术期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外科治疗
13
作者 侯明晓 张仁福 +6 位作者 孙立志 朱洪玉 宫汉东 张南滨 王军 宋恒昌 张静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8-149,共2页
1984年1月~1997年5月,我院共手术治疗原发性心脏肿瘤83例,占同期9282例心内直视手术的0.89%。1临床资料本组原发性心脏肿瘤83例,男27例,女56例,年龄6~69岁,平均44.4岁。粘液瘤80例(附着... 1984年1月~1997年5月,我院共手术治疗原发性心脏肿瘤83例,占同期9282例心内直视手术的0.89%。1临床资料本组原发性心脏肿瘤83例,男27例,女56例,年龄6~69岁,平均44.4岁。粘液瘤80例(附着部位见表1),横纹肌瘤、脂肪瘤和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肿瘤 外科手术 原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调转术后成功救治的临床分析
14
作者 刘健 肖颖彬 +4 位作者 陈林 王学峰 钟前进 张南滨 汪曾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1451-1451,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 大动脉调转术后 救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75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韩宏光 张南滨 +2 位作者 汪曾炜 朱洪玉 王辉山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5年第3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点,为其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住院患者中各类先天性心脏病IE的发生率、临床特点、血培养、心内膜受累和治疗情况。结果①先天性心脏病IE中主动脉瓣受累的发生率最...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点,为其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住院患者中各类先天性心脏病IE的发生率、临床特点、血培养、心内膜受累和治疗情况。结果①先天性心脏病IE中主动脉瓣受累的发生率最高(11/11);②手术证实累及多个瓣膜及病变多样;③尿检查改变、肝肿大和脾肿大的发生率及血培养阳性率下降,可能与抗生素广泛应用及开展侵袭性检查有关。本组血培养阳性率35.7%(20/50),致病菌以草绿色链球菌为常见(14/25);④手术治疗45例,治愈44例,死亡1例,其余内科治愈13例,因动脉栓塞或心功能恶化而自行出院14例,死亡3例。结论适当的内科治疗与积极的外科治疗相结合是治疗IE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存活率、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心内膜炎 先天性心脏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尖瓣闭锁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汪曾炜 费诚鉴 +5 位作者 朱洪玉 宫汉东 孙立志 张南滨 宋恒昌 张仁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71-174,共4页
本所从1979年1月到1991年5月手术治疗三尖瓣闭锁19例。其中Ⅰ_b型11例,6例作了右房和右室连接,2例右房到肺动脉带瓣管道以及3例因漏斗腔堵塞或年龄小而作了全腔静脉与肺动脉连接,Ⅱ_b型6例和Ⅲ_a型2例,均作了右房与肺动脉连接。早期死亡... 本所从1979年1月到1991年5月手术治疗三尖瓣闭锁19例。其中Ⅰ_b型11例,6例作了右房和右室连接,2例右房到肺动脉带瓣管道以及3例因漏斗腔堵塞或年龄小而作了全腔静脉与肺动脉连接,Ⅱ_b型6例和Ⅲ_a型2例,均作了右房与肺动脉连接。早期死亡1例,晚期死亡2例,其余16例经随诊3个月到12年,心功能工级14例,Ⅱ级2例。目前公认,三尖瓣闭锁仍以应用改良Fontan手术为主,但对Ⅰ_b型合并肺动脉瓣及其瓣环狭窄或严重漏斗部狭窄或婴幼儿,可选用全腔静脉与肺动脉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闭锁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激综合征异常房室传导束切断的外科治疗
17
作者 汪曾炜 李莉 +5 位作者 费诚鉴 朱洪玉 宫汉东 刘建实 张南滨 张仁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43-246,共4页
自1986年3月到1991年8月行异常房室传导束切断治疗预激综合征53例,其中左室22例,右室17例,左室加右室7例,后间隔6例和前间隔1例;同时施行先天性心脏畸形和心脏瓣膜病等手术17例,手术病死率为1.9%。52例经6个月到6年随诊,证实异常房室... 自1986年3月到1991年8月行异常房室传导束切断治疗预激综合征53例,其中左室22例,右室17例,左室加右室7例,后间隔6例和前间隔1例;同时施行先天性心脏畸形和心脏瓣膜病等手术17例,手术病死率为1.9%。52例经6个月到6年随诊,证实异常房室传导束切断成功率为94.3%。我们主张采取较积极的态度进行预激综合征的外科治疗,经电生理检查和心外膜标测作异常房室传导束的准确定位,施行较广较深范围的切割,就能提高其外科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激综合征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17例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3
18
作者 费诚鉴 汪曾炜 +5 位作者 张仁福 孙立志 朱洪玉 宫汉东 张南滨 宋恒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27-329,共3页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CAF)17例起源于右冠状动脉者14例,起源于左冠状动脉者3例。瘘口位于右室者11例,左室者3例,肺动脉2例,右房1例。CCAF无特征性的症状和体征,易致误诊,彩色Doppler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升主动脉造影有决定性意义。本病确诊...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CAF)17例起源于右冠状动脉者14例,起源于左冠状动脉者3例。瘘口位于右室者11例,左室者3例,肺动脉2例,右房1例。CCAF无特征性的症状和体征,易致误诊,彩色Doppler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升主动脉造影有决定性意义。本病确诊以后应尽早手术,早期手术预后良好,40岁以后因心功能受累而术后并发症多,影响疗效。合并法乐氏四联症、左室室壁瘤、巨大冠状动脉瘤和左冠状动脉起源异位各1例,均同时手术矫正,无早期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瘘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