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卓元:供给侧改革是适应新形势的主动选择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卓元 《河南科技》 2016年第3期7-7,共1页
供给侧改革是适应新形势的主动选择.对我国来说,新的形势是什么?从国内来说,首先-条应该就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靠增加要素投入的粗放式发展方式走到尽头了.
关键词 改革 供给 经济发展 粗放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政府改革是关键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卓元 《经济研究参考》 2006年第74期16-19,共4页
1995年,中国在制定第九个五年计划时,就提出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任务。但是,从那时到现在,已过了11年时间,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并未实现根本性转变。其原因,除了还存在粗放型扩张的空间以外,主要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95年,中国在制定第九个五年计划时,就提出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任务。但是,从那时到现在,已过了11年时间,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并未实现根本性转变。其原因,除了还存在粗放型扩张的空间以外,主要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特别是政府改革不到位,政府职能没有很好转换。政府机构等虽几经改革,也一再强调要政企分开,但政府仍拥有过多的资源,而且继续充当许多地方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的主角,严重抑制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发挥。有人作过统计,在2003~2004年经济过热中,政府支配的投资的比例竟超过50%。政府参与资源配置的方式和途径有:低价向农民征用土地、违法占地和随意批租土地,正如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官员最近说的:“地方政府违法占地问题突出,凡是性质严重的土地违法行为,几乎都涉及地方政府和相关领导。土地违法中,侵犯农民利益现象严重,低标准土地补偿和拖欠征地补偿费现象普遍。”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新增建设使用地,平均每3亩就有1亩属违法占地。其次,审批项目,包括越权化整为零违反环保等规定促成大项目上马。再次,行政垄断,限制竞争,甚至封锁市场,强迫使用或消费本地生产的产品。还有是信贷干预,迫使当地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提供贷款和信贷优惠;对生产要素和重要资源产品进行价格管制,压低价格,使市场信号严重扭曲;政企不分,干预微观经济活动,包括干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计划生育委员会、妇联等下达招商引资指标,等等。所有这些,都限制和损害了市场配置资源功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 政府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 土地违法行为 微观经济活动 计划生育委员会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调整经济结构 推进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卓元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8-21,共4页
本文认为,调整经济结构,主要是解决中国经济面临的五大失衡问题:一是储蓄与消费失衡,储蓄率太高,消费率太低;二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经济增长过于倚重第二产业;三是投入结构不合理,物质资源消耗太多,技术进步贡献率低;四是人与自然不和... 本文认为,调整经济结构,主要是解决中国经济面临的五大失衡问题:一是储蓄与消费失衡,储蓄率太高,消费率太低;二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经济增长过于倚重第二产业;三是投入结构不合理,物质资源消耗太多,技术进步贡献率低;四是人与自然不和谐不协调;五是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文章提出,要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明确三个问题:第一,转方式、调结构内涵会随着经济增长和矛盾积累而有所扩展;第二,转方式、调结构,就要适当放缓经济增速;第三,主要着力于深化改革和调整政策,推动转方式、调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结构 结构调整 经济转型 发展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需转型:从追求数量扩张转为注重质量效益——未来十年经济走势思考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卓元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共4页
中国经济因连年高速增长而积累了内需与外需失衡、投资与消费失衡、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承受能力失衡、区域与城乡发展失衡等问题。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冲击使中国这几个失衡问题凸显出来,特别是投资与消费失衡问题突出起来。文章指... 中国经济因连年高速增长而积累了内需与外需失衡、投资与消费失衡、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承受能力失衡、区域与城乡发展失衡等问题。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冲击使中国这几个失衡问题凸显出来,特别是投资与消费失衡问题突出起来。文章指出,强刺激投资实现的增长将进一步恶化投资与消费的结构,投资增速过快带来的一个问题是产能过剩,而产能过剩带来的一个严重问题是贷款大量增加形成通货膨胀压力。大量的资金投放正在推高资产价格、催生资产泡沫,而且正在逐步形成通货膨胀压力,这也是中国经济的"隐忧"。"十二五"起要逐步解决长期积累的这些失衡问题。文章提出,中国经济需要及时进行转型,从追求数量扩张型转为注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型,也就是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转型,使经济真正走上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文章还提出了顺利推进经济转型的未来发展建议,一是适当放缓经济增速;二是致力于调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是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失衡 经济转型 深化改革 可持续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突破(上)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卓元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2003年第2期4-8,共5页
根据十六大报告精神,新世纪头20年,我国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领域就要做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年经济总量翻两番,年均增长7.2%,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因此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根据十六大报告精神,新世纪头20年,我国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领域就要做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年经济总量翻两番,年均增长7.2%,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因此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继续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宏观经济调控,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小康社会 市场体系 国有资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国企改革 发展混合所有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卓元 《中国科技产业》 2003年第12期25-28,共4页
关键词 中国 国有企业改革 市场准入制度 竞争机制 所有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突破(下)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卓元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2003年第3期4-6,共3页
根据十六大报告精神,新世纪头20年,我国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领域就要做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年经济总量翻两番,年均增长7.2%,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因此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根据十六大报告精神,新世纪头20年,我国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领域就要做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年经济总量翻两番,年均增长7.2%,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因此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继续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宏观经济调控,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小康社会 市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流通规律 促进流通现代化———贺中国流通经济出版200期
8
作者 张卓元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15,共2页
中国流通经济杂志创刊于1987年初,到2011年5月,走过了近25年的历程,出版发行200期。为纪念中国流通经济杂志出版200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学部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张卓元,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学部委员、... 中国流通经济杂志创刊于1987年初,到2011年5月,走过了近25年的历程,出版发行200期。为纪念中国流通经济杂志出版200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学部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张卓元,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学部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周叔莲,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何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晓亮,北京物资学院教授、北京市政协原副主席、著名物流学家王之泰等专家学者题辞或撰文祝贺,这里以笔会的形式,将文章刊登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流通经济 杂志出版 流通现代化 流通规律 纪念 著名经济学家 经济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两个关键
9
作者 张卓元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10,共4页
本文认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二是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根据这几年的经济实践,要实... 本文认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二是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根据这几年的经济实践,要实现国民经济的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坚持改革方向不动摇,深化改革不停步,重点是政府改革、干部考核体制改革、财税改革、金融改革、价格改革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着力促进"三个转变,"即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 发展方式 又好又快发展 体制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0
作者 张卓元 《燧石》 1997年第Z1期50-55,共6页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理论研究异常活跃,成果累累,有力地促进了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科学的繁荣。伴随着全国工作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经济理论研究工作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一批又一批有才华的年轻人加入到研究队伍中来...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理论研究异常活跃,成果累累,有力地促进了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科学的繁荣。伴随着全国工作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经济理论研究工作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一批又一批有才华的年轻人加入到研究队伍中来,经济理论报刊迅速增加。经济理论研究真正进入全新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时期。 一、近二十年经济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近二十年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理论研究 邓小平经济理论 经济科学 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毛泽东思想 理论界 马克思列宁主义 工作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市场竞争问题的几点思考
11
作者 张卓元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4-6,共3页
研究中国市场竞争问题无疑具有重大意义。转轨时期 ,中国的市场竞争除具有市场竞争的一般性特点外 ,还具有竞争目标一致性、竞争范围的有限性、竞争秩序的非稳定性、竞争环境的不完善性、竞争规则的不明确性等自身的特点。但归根到底 ,... 研究中国市场竞争问题无疑具有重大意义。转轨时期 ,中国的市场竞争除具有市场竞争的一般性特点外 ,还具有竞争目标一致性、竞争范围的有限性、竞争秩序的非稳定性、竞争环境的不完善性、竞争规则的不明确性等自身的特点。但归根到底 ,中国转轨时期的市场竞争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其根本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经济转轨时期 经济效益 市场竞争 市场经济体系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描绘全面改革新蓝图
12
作者 张卓元 《中国报道》 2013年第12期12-17,共6页
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体制改革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并不是不重视其他改革,而是为了更好地全面深化改革。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力量 革新 描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改革的主线是如何确立的?
13
作者 张卓元 《金融经济》 2018年第8期20-22,共3页
两条主线论符合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时代经济改革要“两个重点”推进要求.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谈到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时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
关键词 中国经济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市场化配置 经济体系 产权制度 现代化 大报 代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推进缓慢的四个原因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卓元 《南方农村》 2012年第1期15-15,共1页
经济学家张卓元在《社会科学报》撰文认为,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改革与20世纪80、90年代和新世纪初相比,明显缓慢得多,甚至可以说处于半停滞状态。改革滞后的主要表现是,政府过分主导资源配置,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政事不分问题远未解决。
关键词 张卓元 《社会科学报》 经济改革 资源配置 垄断行业改革 改革进展 市场优化 元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准确定位
15
作者 张卓元 《经济研究参考》 1999年第35期16-17,共2页
这几年我们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改组和“抓大放小”中,常常因对国有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功能有不同认识而影响改革的进程。中共十五大依据邓小平理论,总结实践经验,给国有经济以比较准确的定位。... 这几年我们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改组和“抓大放小”中,常常因对国有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功能有不同认识而影响改革的进程。中共十五大依据邓小平理论,总结实践经验,给国有经济以比较准确的定位。我体会,其要点有四:(1)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经济 准确定位 国民经济命脉 关键领域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实施战略 国有企业改革 市场失效 地位和功能 不同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换和公共政策选择
16
作者 张卓元 《经济研究参考》 1999年第35期19-19,共1页
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职能将相应发生重大变化,公共政策也要作相应的调整。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不分,政府用指令性计划控制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利润和基本折旧都上缴财政,投资向政府申请,企业吃国家... 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职能将相应发生重大变化,公共政策也要作相应的调整。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不分,政府用指令性计划控制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利润和基本折旧都上缴财政,投资向政府申请,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捧铁饭碗由国家包下来。企业办社会,许多公共需要由企业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选择 政府职能转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基本折旧 健康运行 公共需要 国有企业 宏观经济 经济职能 计划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理论研究面临的三大课题
17
作者 张卓元 《经济研究参考》 1997年第75期5-6,共2页
头一个问题,当推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问题。市场经济并不只限于在私有制条件下才能运行和发展。市场经济也可以同公有制包括社会主义国有制相结合。中国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逐步走向市场成为市场竞争主体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与此... 头一个问题,当推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问题。市场经济并不只限于在私有制条件下才能运行和发展。市场经济也可以同公有制包括社会主义国有制相结合。中国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逐步走向市场成为市场竞争主体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与此同时,还要看到,要使公有制同市场经济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理论 三大课题 物价上涨率 公有制 社会主义国有制 市场经济 经济发展速度 经济增长率 发展与稳定 农业劳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8
作者 张卓元 《经济研究参考》 1997年第B5期5-6,共2页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多种所有制经济 公有制为主体 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现阶段 国有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关键领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国民经济命脉 国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19
作者 张卓元 《经济研究参考》 1997年第85期5-5,共1页
所谓以公有制为主体,最根本的,就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准确说是公有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占优势),公有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占优势。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不能走私有化道路,这是坚定不移的。 在社会主... 所谓以公有制为主体,最根本的,就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准确说是公有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占优势),公有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占优势。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不能走私有化道路,这是坚定不移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有制不等于国有制,国有经济只是公有制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要使公有制同市场经济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有制为主体 国有制 占优势 公有制经济 社会总资本 公司制改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公有资本 社会总资产 国有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必须理顺产业利润率利息率、物价上涨率三者关系
20
作者 张卓元 《经济研究参考》 1996年第ZH期8-8,共1页
我国实物产业部门的资金利润率不高,近年来只有7%左右,其中国有部分只有3%左右,大大低于利息率,使经济关系严重扭曲。我们知道,马克思在分析利息时,明确指出,利息只是利润的一部分,必须把平均利润率看成是利息的最后决定作用的最高界... 我国实物产业部门的资金利润率不高,近年来只有7%左右,其中国有部分只有3%左右,大大低于利息率,使经济关系严重扭曲。我们知道,马克思在分析利息时,明确指出,利息只是利润的一部分,必须把平均利润率看成是利息的最后决定作用的最高界限。因此,产业资本的平均利润率应当高于利息率,在纸币流通的今天,还要加上名义利息率应当高于通货膨胀率(以物价上涨率为代表),于是有以下公式:产业资产平均利润率】名义利息率】物价上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价上涨率 利息率 名义利息 资金利润率 顺产 实物产业 平均利润率 三者关系 产业资本 资产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