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沁端区块煤层气水平井分段压裂裂缝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勇年 马新仿 +2 位作者 王怡 侯腾飞 王伟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8-184,199,共8页
为研究煤层气水平井开发中压裂参数影响因素,针对沁端区块煤层气藏条件,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利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极差分析,研究了该煤层气区块裂缝条数、裂缝长度、裂缝间距、导流能力、裂缝布缝规律和裂缝形态组合对压裂水平井产能的... 为研究煤层气水平井开发中压裂参数影响因素,针对沁端区块煤层气藏条件,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利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极差分析,研究了该煤层气区块裂缝条数、裂缝长度、裂缝间距、导流能力、裂缝布缝规律和裂缝形态组合对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增产效果因素按主次顺序依次为生产压差、裂缝条数、导流能力及缝长;1 000 m长水平段煤层气水平井保持生产压差为3-4MPa、裂缝数量6-7条、裂缝间距约150 m并采用均匀布缝、哑铃构造裂缝形态开采效果最好。应用水力喷射分段压裂工艺,对Z-2H水平井U型井组进行了7级压裂施工设计,模拟施工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开发 水平井 分段压裂 裂缝参数优化 水力喷射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8储层直井井网体积压裂影响产能因素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勇年 马新仿 +3 位作者 王怡 何举涛 王伟 郭宇佳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00-104,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8储层,岩性致密、物性差,采用常规重复改造增产措施难度大,现采用滑溜水与冻胶交替注入的混合水压裂技术进行增产改造.基于长8储层的地质特征,应用eclipse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单元井网缝网模型,对储层改造体积大小、...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8储层,岩性致密、物性差,采用常规重复改造增产措施难度大,现采用滑溜水与冻胶交替注入的混合水压裂技术进行增产改造.基于长8储层的地质特征,应用eclipse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单元井网缝网模型,对储层改造体积大小、缝网长宽比、裂缝间距和裂缝导流能力等体积压裂主要产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设计正交试验方案,研究了现有井网对于混合水体积压裂的适配性.同时,在优选的各影响因素条件下,探讨了注水井压裂对于油井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井 混合水压裂 产能影响因素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涩北一号气田第四系Ⅲ-3层组剩余气定量描述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勇年 连运晓 +3 位作者 顾端阳 马元琨 李雪琴 刘国良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9年第5期54-61,共8页
为了充分认识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剩余气富集规律和分布特征,为该气田开发后期的持续稳产提供保障,通过运用数值模拟技术,针对涩北一号气田第四系III-3层组开展剩余气定量描述研究,以期为今后该气田的有效开发提供挖潜方向及调整思路。... 为了充分认识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剩余气富集规律和分布特征,为该气田开发后期的持续稳产提供保障,通过运用数值模拟技术,针对涩北一号气田第四系III-3层组开展剩余气定量描述研究,以期为今后该气田的有效开发提供挖潜方向及调整思路。研究结果表明:①涩北一号气田第四系III-3层组水体大小为30倍水体;②运用渗吸相渗代替驱替相渗使得数值模拟模型更为准确可靠;③剩余气分布与原始储量丰度、构造位置、开发程度、水侵程度等多种因素都有关系;④采用储量丰度和含水饱和度相结合的方式,对剩余气储量分四级进行评价;⑤依据剩余气评价结果,在剩余气富集区内设计不同调整方案,在优选方案的基础上,选取2口新井优先实施,现场投产效果较好。结论认为:涩北气田的持续稳产离不开对剩余气的挖潜,通过研究提出的剩余气定量描述方法,可以为后期剩余气开发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涩北气田 疏松砂岩 剩余气 数值模拟 开发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疏松砂岩气藏水平井出水机理及防控对策——以柴达木盆地台南气田为例 被引量:8
4
作者 杨云 顾端阳 +5 位作者 连运晓 刘国良 韩生梅 常琳 马元琨 张勇年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5-92,共8页
柴达木盆地台南气田水平井出水已成为制约该气田稳产的主要因素。为破解上述难题,基于核磁共振测井解释技术,对储层束缚水饱和度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结合该气田水平井投产初期的生产情况,确定投产即产出层内水的储层特征参数;通过岩心... 柴达木盆地台南气田水平井出水已成为制约该气田稳产的主要因素。为破解上述难题,基于核磁共振测井解释技术,对储层束缚水饱和度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结合该气田水平井投产初期的生产情况,确定投产即产出层内水的储层特征参数;通过岩心气驱水实验对束缚水产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隔夹层击穿实验开展隔夹层封隔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水平井在不同日产气量下,水平段长度对井底压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气田水平井出水防控对策。研究结果表明:①钻遇可动水饱和度大于7.2%、含气饱和度小于63.5%储层的水平井投产初期即会产出地层水;②泥质含量越低、生产压差越大越有利于束缚水的采出,平面非均质性较强的储层束缚水的产出是一个持续的过程;③隔夹层的封隔能力随夹层的垂向渗透率、含水饱和度减小而增强,随泥质含量、夹层厚度增大而增强;④泥质含量大于90%的Ⅰ类泥岩的突破压力约为4 MPa,泥质含量介于80%~90%的Ⅱ类泥岩的突破压力约为2MPa,泥质含量介于60%~80%的Ⅲ类泥岩的突破压力约为1.5MPa。结论认为,通过增加水平段长度和控制生产压差可以延缓边水侵入,延长气井无水采气期;水平井生产初期应均衡采气,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动态监测,出水后应及时排水,以提高气井的累计产气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出水机理 束缚水饱和度 隔夹层 渗透率 非均质储集层 突破压力 柴达木盆地 台南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和直井联合井网形式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郑忠博 刘月田 +2 位作者 张海茹 郑文宽 张勇年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05-109,共5页
针对特低渗透油藏特点,以某实际油藏为基础,进行了合理压裂水平井直井联合井网形式研究;运用典型地质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采用局部网格非均匀加密和等连通系数法对裂缝网格进行了处理;综合对比分析了压裂直井注水-压裂水平井采油、压裂... 针对特低渗透油藏特点,以某实际油藏为基础,进行了合理压裂水平井直井联合井网形式研究;运用典型地质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采用局部网格非均匀加密和等连通系数法对裂缝网格进行了处理;综合对比分析了压裂直井注水-压裂水平井采油、压裂水平井注水-压裂直井采油、水平井注水-压裂水平井采油、直井注水-水平井采油、直井注水-直井采油、压裂直井注水-压裂直井采油等6种井网在不同井距排距的开发效果,优选合理井网形式.研究结果表明,该特低渗透油藏开发合理井距排距为200m×160m,应用压裂直井注水-压裂水平井采油井网可以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 井网 圧采方式 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气藏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及其应用--以柴达木盆地南八仙油气田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马元琨 连运晓 +5 位作者 鱼雪 杨会洁 王海成 程鑫 张勇年 张玲玲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1年第1期18-23,共6页
南八仙油气田是柴达木盆地最为复杂的油气田之一,是典型的长井段多砂层复杂岩性—断块油气田,具有断层类型、断层组合关系复杂,含油气井段长,储层变化大,油气藏类型多样及油气水关系复杂等地质特点。为了厘清该油气田油气水空间分布规... 南八仙油气田是柴达木盆地最为复杂的油气田之一,是典型的长井段多砂层复杂岩性—断块油气田,具有断层类型、断层组合关系复杂,含油气井段长,储层变化大,油气藏类型多样及油气水关系复杂等地质特点。为了厘清该油气田油气水空间分布规律、建立油井注采对应关系、适时指导油气田油气协同开发,采用SKUA-GOCAD软件,以南八仙油气田为研究对象,应用小层精细对比成果为主、地震数据体为辅的基础资料建立三维构造模型、岩相模型和属性模型。经过多方法分析比较,优选出适合南八仙油气田油气水三相流体的建模方法,最终完成数模网格设计及参数粗化和输出,为后续开发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相应的地质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相控"约束,利用变差函数分析对砂体的认识更加清楚,使地质研究、岩相模拟和物性参数模拟三位一体;(2)利用"趋势"技术,将各类地质认识转化为约束条件,合理模拟小层岩相的空间分布,使模拟结果真实可靠;(3)通过插值的方法,结合油气砂体含油气面积的约束建立含气、含油和含水饱和度模型,构建适合复杂断块油气藏的三相流建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南八仙油气田 断块油气藏 三维地质建模 构造模型 岩相模型 属性模型 饱和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饱和度气藏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国良 马元琨 +3 位作者 顾端阳 李会光 连运晓 张勇年 《石化技术》 CAS 2019年第11期111-111,121,共2页
本文利用岩心、测井等资料,深入研究xx低饱和度气藏的岩性、物性等特征,剖析内在联系,建立储层四性关系图版,用于指导储层测井评价。
关键词 低饱和度气藏 储层特征 四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