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4种血液生化指标对疾病预后的预测 被引量:9
1
作者 刘远成 张劲远 +2 位作者 李永海 朱竞 吕文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目的坏死性筋膜炎(NF)病情恶化程度高、进展快,即使接受相关治疗病死率仍较高。文中探讨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与血浆清蛋白(ALB)、前白蛋白(PA)对NF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集团2009年5月至... 目的坏死性筋膜炎(NF)病情恶化程度高、进展快,即使接受相关治疗病死率仍较高。文中探讨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与血浆清蛋白(ALB)、前白蛋白(PA)对NF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集团2009年5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41例肛周NF病例临床资料及入院时血清PCT、CRP和血浆ALB、PA检测数据,统计并分析患者病死情况。将本组患者按照不同预后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评价各项指标对NF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患者男女比例9.25∶1,存在多种合并症,糖尿病最常见(41.46%)。本组患者混合感染率12.20%、细菌培养阴性率17.07%。细菌种类较多,肺炎克雷伯氏菌(20.45%)、大肠埃希菌(15.91%)、链球菌(15.91%)较为多见。本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病死率17.07%。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性别、合并症、微生物测定结果、6 h内手术情况、营养支持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发病至入院时间、入住ICU者占比、血清PCT与CRP、血浆ALB与PA、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引流术者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长、入住ICU、高血清PCT和CRP、低血浆ALB和PA、未行VSD引流术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PCT、CRP及血浆ALB、PA预测预后不良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9、0.811、0.802、0.747;4项指标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26。结论肛周NF患者在性别、合并症、微生物等方面有一定特征,且死亡风险高。血清PCT、CRP及血浆ALB、PA与预后有关,可作为评估预后的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 坏死性筋膜炎 炎症指标 营养指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球海胆人工养殖及增殖技术
2
作者 刘鹏 王文配 +1 位作者 金鑫 张劲远 《科学养鱼》 2023年第6期66-68,共3页
中间球海胆又名虾夷马粪海胆,原分布于日本北海道及俄罗斯远东沿海海域,于1989年引入我国,现已成为我国北方沿海重要的海胆养殖品种。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统计,2021年全国海胆养殖产量达13 590 733千克,比2020年增长了70.90%,养殖面... 中间球海胆又名虾夷马粪海胆,原分布于日本北海道及俄罗斯远东沿海海域,于1989年引入我国,现已成为我国北方沿海重要的海胆养殖品种。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统计,2021年全国海胆养殖产量达13 590 733千克,比2020年增长了70.90%,养殖面积达9 515公顷。根据海域条件选择合适的养殖方式有助于海胆产量和质量的提高。目前中间球海胆人工养殖方式主要有陆上工厂化养殖和海上筏式养殖,增殖方式有底播增殖和人工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远东 人工养殖 日本北海道 虾夷马粪海胆 沿海海域 北方沿海 工厂化养殖 养殖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胆“红斑病”的防控与管理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劲远 高闯 +1 位作者 刘安政 刘屿泽 《科学养鱼》 2023年第10期51-53,共3页
海胆红斑病是一种影响海胆健康的疾病,传染性较强。这是由一类病原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当有受感染的海胆存在于养殖场中时,病原体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水体传播或共用设备等途径传播给健康的海胆。这会导致疾病在养殖系统中快速蔓延,使更... 海胆红斑病是一种影响海胆健康的疾病,传染性较强。这是由一类病原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当有受感染的海胆存在于养殖场中时,病原体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水体传播或共用设备等途径传播给健康的海胆。这会导致疾病在养殖系统中快速蔓延,使更多的海胆受到感染,会导致海胆的健康状况下降,甚至死亡,进一步增加损失和经济风险,其症状包括海胆体表出现红色斑点、颜色异常以及活动能力下降。海胆红斑病会给海胆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该疾病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斑点 红斑病 养殖系统 传染性疾病 共用设备 病原体 海胆 养殖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泻要方辅助治疗轻中度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直肠型合并焦虑状态临床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远成 李永海 +4 位作者 吕文辉 张承岳 张劲远 张娟 叶伟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年第10期1914-1918,共5页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辅助治疗病变位于直肠的轻中度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直肠型合并焦虑状态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理干预效果,并试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56例同时满足轻中度、肝郁脾虚型且病变位于直肠合并焦...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辅助治疗病变位于直肠的轻中度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直肠型合并焦虑状态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理干预效果,并试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56例同时满足轻中度、肝郁脾虚型且病变位于直肠合并焦虑状态的UC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患者。实验组口服痛泻要方联合美沙拉嗪栓纳肛治疗,对照组仅予以美沙拉秦栓纳肛,治疗周期为2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焦虑抑郁评分改变情况、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和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血清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的改变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方面,实验组患者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有效率为89.29%,对照组为6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心理干预方面,实验组于第2个疗程结束时的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评分开始出现明显改善;炎症因子方面,2个疗程后2组患者的外周血中的Treg细胞比例及IL-10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h17细胞比例及IL-17水平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病变位于直肠的轻中度肝郁脾虚型合并焦虑状态的UC患者,美沙拉秦栓结合痛泻要方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其疗效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Treg/Th17细胞的平衡相关;并且对于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痛泻要方 焦虑抑郁 TREG Th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肛周脓肿脓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永海 叶伟明 +3 位作者 刘远成 张承越 张劲远 吕文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5年第4期549-551,共3页
目的:分析肛周脓肿病原学分布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提高疗效。方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滨湖医院肛肠科住院的52例肛周脓肿脓液进行革兰氏染色、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同时检测超广谱... 目的:分析肛周脓肿病原学分布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提高疗效。方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滨湖医院肛肠科住院的52例肛周脓肿脓液进行革兰氏染色、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同时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结果:52例肛周脓肿患者脓液细菌培养:革兰氏阴性杆菌44例,占95.65%,革兰氏阳性球菌2例,占4.35%。大肠埃希菌共35例,占培养总数的76.09%;肺炎克雷伯菌6例,占培养总数的13.04%;其他5例(奇异变形杆菌、产气肠杆菌、弗劳地柠檬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各1例),占培养总数的10.87%。产ESBLs(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16例,占36.36%,均为大肠埃希菌。结论:肛周脓肿感染的病原菌以肠杆菌科细菌为主,且菌株的耐药率和ESBLs检出率均较高,临床应根据细菌培养药敏试验、ESBLs检测结果及循证学依据,合理选用或调整治疗药物,有效治疗肛周脓肿并控制耐药菌的产生和播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细菌培养 药物敏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