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体外循环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异丙酚血药浓度及麻醉深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加强 孟凡民 +2 位作者 秦秉玉 赵素真 牛全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2期73-75,共3页
采用麻醉深度监测仪监测行低温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大脑状态指数(CSI)。记录CPB前、CPB开始后不同时间点的CSI、鼻咽温度、平均动脉压、心率、血红蛋白,并在相同时间点抽取桡动脉血5ml,测定异丙酚血药浓度。发现CPB后2 mi... 采用麻醉深度监测仪监测行低温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大脑状态指数(CSI)。记录CPB前、CPB开始后不同时间点的CSI、鼻咽温度、平均动脉压、心率、血红蛋白,并在相同时间点抽取桡动脉血5ml,测定异丙酚血药浓度。发现CPB后2 min异丙酚血药浓度下降,30 min时上升至CPB前水平;CPB期间各时间点的CSI明显低于CPB前(P均<0.01),CPB停止后恢复至CPB前水平。认为低温CPB开始阶段,异丙酚血药浓度明显下降,30 min后恢复至CPB前水平;CSI在低温期间维持在较低水平,并随鼻咽温度下降而降低。异丙酚血药浓度与CSI的变化没有直线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转流术 异丙酚 药代动力学 脑电描记术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高渗晶胶体液对患者电解质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张加强 孟凡民 +3 位作者 王开伟 辛维政 王旭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2期65-66,共2页
目的观察麻醉前输注不同剂量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SH)对凝血功能、电解质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腰麻下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B组麻醉前分别输注4和6 ml/kg HSH。分别于输注前及输注后10、20、30 min抽取输液对... 目的观察麻醉前输注不同剂量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SH)对凝血功能、电解质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腰麻下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B组麻醉前分别输注4和6 ml/kg HSH。分别于输注前及输注后10、20、30 min抽取输液对侧上肢静脉血5 ml,检测血K+、Na+、Cl-、Hb、Hc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并记录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结果与输注前比较,两组输注HSH后各时点Na+、Cl-升高,K+降低,Hb及Hct均下降,B组Hb下降较A组明显;两组输注前后及组间PT、TT、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输注后各时点APTT延长(P<0.05)。结论预注HSH4和6 ml/kg可起到血液稀释的效果,对电解质、凝血功能无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 电解质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亚麻芽期耐镉鉴定指标的选取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加强 史小华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10期1714-1716,共3页
通过测定不同浓度镉胁迫处理下亚麻芽期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简易活力指数、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平均发芽速度和生物量等9项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亚麻芽期耐镉鉴定指标进行评价和筛选。结果表明,镉胁迫明显... 通过测定不同浓度镉胁迫处理下亚麻芽期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简易活力指数、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平均发芽速度和生物量等9项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亚麻芽期耐镉鉴定指标进行评价和筛选。结果表明,镉胁迫明显抑制了亚麻的发芽,镉浓度越高,对亚麻发芽的抑制作用越大;各指标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生物量与其他8个指标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对发芽率、发芽率、平均发芽速度和发芽指数4个指标与生物量有较强的关联度,可作为亚麻芽期耐镉鉴定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芽期 镉胁迫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长光周期对罗汉松和鸡爪槭苗期生长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朱开元 刘慧春 +4 位作者 周江华 邹清成 马广莹 张加强 魏红旭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0-198,共9页
采用盆栽试验,通过每天将光周期延长至约18h的处理对罗汉松和鸡爪槭容器苗木进行培育,以自然光周期为对照,研究2种苗木在养分吸收和利用方面的响应。结果表明:和自然光周期处理相比,在延长光周期培育下罗汉松和鸡爪槭的苗高增幅分别达到... 采用盆栽试验,通过每天将光周期延长至约18h的处理对罗汉松和鸡爪槭容器苗木进行培育,以自然光周期为对照,研究2种苗木在养分吸收和利用方面的响应。结果表明:和自然光周期处理相比,在延长光周期培育下罗汉松和鸡爪槭的苗高增幅分别达到17%(P=0.004 8)和20%(P=0.023 0),但新根数分别下降了31%(P=0.044 2)和21%(P=0.026 5),地径和根长均未出现显著响应;光周期延长也使鸡爪槭苗木的生物量(P=0.005 5)和氮(N)(P=0.018 3)、磷(P)(P=0.012 5)、钾(K)(P=0.001 4)含量均显著增加,却并未引起罗汉松体内P和K含量发生变化;试验结束时,罗汉松体内N、P、K质量分数分别为(1.57±0.14)%、(0.93±0.25)%和(1.21±0.15)%,分别比鸡爪槭高8%(P=0.045 8)、87%(P<0.000 1)和110%(P<0.000 1);延长光周期会同时提高苗木对N的吸收和利用效率,但是不会影响养分淋溶。总体上,虽然延长光周期处理对2种苗木的生长和养分吸收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容易导致苗木出现"头重脚轻"的形态,并且在苗体养分浓度稀释方面存在极大的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松 鸡爪槭 延长光周期 容器苗 生长 养分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麻醉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5
作者 张加强 孟凡民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7期15-18,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麻醉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1组(D1组)、右美托咪定2组(D2组)及对照组(C组)各20例,三组麻醉诱导及维持用药相同,术中切开...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麻醉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1组(D1组)、右美托咪定2组(D2组)及对照组(C组)各20例,三组麻醉诱导及维持用药相同,术中切开皮肤即刻,对照组静脉输注生理盐水20 mL,D1组和D2组分别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1μg/kg;其后D1组和D2组分别以右美托咪定0.3、0.5μg/(kg.h)持续输注至术毕,C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即刻(T1)、术毕(T2)、术后第1天(T3)、术后第7天(T4)采集患者肘静脉血样,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IL-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术前24 h及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采用简易智力状态监测表(MMSE)评估患者术前24 h、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认知功能。结果①与T1比较,三组T2和T3时SOD活性降低,D2组T3时点SOD活性高于其他两组(P均<0.05);与T1比较,三组T2和T3时MDA水平均升高,D2组T3时点MDA水平低于其他两组(P均<0.05)。②与T1比较,三组其余时点IL-6水平均升高,D2组T2和T3时点低于其他两组(P均<0.05);与T1比较,三组T2、T3时NSE浓度升高,D2组T2、T3时点NSE浓度低于其他两组(P均<0.05)。③与术前24 h比较,术后第1天三组MMSE评分均降低,D2组术后第1、3天MMSE评分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均<0.05);D1组、D2组和C组分别有8、4、10例发生认知功能障碍,D2组发生率显著低于D1组和C组(P<0.05)。结论 1μg/kg右美托咪定麻醉可改善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氧化应激损伤及炎症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食管癌手术 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感染性休克患儿围术期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6
6
作者 丁卫卫 +1 位作者 张加强 孟凡民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2期68-70,共3页
目的进一步提高外科感染性休克患儿围术期麻醉管理水平。方法对38例伴感染性休克患儿(坏疽性阑尾炎伴穿孔20例,嵌顿疝合并腹膜炎9例,胃穿孔9例),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选择静注咪唑安定、依托咪酯、芬太尼、罗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在手术... 目的进一步提高外科感染性休克患儿围术期麻醉管理水平。方法对38例伴感染性休克患儿(坏疽性阑尾炎伴穿孔20例,嵌顿疝合并腹膜炎9例,胃穿孔9例),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选择静注咪唑安定、依托咪酯、芬太尼、罗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在手术的过程中监测患儿心电图(ECG)、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无创血压(NIBP)、尿量、体温、中心静脉压(CVP)、有创动脉血压(ABP)、红细胞压积(Hct)、血糖、乳酸及电解质。术中根据血压和中心静脉压指导输液,充分的液体复苏治疗;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根据休克程度给予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和循环灌注。结果 38例患儿麻醉效果充分,术后SpO2、MAP、尿量、Hct、CVP较术前明显升高(P均<0.05),HR、乳酸水平、血糖明显下降(P均<0.05)。32例术毕清醒安全拔管,6例送ICU。1例合并先心病进展为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第2天死亡。结论感染性休克患儿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是围术期维持内环境稳定和脏器功能,避免脏器进一步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小儿 麻醉 血管活性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分娩镇痛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夏令杰 张加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1期85-86,共2页
足月妊娠持续硬膜外镇痛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三组各20例。Ⅰ组采用0.2μg/ml舒芬太尼+0.1%罗哌卡因,Ⅱ组0.4μg/ml舒芬太尼+0.1%的罗哌卡因,Ⅲ组0.6μg/ml舒芬太尼+0.1%的罗哌卡因。分别记录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前及PCEA后10、30、... 足月妊娠持续硬膜外镇痛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三组各20例。Ⅰ组采用0.2μg/ml舒芬太尼+0.1%罗哌卡因,Ⅱ组0.4μg/ml舒芬太尼+0.1%的罗哌卡因,Ⅲ组0.6μg/ml舒芬太尼+0.1%的罗哌卡因。分别记录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前及PCEA后10、30、60 min、宫口开全和胎儿娩出时的疼痛强度(VAS)评分、产妇SpO2,并观察产程进展情况、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无痛分娩开始后各时间点Ⅱ组和Ⅲ组的VAS评分与Ⅰ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产妇的SpO2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产妇的脐血PCO2与Ⅰ组及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0.4μg/ml舒芬太尼+0.1%的罗哌卡因用于分娩后PCEA对产妇及新生儿影响小,镇痛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分娩 罗哌卡因 镇痛 产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产妇腰麻后应用低血压综合征预防托架对新生儿脐血血气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姚翔燕 孟凡民 +2 位作者 张加强 杜献慧 齐艳艳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6期17-19,共3页
目的观察剖宫产产妇术中腰麻后应用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预防托架(以下简称托架)对新生儿脐血血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120例择期在腰麻下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孕妇麻醉后手术床左倾150,实验组麻... 目的观察剖宫产产妇术中腰麻后应用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预防托架(以下简称托架)对新生儿脐血血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120例择期在腰麻下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孕妇麻醉后手术床左倾150,实验组麻醉后应用托架。胎儿娩出尚未出现第1次呼吸之前用两把血管钳钳夹一段脐带,抽取脐动脉、脐静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实验组脐动脉血pH、PO2、PCO2、BE、HCO3-分别为7.28±0.06、(15.93±4.41)mmHg、(47.25±8.52)mmHg、(-4.05±2.50)mmol/mL、(23.13±4.28)mmol/mL,脐静脉血分别为(7.31±0.06)、(21.28±4.24)mmHg、(42.59±7.72)mmHg、(-4.73±1.93)mmol/mL、(21.90±3.46)mmol/mL;对照组脐动脉血分别为7.24±0.08、(14.57±5.08)mmHg、(51.01±12.49)mmHg、(-5.03±2.00)mmol/mL、(23.62±8.60)mmol/mL。实验组新生儿脐动脉、脐静脉血pH、BE与对照组相比P均<0.05。对照组7例新生儿脐动脉血pH<7.15,实验组无脐动脉血pH<7.15者,两组脐动脉血pH<7.15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腰麻后应用托架能升高新生儿脐动静脉pH和BE,预防新生儿酸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麻 剖宫产 新生儿 血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观赏海棠抗逆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刘慧春 朱开元 +2 位作者 周江华 张加强 谭晨 《浙江林业科技》 2020年第5期84-88,共5页
观赏海棠Malusspp.为蔷薇科Rosaceae苹果属Malus或木瓜属Chaenomeles观赏树种,包括国内常见的西府海棠Malus micromalus,皱皮木瓜(别名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垂丝海棠M.halliana等种类以及一类来自国外被统称为北美海棠的品种... 观赏海棠Malusspp.为蔷薇科Rosaceae苹果属Malus或木瓜属Chaenomeles观赏树种,包括国内常见的西府海棠Malus micromalus,皱皮木瓜(别名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垂丝海棠M.halliana等种类以及一类来自国外被统称为北美海棠的品种。文章分别从我国观赏海棠的抗寒性、抗旱性、抗高温、抗盐碱以及抗病虫害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今后可从抗逆性分子层面进行研究,如抗性基因的筛选、克隆、鉴定以及分子标记等方面,在抗病虫害研究方面,通过生物防治措施以减少农药的施用和对环境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海棠 抗逆性 抗寒性 抗旱性 耐高温 耐盐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种量与除草方式对红麻生长和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及其效益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常理 骆霞虹 +2 位作者 张加强 朱关林 金关荣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92-1697,共6页
以水稻—红麻轮作地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精量播种和不同除草方式对红麻生产效益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5万株·hm-2+除草剂处理的红麻生长速度最快,株高达455.23 cm;在整个生长期间,该处理的红麻茎粗、皮厚、单株鲜(干)叶重、单株鲜(... 以水稻—红麻轮作地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精量播种和不同除草方式对红麻生产效益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5万株·hm-2+除草剂处理的红麻生长速度最快,株高达455.23 cm;在整个生长期间,该处理的红麻茎粗、皮厚、单株鲜(干)叶重、单株鲜(干)骨重、单株鲜(干)皮重、单株鲜(干)生物量表现较好,均与其他处理存在显著性差异。小区干皮产量则以27万株·hm-2+除草剂处理最高,达6 772.50 g。后期小区的有效株数表现出喷除草剂>人工除草>不除草的趋势。各处理的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土壤速效磷与有机质含量无显著差异。喷施除草剂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较好,均在77%以上。去掉种子与除草成本,单位面积产值最大的是27万株·hm-2+除草剂处理,其经济效益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茬红麻 精量播种 除草方式 生产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回收自体输血对脑动脉瘤患者术后疗效及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卢伟东 赵亮 +3 位作者 张加强 李慧蕴 孙志国 苌恩强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 探讨术中回收自体输血对脑动脉瘤患者术后疗效及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脑动脉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术中回收自体输血,对照组异体输血.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感染发生率及手术前后的红细... 目的 探讨术中回收自体输血对脑动脉瘤患者术后疗效及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脑动脉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术中回收自体输血,对照组异体输血.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感染发生率及手术前后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炎性因子及红细胞免疫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总优良率为87.1%,对照组为64.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感染,对照组总感染率为12.9%,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第3 d及第7 d观察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干扰素-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手术后第3 d及第7 d观察组红细胞C3b受体、红细胞免疫黏附促进因子及肿瘤红细胞花环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免疫粘附抑制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中回收自体输血可以促进脑动脉瘤患者术后恢复,降低感染发生率,降低免疫反应及炎性反应,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术中回收自体输血 异体输血 疗效 感染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幼细胞性贫血误诊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伟 张加强 +1 位作者 郭玉琳 鲁勤 《临床误诊误治》 2005年第5期307-308,共2页
关键词 贫血 巨幼细胞性 红细胞 异常 骨髓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眼视训练对共同性外斜视手术效果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加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2213-2214,共2页
目的:探讨双眼视训练对共同性外斜视手术效果影响。方法:对90例7岁以上共同性外斜视患者术后分两组,一组术后行同视机训练,另一组术后未行同视机训练;观察术后6mo及1a双眼单视功能及眼位情况。结果:训练组术后经同视机训练后具备Ⅰ,Ⅱ,... 目的:探讨双眼视训练对共同性外斜视手术效果影响。方法:对90例7岁以上共同性外斜视患者术后分两组,一组术后行同视机训练,另一组术后未行同视机训练;观察术后6mo及1a双眼单视功能及眼位情况。结果:训练组术后经同视机训练后具备Ⅰ,Ⅱ,Ⅲ级视功能的患者比术前明显增加;术后6mo及术后1a具备Ⅰ,Ⅱ,Ⅲ级视功能的患者,与非训练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共同性外斜视术后同视机训练组双眼眼位正位率明显增加,过矫或欠矫率明显下降,与非训练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7岁以上的共同性外斜视患者术后经同视机训练能使部分患者单视功能恢复,而且眼位回退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性外斜视 双眼单视 眼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对胃癌手术患者应激激素水平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卢伟东 赵亮 +3 位作者 张加强 李慧蕴 孙志国 苌恩强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33-36,共4页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对胃癌手术患者应激激素水平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32例择期行胃癌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对照组给予芬太尼静脉麻醉.比较两组苏醒时间、自主呼...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对胃癌手术患者应激激素水平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32例择期行胃癌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对照组给予芬太尼静脉麻醉.比较两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吞咽反射恢复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麻醉诱导前、插管后1 m in、插管后5 m in、切皮时、切皮后30 m in、手术结束时的血糖、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及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结果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吞咽反射恢复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插管后1 min、插管后5 min、切皮时、切皮后30 m in及手术结束时观察组血糖、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瑞芬太尼能减轻胃癌患者手术中过强的应激反应,降低应激激素水平,维持理想、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水平,有利于保证手术麻醉安全,降低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手术 瑞芬太尼 麻醉 应激激素 血流动力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方肌阻滞和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开腹肝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倚天 +4 位作者 贾佳 崔明珠 连仲 张加强 王慧慧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2期2211-2214,共4页
目的比较腰方肌阻滞(QLB)和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对肝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9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择期行开腹肝切除术的100例患者,所有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QLB(Q)组(n=50)... 目的比较腰方肌阻滞(QLB)和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对肝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9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择期行开腹肝切除术的100例患者,所有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QLB(Q)组(n=50)和肋缘下TAP(T)组(n=50)。分别于术前在超声引导下行外侧弓状韧带上QLB和肋缘下TAP,注入3.3 g·L^(-1)罗哌卡因30 mL。待阻滞效果确切后行常规全身麻醉和手术。记录并比较两组神经阻滞的操作时间、术后6、12、24、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泵的有效按压次数。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的发生以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与Q组比较,T组神经阻滞的操作时间更短(P<0.05)。两组术中低血压和窦性心动过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比较,Q组术后6 h VAS评分更低,术后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更少(P<0.05)。其他时点VAS评分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开放性肝切除术患者,外侧弓状韧带上QLB比肋缘下TAP有更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方肌阻滞 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 开放性肝切除术 术后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高锋 连洋洋 +1 位作者 张加强 孟凡民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5年第10期39-40,共2页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足月头位单胎,拟行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50例,ASAI~Ⅱ级,随机分为3组。镇痛A组50例(腰麻选用0.2%罗哌卡因2 ml,硬膜外给药选用0.1%罗哌卡因7~10 ml),镇痛B组50例(腰麻时给予5...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足月头位单胎,拟行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50例,ASAI~Ⅱ级,随机分为3组。镇痛A组50例(腰麻选用0.2%罗哌卡因2 ml,硬膜外给药选用0.1%罗哌卡因7~10 ml),镇痛B组50例(腰麻时给予5μg舒芬太尼,硬膜外给药配比0.1%罗哌卡因复合0.4μg/ml舒芬太尼,背景剂量为4 ml/h,产妇自控给药量5 ml/次,锁定时间30 min)。观察记录各组镇痛效果、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镇痛组产妇镇痛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A组和镇痛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产程时间、剖宫产率、胎儿娩出后1、5 min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产妇未出现运动阻滞,基本上做到了'可行走分娩镇痛'。镇痛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1%罗哌卡因复合0.4μg/ml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膜外分娩镇痛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分娩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拉西酮联合氟伏沙明治疗强迫症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加强 程亚玲 马海峰 《天津药学》 2014年第3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联合氟伏沙明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人组条件的6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予氟伏沙明口服,起始剂量25mg/d,剂量范围100—250mg/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齐拉西酮,起始剂量40mg...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联合氟伏沙明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人组条件的6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予氟伏沙明口服,起始剂量25mg/d,剂量范围100—250mg/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齐拉西酮,起始剂量40mg/d,剂量范围60—120mg/d,两组均治疗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末采用强迫症量表(Y—BOCS)评定疗效,同时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2、4、8周末,两组Y—BOCS的评分均降低,但治疗组较对照组均下降明显(P〈0.05);两组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齐拉西酮联合氟伏沙明治疗强迫症临床疗效优于单用氟伏沙明,安全性两组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拉西酮 氟伏沙明 强迫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个芍药油用品种在杭州的结实特性表现 被引量:7
18
作者 史小华 马广莹 +4 位作者 金亮 朱开元 周江华 邹清成 张加强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3期459-462,共4页
对10个芍药品种引种到杭州的物候期、植株长势、结实特性和抗病性等进行比较研究认为,杭白芍和紫凤羽各指标表现优良,结实量高且抗性强,可作为杭州推广种植的油用芍药专用品种。本研究为芍药籽油开发利用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芍药 油用品种 引种 结实特性 杭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托啡诺与舒芬太尼对肝胆外科非单纯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倚天 +4 位作者 陶渊 陈超 连仲 张加强 王慧慧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5期2830-2834,共5页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和舒芬太尼对肝胆外科非单纯胆囊切除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择期行手术治疗的2567例非单纯胆囊切除患者,根据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物种类分为布托啡诺组(B组)...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和舒芬太尼对肝胆外科非单纯胆囊切除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择期行手术治疗的2567例非单纯胆囊切除患者,根据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物种类分为布托啡诺组(B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应用倾向评分匹配(PSM)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合并症、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液体输入量、出血量、尿量,以1∶1的比例进行倾向评分匹配。比较匹配之后两组患者术后中重度疼痛、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PSM后,B组术后中重度疼痛的发生率低于S组(P<0.05)。术后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B组低于S组(P<0.05)。术后1 d恶心发生率,S组高于B组(P<0.05)。两组术后2 d恶心发生率,术后1、2 d呕吐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舒芬太尼相比,布托啡诺可减少肝胆外科非单纯胆囊切除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的发生,是可用于肝胆外科非单纯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阿片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托啡诺 舒芬太尼 肝胆外科 术后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梨形孢对文心兰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慧春 李明江 +5 位作者 金亮 田丹青 朱开元 张加强 周江华 谭晨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4期642-645,共4页
以文心兰为材料,建立印度梨形孢与文心兰的组培共培养体系,并研究印度梨形孢对文心兰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印度梨形孢在G10培养基的共培养体系中能够正常生长,可定殖于文心兰的根部表皮层,对文心兰植株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以文心兰为材料,建立印度梨形孢与文心兰的组培共培养体系,并研究印度梨形孢对文心兰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印度梨形孢在G10培养基的共培养体系中能够正常生长,可定殖于文心兰的根部表皮层,对文心兰植株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株高比对照增加70%左右,鲜重增加96%左右,根系数量和长度都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梨形孢 文心兰 定殖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