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例创伤性脾破裂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剑林 陈卫东 +1 位作者 吴雪生 王兴宇 《肝胆外科杂志》 2018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在创伤性脾破裂治疗中的优势。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20例创伤性脾破裂行腹腔镜脾切除术(LS)和开腹脾切除术(OS)的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LS组(8例)和OS组(12例),进行两...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在创伤性脾破裂治疗中的优势。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20例创伤性脾破裂行腹腔镜脾切除术(LS)和开腹脾切除术(OS)的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LS组(8例)和OS组(12例),进行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的比较。结果LS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而OS组手术时间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因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于创伤性脾破裂的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脾破裂 腹腔镜 脾切除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2在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2
作者 张剑林 陈卫东 王兴宇 《肝胆外科杂志》 2021年第3期214-216,共3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AP严重程度的关系;为AP患者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外科及EICU收... 目的探讨白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AP严重程度的关系;为AP患者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外科及EICU收治的AP患者共70例,按照最新的AP诊疗指南进行分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1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18例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oderatel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及37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受试者血清IL-22的水平。结果所有AP患者血清IL-2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2与AP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分级程度越高,患者血清IL-22水平越高;SAP组、MSAP组、MAP组及对照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22可能与AP发病发展有关;可能对AP诊治提供辅助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白细胞介素22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胰汤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7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3
作者 汤亲青 蒯加高 +3 位作者 张剑林 刘雷 王兴宇 方茂勇 《肝胆外科杂志》 2011年第5期355-356,共2页
目的探讨清胰汤联合生长抑素对治疗急性轻型胰腺炎的疗效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0年8月至2011年4月期间内收治的70例急性轻型胰腺炎患者的有效临床资料,按单双日入院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进行常... 目的探讨清胰汤联合生长抑素对治疗急性轻型胰腺炎的疗效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0年8月至2011年4月期间内收治的70例急性轻型胰腺炎患者的有效临床资料,按单双日入院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进行常规治疗,另一组给予生长抑素联合清胰汤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生长抑素联合清胰汤组症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腹痛缓解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血清淀粉酶值恢复正常的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清胰汤为有效的治疗急性轻型胰腺炎的药物,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轻型胰腺炎可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酶 前瞻性分析 清胰汤 生长抑素 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4
作者 孙俊峰 汤亲青 +1 位作者 张剑林 方茂勇 《肝胆外科杂志》 2014年第5期394-396,共3页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其病因有胆源性、酒精性、高脂血症性、创伤性、药物性、暴饮暴食等,0在中国以胆源性为主,但随着现代饮食结构的改变、运动减少、肥胖人群增多,高脂血症引起的急性胰腺炎越来...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其病因有胆源性、酒精性、高脂血症性、创伤性、药物性、暴饮暴食等,0在中国以胆源性为主,但随着现代饮食结构的改变、运动减少、肥胖人群增多,高脂血症引起的急性胰腺炎越来越多,已是仅次于胆源性、酒精性之后的急性胰腺炎(AP)常见原因,并且病情更为凶险,容易反复发作,已引起的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有不少学者提出HLAP有以下特别的临床特点:(1)易反复发作,血脂水平越高,胰腺炎复发的可能性越大,控制患者血清三酰甘油(TG)〈5.65mmol/L,可防止HLAP的进展;(2)部分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HTG)患者由于乳糜颗粒沉积,可在肢体、臀部、背部看到黄色瘤,或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脂血症,由于脂肪沉积可造成肝脾肿大、脂肪肝等相关表现;(3)发病人群特征与其他病因所致AP不同,HLAP患者的发病年龄较小,未控制的糖尿病患者、肥胖、酗酒、妊娠、高脂血症家族史患者的HLAP发病风险较高。本文就HLAP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治疗进展,结合文献,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高脂血症 发病机制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结石继发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时机及疗效的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吴雪生 张剑林 +3 位作者 王兴宇 高登辉 王景钧 胡志旭 《肝胆外科杂志》 2018年第3期180-183,共4页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继发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手术时机的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肝胆外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32例行肝胆外科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继发ABP患者为病例来源,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将所有患...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继发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手术时机的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肝胆外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32例行肝胆外科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继发ABP患者为病例来源,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早期手术组(n=16)和延期手术组(n=16),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择期手术,早期手术组在胰腺炎完全好转且能自主进食后,在出院前进行手术,延期手术组在胰腺炎好转出院后1个月以上择期进行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及住院期间均未出现死亡病例,早期手术组手术时间[(104.88±64.90)min]、术中出血量[(25.75±8.30)m L]均明显短于延期手术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4.13±1.36)d]相似(P>0.0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6.25%vs 12.50%)相似(P>0.05),早期手术组中位随访时间为(7.81±2.08)个月,延期手术组中位随访时间为(6.39±1.76)个月,随访期间早期手术组无复发病例,延期手术组有2例(12.50%)复发(P<0.05)。早期手术组术后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延期手术组[(6.22±0.96)分vs(12.01±1.58)分](P<0.05),早期手术组预后更好。结论手术时机的选择对胆囊结石继发ABP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均有重大影响,应当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进行手术以减少手术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源性胰腺炎 手术时机 临床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32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兴宇 唐水兵 +2 位作者 张剑林 汤亲青 方茂勇 《肝胆外科杂志》 2013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治疗胆石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32例施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60~180 min,其中术后胆...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治疗胆石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32例施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60~180 min,其中术后胆瘘1例,经腹腔引流5 d后停止,住院时间5~14 d。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安全、有效,患者术后恢复快,可作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常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探查术 腹腔镜检查 胆道镜检查 一期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内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汤亲青 王兴宇 +2 位作者 张剑林 崔笑 方茂勇 《肝胆外科杂志》 2013年第5期356-357,共2页
目的 比较性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外科采用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的2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开腹治疗... 目的 比较性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外科采用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的2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开腹治疗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切口愈合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胆石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临床体会 被引量:9
8
作者 陈佳 王兴宇 +2 位作者 张剑林 朱振中 余宏铸 《肝胆外科杂志》 2022年第4期297-300,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疗效和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33例。研究组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手术治疗18例,对照组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手术治疗15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疗效和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33例。研究组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手术治疗18例,对照组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手术治疗15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住院总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管拔出时间、术后首次通气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把握适应征的前提下,具有更小创伤的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相比较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取石+T管引流更加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镜 胆总管结石 一期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停车场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及施工监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剑林 王非 +2 位作者 许圆昌 田宇 刘新悦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18期16-18,共3页
针对当前深基坑支护建设工程工期长、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采用三轴搅拌桩施工工艺来进行支护桩的建造,同时,针对深基坑支护建设工程进行了监测方案的研究。通过提出方法建造的支护桩整体稳定性系数为2.375,大于相关规范规定的1.35。
关键词 地下停车场 深基坑 支护结构设计 施工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ERCP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与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学虎 张剑林 王兴宇 《肝胆外科杂志》 2022年第5期356-360,共5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有效性及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57例,对照组(n=28)患者在入院后72小时内实施ERCP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有效性及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57例,对照组(n=28)患者在入院后72小时内实施ERCP治疗,观察组(n=29)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注射液100ml Tid治疗1周。此外,两组患者均给予禁食补液等对症的支持疗法。并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在显效性,术前术后凝血功能,炎症水平以及并发症的出现等。结果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基本资料比较未见差异,但经过相应的治疗后,观察组的显效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9);且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P<0.001),腹痛缓解时间(P=0.020),体温恢复正常时间(P<0.001)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在炎症反应方面,治疗后观察组的CRP(P=0.018)、WBC(P=0.041)、PAMY(P=0.01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联合血必净治疗后,患者的炎症反应得到改善。此外,在凝血功能方面,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APTT(P=0.017)、PT(P=0.026)、TT(P=0.003)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I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在术后并发症统计方面,实验组患者术后出现出血、穿孔、感染例数分别为:2、0、1例;对照组出现出血、穿孔、感染例数分别为:1、0、1例,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ERCP联合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较单纯ERCP治疗具有更高的显效性,可以减少住院时间,并减轻炎症反应,使患者凝血功能趋于正常,且无更高的术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血必净注射液 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行LC术疗效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汤亲青 王兴宇 +1 位作者 张剑林 方茂勇 《肝胆外科杂志》 2014年第1期46-47,共2页
目的 分析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3年11月间我院急诊外科收治的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其进行治疗,并将治疗的效果进... 目的 分析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3年11月间我院急诊外科收治的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其进行治疗,并将治疗的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这42例患者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均顺利完成,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一例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65.4±1.6)min,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5±1.4)天.结论 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微创、治愈率高、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例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治疗体会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兴宇 张剑林 陈卫东 《肝胆外科杂志》 2016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治疗方式的选择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8例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常规给予抗休克输血止血治疗,11例行急诊肝切除术,术后均康复出院;5例行单纯介...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治疗方式的选择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8例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常规给予抗休克输血止血治疗,11例行急诊肝切除术,术后均康复出院;5例行单纯介入治疗,其中4例好转出院,1例死亡;内科保守治疗2例,1例好转,1例死亡。结论对于有急诊肝切除指征的病例,应首选急诊手术,对于一般情况差、瘤体过大、肝功能失代偿及不能行肝切除术患者首选急诊介入止血,介入术后选择性肝切除术被认为是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的有效治疗策略,保守治疗效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破裂出血 肝切除术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肝破裂42例临床诊治体会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雷 徐周纬 张剑林 《肝胆外科杂志》 2016年第3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肝破裂的病情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2010—2016年)我院收治的42例创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保守治疗适用于轻度肝损伤患者,介入后手术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手术治疗组。结论创伤性肝破裂... 目的探讨创伤性肝破裂的病情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2010—2016年)我院收治的42例创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保守治疗适用于轻度肝损伤患者,介入后手术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手术治疗组。结论创伤性肝破裂早期诊断伤情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是挽救患者生命和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肝破裂 诊治 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73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金 张剑林 《肝胆外科杂志》 2021年第3期236-238,共3页
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逐年呈整体上升趋势,在我国,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增长速度较为明显,食管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这四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占前十位恶性肿瘤死亡总数的40.75%[1]。随着内镜下治疗、手术、放化疗、基因... 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逐年呈整体上升趋势,在我国,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增长速度较为明显,食管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这四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占前十位恶性肿瘤死亡总数的40.75%[1]。随着内镜下治疗、手术、放化疗、基因靶向药物等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73 肝癌 胃癌 结直肠癌 胰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妊娠合并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治分析
15
作者 程炯炯 王兴宇 +3 位作者 张剑林 赵浩东 陈卫东 胡志旭 《肝胆外科杂志》 2023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2例晚期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足月妊娠患者入院后立即行剖宫产,1例孕31周人院时死胎患...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2例晚期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足月妊娠患者入院后立即行剖宫产,1例孕31周人院时死胎患者因多器官功能障碍转人EICU。经药物对症治疗后自行娩出胎儿及胎盘。13例在72小时内恶化为严重胰腺炎,在充分沟通后,产科予以行紧急剖宫产手术;新生儿出生后直接收住NICU病房,无死胎。孕妇在术后转人ICU过渡治疗后平均住院时间(1~15天);所有患者均无死亡,胰腺炎均在2周内改善。结论保守治疗对大多数晚期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具有一定效果;同时,应密切监测母亲和胎儿的情况,一旦症状加重或胎儿生命受到威胁应该终止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妊娠 急性胰腺炎 多学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穿刺置管造口引流术对老年急性化脓坏疽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20
16
作者 常加伟 张剑林 +3 位作者 陈卫东 刘雷 王兴宇 方茂勇 《肝胆外科杂志》 2017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探讨穿刺置管造口引流术对老年急性化脓坏疽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46例老年急性化脓坏疽性胆囊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3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穿刺置管造口引流术对老年急性化脓坏疽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46例老年急性化脓坏疽性胆囊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3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另外23例患者采用胆囊穿刺置管造口引流术结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作为试验组。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休克纠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及凝血功能恢复时间等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发生胆管损伤、腹腔内出血、胆汁漏、皮下气肿等并发症发生率(4.3%)明显低于对照组(26.1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经超声复查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胆管狭窄、残余胆囊等情况。结论胆囊穿刺置管造口引流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用于老年急性化脓坏疽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能够有效的减少并发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急性化脓坏疽性胆囊炎 胆囊切除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Meta分析 被引量:39
17
作者 张文龙 孔伟浩 +2 位作者 张剑林 王兴宇 方茂勇 《肝胆外科杂志》 2020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是反应系统性炎症反应的定量指标之一,最近已经有一些研究探索了NLR可以作为反应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但是不同研究间存在不一致性... 目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是反应系统性炎症反应的定量指标之一,最近已经有一些研究探索了NLR可以作为反应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但是不同研究间存在不一致性.因此,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首次系统性地评估了不同研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我们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检索2019年4月以前关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胰腺炎的相关文章.三位作者分别独立审查检索到的文章.如果文章是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文献则纳入研究.如果是个案报道、综述、基础研究、动物实验、会议摘要则被排除.所有纳入文献的质量评分采用诊断准确性研究的质量评估-2指南(Quality Assessment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2 guidelines,QUADAS-2)进行评估.双变量随机效应模型用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预测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效应量的合并.结果:这项研究总共纳入10项研究(1713例患者),合并后的诊断效应量分别如下:敏感度0.76(0.68~0.82)、特异度0.72(0.61~0.81)、阳性似然比2.7(1.8~4.0)、阴性似然比0.34(0.24~0.48)、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0.79(0.75~0.82)和诊断比值比8(4~16).结论:NLR是一种容易检测且价格低廉的标记物,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能够预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严重程度,从而为临床上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急性胰腺炎 严重程度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CP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疗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朱振中 汤亲青 +1 位作者 张剑林 方茂勇 《肝胆外科杂志》 2016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ERCP术与传统开腹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调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胆管结石伴急性胰腺炎患者病例86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ERCP组(56例应用ERCP+E... 目的回顾性分析ERCP术与传统开腹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调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胆管结石伴急性胰腺炎患者病例86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ERCP组(56例应用ERCP+EST+ENBD)和CBDE组(传统开腹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胆道镜探查+T管引流术30例)。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白细胞(WBC)、血淀粉酶(AMYL)、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CRP水平的变化及腹部症状缓解时间、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总时间、住院总费用、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术前一般资料、各实验室指标及结石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住院总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后腹痛缓解及胃肠道通气时间均较CBDE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ERCP组术后第3天及第7天同一时间点WBC、AMYL、TBIL、ALT、CRP均较CBDE组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ERCP在胆总管结石伴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中安全有效,术后恢复良好,可有效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总费用,减轻患者身体及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CP 胆总管结石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胆道缝合与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1
19
作者 朱振中 王兴宇 张剑林 《肝胆外科杂志》 2021年第6期419-421,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胆道镜探查+一期缝合术与ERCP+EST+ENBD术治疗单纯性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3年来单纯性胆总管结石(不伴胆囊结石或肝内胆管结石)行手术治疗的56例病人的临床资...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胆道镜探查+一期缝合术与ERCP+EST+ENBD术治疗单纯性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3年来单纯性胆总管结石(不伴胆囊结石或肝内胆管结石)行手术治疗的5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胆道镜探查+一期缝合术25例(观察组);ER-CP+EST+ENBD术31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各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如白细胞(WBC)、总胆红素指标(TBIL)、谷丙转氨酶(ALT)以及结石清除率、手术后并发症、结石复发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结石直径、WBC、TBIL及ALT经对比分析后显示,两组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别(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各实验室指标与术前相比,均有所降低;但手术后两组资料比较时并未发现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和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结石残留;观察组术后出现1例胆漏,对照组出现1例术后急性胰腺炎,随访对照组出现2例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胆道镜探查+一期缝合术与ERCP+EST+ENBD术治疗单纯性胆总管结石同样安全有效,但ERCP+EST+ENBD可能增加结石复发,结石较大或胆总管扩张明显时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胆道镜探查+一期缝合更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术中胆道镜 一期缝合 ERCP EST ENB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比值评分系统在肝癌根治性肝切除术后生存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程亚 王兴宇 +4 位作者 陈新 徐周纬 张剑林 吴雪生 陈卫东 《肝胆外科杂志》 2021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F-PLR)评分在评估行肝细胞癌患者的根治切除术后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4年间安徽省省立医院肝脏外科行根治性肝切除的肝癌患者150例,收集临床病理资料,利用ROC曲线确定纤维蛋...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F-PLR)评分在评估行肝细胞癌患者的根治切除术后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4年间安徽省省立医院肝脏外科行根治性肝切除的肝癌患者150例,收集临床病理资料,利用ROC曲线确定纤维蛋白原及PLR的最佳截点分别为2.915和100.35,按照以下标准分组:两项均高于各自最佳截点值分值为2分,两项中只有一项高于最佳截点值的分值为1,两项均低于最佳截点值为0分。采用Kapkn-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计算生存率,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示高F-PLR评分的HCC患者具有更差的术后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F-PLR评分为0、1、2的总生存中位时间为65、27、14(月),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为47、21、13(月),亚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示F-PLR、PLR及纤维蛋白原为影响HCC患者术后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F-PLR、PLR及肿瘤包膜为影响HCC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F-PLR可作为肝癌患者根治性肝切除术后的预后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