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IM技术的物联网运营地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9
1
作者 吴贤国 王雷 +2 位作者 陈虹宇 张立茂 张凯南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05-914,共10页
为对运营隧道的健康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提高监测的准确性,以武汉地铁3号线王宗区间监测项目为背景,研究基于BIM技术的物联网运营地铁结构健康系统架构。针对监测指标的具体特征(例如沉降、倾角、加速度),阐述传感器网络的布设与监测数据... 为对运营隧道的健康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提高监测的准确性,以武汉地铁3号线王宗区间监测项目为背景,研究基于BIM技术的物联网运营地铁结构健康系统架构。针对监测指标的具体特征(例如沉降、倾角、加速度),阐述传感器网络的布设与监测数据的传输方案,进行预警分析和评估结果系统界面演示。通过BIM核心数据库的内容构建,基于DYNAMO参数化提出运营隧道三维建模方案,实现三维模型与多级预警制度的集成,实现监测预警的可视化,为运营隧道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传输方案选取、监测量预警分析与预警可视化方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结构 健康监测系统 BIM 物联网 3D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运营隧道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大数据压缩感知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吴贤国 邓婷婷 +3 位作者 陈彬 曾铁梅 陈虹宇 张凯南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74-683,共10页
为解决运营隧道健康监测系统中多节点传感器网络下高频采样带来的大数据储存和传输问题,在运营隧道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数据采集和传输层引入传感器网络框架表示模型,对传统的压缩采样数据重构算法进行改进,用迭代方法求解最小化范数问题,... 为解决运营隧道健康监测系统中多节点传感器网络下高频采样带来的大数据储存和传输问题,在运营隧道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数据采集和传输层引入传感器网络框架表示模型,对传统的压缩采样数据重构算法进行改进,用迭代方法求解最小化范数问题,提出基于传感器网络的压缩感知重构算法,并通过工程实例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在一定采样率条件下,基于传感器网络的压缩感知重构算法可以有效地增加数据恢复的效率,加速度信号采样率越大其重构精度越高;2)相同采样率条件下,基于传感器网络的压缩感知重构算法得到的重构数据精度要高于传统单节点压缩感知重构算法;3)压缩采样率为60%以上时,信号重构误差不超过20%,符合工程应用标准;4)基于传感器网络的压缩感知重构算法具有局限性,传感器节点个数存在耦合上限,当传感器节点超过6个时,重构信号的精度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营隧道 结构健康监测 大数据 压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5D的工程造价精细管理与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张立茂 吴贤国 +1 位作者 张凯南 林净怡 《施工技术》 CAS 2018年第A04期1014-1019,共6页
针对传统的工程造价耗能大、效率低、较大局限性的问题,提出BIM技术来解决工程造价的各种问题。介绍造价精细管理以及BIM5D模型的构建以及实现,并通过BIM5D辅助造价精细管理。介绍BIM技术从决策到运营全过程的真正意义的工程造价管理运... 针对传统的工程造价耗能大、效率低、较大局限性的问题,提出BIM技术来解决工程造价的各种问题。介绍造价精细管理以及BIM5D模型的构建以及实现,并通过BIM5D辅助造价精细管理。介绍BIM技术从决策到运营全过程的真正意义的工程造价管理运用。从建立企业数据库、BIM与ERP对接介绍了BIM在企业级成本控制的实施方法,改变了企业对项目的传统管理模式,大大加强了企业总部对各项目数据的掌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造价 精细管理 企业级 E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元理论和证据理论的盾构隧道施工邻近建筑物风险评价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贤国 冯宗宝 +2 位作者 秦文威 陈虹宇 张凯南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4-110,共7页
随着城市地铁建设规模的扩大,隧道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基础土体的沉降变形有很大的影响,为实现对隧道施工邻近建筑物的安全风险评价,基于大量工程实践,从隧道工程条件、土质条件、建筑物自身条件、施工方法及管理水平四方面提出了涵盖19个... 随着城市地铁建设规模的扩大,隧道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基础土体的沉降变形有很大的影响,为实现对隧道施工邻近建筑物的安全风险评价,基于大量工程实践,从隧道工程条件、土质条件、建筑物自身条件、施工方法及管理水平四方面提出了涵盖19个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划分为五个等级,提出一套基于物元理论和证据理论的安全评价方法,以物元理论计算关联度作为基本可信度分配,再基于证据理论进行融合得到最终安全状态,并基于蒙特卡洛原理确定敏感性因素。以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隧道邻近的6栋建筑物为例,对其进行安全风险评价和敏感因素确定,得出1栋建筑物状态较危险,1栋建筑物状态较安全,4栋建筑物状态安全的结论,并通过敏感性分析得出覆跨比、地层损失、泊松比、上部完损情况和管理水平对该区域建筑物的影响较为敏感,这为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施工 邻近建筑物 物元理论 D-S证据理论 风险评价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包能量谱的地铁隧道健康监测预警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凯南 张立茂 +1 位作者 吴贤国 陈虹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0-135,共6页
基于小波包变换对环境激励下的加速度响应信号进行分析,根据加速度响应信号的能量谱提出两种健康监测的预警指标,并采取统计小波包能量谱来研究小波包能量分布的收敛性,以确定损伤识别预警的基准阈值。以武汉地铁3号线王宗区间隧道运营... 基于小波包变换对环境激励下的加速度响应信号进行分析,根据加速度响应信号的能量谱提出两种健康监测的预警指标,并采取统计小波包能量谱来研究小波包能量分布的收敛性,以确定损伤识别预警的基准阈值。以武汉地铁3号线王宗区间隧道运营阶段为背景,考虑到隧道内复杂环境引起的随机噪声对加速度响应信号损伤识别敏感性具有一定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包变换的多阈值去噪法,基本原理即对每个小波包分解系数选取合适的阈值准则并进行降噪处理。实际工程表明:10-1Hz以下加速度响应信号的信息均得到保存,在剔除噪声的同时有效保护各频段的有用信息,可用于实际工程信号降噪过程中;随着数据段数n的增加,预警指标能量改变偏差ED与能量变化方差EV趋于稳定,可以有效判断结构损伤的全过程变化,表明通过收敛值得到的预警阈值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健康监测预警 小波包能量谱 加速度响应信号 小波包多阈值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通道髓芯减压联合骨诱导活性材料植入术治疗不同诱因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凯南 李鹏 +2 位作者 黄世金 王永博 李军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8期1405-1407,共3页
目的对比粗通道髓芯减压联合骨诱导活性材料(BMP)植入术治疗不同诱因早期的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结果,探究该术式的确切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9年2月60例(75髋)Ⅱ期(ARCO分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 目的对比粗通道髓芯减压联合骨诱导活性材料(BMP)植入术治疗不同诱因早期的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结果,探究该术式的确切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9年2月60例(75髋)Ⅱ期(ARCO分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诱因分为:酒精、激素及特发性3组。3组患者均接受粗通道髓芯减压联合BMP植入术治疗,疗效评价方法采用百分法,随访3组术后影像学融合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达轻微疼痛时间。结果术前3组患者百分法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组百分法评分均较术前提高(P<0.05)。术后激素组术后百分法评分低于其他两组(P<0.05),特发组和酒精组术后2 a百分法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组影像学融合时间及疼痛VAS评分达轻微疼痛时间较其他两组长(P<0.05),特发组和酒精组影像学融合时间及疼痛VAS评分达轻微疼痛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粗通道髓芯减压联合BMP植入术对酒精性及特发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优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骨质愈合时间较其他两组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股骨头坏死 特发性股骨头坏死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粗通道髓芯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地铁盾构机长距离穿越长江施工技术措施 被引量:2
7
作者 姚春桥 吴贤国 +2 位作者 张凯南 陈跃庆 张立茂 《施工技术》 CAS 2018年第S1期849-852,共4页
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越江隧道,盾构机在砂性土地层连续掘进3.2km,通过合理选用盾构机和施工参数,事先进行有效地质详勘,盾构施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施工工程保持盾构机机况完好,保持泥水仓的压力稳定,加强密封系统管理,防止盾尾和铰接密... 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越江隧道,盾构机在砂性土地层连续掘进3.2km,通过合理选用盾构机和施工参数,事先进行有效地质详勘,盾构施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施工工程保持盾构机机况完好,保持泥水仓的压力稳定,加强密封系统管理,防止盾尾和铰接密封漏浆,采取合理防止江底冒浆措施,严格防止开挖面失稳,明确防止泵吸口堵塞(防堵)措施,采取防止隧道上浮(防浮)措施等,使工程顺利实施,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盾构 长距离 穿越长江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不同程度发育性椎管狭窄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晨曦 李鹏 +3 位作者 黄世金 李源 张凯南 李军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0期1766-1770,共5页
目的比较伴有不同程度发育性椎管狭窄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接受单开门椎板成形术的10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Torg-Pavlov比值将患者分为轻度组(46例)、... 目的比较伴有不同程度发育性椎管狭窄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接受单开门椎板成形术的10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Torg-Pavlov比值将患者分为轻度组(46例)、中度组(46例)和重度组(14例)。比较3组患者的首发年龄、病程等资料。术前通过磁共振成像(MRI)评估患者脊髓信号改变情况。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3、6、12、18个月借助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并计算改善率。结果3组首发年龄、病程、最短恢复时间及脊髓高信号改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组和中度组比较,重度组首发年龄较小,病程和最短恢复时间较短(P<0.05)。重度组脊髓高信号改变与轻度组、中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脊髓高信号改变与中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最长恢复时间、终末JOA评分、神经功能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3组增加的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重度组增加的JOA评分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结论重度发育性椎管狭窄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症状首发年龄小,病程短,脊髓易发生高信号改变,但在及时手术的前提下,患者术后恢复快。不同程度发育性椎管狭窄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神经功能最终恢复情况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发育性椎管狭窄 狭窄程度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