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_3Fe(CN)_6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多酚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凯农 肖纯 张祖苗 《中国茶叶》 1995年第5期28-29,共2页
茶多酚测定法,国内外曾作过很多研究,目前常用的有酒石酸亚铁比色法、高锰酸钾滴淀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酒石酸亚铁比色测定中磷酸盐缓冲溶液配制时因结晶水的不稳定使得实际pH值与测定值偏离,结果重现性较差;高锰酸钾滴淀法终点难于掌... 茶多酚测定法,国内外曾作过很多研究,目前常用的有酒石酸亚铁比色法、高锰酸钾滴淀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酒石酸亚铁比色测定中磷酸盐缓冲溶液配制时因结晶水的不稳定使得实际pH值与测定值偏离,结果重现性较差;高锰酸钾滴淀法终点难于掌握,茶多酚以外的还原物质同时会被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消耗有机溶剂,紫外吸收因多酚类结构的不同而产生差异.本文利用在酸性介质中,茶多酚能将Fe^(3+)还原为Fe^(2+),Fe^(2+)与K_3Fe(CN)_6生成深蓝色配位化合物KFe[(CN)_6],在一定范围内符合朗伯一比耳定律的特点对茶多酚进行定量.本方法试剂配制简单,测定快速,反应灵敏,适应范围广,结果重现性较好,尤其适用于微量茶多酚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茶多酚 分光光度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砖渥堆中主要成分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凯农 肖纯 张弦 《茶叶通讯》 1992年第1期19-23,共5页
通过康砖渥堆过程模拟实验,分析了水浸出物、茶多酚、氮基酸、水溶性蛋白质、咖啡碱和茶汤色谱的变化机制,特别是湿热条件微生物和酶对品质的影响,证明康砖品质主要是微生物作用和湿热怍用引起内含物变化而形成,残余酶作用不明显。渥堆... 通过康砖渥堆过程模拟实验,分析了水浸出物、茶多酚、氮基酸、水溶性蛋白质、咖啡碱和茶汤色谱的变化机制,特别是湿热条件微生物和酶对品质的影响,证明康砖品质主要是微生物作用和湿热怍用引起内含物变化而形成,残余酶作用不明显。渥堆过程中水浸出物的变化经历从原料茶开始升高,36~72小时以后再降低的过程,多酚类的变化在渥堆中前期有所上升,结束时减少,氨基酸在前72小时含量变化不明显,72~108小时下降25%,108小时以后又回升至原有水平,咖啡碱及茶汤 pH 值变化无明显规律。实验结果还表明,康砖风味有可能用接种风味微生物的方法获得,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砖 渥堆 品质 成分变化 茶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茶多酚酒石酸亚铁比色法的误差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凯农 肖纯 《中国茶叶加工》 1995年第2期34-36,共3页
本文较系统地分析了茶多酚酒石酸亚铁比色测定的误差来源及消除方法。指出GB8313—87中测定误差的主要来源是:磷酸盐结晶水不稳定导致的缓冲PH偏离理论值,茶多酚组成变化引起吸收系数不同,操作中比色时间和温度的差异都会导致测定误差... 本文较系统地分析了茶多酚酒石酸亚铁比色测定的误差来源及消除方法。指出GB8313—87中测定误差的主要来源是:磷酸盐结晶水不稳定导致的缓冲PH偏离理论值,茶多酚组成变化引起吸收系数不同,操作中比色时间和温度的差异都会导致测定误差。消除方法是:磷酸盐应在115±5℃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应用与待测样组成相近的茶多酚绘制标准曲线,减少每一测定批次样数,稳定呈色温度,使不同批次的测定尽可能在一致条件下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分光光度法 误差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对钙镁元素水溶性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凯农 肖纯 《茶叶科学技术》 1995年第2期14-16,共3页
用静态浸提和添加法测定了茶多酚对土壤和不同水质钙镁元素水溶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茶多酚能增加土壤钙镁元素的水溶性,但作用较盐酸弱,较0.2%对苯二酚强,茶多酚能降低水中钙镁的浓度,显然茶多酚类物质能改善作物钙镁供应,饮... 用静态浸提和添加法测定了茶多酚对土壤和不同水质钙镁元素水溶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茶多酚能增加土壤钙镁元素的水溶性,但作用较盐酸弱,较0.2%对苯二酚强,茶多酚能降低水中钙镁的浓度,显然茶多酚类物质能改善作物钙镁供应,饮茶能减少结石形成,调节人体电解质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生物无机化学 茶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染色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凯农 肖纯 《福建茶叶》 1995年第2期5-8,共4页
本文综述了茶树染色体研究简史及茶树染色体研究主要进展。茶树无性系良种三倍体占相当比例,有性系栽培品种二倍体占绝对优势。目前在茶树染色体研究的显带技术中C带发表的文献较多,其次为G带,其它显带技术尚未见报道。已有的方法作... 本文综述了茶树染色体研究简史及茶树染色体研究主要进展。茶树无性系良种三倍体占相当比例,有性系栽培品种二倍体占绝对优势。目前在茶树染色体研究的显带技术中C带发表的文献较多,其次为G带,其它显带技术尚未见报道。已有的方法作为标准化流程还有待深入研究。今后茶树遗传研究的核心是染色体工程技术、基因定位技术探索,绘制茶树遗传图,尽快定位茶树生物碱基因,茶氨酸基因和茶多酚基因,选育天然低或无咖啡碱、风味殊异的茶树品系,在根本上扩大茶叶消费面,是我国茶业走出低谷的一条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基因 茶树 显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绿茶加工简介
6
作者 张凯农 肖纯 《茶叶》 1994年第2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绿茶 工艺 台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茶税演进与茶业发展
7
作者 张凯农 肖纯 《福建茶叶》 1996年第2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茶史 茶税 古代史 近代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氰化钾分光光度法测定单宁的适用性 被引量:7
8
作者 肖纯 张凯农 +1 位作者 阳长敏 侯大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7-130,共4页
分析了FeCl3—K3Fe(CN)6分光光度法测定植物单宁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pH<2.2时的酸性介质中单宁-KFe[Fe(CN)6]最大吸收峰在680~720nm之间,绝大多数情况下吸收峰在695nm处,比色液单... 分析了FeCl3—K3Fe(CN)6分光光度法测定植物单宁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pH<2.2时的酸性介质中单宁-KFe[Fe(CN)6]最大吸收峰在680~720nm之间,绝大多数情况下吸收峰在695nm处,比色液单宁浓度在0~80μg·ml-1时未形成沉淀前,遵守朗伯—比耳定律。时间变异系数每分钟±0.05%,回收率94.7%~105.2%,相对误差1.2%~5.3%。该方法受在酸性条件下能将Fe3+还原为Fe2+的物质和形成沉淀的物质干扰。测定结果与靛红—高锰酸钾滴淀法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成分 单宁 分光光度法 铁氰化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对简单香味化合物的吸收特性 被引量:4
9
作者 肖纯 张凯农 +2 位作者 陈宗道 陈圣伦 陈恒 《中国茶叶加工》 1994年第2期34-37,共4页
本文用静态重量法分析了茶对简单香味化合物—低级醇、醛、酮、酸和酯的吸收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茶对简单香味化合物的吸收有相近的时间(t)一吸收量(x)曲线并遵从:x=b·ln(t/d)方程,吸收量随时间的延长,温度升高而增加,吸收量与吸... 本文用静态重量法分析了茶对简单香味化合物—低级醇、醛、酮、酸和酯的吸收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茶对简单香味化合物的吸收有相近的时间(t)一吸收量(x)曲线并遵从:x=b·ln(t/d)方程,吸收量随时间的延长,温度升高而增加,吸收量与吸收质—香味化合物的扩散系数成正比,与沸点、熔点以及水溶性、脂溶性无明显的决定性关系;证明鲜花吐香是花茶窨制的重要因素,窨次在香味物质浓度相同的条件下对茶吸收香味物质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单香味化合物 吸收特性 茶坯吸收量 花茶窨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lin─Denis试剂测定茶中酚类化合物 被引量:13
10
作者 肖纯 张凯农 《茶叶通讯》 1996年第4期27-29,共3页
本文探讨了Folin─Denis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茶中酚类化合物的适用条件。结果表明:Folin─Denis试剂分光光度法是茶中酚类化合物测定的高灵敏度方法,酚类化合物浓度在0~8μg·ml-1的范围内遵从朗伯─... 本文探讨了Folin─Denis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茶中酚类化合物的适用条件。结果表明:Folin─Denis试剂分光光度法是茶中酚类化合物测定的高灵敏度方法,酚类化合物浓度在0~8μg·ml-1的范围内遵从朗伯──比耳定律,呈色物质稳定性高,吸收峰在700±15nm处,回收率在98.1%~102.7%之间,但维生素C、酚性氨基酸、蛋白质对方法有干扰,不是酚类化合物的特异反应。本方法特别适用于分析测定茶浸泡用水,茶样中挥发性酚类化台物及酚类化合物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类化合物 Folin-Denis试剂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lin试剂测定茶中酚类化合物 被引量:12
11
作者 肖纯 张凯农 《茶叶通讯》 1995年第3期29-31,共3页
探讨了Folin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茶中酚类化合物的适用条件。结果表明:Folin试剂分光光度法是测定茶中酚类化合物的高灵敏度方法,能同时测定茶中简单和复杂的酚类化合物,比色液酚类化合物浓度在0~10μg·mL-1... 探讨了Folin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茶中酚类化合物的适用条件。结果表明:Folin试剂分光光度法是测定茶中酚类化合物的高灵敏度方法,能同时测定茶中简单和复杂的酚类化合物,比色液酚类化合物浓度在0~10μg·mL-1时遵从朗伯比耳定律,呈色物稳定性高,最大吸收在620±10nm之间,平均回收率因酚类物质结构的不同而不同,在94.7%~104.2%之间,相对误差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酚类化合物 测定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内含物抗氧化作用机理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5
12
作者 肖纯 张凯农 《福建茶叶》 1994年第2期39-41,共3页
概述茶叶主要内含物的抗氧化活性及与结构的关系,抗氧化作用机理。茶内含具抗氧化活性的成分主要是多酚类、咖啡碱、黄酮类和维生素类,产生抗氧化作用的主要途径有:直接介入自由基反应链、直接消除自由基,作用于与自由基有关的酶、... 概述茶叶主要内含物的抗氧化活性及与结构的关系,抗氧化作用机理。茶内含具抗氧化活性的成分主要是多酚类、咖啡碱、黄酮类和维生素类,产生抗氧化作用的主要途径有:直接介入自由基反应链、直接消除自由基,作用于与自由基有关的酶、辅酶、再生高效抗氧剂,与抗氧剂产生协同作用增强抗氧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含物 抗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铁铵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多酚 被引量:4
13
作者 肖纯 张凯农 陈宗道 《茶叶通讯》 1994年第4期14-15,17,共3页
利用茶多酚与柠檬酸铁铵生成深红色络合物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多酚。结果表明:在pH>10的碱性介质中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峰在550nm处,比色液茶多酚浓度在0~200μg/ml范围内遵从朗伯——比耳(Lambert-Beer)定律。考察了氨试剂、柠糠酸... 利用茶多酚与柠檬酸铁铵生成深红色络合物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多酚。结果表明:在pH>10的碱性介质中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峰在550nm处,比色液茶多酚浓度在0~200μg/ml范围内遵从朗伯——比耳(Lambert-Beer)定律。考察了氨试剂、柠糠酸铁铵、羧甲基纤维素钠试剂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呈色物质的时间稳定性结果表明:茶汤待测液茶多酚浓度为2.4mg/ml时最适测定条件,低粘度羧甲基纤维素钠试剂用量5ml,柠檬酸铁铵试剂0.5ml,氨试剂0.5ml,蒸馏水定容至25ml,回收率98.3%~101.8%。本方法的缺点主要是低粘度羧甲基纤维素钠试剂需大、中型离心机离心,粘度大,如果没有压吸式移液管,移液较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消光值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青茶制造
14
作者 肖纯 张凯农 《茶叶》 1995年第4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茶叶加工 台湾 青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缙云山作茶树育种种质基因库的研究
15
作者 肖纯 张凯农 谢宝勤 《广东茶叶》 1999年第1期47-50,56,共5页
本文简述了山茶属植物分类与茶树育种种质间的研究现状,国内、外茶树种质基因库的情况。对重庆市北碚缙云山作茶树育种基因库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认为,缙云山具备建立茶树育种植物基因库的全部条件,可作为多茶区共用的茶树育种植物基... 本文简述了山茶属植物分类与茶树育种种质间的研究现状,国内、外茶树种质基因库的情况。对重庆市北碚缙云山作茶树育种基因库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认为,缙云山具备建立茶树育种植物基因库的全部条件,可作为多茶区共用的茶树育种植物基因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缙云山 茶树 育种 种质资源 基因库 植物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的含水量测定法
16
作者 张凯农 肖纯 《茶叶》 1994年第3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含水量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茶过程中的褐变作用
17
作者 张凯农 肖纯 《茶叶科学技术》 1989年第1期10-15,32,共7页
茶叶品质主要取决于风味的优劣和生理活性物质含量高低,其商业价值也不是从营养角度来考虑的。后者主要取决于鲜叶,所以说风味调制是制茶的关键。茶叶风味表现在色、香、味品质三要素上,色是香和味的集中反映,制茶中多数工序都以色作为... 茶叶品质主要取决于风味的优劣和生理活性物质含量高低,其商业价值也不是从营养角度来考虑的。后者主要取决于鲜叶,所以说风味调制是制茶的关键。茶叶风味表现在色、香、味品质三要素上,色是香和味的集中反映,制茶中多数工序都以色作为质量控制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活性物质 茶叶品质 黄烷醇类 鲜叶 以色 茶类 脂肪水解 红碎茶 陈椽 中间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硼酸根离子选择电极测定茶样中的硼 被引量:4
18
作者 肖纯 陈宗道 +1 位作者 张凯农 杨长敏 《中国茶叶》 1990年第4期28-29,共2页
硼是茶树的必需微量元素,但当环境中的硼超过一定浓度范围时又会对茶树导致毒害。研究茶中的硼及其含量对提高茶叶品质和探讨茶的营养作用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茶中硼的测定方法主要有1,2,5,8-四羟基葸醌比色法、洋红(Carmine)比色法、中... 硼是茶树的必需微量元素,但当环境中的硼超过一定浓度范围时又会对茶树导致毒害。研究茶中的硼及其含量对提高茶叶品质和探讨茶的营养作用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茶中硼的测定方法主要有1,2,5,8-四羟基葸醌比色法、洋红(Carmine)比色法、中子活化法、火焰分光光度法等,这些方法因受茶样中高含量的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离子 氟硼酸根 电极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谱在茶叶审评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肖纯 张凯农 《福建茶叶》 1989年第2期30-34,42,共6页
本文介绍了将色谱应用于茶叶审评的方法。色谱应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茶叶审评中应用色谱可以提高汤色术语使用的准确性,将汤色简单、直观地加以再现,处理好人眼的实际分辨力与茶叶品质质量差异之间的关系,对提高茶叶品质,实现茶叶汤色... 本文介绍了将色谱应用于茶叶审评的方法。色谱应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茶叶审评中应用色谱可以提高汤色术语使用的准确性,将汤色简单、直观地加以再现,处理好人眼的实际分辨力与茶叶品质质量差异之间的关系,对提高茶叶品质,实现茶叶汤色术语的标准化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应用 茶叶审评 汤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的无机化学问题—I——茶及茶树中的元素
20
作者 肖纯 张凯农 《茶叶科学技术》 1989年第2期5-10,共6页
茶的无机化学是茶化的一个重要分支,着重研究茶及茶树的无机化学问题。茶的无机化学是伴随着生物无机化学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的。虽然迄今未见有关文献独立地进行研究,但已积累了大量的资料,随着科学的发展目前有专门研究的必要,... 茶的无机化学是茶化的一个重要分支,着重研究茶及茶树的无机化学问题。茶的无机化学是伴随着生物无机化学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的。虽然迄今未见有关文献独立地进行研究,但已积累了大量的资料,随着科学的发展目前有专门研究的必要,以便进一步提高茶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生长 元素对 茶叶品质 茶叶科学 无机元素 丰度比 有机元素 化学原理 稳定元素 生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