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区“小块并大块”的田块整合工程设计及其数据支撑
1
作者 张凤荣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5年第4期9-12,共4页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山区的耕地撂荒现象日益严重。山区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是田块细碎限制了机械化耕种。城市化背景下,即使在山区,田块面积也必须要能满足中小型农机作业要求。山区“小块并大块”的田块整合工程是推进机械化耕种和破...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山区的耕地撂荒现象日益严重。山区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是田块细碎限制了机械化耕种。城市化背景下,即使在山区,田块面积也必须要能满足中小型农机作业要求。山区“小块并大块”的田块整合工程是推进机械化耕种和破解耕地撂荒问题的重要途径。其中,地形坡度和土壤厚度是两个影响“小块并大块”整合地块大小的核心地学因素,也影响了田块整合的工程可行性。在山区进行田块整合工程设计,必须综合考虑地形坡度和土壤厚度。如果地形坡度和土壤厚度不允许建成可以机械化耕种的田块面积要求,则应考虑退耕还林还草或栽培果树。由于土壤普查仅仅调查1米深度的土壤属性,不能满足高标准农田建设或土地整治这种“动土工程”设计的数据需求,有必要开展≥2米深度的地表基质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块并大块” 田块整合 工程设计 地形坡度 土壤厚度 机械化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土地系统观和大食物观优化布局山区农用地
2
作者 张凤荣 《中国土地》 2025年第4期12-15,共4页
山区地形复杂,土地类型多样。不同的土地类型,其地形、土壤等影响植物生长的性质均有所不同,这造成不同的农用地在限制性或适宜性方面存在差异。粮油糖瓜果蔬都是光合作用产物,都是营养健康膳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以大食物... 山区地形复杂,土地类型多样。不同的土地类型,其地形、土壤等影响植物生长的性质均有所不同,这造成不同的农用地在限制性或适宜性方面存在差异。粮油糖瓜果蔬都是光合作用产物,都是营养健康膳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以大食物观统领耕地保护工作,并以土地系统观分析山区各种土地类型特性及其功能,以及各种农作物对生长环境的需求及其在农产品生产、生态和经济方面的效应,因地制宜为每种农用地分配适宜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农用地 大食物观 土地系统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安全观下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被引量:77
3
作者 张凤荣 郭力娜 +3 位作者 关小克 史娟 徐艳 张杰磊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8,14,共6页
研究目的:针对当前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中偏重于可耕性而忽视生态安全性的问题,探讨基于生态安全性的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构建。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资料论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生态安全观下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原... 研究目的:针对当前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中偏重于可耕性而忽视生态安全性的问题,探讨基于生态安全性的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构建。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资料论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生态安全观下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原则,构建耕地后备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研究结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中不断出现耕地退化问题,说明目前中国耕地已开发过度,若忽视生态安全问题继续开发,新增耕地将会面临更加严重的退化威胁。对耕地后备资源评价不能只注重对耕作可行性的评价,还应考虑开发的生态可行性。因此,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中应该增加生态安全准则,确保开垦后不发生土地退化及其引发的生态问题。将生态用地作为限制性因素,不列入耕地后备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耕地后备资源 评价指标 生态安全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6-2004年中国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变化研究 被引量:55
4
作者 张凤荣 张晋科 +2 位作者 张迪 吴初国 徐艳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14,共7页
研究目的:核算1996-2004年中国耕地资源的粮食总生产能力及其变化,为国家实施耕地保护战略和确保粮食安全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以粮食作物审定品种的区域试验产量为基础,在确定充分发挥气候资源潜力的种植制度基础上,计算了各类耕地... 研究目的:核算1996-2004年中国耕地资源的粮食总生产能力及其变化,为国家实施耕地保护战略和确保粮食安全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以粮食作物审定品种的区域试验产量为基础,在确定充分发挥气候资源潜力的种植制度基础上,计算了各类耕地的粮食单产,乘以全国各县1996年和2004年各类耕地的面积,得到1996年和2004年各县耕地的粮食总生产能力,汇总出各农业生态区以及全国耕地的粮食总生产能力。研究结果:2004年全国耕地的粮食总生产能力为9.20亿t,比1996年的10.81亿t减少1.61亿t。研究结论:虽然与现实产量相比,中国的粮食生产依然有较大的增产潜力,目前粮食安全的耕地资源保障程度较高,但耕地面积大量减少所造成的生产能力损失不容忽视。中国未来粮食安全除了严格耕地保护外,更主要的是靠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单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粮食 生产能力 变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好地块调整是发挥土地整理项目最大效益的重要环节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凤荣 周丁扬 +2 位作者 徐艳 关小克 郭力娜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0-54,共5页
研究目的:发现土地整理项目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提高土地整理项目效益。研究方法:实地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总结归纳法。研究结果:中国农户土地承包经营规模小,耕作地块零散,耕作效率低。国土资源部主导的土地整理工作偏重工程,鲜有进行... 研究目的:发现土地整理项目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提高土地整理项目效益。研究方法:实地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总结归纳法。研究结果:中国农户土地承包经营规模小,耕作地块零散,耕作效率低。国土资源部主导的土地整理工作偏重工程,鲜有进行地块调整和扩大耕作地块的。研究结论:应学习日本土地整理过程中注重产权调整和地块置换的经验,在未来的土地整理中,将承包地产权调整和地块置换作为重要环节,以扩大耕作单元面积和经营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田间工程设施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整理 产权调整 地块置换 劳动生产率 规模化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土地利用系数的探讨 被引量:51
6
作者 张凤荣 孔祥斌 +2 位作者 安萍莉 李超 陨文聚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2年第1期16-19,共4页
按照《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计算方法,很可能使土地利用系数失真,并由此造成人为的土地等级差异。科学概念的土地利用系数应是指当地正常投入水平下作物实际产量与当地该作物的土地生产潜力,即土地的光温水土生产力之比。为保证农用地... 按照《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计算方法,很可能使土地利用系数失真,并由此造成人为的土地等级差异。科学概念的土地利用系数应是指当地正常投入水平下作物实际产量与当地该作物的土地生产潜力,即土地的光温水土生产力之比。为保证农用地赋税公平合理,鼓励土地投资和集约化经营,挖掘土地生产潜力,应该建立全国统一、科学、公正的农用地分等定级土地利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 分等定级 土地利用系数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中土类、亚类划分及其调查制图的辨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凤荣 王秀丽 +3 位作者 梁小宏 孔祥斌 张青璞 杨黎芳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61-765,共5页
按照中国发生分类对新采集的68个北京市山区的土壤剖面进行了分类命名,并与剖面点所在土壤普查图上的分类名称进行比较,结果是只有18个剖面的分类名称一致。造成分类名称不一致的原因:1发生分类以区域典型土壤剖面分类命名,而区域内很... 按照中国发生分类对新采集的68个北京市山区的土壤剖面进行了分类命名,并与剖面点所在土壤普查图上的分类名称进行比较,结果是只有18个剖面的分类名称一致。造成分类名称不一致的原因:1发生分类以区域典型土壤剖面分类命名,而区域内很多土壤不同于典型土壤剖面;2发生分类往往以现代生物气候带为主要分类标准命名区域土壤,而不是根据土壤性质;3分类不一致的最大原因可能是制图精度不够。研究认为,土壤分类必须依据土壤性质本身,而不是土壤形成因素;采取野外单土壤性质调查制图,室内叠加单土壤性质图形成多属性图斑,根据分类系统对它们进行综合分类,以提高分类制图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普查 土壤分类 分类标准 土壤图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37
8
作者 张凤荣 徐艳 +1 位作者 安萍莉 孔祥斌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1-25,共5页
研究目的:研究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剖析农用地分等过程及其产生的各种成果的内涵,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内容,找出可应用的农用地分等成果。研究结果:综合运用tαj、jβ、CL值和调查得到的二级区作物最... 研究目的:研究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剖析农用地分等过程及其产生的各种成果的内涵,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内容,找出可应用的农用地分等成果。研究结果:综合运用tαj、jβ、CL值和调查得到的二级区作物最高产量,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模型,用来计算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自然质量等指数和自然质量分既可用于划定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区,也可应用于耕地占补平衡规划,用于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和现有低产耕地的改造或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农地分等成果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盐成土及其相关土壤诊断标准的修订建议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凤荣 王秀丽 +2 位作者 王数 郑重 吴昊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19-422,共4页
对土壤进行科学分类是土壤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础,也是土壤调查制图的基础,在农业生产、土地利用的决策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标志着土壤科学的发展水平。目前国际上土壤分类主要有《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以下简称《ST》)和《世界... 对土壤进行科学分类是土壤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础,也是土壤调查制图的基础,在农业生产、土地利用的决策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标志着土壤科学的发展水平。目前国际上土壤分类主要有《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以下简称《ST》)和《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以下简称《WRB》),我国从1984年开始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研究,也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以下简称《CST》)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系统分类 盐土改良 诊断标准 修订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之我见 被引量:47
10
作者 张凤荣 安萍莉 孔祥斌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6,共7页
研究目的分析北京市耕地占补平衡面临的问题,为编制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分析了北京市耕地占补平衡的现状,提出在北京市这种特殊人地矛盾地区耕地占补平衡的工作重点和解决方法。研究结论北京... 研究目的分析北京市耕地占补平衡面临的问题,为编制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分析了北京市耕地占补平衡的现状,提出在北京市这种特殊人地矛盾地区耕地占补平衡的工作重点和解决方法。研究结论北京市的耕地占补平衡的工作重点是保持耕地生产能力的平衡,耕地可以纳入城市系统,成为北京市的绿色隔离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规划 耕地占补平衡 保护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定农用地分等定级野外诊断指标体系的原则、方法和依据 被引量:41
11
作者 张凤荣 安萍莉 胡存智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1年第2期31-34,共4页
制定农用地分等定级野外诊断指标应该遵循指标的稳定性、空间变异性、主导性、生产性和综合性原则 ;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土地特性响应时间、变异系数等方法是选取农用地分等定级野外诊断指标的科学定量方法 ,而最有效的农用地分等定... 制定农用地分等定级野外诊断指标应该遵循指标的稳定性、空间变异性、主导性、生产性和综合性原则 ;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土地特性响应时间、变异系数等方法是选取农用地分等定级野外诊断指标的科学定量方法 ,而最有效的农用地分等定级野外诊断指标选取方法是根据土壤学和作物栽培学等科学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要根据土地的区域性特征选择农用地分等定级野外诊断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 分等定级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何妨驻田园——基本农田保护与城市空间规划的一点设想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凤荣 赵华甫 姜广辉 《中国土地》 2005年第6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基本农田保护 多中心城市 田园 都市 城市规划 未利用地 “城市病” 交通堵塞 热岛效应 流失问题 卫星城 大城市 水污染 耕地 隔离 绿化 制定 占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耕地后备资源供给量——从经济适宜性角度分析 被引量:29
13
作者 张凤荣 张迪 安萍莉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4-17,共4页
开发耕地后备资源,是我国补充耕地的主要途径。市场经济条件下,耕地后备资源不但取决于后备资源的自然宜耕性,还受其开垦经营效益的制约。
关键词 耕地后备资源供给量 经济适宜性 开发利用 耕地经营收益 生态环境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系分异特性的选取原则以及土系划分方法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凤荣 黄勤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8-21,51,共5页
土系分异特性的选取应该遵循分异特性的稳定性、空间变异性、主导性、生产性和综合性原则 ;线性回归、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土壤特性响应时间、变异系数等方法是根据选取土系划分标准的科学定量方法 ,而最有效的土系分异特性选取方法... 土系分异特性的选取应该遵循分异特性的稳定性、空间变异性、主导性、生产性和综合性原则 ;线性回归、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土壤特性响应时间、变异系数等方法是根据选取土系划分标准的科学定量方法 ,而最有效的土系分异特性选取方法是根据土壤学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 ;建议华北冲积平原的土系分异特性选择特征土层、特征土层的排列、表层土壤质地和易溶盐含量等。为了使土系划分边界清楚 ,土系划分应采取检索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系分异特性 选取原则 土系划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垦耕地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凤荣 安萍莉 张军连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24,共3页
要保证耕地占补平衡中新垦耕地的质量,评估被占耕地的生产潜力是前提,选好准备开垦的后备耕地资源是基础,做好补充耕地的开垦规划设计是龙头,资金投入与技术措施是保障,质量验收是关键。
关键词 中国 土地管理法 耕地保护 耕地资源 质量控制 资金 开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退耕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关系初探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凤荣 张军连 +1 位作者 张迪 徐艳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土地管理 耕地保护 生态退耕 耕地总量 动态平衡 生态退耕还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保护如何纳入政绩考核体系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凤荣 张琳 《中国土地》 2006年第8期10-11,共2页
考核办法对于耕地保护将起到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耕地保护指标在考核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如果比重小,在那么多考核项目下,耕地保护考核将起不到多大作用。另外,对于考核不合格的罚则依然不够明确,基层政府是耕地保护工作的基石,如... 考核办法对于耕地保护将起到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耕地保护指标在考核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如果比重小,在那么多考核项目下,耕地保护考核将起不到多大作用。另外,对于考核不合格的罚则依然不够明确,基层政府是耕地保护工作的基石,如果这层基础没有打好,再多的方针政策也只能如空中楼阁。因此,耕地保护必须从省(区、市)到县、乡镇,层层分解耕地保护指标,逐级落实。耕地保护考核指标必须既包括数量指标,还要包括质量指标。要应用农用地分等定级的成果,制订耕地占补平衡“按等级折算”的考核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工作 政绩考核体系 耕地占补平衡 考核项目 基层政府 数量指标 质量指标 分等定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凤荣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28-30,共3页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33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采取措施,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减少;耕地总量减少的,由国务院责令在规定期限内组织开垦与所减...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33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采取措施,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减少;耕地总量减少的,由国务院责令在规定期限内组织开垦与所减少耕地数量与质量相当的耕地,并由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后备土地资源 生态退耕 后备耕地资源 风蚀沙化 土地利用现状 待开发土地资源 生态环境问题 退耕还林 耕地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口古土壤与土壤地理发生分类体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凤荣 李连捷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5-17,52,共4页
本文分析了南口台地上古土壤性质与现代土壤之性质的异同,证实它们是古生物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文章强调了研究土壤发生必须充分注意时间对土壤发生与性质的影响,土壤分类系统必须以土壤实体的本身性状为分类依据的观点。
关键词 土壤地理学 土壤发生学 土壤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持续土地管理的评价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凤荣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1996年第4期30-32,38,共4页
介绍了当今世界热门研究课题持续土地管理评价的标准、时间尺度以及评价的原则。指出评价一种土地利用方式或上地管理实践是否是持续的,必须从“保持和提高生产力,降低生产风险,保护自然资源的潜力和防止土壤与水质的退化,经济上可... 介绍了当今世界热门研究课题持续土地管理评价的标准、时间尺度以及评价的原则。指出评价一种土地利用方式或上地管理实践是否是持续的,必须从“保持和提高生产力,降低生产风险,保护自然资源的潜力和防止土壤与水质的退化,经济上可行和社会可以接受”这5个方面判断;持续性是有时间概念的,脱离开时间概念谈持续性是无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管理 评价 持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