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辐射下润滑油类双季戊四醇六酯的合成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凤秀 张光先 魏世强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60-1364,共5页
Polyol esters of lubricating oil were synthesized by dipentaerythritol(di-PE)with n-Valeric acid,n-Hexanoic acid,n-Heptanoic acid and n-Caprylic acid(C5 to C8 carboxylic acids)under microwave radiation.The best sy... Polyol esters of lubricating oil were synthesized by dipentaerythritol(di-PE)with n-Valeric acid,n-Hexanoic acid,n-Heptanoic acid and n-Caprylic acid(C5 to C8 carboxylic acids)under microwave radiation.The best synthetical conditions of di-PE with C5 to C8 carboxylic acids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microwave radiation.The best molar ratio of C5 to C8 carboxylic acids vs di-PE was 8∶1.The best microwave power was between 300W and 320W.The best composite catalyst was selected,and the ratio of composite catalyst(vitriol oil vs P-Toluene Sulphonic acid)was from 1∶2.5 to 1∶3.0.The esterifiable temperatures of dipentaerythritol hexa-valerianate,dipentaerythritol hexa-caproate,dipentaerythritol hexa-heptylate,dipentaerythritol hexa-caprylate were respectively 114℃~116℃、126℃~128℃、134℃~136℃、140℃~142℃.The yields were at least 93% within 9~10min.The viscosity coefficients were determined by Ubbelohde viscosimeter at 31℃±0.05℃ and were respectively 66.4mm2/s,70.8mm2/s,75.3mm2/s,78.1mm2/s.With the increase of carbon atom number of carboxylic acids,the esterifiable temperatures and viscosities of 3a-3d gradually went up.The structures of 3a-3d were identified by 1H NMR,13C NMR and IR spectra.The refractive indexs of 3a-3d were determined with ZWA-J refractometer.This method is fast,efficient and high-yielding,and may provide a new researchful orientation for traditional technology improvement of esters lubricating 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合成 双季戊四醇 一元羧酸 酯类润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化学在我国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2
作者 张凤秀 叶霞 《大学化学》 CAS 2010年第3期29-34,共6页
介绍绿色化学的内涵和绿色度的定量评估。介绍国内近10年绿色化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绿色化学理念、改进实验方法、改变实验条件以及实验"三废"处理中取得的成效,并对未来化学实验绿色化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实验教学改革 绿色化学 应用 化学实验教学 实验绿色化 定量评估 实验条件 绿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脂肪酶催化的柞蚕丝织物接枝脂肪醇疏水整理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凤秀 张光先 +1 位作者 王明桥 郑慧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7-120,共4页
为提高柞蚕丝织物的疏水性能,采用脂肪酶催化柞蚕丝织物羧基接枝脂肪醇。研究结果表明:脂肪酶催化柞丝绸接枝脂肪醇的碳链越长,质量接枝率越高,摩尔接枝率越低;正十八醇的接枝率可以达到19.8%;酯化接枝时脂肪醇级别越高,柞蚕丝织物的水... 为提高柞蚕丝织物的疏水性能,采用脂肪酶催化柞蚕丝织物羧基接枝脂肪醇。研究结果表明:脂肪酶催化柞丝绸接枝脂肪醇的碳链越长,质量接枝率越高,摩尔接枝率越低;正十八醇的接枝率可以达到19.8%;酯化接枝时脂肪醇级别越高,柞蚕丝织物的水接触角越大,沾水级别越高,疏水性越强;水接触角从对照的55.8°提高到128.3°,沾水等级从0级提高到3级;接枝改性后柞蚕丝织物的透气性略有升高。洗涤实验结果表明:酯化接枝改性的柞蚕丝织物具有良好的耐洗涤性能,洗涤20次,疏水性能仍保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丝绸 疏水 脂肪酶 接触角 脂肪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溶剂中脂肪酶催化辛酸辛酯的合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凤秀 张光先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44-49,共6页
以猪胰腺脂肪酶为催化剂合成辛酸辛酯。研究有机溶剂、反应温度、加水量、加酶量、反应时间、底物浓度及底物物质的量比7个因素对酶促酯化反应的影响,优化得到最佳合成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温度45℃、正己烷有机溶剂、加水量29μL、... 以猪胰腺脂肪酶为催化剂合成辛酸辛酯。研究有机溶剂、反应温度、加水量、加酶量、反应时间、底物浓度及底物物质的量比7个因素对酶促酯化反应的影响,优化得到最佳合成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温度45℃、正己烷有机溶剂、加水量29μL、酶质量浓度2.314g/L、反应时间24h、辛酸与辛醇物质的量比为1:1.2~1:1.5、辛酸浓度为0.23~0.33mol/L。在优化条件下,辛酸的转化率达到98.12%以上,并通过IR、1HNMR、13CNMR谱表征了产物结构。酶催化法能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合成高产率的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合成 辛酸辛酯 有机溶剂 酯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非季节性人工落叶效果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凤秀 张光先 +1 位作者 李学刚 陈德万 《林业科技开发》 1996年第4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银杏 落叶 人工落叶 非季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樟叶片多产一季技术
6
作者 张凤秀 张光先 《林业科技开发》 1995年第4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油樟 叶片 栽培 香精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纳米二氧化钛改性高亲水涤纶织物的制备 被引量:15
7
作者 梁慧 张光先 +1 位作者 张凤秀 吴大洋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2-86,共5页
为提高涤纶织物的亲水性,研究了紫外线纳米二氧化钛改性涤纶织物的方法。结果表明:在纳米二氧化钛质量浓度为40 g/L,紫外线照射60 min时,超疏水涤纶织物能够在4.11 s内水接触角变为0°,成为高亲水性织物。扫描电镜(SEM)显示涤纶表... 为提高涤纶织物的亲水性,研究了紫外线纳米二氧化钛改性涤纶织物的方法。结果表明:在纳米二氧化钛质量浓度为40 g/L,紫外线照射60 min时,超疏水涤纶织物能够在4.11 s内水接触角变为0°,成为高亲水性织物。扫描电镜(SEM)显示涤纶表面粗糙,附着了其他物质。反射紫外光谱排除是纳米二氧化钛在涤纶上吸附所致的可能性。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涤纶表面的物质是氧化所致;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改性涤纶的结晶度有所下降;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表明,改性涤纶的热稳定性略有提高。改性后的涤纶织物白度、硬挺度保持良好,折皱弹性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纳米二氧化钛 涤纶织物 亲水性 氧化 服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己基二甲基溴化铵对活性染料在蚕丝上的促染 被引量:8
8
作者 钟玲 张光先 +1 位作者 张凤秀 薛旭婷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68,共7页
研究了双己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作促染剂时,对3种活性染料在蚕丝上上染的促染作用效果和促染动力学。结果表明:DDAB对活性染料在蚕丝上的上染具有高效的促染作用;活性红B-3BF、活性黄B-4RFN、活性深蓝B-2GLN染料的平衡上染率分别达到98... 研究了双己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作促染剂时,对3种活性染料在蚕丝上上染的促染作用效果和促染动力学。结果表明:DDAB对活性染料在蚕丝上的上染具有高效的促染作用;活性红B-3BF、活性黄B-4RFN、活性深蓝B-2GLN染料的平衡上染率分别达到98.7%、98.4%和97.3%;DDAB质量浓度分别为2.24、2.72、3.60 g/L时,3种活性染料的上染率就已基本达到最高,固色率分别为98.2%、97.4%和96.3%;3种活性染料上染蚕丝的吸附动力学数据均符合准二级速率方程;活性红B-3BF、活性黄B-4RFN、活性深蓝B-2GLN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8.23、14.83、15.75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己基二甲基溴化铵 活性染料 蚕丝 染色 动力学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位芳纶磷酸化表面改性 被引量:8
9
作者 邓婷婷 张光先 +1 位作者 代方银 张凤秀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19,共8页
为提高芳纶与基质材料的黏结性能,采用稀磷酸在芳纶表面进行高温浓缩磷酸化改性。结果表明:稀磷酸高温浓缩工艺能够对纤维表面进行有效的改性;X射线能谱分析表明稀磷酸浓缩改性可以在芳纶表面引入大量的磷元素;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芳纶改性... 为提高芳纶与基质材料的黏结性能,采用稀磷酸在芳纶表面进行高温浓缩磷酸化改性。结果表明:稀磷酸高温浓缩工艺能够对纤维表面进行有效的改性;X射线能谱分析表明稀磷酸浓缩改性可以在芳纶表面引入大量的磷元素;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芳纶改性后,表面由光滑变为略显粗糙;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纤维表面引入了—P—OH;31P-NMR分析表明改性芳纶结构中引入了二磷酸基团;X射线衍射和热失重分析表明改性后芳纶的结晶结构没有变化,结晶度略有增加,热稳定性保持良好;在低磷酸浓度条件下,改性后芳纶的力学性能保持良好。稀磷酸浓缩改性工艺流程短,改性速度快,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位芳纶 磷酸化 表面改性 性能 增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半镶嵌接枝丝胶蛋白功能性面料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胡玮 张光先 +1 位作者 张凤秀 吴大洋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6-61,共6页
在涤纶表面半镶嵌蔗糖脂肪酸酯,通过使用交联剂制备涤纶/丝胶蛋白复合面料。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半镶嵌后涤纶表面覆盖了一层化合物,接枝后表面覆盖层更厚;红外光谱显示,丝胶蛋白接枝在涤纶上;DSC结果表明,复合面料热稳定性增加;X衍... 在涤纶表面半镶嵌蔗糖脂肪酸酯,通过使用交联剂制备涤纶/丝胶蛋白复合面料。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半镶嵌后涤纶表面覆盖了一层化合物,接枝后表面覆盖层更厚;红外光谱显示,丝胶蛋白接枝在涤纶上;DSC结果表明,复合面料热稳定性增加;X衍射结果表明,镶嵌后涤纶结晶度有所下降,用醋酸处理后结晶度略有上升。服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丝胶蛋白牢固地接枝在涤纶表面;织物吸湿、抗静电性能明显改善,折皱弹性保持良好,柔软剂处理后柔软度保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 丝胶蛋白 接枝 复合面料 服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织物接枝丝胶蛋白改性及服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光先 张凤秀 +1 位作者 卢明 敬凌霄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研究了棉织物用聚乙烯醇缩水甘油醚(PVAGE)100%交联剂接枝丝胶蛋白改性及改性棉织物服用性能的变化,并用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丝胶用交联剂可以牢固地接枝在棉织物上;接枝丝胶蛋白织物的红外光谱明显与蛋白质红外光谱相似;随... 研究了棉织物用聚乙烯醇缩水甘油醚(PVAGE)100%交联剂接枝丝胶蛋白改性及改性棉织物服用性能的变化,并用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丝胶用交联剂可以牢固地接枝在棉织物上;接枝丝胶蛋白织物的红外光谱明显与蛋白质红外光谱相似;随着棉织物上丝胶蛋白接枝率的增加,织物白度基本不变,透气性能略有下降,总抗弯刚度单调上升,褶皱弹性恢复角大幅增加;回潮率有较大幅度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织物 丝胶 接枝 蛋白改性 服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表面接枝蛋清蛋白改性及其服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素华 张光先 +3 位作者 琚红梅 张凤秀 敬凌霄 Su-hua Guang-xian Hong-mei Feng-xiu Ling-xiao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8,共4页
涤纶是合成纤维中服用性能最突出的纤维,蛋清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将蛋清蛋白接枝到涤纶织物上可以开发出服用性能好、生物相容性又好的复合面料。以聚乙烯醇缩水甘油醚(PVAGE)为交联剂,研究了在涤纶织物表面接枝蛋清蛋白的工艺及... 涤纶是合成纤维中服用性能最突出的纤维,蛋清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将蛋清蛋白接枝到涤纶织物上可以开发出服用性能好、生物相容性又好的复合面料。以聚乙烯醇缩水甘油醚(PVAGE)为交联剂,研究了在涤纶织物表面接枝蛋清蛋白的工艺及接枝率对服用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法得出接枝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VAGE浓度1.89%,接枝温度100℃,时间30 min。接枝后涤纶的回潮率有大幅增加,抗静电性能大幅提高,折皱弹性回复性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织物 表面接枝 蛋清蛋白 蛋白改性 性能研究 PET Study 服用性能 生物相容性 最佳工艺条件 缩水甘油醚 抗静电性能 弹性回复性 合成纤维 聚乙烯醇 复合面料 蛋白接枝 单因素法 接枝率 交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腈纶织物接枝蚕蛹蛋白改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琚红梅 张光先 +1 位作者 高素华 张凤秀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9-23,共5页
采用具有柔软功能的交联剂—蔗糖脂肪酸酯缩水甘油醚(SFEGE)将蚕蛹蛋白接枝到碱减量腈纶织物表面,以制备具有良好服用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改性腈纶织物。用SEM、红外光谱分析技术、DSC对接枝蛹蛋白的腈纶纤维结构进行了观察和表征,并对... 采用具有柔软功能的交联剂—蔗糖脂肪酸酯缩水甘油醚(SFEGE)将蚕蛹蛋白接枝到碱减量腈纶织物表面,以制备具有良好服用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改性腈纶织物。用SEM、红外光谱分析技术、DSC对接枝蛹蛋白的腈纶纤维结构进行了观察和表征,并对服用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SEM观察表明接枝蛹蛋白纤维表面覆盖了一层薄膜;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利用蔗糖脂肪酸酯缩水甘油醚能够将蚕蛹蛋白接枝到碱减量腈纶织物上;DSC分析表明接枝蛹蛋白腈纶纤维热稳定性变化不大;服用性能测试表明,接枝改性腈纶纤维织物折皱弹性、柔软度、透湿性保持良好,吸湿性、透气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脂肪酸酯缩水甘油醚 腈纶织物 蚕蛹蛋白 结构 服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阳离子茧衣对印染废水中染料的吸附 被引量:4
14
作者 卢永华 张光先 +1 位作者 张凤秀 张袁松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23,30,共8页
研究了2,3-环氧丙基三乙基氯化铵对茧衣接枝阳离子的改性,并研究了改性茧衣对3支活性染料、2支酸性染料和1支直接染料的吸附作用.红外光谱分析表明,2,3-环氧丙基三乙基氯化铵主要接枝在茧衣的氨基上.粒子表面电位分析表明,改性茧衣表面... 研究了2,3-环氧丙基三乙基氯化铵对茧衣接枝阳离子的改性,并研究了改性茧衣对3支活性染料、2支酸性染料和1支直接染料的吸附作用.红外光谱分析表明,2,3-环氧丙基三乙基氯化铵主要接枝在茧衣的氨基上.粒子表面电位分析表明,改性茧衣表面电位从-56.2 mV提高到-23.2 mV.改性茧衣对废水中染料的吸附速率很快,大量吸附都在前2 ~4 min完成;改性茧衣对酸性染料、直接染料的脱色率很高,对活性染料的脱色率稍弱;改性茧衣阳离子接枝率越高,对染料的吸附量越大.接枝率为0.31%~2.70%的改性茧衣对酸性染料、直接染料及活性染料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16.0% ~81.3%、31.2% ~50.6%、5.16% ~ 32.4%.由此表明,改性茧衣对染料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印染废水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茧衣 接枝阳离子 印染废水 染料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丝织物乙酰化抗皱整理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程 张光先 +1 位作者 邓娜 张凤秀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4-48,共5页
研究了蚕丝织物部分乙酰化的抗皱整理,同时对乙酰化蚕丝织物进行了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DSC以及服用性能测试分析。结果显示,乙酰化蚕丝织物折皱弹性大幅提高,缓弹和急弹折皱回复角分别由218.5°和168.5°提升到270.5°和... 研究了蚕丝织物部分乙酰化的抗皱整理,同时对乙酰化蚕丝织物进行了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DSC以及服用性能测试分析。结果显示,乙酰化蚕丝织物折皱弹性大幅提高,缓弹和急弹折皱回复角分别由218.5°和168.5°提升到270.5°和210.5°,结果表明,只降低蚕丝织物形成氢键能力的非交联型整理剂也能大幅度提高蚕丝织物的折皱弹性;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乙酰化蚕丝织物的β折叠结构增加,氨基被部分乙酰化;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乙酰化蚕丝织物的结晶度增加;DSC分析表明,乙酰化蚕丝织物的分解温度提高,热稳定性增加;乙酰化蚕丝织物的回潮率、白度、断裂强力等基本无变化,其刚柔度有所增加,挺括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化 蚕丝织物 折皱弹性 结晶度 服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丝绸活性染料分子伴侣进行清洁染色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光先 钟玲 +3 位作者 王鹏 张凤秀 薛旭婷 郑慧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5-110,共6页
用有机小分子阳离子作为活性染料染色时的分子伴侣,设计了丝绸活性染料分子伴侣促染原理并进行了系列研究。结果表明:有机小分子阳离子具有良好的促染作用;阳离子的疏水性越大,促染效率越高;阳离子的疏水碳氢链碳原子数大于或等于12时,... 用有机小分子阳离子作为活性染料染色时的分子伴侣,设计了丝绸活性染料分子伴侣促染原理并进行了系列研究。结果表明:有机小分子阳离子具有良好的促染作用;阳离子的疏水性越大,促染效率越高;阳离子的疏水碳氢链碳原子数大于或等于12时,其会阻碍活性染料的固色反应,小于或等于8时,不会阻碍活性染料分子的固色反应;有机小分子阳离子分次加入,容易实现匀染;具有较高疏水性、最长碳氢链的碳原子数不大于8的有机阳离子,可以设计2个较长的碳氢链加以解决;溴化辛基三甲铵和溴化己基丁基二甲铵作丝绸活性染料染色时的促染剂,在较低浓度下,活性染料有很高的固色率,染色废水色度低,是具有很好应用潜力的清洁染色助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 活性染料 分子伴侣 小分子阳离子 促染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高温高压镶嵌法的超疏水涤纶织物制备 被引量:2
17
作者 卢永华 周洋 +2 位作者 张凤秀 张袁松 张光先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4-109,118,共7页
为开发制备超疏水涤纶织物的短流程工艺,研究了高温高压下在涤纶表面镶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制备方法。结果表明:PDMS对涤纶表面的镶嵌作用能赋予涤纶织物超疏水性,水接触角可达163.4°,滚动角最小可达7.0°,沾水等级达到5... 为开发制备超疏水涤纶织物的短流程工艺,研究了高温高压下在涤纶表面镶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制备方法。结果表明:PDMS对涤纶表面的镶嵌作用能赋予涤纶织物超疏水性,水接触角可达163.4°,滚动角最小可达7.0°,沾水等级达到5级,且改性涤纶织物具有优异的耐洗性能。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涤纶原有棱角变模糊,表面粗糙度提高;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PDMS成功镶嵌到涤纶纤维中;X衍射及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纤维主体结构基本不变;改性涤纶织物断裂强力有所下降,折皱弹性有小幅度增加,抗弯刚度、白度基本无变化。该方法工艺流程短,成本低,效果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硅氧烷 镶嵌 涤纶织物 超疏水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丝绸织物服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光先 陈薇露 张凤秀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6-28,共3页
探讨了竹原纤维、竹浆纤维纱线与蚕丝交织的竹丝绸织物的服用性能。结果表明:竹浆纤维竹丝绸织物和竹原纤维竹丝绸织物均有华丽的光泽,白度较高;竹丝绸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湿性、透湿性、抗静电性、透气性;竹浆纤维竹丝绸织物相对柔软、褶... 探讨了竹原纤维、竹浆纤维纱线与蚕丝交织的竹丝绸织物的服用性能。结果表明:竹浆纤维竹丝绸织物和竹原纤维竹丝绸织物均有华丽的光泽,白度较高;竹丝绸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湿性、透湿性、抗静电性、透气性;竹浆纤维竹丝绸织物相对柔软、褶皱弹性相对较好;竹原纤维竹丝绸织物挺括度很高,褶皱弹性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原纤维 竹浆纤维 蚕丝 交织织物 服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腈纶织物用SFEGE接枝丝胶蛋白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琚红梅 张光先 +2 位作者 高素华 张凤秀 敬凌霄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8,共4页
腈纶织物接枝蛋白是为制备既具有良好服用性能又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面料,但接枝蛋白的腈纶织物一般柔软度、褶皱弹性都大幅下降。为此,设计并合成了具有柔软功能的交联剂——蔗糖脂肪酸酯缩水甘油醚(SFEGE),并将丝胶蛋白接枝在碱减量... 腈纶织物接枝蛋白是为制备既具有良好服用性能又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面料,但接枝蛋白的腈纶织物一般柔软度、褶皱弹性都大幅下降。为此,设计并合成了具有柔软功能的交联剂——蔗糖脂肪酸酯缩水甘油醚(SFEGE),并将丝胶蛋白接枝在碱减量腈纶织物表面。测定了不同丝胶蛋白接枝率的腈纶织物的服用性能。结果表明:腈纶织物用SFEGE作交联剂接枝丝胶蛋白后,柔软性、褶皱弹性、透湿性都保持良好,吸湿性、透气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脂肪酸酯缩水甘油醚 腈纶 丝胶蛋白 服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辛基二甲基溴化铵对活性染料在丝绸上的促染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程 张光先 +1 位作者 张凤秀 张袁松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0-65,共6页
为提高活性染料染色丝绸的固色率,降低促染剂用量,研究了双辛基二甲基溴化铵(DODMAB)作促染剂对3种活性染料在丝绸上的促染规律。结果表明:DODMAB对活性染料上染丝绸具有高效的促染作用,促染剂质量浓度在4∥L时,活性红B-3BF、活... 为提高活性染料染色丝绸的固色率,降低促染剂用量,研究了双辛基二甲基溴化铵(DODMAB)作促染剂对3种活性染料在丝绸上的促染规律。结果表明:DODMAB对活性染料上染丝绸具有高效的促染作用,促染剂质量浓度在4∥L时,活性红B-3BF、活性黄B-4RFN、活性深蓝B-2GLN上染率分别达到了98.7%、95.32%、94.96%,固色率分别为96.3%、89.18%、90.28%;3种活性染料染色丝绸的皂洗牢度均达到4~5级;3种活性染料在丝绸上的吸附动力学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辛基二甲基溴化铵 活性染料 丝绸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