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机浆预浸渍溶出物的抗氧化性及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前景
1
作者 焦婷 朱北平 +5 位作者 焦健 苏晨 田庆文 房桂干 张凤山 邓拥军 《中国造纸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4,共10页
本研究探讨了目前被当作废弃物的桉木化机浆预浸渍溶出物(PR)的抗氧化性及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潜力分析,探究了预浸渍条件(NaOH用量、温度和浆浓)对制得PR抗氧化性和得率的影响,研究了不同NaOH用量下制得PR的化学结构差异,建立了PR的组... 本研究探讨了目前被当作废弃物的桉木化机浆预浸渍溶出物(PR)的抗氧化性及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潜力分析,探究了预浸渍条件(NaOH用量、温度和浆浓)对制得PR抗氧化性和得率的影响,研究了不同NaOH用量下制得PR的化学结构差异,建立了PR的组分结构与抗氧化性的构效关系,并以热稳定性、高温处理后抗氧化性和细胞毒性为评价指标,评估了PR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NaOH用量是影响PR抗氧化性和得率的主要因素,NaOH用量越少,PR得率越低、抗氧化性越强。NaOH用量为0时,制得PR(R0)的抗氧化性最佳,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可达82.63%。同时,R0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200℃下高温处理1 h后仍能保持初始抗氧化水平的84%,并且在100μg/mL浓度下对HepG2细胞无细胞毒性,满足食品领域应用的基本要求。醌式共轭结构是PR具有强抗氧化性的主要原因,NaOH用量过大(30 kg/t)时,制得PR中醌类物质含量显著降低,其抗氧化性也随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机械浆 预浸渍溶出物 抗氧化性 细胞毒性 食品应用 UPL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高通量筛选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定向进化
2
作者 赵添龙 刘展志 +2 位作者 张凤山 吴敬 宿玲恰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09,共5页
D-阿洛酮糖是一种低热量的甜味剂,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维持血糖平衡和调节脂质代谢等。目前,D-阿洛酮糖工业生产主要通过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D-allulose-3-epimerase,DAEase)催化D-果糖的差向异构反应实现,但DAEase的应用性能仍需... D-阿洛酮糖是一种低热量的甜味剂,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维持血糖平衡和调节脂质代谢等。目前,D-阿洛酮糖工业生产主要通过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D-allulose-3-epimerase,DAEase)催化D-果糖的差向异构反应实现,但DAEase的应用性能仍需进一步提升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定向进化作为一种有效的分子改造策略,其筛选方法是限制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构建并优化D-阿洛酮糖特异型生物传感器,结合微孔板筛选,对来自Clostridium cellulolyticum H10的DAEase(Cc DAEase)突变体文库进行超高通量筛选,最终获得了比活提高14.6%的优势突变体H209Q,其最适温度为60℃,最适pH值为7.5,并进一步解析了该突变体的构效关系。该研究证明了转录因子型生物传感器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定向进化筛选工具,为进一步优化DAEase的性能提供了可能性,亦为D-阿洛酮糖的工业制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 转录因子型生物传感器 超高通量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酸木质素纳米颗粒的制备及疏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高雅丽 周晓贤 +3 位作者 倪书振 陈晓倩 傅英娟 张凤山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5-131,共7页
本研究以玉米秸秆、杨木及松木为原料,利用不同液比的甲酸与原料(1∶10,1∶9,1∶8和1∶7)制浆,从制浆黑液中分离得到甲酸木质素,进一步制得甲酸木质素纳米颗粒,探究了不同甲酸木质素的酚羟基含量差异。结果表明,3种原料甲酸木质素具有... 本研究以玉米秸秆、杨木及松木为原料,利用不同液比的甲酸与原料(1∶10,1∶9,1∶8和1∶7)制浆,从制浆黑液中分离得到甲酸木质素,进一步制得甲酸木质素纳米颗粒,探究了不同甲酸木质素的酚羟基含量差异。结果表明,3种原料甲酸木质素具有木质素的基本结构特征,液比1∶9时制得3种原料甲酸木质素酚羟基含量分别为2.69、2.82、3.09 mmol/g。水接触角实验结果表明,3种原料甲酸木质素压片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将甲酸木质素纳米颗粒用于制备甲酸木质素纳米颗粒/淀粉复合膜,复合膜的水接触角显著增加,其疏水性能与甲酸木质素的原料种类和制浆液比有关。经4个月老化后,复合膜的疏水性能进一步增强,3种原料甲酸木质素纳米颗粒/淀粉复合膜的水接触角最高分别可达127.2°、125.1°和123.5°。研究结果对增强木质素的疏水性能及扩展疏水性膜材料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 纳米颗粒 木质素 疏水性能 淀粉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润土在助留助滤体系中加入顺序的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辉 刘燕韶 +4 位作者 马小清 张凤山 周景蓬 李雪莲 王鲁江 《中华纸业》 CAS 2024年第4期82-85,共4页
为达到CPAM/膨润土助留助滤体系最佳的使用效果,对CPAM/膨润土助留助滤体系中膨润土的加入顺序进行了实验室小试,在所有添加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先加CPAM再加膨润土时留着率和滤水效果明显好于先加膨润土再加CPAM,根据小试结果对大生产中... 为达到CPAM/膨润土助留助滤体系最佳的使用效果,对CPAM/膨润土助留助滤体系中膨润土的加入顺序进行了实验室小试,在所有添加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先加CPAM再加膨润土时留着率和滤水效果明显好于先加膨润土再加CPAM,根据小试结果对大生产中膨润土的加入点进行了调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AM 膨润土 微粒助留助滤体系 加入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机械浆漂白生产过程氢氧化钠用量的优化
5
作者 王辉 马小清 +4 位作者 张凤山 吴蔚然 周景蓬 马厚悦 刘燕韶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9-194,共6页
对杨木化学机械浆(化机浆)漂白段氢氧化钠的最佳用量进行了优化。当H2O2和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1∶1时,获得纸浆的白度最高。如以提高化机浆的强度指标为目的,应适当增加氢氧化钠的用量;若以提高松厚度和不透明度为目的,则应减少氢氧化钠... 对杨木化学机械浆(化机浆)漂白段氢氧化钠的最佳用量进行了优化。当H2O2和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1∶1时,获得纸浆的白度最高。如以提高化机浆的强度指标为目的,应适当增加氢氧化钠的用量;若以提高松厚度和不透明度为目的,则应减少氢氧化钠的用量。为了防止化机浆在储浆塔放置一段时间后返黄,至少保证漂后化机浆中的残余H2O2为漂白段H2O2总用量的10%以上。根据实验结果对化机浆生产线的漂白工艺进行了调整优化,化机浆质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机械浆 漂白 纸浆质量 氢氧化钠用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接枝双醛纤维素纳米纤丝增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性能的研究
6
作者 袁硕 刘哲秀 +6 位作者 辛钰 徐王东 霍丹 王汉敏 张凤山 杨秋林 侯庆喜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25,共8页
本研究采用多巴胺(DA)接枝的双醛纤维素纳米纤丝(DA-OCNF)和丙烯酰胺(AM)制备复合水凝胶(DOCA),并对水凝胶在空气中和水下的黏附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A的引入有效提升了水凝胶的水下黏附强度,双醛改性后的OCNF改善了DA对水凝胶机... 本研究采用多巴胺(DA)接枝的双醛纤维素纳米纤丝(DA-OCNF)和丙烯酰胺(AM)制备复合水凝胶(DOCA),并对水凝胶在空气中和水下的黏附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A的引入有效提升了水凝胶的水下黏附强度,双醛改性后的OCNF改善了DA对水凝胶机械性能的影响。该策略充分发挥了双组分的优势,制备出内聚力和黏附力相平衡的高机械强度和黏附强度的复合水凝胶。当DA-OCNF的含量为1.0%时,DOC_(1.0)A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相比DOC_(0)A分别提高了27.2个百分点和54.82 kPa,其在空气中和水中对钢铁的黏附强度分别达42.70和30.65 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双醛纤维素纳米纤丝 水凝胶 水下黏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机械浆制浆原料中过渡金属离子对其漂白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焦婷 赵志坤 +4 位作者 朱北平 焦健 房桂干 邓拥军 张凤山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4-93,共10页
本研究以我国化学机械浆生产中主要使用的3种桉木和3种杨木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其浆料和预浸渍溶出物中过渡金属离子含量的差异,分析了过渡金属离子含量对浆料漂白性能以及预浸渍溶出物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桉木原料中较多的Mn^(2+)... 本研究以我国化学机械浆生产中主要使用的3种桉木和3种杨木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其浆料和预浸渍溶出物中过渡金属离子含量的差异,分析了过渡金属离子含量对浆料漂白性能以及预浸渍溶出物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桉木原料中较多的Mn^(2+)和杨木中较多的Fe^(3+)导致浆料的漂白性能较差;桉木和杨木预浸渍溶出物中较多的Fe^(3+)导致二者的抗氧化性较强,由此导致实际生产中化学品消耗量较高;对于完全脱除预浸渍溶出物的浆料,增加螯合剂用量对杨木的漂白性能无显著影响,对桉木的漂白性能有一定提高;对于保留预浸渍溶出物浆料,增加螯合剂用量比增加H_(2)O_(2)用量对2种浆料漂白性能的改善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机械浆 制浆原料 金属离子 碱性H_(2)O_(2)漂白 预浸渍溶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不透印新闻纸的生产实践
8
作者 马小清 刘燕韶 +7 位作者 冯好伟 张凤山 李建强 郭启程 王辉 田式强 田会桢 周景蓬 《中华纸业》 CAS 2024年第11期67-70,共4页
介绍了影响新闻纸印刷不透印性的因素、生产高不透印新闻纸的浆料配比、化学品添加及过程参数控制等生产工艺,并对高不透印新闻纸的产品质量及使用效果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新闻纸 夹网纸机 不透印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纸脱墨浆生产新闻纸水循环系统中DCS的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凤山 李超 +3 位作者 李立波 高扬 秦梦华 李忠正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3-37,共5页
以废纸脱墨浆生产新闻纸生产线水循环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检测了水循环系统不同部位的白水中DCS、DS、CS、SS和TS的含量并讨论了它们的变化情况,分析了电导率、阳离子电荷需求量(CD值)、浊度等物化性质及其与pH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以废纸脱墨浆生产新闻纸生产线水循环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检测了水循环系统不同部位的白水中DCS、DS、CS、SS和TS的含量并讨论了它们的变化情况,分析了电导率、阳离子电荷需求量(CD值)、浊度等物化性质及其与pH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漂白和后浮选水循环回路和造纸机网部白水循环回路,筛选和前浮选水循环回路白水中含有更多的DCS。白水塔和2#微气浮池白水中的DCS含量约占TS的88%,水循环系统各个取样点白水的DCS中,DS含量均占了90%以上,其中压榨部白水中的DS与DCS的比值达到了98.2%。表明在DCS中,主要构成为DS,仅有少量的CS。电导率和CD值主要是由DS所贡献的。含DCS水样的浊度主要来自于其中的胶体物质。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系统中的DCS会逐渐积累。微气浮处理对于固体悬浮物有着良好的去除作用,可以去除80%以上的SS,其去除DCS的作用主要是去除了所含的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报纸 水封闭循环 溶解与胶体物质 运行时间 微气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版纸全研磨碳酸钙面涂涂料配方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凤山 杨路明 +4 位作者 张金芝 张彩虹 曹春昱 刘忠 查瑞涛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17,共5页
通过在面涂涂料中采用小粒径丁苯胶乳,探讨了铜版纸全研磨碳酸钙(GCC)面涂涂料配方与车间含高岭土涂料配方对涂料性能及铜版纸物理性能与印刷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全GCC面涂涂料配方在高固含量的情况下,维持了涂料较低的高剪切黏... 通过在面涂涂料中采用小粒径丁苯胶乳,探讨了铜版纸全研磨碳酸钙(GCC)面涂涂料配方与车间含高岭土涂料配方对涂料性能及铜版纸物理性能与印刷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全GCC面涂涂料配方在高固含量的情况下,维持了涂料较低的高剪切黏度,使铜版纸获得了理想的光泽度和印刷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版纸 研磨碳酸钙 面涂涂料 流变性 印刷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万金泉 陈礼辉 +2 位作者 张凤山 程欣 周周 《中华纸业》 CAS 2019年第23期73-80,共8页
万金泉:大家好,我是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万金泉。首先有请我们的对话嘉宾上台,有请:福建省造纸学会理事长陈礼辉教授、华泰集团总工程师张凤山博士、青山纸业总工程师程欣先生以及维美德中国销售总监周周先生。掌声欢迎他们。
关键词 销售总监 华泰集团 造纸学会 张凤山 青山纸业 华南理工大学 创新引领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注水泵的节能研究及智能阀门控制器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凤山 王为真 +1 位作者 胡海 高俊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44-48,75,共6页
油田注水系统节能降耗,通过对注水系统设备工况的分析研究,采用单片机技术研制的智能阀门控制器,实现阀门开度的优化控制。实验证明控制器.节能降耗效果显著。智能电动阀门控制器具有经济有效的特点以及很强的实用性。
关键词 油田 注水泵 节能 智能阀门控制器 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酶对白色树脂和浆料动电化学的影响
13
作者 张凤山 景宜 +1 位作者 尤纪雪 李忠正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54,共4页
研究了淀粉酶对涂布损纸zeta电位和阳离子需求量的影响。利用Minitab中的实验设计方法,筛选出影响淀粉酶催化作用最显著的因素,比较了聚合氯化铝和淀粉酶去除白色树脂的效果以及对成纸强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淀粉酶的用量和温度是影... 研究了淀粉酶对涂布损纸zeta电位和阳离子需求量的影响。利用Minitab中的实验设计方法,筛选出影响淀粉酶催化作用最显著的因素,比较了聚合氯化铝和淀粉酶去除白色树脂的效果以及对成纸强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淀粉酶的用量和温度是影响涂布损纸zeta电位最显著的因素,涂布损纸经过淀粉酶处理后,能提高zeta电位,降低浆料系统阳离子需求量。与化学方法相比,淀粉酶去除白色树脂的效果要优于聚合氯化铝,且能提高成纸的强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酶 ZETA电位 阳离子需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墨浆线浆料中胶黏物成分分析
14
作者 张凤山 李立波 +3 位作者 李超 高扬 秦梦华 李忠正 《中华纸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45-48,共4页
从脱墨浆生产线中三个主要操作单元取样,将脱墨浆分离成为纤维组分、细小组分和水相三个部分,分别采用THF或MTBE进行抽提,然后用GC-MS对抽出物进行分析,按照黏合剂类、木材抽出物类、木质素类和其他有机酸类物质讨论了胶黏物的主要构成... 从脱墨浆生产线中三个主要操作单元取样,将脱墨浆分离成为纤维组分、细小组分和水相三个部分,分别采用THF或MTBE进行抽提,然后用GC-MS对抽出物进行分析,按照黏合剂类、木材抽出物类、木质素类和其他有机酸类物质讨论了胶黏物的主要构成物质,以及通过不同操作单元时的去除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墨浆 胶黏物 纤维和细小组分 水相 GC-M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技术创新战略 促进持续稳定发展
15
作者 张凤山 高远文 《石油科技论坛》 2004年第3期52-55,共4页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 辽河石油勘探局 市场份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造纸》2010年度“恒丰纸业杯”优秀论文部分获奖作者专访
16
作者 张凤山 李超 +3 位作者 李立波 高扬 秦梦华 李忠正 《造纸信息》 2011年第3期20-24,共5页
2011年1月18日,《中国造纸》2010年度"恒丰纸业杯"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落下帷幕。经过严格的初评、复评及京津地区专家终评后,最终评出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5篇、优秀奖7篇。获奖优秀论文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我国造纸工... 2011年1月18日,《中国造纸》2010年度"恒丰纸业杯"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落下帷幕。经过严格的初评、复评及京津地区专家终评后,最终评出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5篇、优秀奖7篇。获奖优秀论文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我国造纸工业相应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发展方向,为该领域技术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本刊特别对2010年度《中国造纸》优秀论文一等奖和二等奖部分获奖作者进行了专访,以期与读者共同分享作者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造纸》 期刊 2010年 "恒丰纸业杯" 优秀论文 编辑部 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纸业——适“亮”而“纸”
17
作者 张凤山 《中华纸业》 CAS 2012年第1期38-39,共2页
近年来,关于食品添加剂的问题,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关注的焦点问题,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面粉增白剂的一个例子,图1表示的是添加了增白剂和没有添加增白剂的馒头,可以看出,白度是绝对不一样的。
关键词 面粉增白剂 纸业 食品添加剂 焦点问题 生活 馒头 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和氮气及烟道气吞吐采油物理模拟实验——以辽河油田曙一区杜84块为例 被引量:33
18
作者 付美龙 熊帆 +4 位作者 张凤山 高远文 郑观辉 田华 于兰春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8-70,73,共4页
针对辽河油田曙一区杜84块超稠油主力含油区块在开采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吞吐周期高、开发效果逐渐变差等问题,通过室内实验,分析了二氧化碳和氮气在杜84块超稠油中的溶解性及其对原油粘度的影响;通过物理模拟实验,模拟了在注蒸汽辅助的条... 针对辽河油田曙一区杜84块超稠油主力含油区块在开采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吞吐周期高、开发效果逐渐变差等问题,通过室内实验,分析了二氧化碳和氮气在杜84块超稠油中的溶解性及其对原油粘度的影响;通过物理模拟实验,模拟了在注蒸汽辅助的条件下,单纯注CO2、单纯注N2及模拟烟道气等多种吞吐方式的采油规律及增产机理;研究了CO2与N2的注入次序、注入量、注入比例及注入压力与放喷压力等参数对吞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杜84块超稠油主力含油区块开采过程中,CO2和N2的注入次序为先注N2后注CO2,CO2与N2的体积比为2:1,注入压力为15MPa,生产时放喷压力以地层压力7.35MPa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道气 吞吐 放喷压力 物理模拟 超稠油 杜84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折射率SiO_2光学增透薄膜的结构控制 被引量:17
19
作者 吴广明 王珏 +7 位作者 沈军 杨天河 赖珍荃 张会林 张勤远 范滨 周东平 张凤山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32-336,共5页
以正硅酸乙酯( T E O S)为有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技术,通过调节溶胶的p H 和掺入有机添加剂,对 Si O2 溶胶生长过程进行结构裁剪,控制 Si O2 纳米颗粒尺度,制备出低折射率(115~1.18) Si O2 光... 以正硅酸乙酯( T E O S)为有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技术,通过调节溶胶的p H 和掺入有机添加剂,对 Si O2 溶胶生长过程进行结构裁剪,控制 Si O2 纳米颗粒尺度,制备出低折射率(115~1.18) Si O2 光学增透薄膜。分别采用椭偏仪、分光光度计、扫描和透射电镜等对所制备薄膜的结构、物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改变 Si O2 溶胶p H 可有效抑制颗粒生长,且保持原有的微结构;掺入有机偶联添加剂能使颗粒迅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增透薄膜 二氧化硅 折射率 薄膜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可见光宽带分色片设计与制备 被引量:13
20
作者 林炳 于天燕 +1 位作者 刘定权 张凤山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93-395,共3页
红外、可见光分色片对成像光谱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应用诱导增透概念设计宽光谱分色片 ,并在薄膜制备过程中 ,采用了光学控制结合晶体振荡控制的方法获得了符合实用要求的红外 /可见分色片 ,其 4 0 0nm~ 90 0nm范围 4 5度入射光... 红外、可见光分色片对成像光谱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应用诱导增透概念设计宽光谱分色片 ,并在薄膜制备过程中 ,采用了光学控制结合晶体振荡控制的方法获得了符合实用要求的红外 /可见分色片 ,其 4 0 0nm~ 90 0nm范围 4 5度入射光透过率大于 80 % ,在 132 5nm~ 130 0 0nm平均反射率大于 90 % ,其光谱特性在已报道过的同类分色片中位于前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色片 红外 入射光 光透过率 薄膜制备 晶体 光谱 宽带 同类 可见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