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及异丙托溴铵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军付 王育新 +1 位作者 李香芝 沈德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4期2594-2595,共2页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及异丙托溴铵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三中心医院收治的106例毛细血管炎患儿,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及异丙托溴铵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三中心医院收治的106例毛细血管炎患儿,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布地奈德、特布他林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清促炎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IFN-γ、TNF-α、IL-2、IL-6、IL-10、IL-1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及异丙托溴铵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能够提升患儿临床效果,抑制血清促炎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布地奈德 特布他林 异丙托溴铵 血清促炎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误诊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军付 王育新 沈徳新 《临床误诊误治》 2018年第2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进行性肌营养不良(progressive muscular dystrophy,PMD)的临床特点、诊治措施、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2例曾误诊为肝损害及心肌损害的小儿PMD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文2例年龄3岁9个月和3岁... 目的探讨小儿进行性肌营养不良(progressive muscular dystrophy,PMD)的临床特点、诊治措施、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2例曾误诊为肝损害及心肌损害的小儿PMD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文2例年龄3岁9个月和3岁5个月,分别因咳嗽15 d以及乏力3个月,手脱皮1周,咳嗽3 d入院。查血清肌酶增高,诊断为肝损害及心肌损害等,给予相应治疗均无效,考虑PMD,行基因检测均确诊Duchenne型PMD。2例家属均要求出院,皆未给予治疗。结论小儿PMD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提高对该病认识和警惕性、发散诊断思维、认真进行鉴别诊断和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可减少或避免PMD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营养不良 儿童 误诊 肝损伤 心肌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肾小管酸中毒一例误诊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军付 王育新 沈德新 《临床误诊误治》 2018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提高儿科临床医生对儿童肾小管酸中毒(renal tubular acidosis,RTA)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婴幼儿RTA误诊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女,83 d,因反复发热2月余,呕吐、精神差4 d入院。病初就诊外院,查尿白细胞及痰血培养阳性,... 目的提高儿科临床医生对儿童肾小管酸中毒(renal tubular acidosis,RTA)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婴幼儿RTA误诊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女,83 d,因反复发热2月余,呕吐、精神差4 d入院。病初就诊外院,查尿白细胞及痰血培养阳性,肺炎支原体抗体Ig M阳性,按支气管肺炎、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脓毒症治疗,发热无好转,入我院。查体发现发育迟缓,多次实验室检查示:代谢性酸中毒、高氯血症、低钾血症、高钙血症,尿p H持续>5.5且尿白细胞阳性,遂诊断为远端RTA、泌尿系感染、高钙血症,予碳酸氢钠片、枸橼酸钾、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治疗5 d后体温恢复正常,复查尿常规正常,酸中毒及低钾血症纠正。结论婴幼儿RTA临床少见,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对于发热伴有代谢性酸中毒及低钾血症表现的患儿应考虑到RTA的可能,及时行血气分析、尿液分析、氯化铵负荷试验有助于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中毒 肾小管性 儿童 误诊 代谢性酸中毒 水电解质失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布鲁菌病误诊一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军付 王育新 沈德新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7期52-53,共2页
布鲁菌病是布鲁杆菌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为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病。有报道布鲁菌病亦可通过人-人传播[1]。儿童布鲁菌病少见,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不典型,流行病学史采集困难,故极易导致误诊。现报告1例儿童布鲁菌病误诊资料,以期... 布鲁菌病是布鲁杆菌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为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病。有报道布鲁菌病亦可通过人-人传播[1]。儿童布鲁菌病少见,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不典型,流行病学史采集困难,故极易导致误诊。现报告1例儿童布鲁菌病误诊资料,以期加强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1病例资料男,9岁。因间歇性发热2个月就诊。患儿2个月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8℃,呈波状热,就诊当地医院,诊断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杆菌病 儿童 误诊 呼吸道感染 血清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军付 《淮海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576-578,共3页
目的:探究免疫球蛋白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GBS患儿8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41例。2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鼠神... 目的:探究免疫球蛋白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GBS患儿8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41例。2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IL-12,IL-18,IL-21,IL-23水平均较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四肢疼痛、腱反射、四肢肌力、呼吸肌麻痹、感觉障碍、肌张力恢复时间均比观察组快,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儿童GBS患儿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且用药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免疫球蛋白 鼠神经生长因子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