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夷夏之辨与北朝书法接受中的文化认同问题
1
作者 张兴成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89,共11页
北朝书法在中国书学史上的沉浮不但有艺术与审美的原因,还涉及比较复杂的文化认同问题,深刻折射了书法与文化政治之间的互动关系。唐代“崇王”论及书学的南学化是导致北朝书法被遗忘的开始,宋人弃魏碑等北朝书法不学也是建立在夷夏之... 北朝书法在中国书学史上的沉浮不但有艺术与审美的原因,还涉及比较复杂的文化认同问题,深刻折射了书法与文化政治之间的互动关系。唐代“崇王”论及书学的南学化是导致北朝书法被遗忘的开始,宋人弃魏碑等北朝书法不学也是建立在夷夏之辨、文野之分基础上的晋唐书学正统论的影响结果。清代中晚期以来,学术思想的变革、现实文化政治的需要,特别是清人《春秋》学所持夷夏观的调整,改变了清人对北朝书法的看法,其中阮元、康有为的书学思想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他们重新赋予了北朝书法“通古”“变古”等新意,并借此打破了书学中南与北、文与野、夏与夷之间的中心-边缘结构及价值秩序。北朝书法是唐宋和清代文化政治构建的产物,它被塑造成了具有范式意义的存在,并逐渐演化为中国书法史上一个新的统绪。梳理和辨析北朝书法接受史,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中国书法审美观念和批评标准背后的深层文化政治心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夷夏之辨 北朝书法 魏碑 文化认同 阮元 康有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N衬底氧化镓基柔性紫外探测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特邀) 被引量:2
2
作者 丁悦 皇甫倩倩 +6 位作者 左清源 梁金龙 弭伟 王迪 张兴成 刘振 何林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9-57,共9页
针对传统硬性衬底无法弯折的问题,采用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衬底制备柔性紫外光电探测器。柔性衬底具有的抗曲折性,能够提升探测器的鲁棒性,并且能让其适用于各种复杂形态的应用场景,同时减少占用空间,有助于整个电路的集成化。实验... 针对传统硬性衬底无法弯折的问题,采用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衬底制备柔性紫外光电探测器。柔性衬底具有的抗曲折性,能够提升探测器的鲁棒性,并且能让其适用于各种复杂形态的应用场景,同时减少占用空间,有助于整个电路的集成化。实验使用磁控溅射镀膜工艺首先在PEN衬底上生长氧化镓薄膜,并在氧化镓薄膜上生长氧化铟锡电极,在室温下成功制备柔性氧化镓紫外光电探测器,器件响应波长处于小于280 nm的深紫外区。将器件弯折20000次后其暗电流无显著变化,光电流增大,保持了良好的紫外光探测性能,探测器上升时间和衰减时间分别为0.24 s/0.74 s和0.10 s/0.71 s,其电流-时间特性曲线呈现周期性稳定,表明即使经过多次弯折,柔性氧化镓紫外探测器仍然具有良好的光电探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光电探测器 柔性紫外探测器 射频磁控溅射 氧化镓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氧化铟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与文化帝国主义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兴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0-156,共7页
文化帝国主义问题涉及到对资本主义制度与生活方式、启蒙观念的普世性等现代性问题的审视与批判。在深层次上厘清文化帝国主义的内涵、表现形式和运作逻辑,可有效辨析文化帝国主义与现代媒介文化、全球资本主义扩张以及现代性普遍主义... 文化帝国主义问题涉及到对资本主义制度与生活方式、启蒙观念的普世性等现代性问题的审视与批判。在深层次上厘清文化帝国主义的内涵、表现形式和运作逻辑,可有效辨析文化帝国主义与现代媒介文化、全球资本主义扩张以及现代性普遍主义话语之间的内在联系,阐明在西方(尤其是美国)文化帝国主义冲击下的民族国家内部文化民族主义的矛盾性和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文化帝国主义 文化民族主义 全球资本主义 普遍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主义的全球扩散与再生产——兼谈文化民族主义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兴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27,共7页
东方主义诞生以来,在全球扩散过程中有各种新模式及其内在理论逻辑。现代传媒已经成为东方主义生产的主要方式;东方人参与了其自身的东方化,从而为种种以对抗东方主义为口号的文化民族主义话语的产生提供了契机;东方主义不只是殖民关系... 东方主义诞生以来,在全球扩散过程中有各种新模式及其内在理论逻辑。现代传媒已经成为东方主义生产的主要方式;东方人参与了其自身的东方化,从而为种种以对抗东方主义为口号的文化民族主义话语的产生提供了契机;东方主义不只是殖民关系的表达,同时也是殖民者、帝国主义内部之间权力争夺的策略;在全球化时代,跨国知识分子加速了东方主义的流动与“旅行”。我们必须辨析东方主义在不同的社会和政治语境中的权力运作方式和意识形态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主义 现代传媒 民族文化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赫尔德与文化民族主义思想传统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兴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88,174,共8页
赫尔德是18世纪后期德国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被誉为"文化民族主义之父"。其思想中的民粹主义、表现主义、多元主义和民族归属等观念,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传统。从著名思想家伯林对赫尔德的论述入手,可以系统... 赫尔德是18世纪后期德国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被誉为"文化民族主义之父"。其思想中的民粹主义、表现主义、多元主义和民族归属等观念,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传统。从著名思想家伯林对赫尔德的论述入手,可以系统地看到赫尔德文化民族主义的思想背景、核心观念、基本逻辑、文学意义等问题,尤其是赫尔德与文化民族主义思想传统之间的关系,以及他的历史主义、多元主义思想与相对主义观念之间的差异,同时警惕其思想的负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尔德 伯林 反现代性 文化民族主义 历史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末宋初东晋宗室政治活动略探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兴成 《浙江学刊》 CSSCI 2001年第5期130-131,137,共3页
通过考察晋末宋初东晋宗室政治活动的各种形式可以看出 :当时宗室成员之间、宗室与忠于皇权的政治力量、宗室与北方统治政权的一定联合使得宗室的政治势力增强、政治影响扩大 ,有效延缓了晋宋禅代的进程。结合整个东晋时期宗室的政治活... 通过考察晋末宋初东晋宗室政治活动的各种形式可以看出 :当时宗室成员之间、宗室与忠于皇权的政治力量、宗室与北方统治政权的一定联合使得宗室的政治势力增强、政治影响扩大 ,有效延缓了晋宋禅代的进程。结合整个东晋时期宗室的政治活动来看 ,宗室政治势力对于当时各种政治力量的发展起到了平衡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末宋初 宗室 政治势力 政治作用 政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晋宗室管理制度述论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兴成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7-103,共7页
西晋宗室管理机构相对完备 ,专职机构及有关关涉机构协同处理宗室事务。其长官人选较重 ,尤其宗师一职均由位望显赫、戚属尊重的宗室担任。西晋朝廷对宗室的管理比较宽松 ,限制较少 ,宗室的社会活动不受约束。东晋时宗室管理机构或并或... 西晋宗室管理机构相对完备 ,专职机构及有关关涉机构协同处理宗室事务。其长官人选较重 ,尤其宗师一职均由位望显赫、戚属尊重的宗室担任。西晋朝廷对宗室的管理比较宽松 ,限制较少 ,宗室的社会活动不受约束。东晋时宗室管理机构或并或省 ,其官员人选转轻。朝廷对宗室限制较多。宗室在东晋大部分时间内遭到压制、打击。两晋政治格局、政治发展特点的不同直接造成了两晋宗室管理制度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晋 宗室 管理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晋宗室官员佐官、属吏试探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兴成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2-117,共6页
两晋时期 ,宗室官员对当时的政治影响深刻 ,而其佐官、属吏同样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这一政治群体的兴衰演变历程鲜明地体现了两晋时期政治发展的大势与特点。西晋时期是门阀贵族专政的时代 ,西晋宗室官员的佐官一般由朝廷任命 ,宗室... 两晋时期 ,宗室官员对当时的政治影响深刻 ,而其佐官、属吏同样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这一政治群体的兴衰演变历程鲜明地体现了两晋时期政治发展的大势与特点。西晋时期是门阀贵族专政的时代 ,西晋宗室官员的佐官一般由朝廷任命 ,宗室官员作为府主对其人选有一定的建议权和推荐权 ,而属吏则由府主自行辟除 ,朝廷不加干涉。宗室官员一般都极力延揽名望之士以为佐官、属吏 ,藉此提高自己的政治声望和地位 ,在朝廷政争之中 ,这也往往成为扩大政治势力的一种手段。而朝廷为崇重宗室官员 ,一般通过增加其佐官、属吏员数的方式以示恩宠 ,并藉此强化宗室官员藩屏中央、镇静地方的作用。东晋时期 ,政局变为庶族地主专政的时代。虽然东晋宗室官员的佐官、属吏在任用方式、人选、数量上与西晋差异不大 ,但由于宗室官员权力受限 ,政治地位下降 ,东晋大部分时间内宗室官员佐官、属吏制度的发展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晋 宗室 佐吏 任用 人选 员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文化政治冲突中的“母语认同”——德国浪漫主义母语观反思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兴成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9-86,共8页
"母语认同"是现代文化政治冲突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思考这一问题不仅有利于深入理解现代文艺思想与民族主义、国家主义之间的关系,在全球一体化和英语的强势冲击下,反思这一问题对于理解汉语的现代化历史和未来走向也有着积极... "母语认同"是现代文化政治冲突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思考这一问题不仅有利于深入理解现代文艺思想与民族主义、国家主义之间的关系,在全球一体化和英语的强势冲击下,反思这一问题对于理解汉语的现代化历史和未来走向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德国思想家们对母语写作的强调与其反现代性的民族主义思潮紧密相关。赫尔德从文化多元主义的立场倡导每一种民族语言的平等地位和独特价值,强调了母语对民族文化认同的促进意义;而费希特、海德格尔等,在深入地批判现代性带来的虚无主义倾向和现代人的无根状态的同时,过度强调了母语写作的政治价值,通过张扬德语的"始源性"、"纯粹性"特征,塑造了德国作为承接了希腊思想的唯一"特选民族"的神话,暗合了20世纪德国国家社会主义的种族排他性和种族优越论思想,产生了极其危险的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语认同 德国浪漫主义 民族主义 文化多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晋宗室赠官略论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兴成 《浙江学刊》 CSSCI 2002年第3期121-124,共4页
深入探讨两晋宗室赠官对于理解此一时期职官制度的许多重要变化大有助益 ,同时可加深对于两晋宗室政策的认识。两晋宗室赠官品阶一般略高于其卒前所任官职 ,二者之间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 ;赠官方式除直接加赠本官外 ,优宠者另外赠予加官... 深入探讨两晋宗室赠官对于理解此一时期职官制度的许多重要变化大有助益 ,同时可加深对于两晋宗室政策的认识。两晋宗室赠官品阶一般略高于其卒前所任官职 ,二者之间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 ;赠官方式除直接加赠本官外 ,优宠者另外赠予加官和给予其他优待。由于两晋政治格局不同 ,两晋宗室赠官呈现许多差异。西晋宗室赠官官品在整体上高于东晋 ;西晋宗室赠官类型大都为武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晋 赠官 赠官官品 赠官方式 赠官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民情结与文人兰花诗画传统的图-文互文性解读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兴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7-126,191,192,共11页
兰花是中国古代诗画中反复出现的文学意象与文化符号。自宋以来,兰花成为文人画的一个重要题材,相应产生了大量以兰花为题的题画诗。特别是那些遗民画家和失意文人,兰花几乎成为他们书写自我、抚慰精神创伤、超越现实政治、寄托文化情... 兰花是中国古代诗画中反复出现的文学意象与文化符号。自宋以来,兰花成为文人画的一个重要题材,相应产生了大量以兰花为题的题画诗。特别是那些遗民画家和失意文人,兰花几乎成为他们书写自我、抚慰精神创伤、超越现实政治、寄托文化情怀的典型载体之一。他们围绕兰花创造了一系列文学母题、图像模式和思想结构,在以往以文字为系统表达形式之外,赋予了另一个以图像为核心的新系统,将孔子"空谷幽兰"和屈原"香草美人"的思想和情感表现传统与意义再生产机制推向了新的阶段。可以通过具体的兰花诗画作品,从图-文互文性角度梳理、解读这些审美、思想与意义系统,探讨其中蕴含的复杂的遗民情结、儒家人格理想与超越性精神,这是一条进入中国古代文人心灵和历史世界的通幽曲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花 遗民情结 图-文互文性结构 赵孟坚 郑所南 赵孟瞓 八大山人 石涛 金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崇王”论与儒家书学道统的形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兴成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1-162,共12页
“崇王”论塑造了唐以来中国书法的审美精神、信仰体系和学术传统,也深刻改变了后世对先唐书法的想象与认识。初唐政治和文教的大一统需要,儒学与文学、艺术的南学化,是唐太宗明确提出“崇王”论的历史背景。唐太宗以行、草书碑,作《王... “崇王”论塑造了唐以来中国书法的审美精神、信仰体系和学术传统,也深刻改变了后世对先唐书法的想象与认识。初唐政治和文教的大一统需要,儒学与文学、艺术的南学化,是唐太宗明确提出“崇王”论的历史背景。唐太宗以行、草书碑,作《王羲之论》,将王羲之塑造成美学与道德高度合一的典范,既与其自身的审美取向有关,亦是借王书以实施书学改制。唐以来人们对二王法书的反复临摹与翻刻,思想史对王羲之形象的层累塑造,加之宋明理学道统论影响下以王羲之为中心的笔法授受体系的不断拓展,使得王羲之在书学史上的宗主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从而构建出一个由文化精英主导的、建立在圣人和经典崇拜基础之上的儒家书学道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学 王羲之 崇王论 唐太宗 道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反思”与改革开放30年文艺史观的嬗变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兴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9-34,共6页
改革开放30年来,在思想界的"现代性反思"过程中,文艺史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批判"阶级进化论"转向了"现代化论"、"世界体系论"以及"新历史主义"等历史叙事模式。在当代中国历史观... 改革开放30年来,在思想界的"现代性反思"过程中,文艺史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批判"阶级进化论"转向了"现代化论"、"世界体系论"以及"新历史主义"等历史叙事模式。在当代中国历史观念的价值取向和学理基础大背景下,当代中国的文艺史观在思想解放过程中正在不断走向多元化,但也出现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相分离的历史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历史观念 唯物史观 新历史主义 虚无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宋宗室官员考黜略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兴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7-136,共10页
晋宋宗室官员考课是在当时王朝常规考黜制度规范下进行,并不存在专为宗室官员制定的特殊规定。两晋宗室官员考黜周期大致为6年,刘宋宗室官员的考黜周期则大致是3年左右,相较而言,短于刘宋早期的任官周期而略接近于孝武帝以后的任职周期... 晋宋宗室官员考课是在当时王朝常规考黜制度规范下进行,并不存在专为宗室官员制定的特殊规定。两晋宗室官员考黜周期大致为6年,刘宋宗室官员的考黜周期则大致是3年左右,相较而言,短于刘宋早期的任官周期而略接近于孝武帝以后的任职周期。西晋皇权强大,刘宋皇权复振,且都推行重用宗亲的政策,故而西晋和刘宋的宗室官员在考课方面虽然遵守常规进行优劣评定、赏能罚否,但事实上能得到额外优待,有罪黜免时往往法外施恩,甚至免官后的起复也较庶姓为易,因此仕宦较为顺利,容易升迁要职,但也不无宽纵之弊。东晋皇权衰弱,宗室政策与高级门阀利益相抵触而难以施行,宗室官员的考课黜陟反较庶姓官员更为严格,多有贬谪,仕宦因此比较艰难,担任清官要职的机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宋 宗室官 考绩 黜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晋宗室制度差异及其形成原因探析
15
作者 张兴成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1-175,共5页
两晋宗室制度发展异趋,各自形成特点,其形成原因有四:两晋政治格局不同、地方势力状况不同;两晋最高统治者资质各个有别、在位年龄大小不同、政治素质高低不等、在位时间长短不一;两晋宗室成员总量多少不一、爵位高低不等、与最高统治... 两晋宗室制度发展异趋,各自形成特点,其形成原因有四:两晋政治格局不同、地方势力状况不同;两晋最高统治者资质各个有别、在位年龄大小不同、政治素质高低不等、在位时间长短不一;两晋宗室成员总量多少不一、爵位高低不等、与最高统治者血缘关系亲疏不一,行政素质、文化素质、社会声望各不相同;两晋时期政治文化观念不同。这种差异直接影响了两晋政治形势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晋 宗室 制度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宋宗室任官制度综析
16
作者 张兴成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9-56,共8页
本文综合考察晋宋宗室任官类型、转迁特点及王朝所制定用以保证宗室任官特权的具体制度,从政体角度指出:西晋"八王之乱"与刘宋诸王内乱,其体制性症结在于地方行政制度建构不当,造成宗室诸王的"实质性封建",由此兵... 本文综合考察晋宋宗室任官类型、转迁特点及王朝所制定用以保证宗室任官特权的具体制度,从政体角度指出:西晋"八王之乱"与刘宋诸王内乱,其体制性症结在于地方行政制度建构不当,造成宗室诸王的"实质性封建",由此兵戈屡起,内难频仍;东晋太元、隆安时期"政刑谬乱"、兵乱荐臻,刘宋元嘉前期出现君、相之争,这是与决策权、行政权、军权相对集于宗室重臣一身的制度性缺陷造成;晋宋禅代及萧道成篡宋成齐的历史证明,在皇权世袭制的朝代国家,宗室阶层必须在适应皇帝独制的官僚政治体系的理性原则下参与国家政权统治,这对于家天下的政治统治的延续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宋宗室 仕宦 政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硅微陀螺的环形二极管电容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宗方 畅璇 +2 位作者 张兴成 孟真 吴萌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12,共6页
针对电容式硅微陀螺在角速率激励下产生的电容变化量在微弱的aF量级,易受外界信号的干扰而湮没的问题,对传统电容检测方法与环形二极管检测方法进行分析对比,采用了电路结构简单、功耗低、易于集成的环形二极管电路完成电容检测,建立了... 针对电容式硅微陀螺在角速率激励下产生的电容变化量在微弱的aF量级,易受外界信号的干扰而湮没的问题,对传统电容检测方法与环形二极管检测方法进行分析对比,采用了电路结构简单、功耗低、易于集成的环形二极管电路完成电容检测,建立了环形二极管电容检测电路的数学模型,分析其参数对检测电路输出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检测电容变化量、解调电容以及载波均对差分输出电压产生影响。进行电路设计时应同时考虑非线性及灵敏度的影响,保证动态灵敏度最高的范围内尽可能增大解调电容,有效改变电容转换增益的非线性,输出与角速度成线性关系的电压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微陀螺 微弱信号 环形二极管 电容检测 灵敏度 线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蔬菜红花及其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龙荣华 张思竹 +1 位作者 张兴成 黎志彬 《西南园艺》 2005年第2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特色蔬菜 红花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流体参数测试仪的测试分析
19
作者 韩玉杰 张兴成 +2 位作者 向富林 齐英杰 顾晓坤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0-23,共4页
介绍了采用Mcs-51系列8031单片机研制出来的多功能、便携式、智能型流体参数测试仪的试验分析。该测试仪可检测液压系统的压力、流量、转速及油温多种液压参数,并具有精度高、速度快及操作方便等特点,是目前国内市场急需的... 介绍了采用Mcs-51系列8031单片机研制出来的多功能、便携式、智能型流体参数测试仪的试验分析。该测试仪可检测液压系统的压力、流量、转速及油温多种液压参数,并具有精度高、速度快及操作方便等特点,是目前国内市场急需的检测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测量 智能流体测试仪 微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位误差对MEMS陀螺检测的影响分析及校正
20
作者 钟燕清 田易 +4 位作者 阎跃鹏 孟真 陈华 李继秀 张兴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1-126,共6页
为提升MEMS陀螺的整体检测性能,对解调参考信号的相位误差对MEMS陀螺检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矢量内积鉴相器的相位校正方法.首先从原理上分析了相位误差对解调结果的影响,然后建立了开环解调、静电力反馈正交误差消除加开环解... 为提升MEMS陀螺的整体检测性能,对解调参考信号的相位误差对MEMS陀螺检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矢量内积鉴相器的相位校正方法.首先从原理上分析了相位误差对解调结果的影响,然后建立了开环解调、静电力反馈正交误差消除加开环解调、静电力反馈正交误差消除加闭环解调3种典型MEMS陀螺检测电路的仿真模型,对解调参考信号存在相位误差的情况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不同解调方式中,相位误差对角速度和正交误差的解调影响基本一致,对陀螺的动态范围影响各不相同.同等输入条件下,解调参考信号的相位误差越大,角速度和正交误差的解调结果与真实值的偏差就越大,有必要进行相位校正以消除其影响。在此基础上,首次将矢量内积鉴相法引入了MEMS陀螺检测电路中,提出了一种可以适用于3种情况的相位校正方法,并进行了仿真。仿真显示,该方法可以消除相位误差,校正正交误差系数和角速度解调误差,提升静电力反馈正交误差消除加开环解调电路的动态范围,且不会影响MEMS陀螺的启动时间,具备良好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误差 检测 开环 闭环 正交误差 角速度 解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