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南音传本及其历史文化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兆颖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9-94,131,共7页
2009年南音(泉州弦管)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长期以来南音曲谱等相关历史文献严重缺失的情况下,目前发掘并公开的《明刊三种》、《道光指谱》、《文焕堂指谱》和《泉南指谱重编》等明、清南音传... 2009年南音(泉州弦管)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长期以来南音曲谱等相关历史文献严重缺失的情况下,目前发掘并公开的《明刊三种》、《道光指谱》、《文焕堂指谱》和《泉南指谱重编》等明、清南音传本就显得十分珍贵,为"申遗"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在介绍以上明、清南音传本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它们对我们了解、认识明清时期的南音发展状况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历史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音 明清传本 历史文化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南音“指骨”工尺谱与唱腔之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兆颖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3-76,共4页
南音“指骨”工尺谱和唱腔是南音中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两种表现形式。工尺谱是基础,唱腔是在其基础上即兴润饰形成的。二者在节奏、旋律、反映方言字调的影响等方面体现了内在统一性和差异性。
关键词 “指骨”工尺谱 唱腔 内在统一性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音唱腔社会审美的时代性差异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兆颖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6-88,119,共4页
南音千百年不断变化发展的流传与传承反映了不同时代、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人们审美价值取向、审美观的变化与发展。清末民初至今南音唱腔从以男性唱腔为主到以女性唱腔的转变、现今革新性唱腔与传统性唱腔的并存反映了不同历史条件下社... 南音千百年不断变化发展的流传与传承反映了不同时代、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人们审美价值取向、审美观的变化与发展。清末民初至今南音唱腔从以男性唱腔为主到以女性唱腔的转变、现今革新性唱腔与传统性唱腔的并存反映了不同历史条件下社会审美的时代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音唱腔 男性与女性声腔 革新性与传统性唱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