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模型跟踪控制在复合制动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兆良
熊璐
余卓平
-
机构
同济大学
-
出处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0-34,共5页
-
文摘
本文旨在协调复合制动系统中的机-电制动力矩,确保车辆的制动效能。以搭载基于常规的逻辑门限值控制的液压防抱死制动系统车辆单轮模型为仿真平台,构建了复合制动控制器。针对以轮速为控制变量的模型跟踪控制方法的缺陷,搭建了以车轮角加速度为控制变量的模型跟踪控制器,并通过仿真对比验证了其改进效果。硬件在环试验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
关键词
复合制动
模型跟踪控制
硬件在环试验
-
Keywords
Hybrid-Braking
Model Following Control
Hard-in-loop Test
-
分类号
U463.5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
-
题名电动汽车驱动防滑控制方法对比分析
被引量:6
- 2
-
-
作者
张兆良
-
机构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
-
出处
《上海汽车》
2011年第2期11-15,19,共6页
-
文摘
首先概述了电动车整车系统动力学控制的特点,再者对比分析了PID控制、模型跟踪控制以及动态自寻最佳滑转率的滑模变结构控制三种驱动防滑控制算法的优缺点,最后对后两种控制方法的鲁棒性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动态自寻最佳滑转率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抗干扰性较强的结论。
-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防滑控制
分析
-
分类号
U469.72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
-
题名车辆机-电复合制动系统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张兆良
宁国宝
-
机构
同济大学
-
出处
《上海汽车》
2009年第11期42-46,共5页
-
文摘
新能源汽车由于引入电机作为主驱动单元,在车辆制动过程中可以实现机-电复合制动。从机-电复合制动发展现状、关键技术及研究热点、未来研究方向等方面对复合制动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展开讨论。
-
关键词
制动系统
机-电复合制动
汽车
-
分类号
U463.5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
-
题名推进剂组分及组分公差对火箭弹距离散布的影响
- 4
-
-
作者
陈军
董师颜
张兆良
-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
-
出处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1-10,30,共11页
-
文摘
比冲散布是直接影响距离散布的一个主要因素,如何减小比冲散布呢?通过推进剂组分及组分公差对比冲散布的影响研究,本文提出了三种途径;一是极值配方法;二是公差调整法;三是综合方法。计算实际比冲所用软件可完成火箭发动机平衡流和冻结流性能参数的计算,其基本数学模型是Gibbs自由能或Helmholtz自由能最小,并考虑了两相流损失、扩张损失、热损失、化学动力损失、边界层损失等对比冲的修正。
-
关键词
火箭弹
固体推进剂
火箭发动机
双基推进剂
-
分类号
TJ415
[兵器科学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V512.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
-
题名地铁建设对沿线商品住宅增值影响的机理研究
- 5
-
-
作者
张兆良
-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
出处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年第4期82-82,共1页
-
文摘
地铁的建设给沿线居民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节约了居民的出行成本,改变了周边物业的可达性,从而促使沿线商品住宅增值。以地铁交通的区位可达性为基础,分别从地租理论、供给需求理论和价值工程理论等三个方面解释了地铁建设带动沿线商品住宅增值的原因。
-
关键词
地铁
地租理论
供给需求
价值工程
-
分类号
U231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TU241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
-
题名推力级数、推力比和推力作用时间对弹道散布的影响
- 6
-
-
作者
陈军
董师颜
张兆良
李宗德
-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学院
-
出处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7-30,共4页
-
文摘
用详细的计算数据,在保持计算条件和总冲不变的情况下,分析了二级推力和三级推力方案时的方向密集度,从而得出了二级推力方案的方向密集度优于三级的结论,同时,提出了使方向密集度最小的最佳转换时间。
-
关键词
固体推进剂
火箭发动机
推力级数
推力比
弹道
-
Keywords
Solid propellant rocket engine, Thrust stage^+, Thrust ratio^+, Ballistic Performance, Projectile trajectory
-
分类号
TJ013
[兵器科学与技术—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V435.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
-
题名考虑点火过程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计算方法
被引量:1
- 7
-
-
作者
董师颜
张兆良
-
出处
《兵工学报》
EI
CAS
1988年第S1期37-43,共7页
-
文摘
本文根据提出的考虑点火过程的内弹道计算的物理模型,建立了数学方程。计算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从而表明提出的计算方法可用于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工程计算,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点火过程
内弹道计算
点火剂
侵蚀燃烧
装药
物理模型
推进剂燃烧
双基推进剂
弹道性能
-
分类号
V4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