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luc-Fluc双荧光素酶质粒转染MB49细胞后荧光表达特性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信基 石小军 +3 位作者 孙鹏宇 张哲欢 付昕阳 谭万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99-503,共5页
目的利用生物发光成像技术对Gluc-Fluc双荧光素酶质粒转染MB49膀胱癌细胞后双荧光表达量变化特性进行研究。方法用pAAV2neo-Gluc和pAAV2neoCAG-Gluc-2A-Fluc分别转染MB49细胞,利用荧光照度计来研究双荧光素酶质粒中Gluc、Fluc的特性;利... 目的利用生物发光成像技术对Gluc-Fluc双荧光素酶质粒转染MB49膀胱癌细胞后双荧光表达量变化特性进行研究。方法用pAAV2neo-Gluc和pAAV2neoCAG-Gluc-2A-Fluc分别转染MB49细胞,利用荧光照度计来研究双荧光素酶质粒中Gluc、Fluc的特性;利用体外活体成像系统对双荧光素酶质粒Gluc-Fluc转染MB49膀胱癌细胞后荧光表达情况的检测。结果荧光照度计检测结果显示:Gluc随着细胞数的增多或时间的延长,荧光表达量呈相应的增加。Fluc随细胞数目的增多,荧光表达量增加;但随时间的延长,荧光表达量变化不大。体外活体成像结果显示:Gluc-Fluc双荧光素酶质粒已转染入MB49膀胱癌细胞,经过G418加压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的细胞株。结论双荧光素酶基因的构建并未改变Gluc的自身荧光表达特性。转染双荧光素酶质粒的MB49膀胱癌细胞,由于其Fluc在活体成像时的定位优势和Gluc易分泌、检测灵敏度高的定量优势,为后期动态检测肿瘤生长变化以及评价药物治疗效果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基石和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荧光素酶 转染 活体成像 膀胱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滴度不同测定方法比较 被引量:21
2
作者 孙鹏宇 张艳玲 +6 位作者 荆玉明 张信基 张哲欢 黎诚耀 陈白虹 谭万龙 李红卫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4-238,共5页
目的将目前测定腺病毒滴度常用的OD260法、荧光定量PCR法、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法、壳蛋白免疫法、细胞病变(CPE)法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和讨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4种重组腺病毒(Ad-G-AT2R-EGFP、Ad–CMV-EGFP、Ad-mif-shRNA-EGFP和Ad-CB... 目的将目前测定腺病毒滴度常用的OD260法、荧光定量PCR法、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法、壳蛋白免疫法、细胞病变(CPE)法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和讨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4种重组腺病毒(Ad-G-AT2R-EGFP、Ad–CMV-EGFP、Ad-mif-shRNA-EGFP和Ad-CBA-GFP)扩增、纯化后,同时分别用OD260值法、荧光定量PCR法、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法、壳蛋白免疫法及CPE法测定病毒滴度,并以壳蛋白免疫法测定结果作为标准,对各种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法、CPE法与壳蛋白免疫法同时测定4种腺病毒滴度,其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1)。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值明显高于壳蛋白免疫法(P<0.05),但与该法测定结果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r=0.965),约为壳蛋白免疫法所测得结果的10倍。OD260法测得结果与壳蛋白免疫法测得结果间则无相关性。结论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法与壳蛋白免疫法是测定腺病毒感染性滴度最为快速有效的方法,其结果客观可靠,能真实地反映病毒的实际感染力。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结果反映的是完整的病毒颗粒数,能够间接反映病毒的感染力,且该方法操作简单,耗时短,同样有较高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病毒滴度测定 壳蛋白免疫法 绿色荧光蛋白 荧光定量PCR 细胞病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PD-L1在膀胱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和肿瘤细胞表达 被引量:7
3
作者 黄韬 龙兆麟 +2 位作者 吴世皓 华庆生 张信基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28-631,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PD-1/PD-L1在膀胱肿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和膀胱肿瘤细胞上表达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64例原发性膀胱癌患者作为实验组(浅表性46例,浸润性18例),对照组为正常人群,共15例。分别取外周血,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 【目的】探讨PD-1/PD-L1在膀胱肿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和膀胱肿瘤细胞上表达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64例原发性膀胱癌患者作为实验组(浅表性46例,浸润性18例),对照组为正常人群,共15例。分别取外周血,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CD8^+T淋巴细胞表明PD-1的表达量;另外取肿瘤患者膀胱癌组织和正常人群的膀胱肿瘤行免疫组化检测膀胱细胞或膀胱肿瘤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情况。【结果】膀胱癌患者外周血中CD8^+T淋巴细胞PD-1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2.25±0.60)%vs(0.68±0.17)%,P<0.001],其中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PD-1的表达高于浅表性膀胱癌患者[(3.04±0.46)%vs(0.68±0.17)%,P<0.001];膀胱肿瘤细胞和正常膀胱组织细胞PD-L1的表达率分别为:40.6%(26/64)和0(0/15,P<0.001),其中浸润性膀胱肿瘤细胞与浅表性膀胱肿瘤细胞PD-L1的表达率无明显差异(41.3%vs38.8%,P>0.01)。【结论】外周血中PD-1在CD8^+T细胞的表达水平可间接反映膀胱癌的进展程度,膀胱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PD-L1,但与肿瘤的进展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PD-L1 CD8^+T细胞 膀胱肿瘤细胞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