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广告专业“业务专案组”型毕业设计的教学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信和
苏毅超
机构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
出处
《成人教育》
2004年第12期22-24,共3页
文摘
“业务专案组”型毕业设计是对集中实践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探索。模式构建要素包括:运作管理模式、筛选设计题材、组织答辩会、综合评分标准、有效的沟通手段。组织原则:指导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内涵多变性、答辩会开放性、设计命题和要求统一化、成果公开化、题材选择接近性。以创新性为中心,以实践性为标准,达到“模拟实习”、岗前培训和教学考核的多层次目标。
关键词
业务专案组
毕业设计
广告教学
分类号
J524.3
[艺术—艺术设计]
题名 网络远程教学中社会性交互的设计策略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信和
吴迪
机构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人文学院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
出处
《成人教育》
2013年第1期33-35,共3页
基金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基于岗位群导向的远程开放教育广告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
<远程开放教育在广州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实践探索与创新发展>(粤教高函〔2010〕37号)
+1 种基金
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广州中心城市特色的远程开放教育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以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
课题编号为08A006
文摘
社会性交互的有效发生是促进网络远程学习者知识意义重构的重要方式,体现了网络远程学习效果,网络远程教学设计要以远程自主学习的本质为依归。以社会性交互为导向的网络课程设计要注重三方面策略:满足个性需求的学习资源交互设计;激励社会性交互动机的多样化过程性评价设计;创设交互情境。
关键词
网络远程教学
社会性交互
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交互情境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题名 微信的品牌传播优势及策略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信和
机构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人文与工程学院
出处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3期58-60,共3页
文摘
微信的快速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营销传播价值,创新了品牌传播方式。本文以基于智能手机、直板电脑移动端的微信传播为对象,根据传播特性分析,对基于微信的品牌传播优势及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
微信
品牌传播
互动传播
品牌圈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题名 自学主动性与广告策划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信和
机构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
出处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7-68,共2页
文摘
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环境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促进远程开放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有时还起决定性作用。课程集中辅导的教学方法改革既要适应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又要能强化学生个体主观因素。课程内容的设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多媒体教材的设计与开发,各种考核等都要有利于培育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因为浓厚的专业探索热情是教学成功的基本心理条件。不同学科和课程的培养目标、规律和特点等有差别,形成不同的辅导方法,这是我们在开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过程中需要不断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
现代远程教育
自主学习
教学方法
广告策划
分类号
G44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题名 微博广告的互动优势及实现路径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信和
机构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2期30-31,共2页
文摘
微博广告本质上是微信息的互动传播,在互动优势形成及实现路径选择中,微博广告信息的内容和结构成为关键因素。微博广告传播的互动优势表现在四个方面,即满足个性化需求、持续性互动、快速的渗透传播、多级扩散效应。微博广告的互动运行方式及机理,深刻影响了实现路径的选择。
关键词
微博广告
互动传播
路径选择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题名 品牌公益化传播的动因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信和
机构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人文与工程学院
出处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52-54,共3页
文摘
公益传播为品牌获得社会公众认知和信任提供新途径,公益化是品牌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认为公益化传播体现了公益导向、品牌主导、持续创新特征,以追求商业性和公益性的平衡与融合为目的。品牌公益化传播的主要动因是满足社会公益发展需求、强化品牌个性、培育消费者情感。文章最后以社会公益形象为导向,以专业化、创新性内涵为主要支撑。
关键词
公益化传播
品牌形象
传播创新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题名 名词定语的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信和
出处
《外国语文》
1992年第3期58-64,共7页
文摘
现代英语逐渐向着简洁明快的趋势发展,语言的简单化和口语化是现代英语发展的重要特征,而这特征必然会导致语言结构的明显变化。 在现代英语中,名词作定语的用法日趋普遍。因为这种用法有助于形成一种简炼紧凑的文体风格,因而成为现代英语的发展趋势之一。当前,这种用法的使用频率极高,在英文书刊或口语中比比皆是。
关键词
名词定语
现代英语
名词作定语
文体风格
发展趋势
语言结构
英文书刊
使用频率
简洁明快
口语化
分类号
H
[语言文字]
题名 谈谈“than”这个词
8
作者
张信和
出处
《外国语文》
1993年第2期53-54,共2页
文摘
只要我们综观各个时期的各类词典,不难看出,编纂者们对“than”这个词处理得都十分审慎。早期的词典都把它单一地划为连接词,而对它的其它用法却讳莫如深。有的词典只承认它在“than whom"结构中才是介词。如:These workers,than whom I have never seen men more industrious,have left me。也有的词书把它视为准介词(quasipreposition)。
关键词
词典
连接词
词处理
介词用法
编纂者
more
have
及物动词
句子结构
形容词
分类号
H
[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