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噬菌体抗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玉莹 邢家宝 +5 位作者 张一超 张航 张俊锴 翟亚军 赵金鑫 吴华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55-2964,共10页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致病菌,可引发多种感染,严重影响人类和动物健康。多重耐药KP的广泛传播及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的蔓延引起人们对KP感染的重点关注。抗生素是抗KP感染的重要手段,但随...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致病菌,可引发多种感染,严重影响人类和动物健康。多重耐药KP的广泛传播及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的蔓延引起人们对KP感染的重点关注。抗生素是抗KP感染的重要手段,但随着抗生素耐药性(AMR)的出现及多重耐药性加剧,抗生素治疗已无法满足临床需求。噬菌体疗法因其独特抗菌机制而备受关注,有研究表明,噬菌体能够有效抗KP感染,但目前相关报道主要集中在临床前体内、体外试验及少量临床案例中,缺乏系统性的安全性评价及应用指导。笔者总结了国内外现有研究数据,系统性回顾了噬菌体抗KP感染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病例报告,旨在为开发抗KP感染的噬菌体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KP) 噬菌体 抗感染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植物精油纳米乳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俊锴 苗青青 +5 位作者 闫峰宾 赵金凤 刘建华 吴华 潘玉善 胡功政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7-12,共6页
针对单一植物精油抗菌活性弱、易挥发、不稳定等弊端,研究制备出一种复合精油纳米乳,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8种植物精油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选取抗菌活性强的3种植物精油,采用棋盘法测定联合用药后... 针对单一植物精油抗菌活性弱、易挥发、不稳定等弊端,研究制备出一种复合精油纳米乳,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8种植物精油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选取抗菌活性强的3种植物精油,采用棋盘法测定联合用药后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根据棋盘试验结果确定最佳复配处方,通过伪三元相图筛选植物精油纳米乳最佳处方,利用相转化法制备其纳米乳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成功制备复合植物精油纳米乳,其结构类型为水包油型,马尔文激光粒度仪测得纳米乳平均粒径(Z-average)为32.49 nm,多分散系数(PDI)为0.203,在高速离心试验、光照及温度稳定性试验中,制备的复合植物精油纳米乳状态均无明显变化。将复合植物精油纳米乳用常水稀释10~120倍,24 h后观察,溶液仍澄清透明,证明以不同比例混溶于饮水后,稳定性良好。复合植物精油纳米乳制备工艺简单,状态稳定,可用于畜禽混饮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植物精油 纳米乳 伪三元相图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当归补血汤对骨折术后血虚发热患者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7
3
作者 张俊锴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5期129-130,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采用当归补血汤治疗骨折术后血虚发热患者的疗效及价值,总结应用体会。方法 126例骨折术后血虚发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63例。常规治疗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干预措施,观察治疗组患者在... 目的分析探讨采用当归补血汤治疗骨折术后血虚发热患者的疗效及价值,总结应用体会。方法 126例骨折术后血虚发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63例。常规治疗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干预措施,观察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当归补血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水平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65%(59/63),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76.19%(48/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治疗组患者Hb水平为(103.47±12.20)g/L, HCT水平为(0.32±0.03);常规治疗组患者Hb水平为(104.94±11.78)g/L, HCT水平为(0.33±0.04)。治疗后,观察治疗组患者Hb水平为(131.14±15.47)g/L, HCT水平为(0.47±0.06);常规治疗组患者Hb水平为(116.28±12.03)g/L, HCT水平为(0.40±0.06)。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b及H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b及HCT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治疗组患者的Hb及HCT水平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当归补血汤对骨折术后血虚发热患者进行干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气血亏虚的症状,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汤 骨折术后 血虚发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防己碱与多西环素联用对耐药沙门氏菌的抗菌增敏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易开放 张俊锴 +6 位作者 刘佩仪 韩荣嘉 苗青青 潘玉善 赵金凤 翟亚军 胡功政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5-69,共5页
旨在探讨粉防己碱与多西环素联合应用对沙门氏菌的体外协同抗菌及其作用机制,为临床联合用药控制耐药性沙门氏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测定粉防己碱与多西环素对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ty concentr... 旨在探讨粉防己碱与多西环素联合应用对沙门氏菌的体外协同抗菌及其作用机制,为临床联合用药控制耐药性沙门氏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测定粉防己碱与多西环素对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ty concentration,MIC),棋盘法测定联合用药后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时间-杀菌曲线验证联合用药的抑菌效果,应用荧光染料溴化乙锭(EtBr)作为外排泵的作用底物,示踪联合用药后沙门氏菌外排泵的活性。结果表明,粉防己碱与多西环素对沙门氏菌的MIC分别为4μg/mL~64μg/mL、320μg/mL~640μg/mL,两药联用的平均FICI为0.46,协同作用占84.62%,相加作用占15.38%;时间-杀菌曲线也证明两药联用具有良好的协同或相加作用;EtBr蓄积试验表明,粉防己碱与多西环素联合组的荧光强度极显著高于多西环素单药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表明粉防己碱可显著抑制外排泵的活性。粉防己碱与多西环素联用呈协同或相加作用,粉防己碱可明显增强多西环素对沙门氏菌的抗菌活性,其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抑制外排泵活性,增强细菌对多西环素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防己碱 多西环素 协同作用 外排泵活性 沙门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