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记者要以德为先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俊在
《新闻论坛》
2011年第2期19-19,共1页
'有了健全的人格,才配做新闻记者',这是新闻界老前辈范长江的一句警世名言。在当前正在开展的杜绝虚假新闻报道教育活动中,重温这句话,意义重大。杜绝虚假新闻报道,记者的德行和操守是关键。这个德指什么?即尽职尽责,遵纪守法,...
'有了健全的人格,才配做新闻记者',这是新闻界老前辈范长江的一句警世名言。在当前正在开展的杜绝虚假新闻报道教育活动中,重温这句话,意义重大。杜绝虚假新闻报道,记者的德行和操守是关键。这个德指什么?即尽职尽责,遵纪守法,以诚为本。在21世纪的今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
虚假新闻
道德修养
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蒙古日报社媒体深度融合转型试点探析
2
作者
张俊在
《新闻论坛》
2018年第5期63-65,共3页
2014年以来,内蒙古日报社顺应媒体融合发展大势,按照“创建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坚定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工作走向深入,媒体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果。2017年,内蒙古日报社又全力推进以汉文党报为突破口的深度融...
2014年以来,内蒙古日报社顺应媒体融合发展大势,按照“创建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坚定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工作走向深入,媒体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果。2017年,内蒙古日报社又全力推进以汉文党报为突破口的深度融合转型试点,依托融媒体“中央厨房”,打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界限,成立策划团队,推动策划、素材与端口形成一种新的合作模式,推进采编、技术、流程、考核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日报社
内蒙古
试点
转型
融合发展
以点带面
分步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把内蒙古故事讲得更精彩
3
作者
张俊在
《新闻论坛》
2017年第1期16-16,共1页
李纪恒书记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自治区新闻舆论工作、建设良好的舆论生态提供了遵循.一、提高认识,充分发挥媒体舆论阵地和思想引领的作用李纪恒强调,要坚持党对...
李纪恒书记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自治区新闻舆论工作、建设良好的舆论生态提供了遵循.一、提高认识,充分发挥媒体舆论阵地和思想引领的作用李纪恒强调,要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新闻舆论工作
故事
舆论阵地
总书记
座谈会
习近平
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走基层报道应注重环环紧扣的全链条模式
4
作者
张俊在
《新闻论坛》
2014年第3期66-67,共2页
全国新闻战线“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活动自2011年8月开展以来,已经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推出了一批广受好评的精品佳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和公信力.在目前价值观日趋多元化、塑造社会共识难度加大的背景下,走基...
全国新闻战线“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活动自2011年8月开展以来,已经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推出了一批广受好评的精品佳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和公信力.在目前价值观日趋多元化、塑造社会共识难度加大的背景下,走基层报道成为主流媒体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有效引领公众舆论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报道
链条
社会影响
主流媒体
新闻战线
社会共识
公众舆论
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济新闻重在见人
5
作者
张俊在
《新闻论坛》
2010年第6期49-49,共1页
经济新闻报道的一个通病是可读性差,可读性差的一个原因是'目中无人'。所谓'目中无人'就是说经济新闻报道很少写到具体的人物,'见物不见人'、'见数不见人'。作者没有弄明白经济新闻报道应该写给谁看。...
经济新闻报道的一个通病是可读性差,可读性差的一个原因是'目中无人'。所谓'目中无人'就是说经济新闻报道很少写到具体的人物,'见物不见人'、'见数不见人'。作者没有弄明白经济新闻报道应该写给谁看。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新闻是关于人物的报道,是给人们看的报道,无论什么种类的新闻,都离不开人物的活动,因而经济新闻必须要见人见思想。为此,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经济新闻报道写给谁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
个人化
见人
新闻报道
新闻工作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起承转合谈深度报道写作结构
6
作者
张俊在
《新闻论坛》
2011年第1期56-56,共1页
谈起新闻结构,每个新闻从业人员都懂。但具体操作起来却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内容的新闻事件,在报纸上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有时即使是同一件事件,不同报社的记者有时会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报道,由此产生的报道效果常常是大不相...
谈起新闻结构,每个新闻从业人员都懂。但具体操作起来却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内容的新闻事件,在报纸上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有时即使是同一件事件,不同报社的记者有时会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报道,由此产生的报道效果常常是大不相同的。如果说,主题是一篇新闻报道的'灵魂',具体的材料是新闻报道的'血肉',那么,新闻结构就是报道的'骨骼'。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坚实匀称的骨骼,肉与灵才能有所依附,有所寄托,方能生龙活虎,运动自如。同样道理,只有找到了恰当完美的结构形式,才能把各种零散的观点和材料、情节和场面等串联交织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报道
新闻事件
新闻报道
新闻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济报道的知与行——浅谈内蒙古日报社“三级策划制度”
7
作者
孙亚辉
张俊在
《新闻论坛》
2016年第3期42-45,共4页
在当今世界中,一切活动无不与经济密切相连。经济生活的发展,促进了经济新闻的发展,经济报道在推动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干预经济生活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经济报道
日报社
内蒙古
知与行
制度
策划
经济社会转型
经济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记者要以德为先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俊在
机构
内蒙古日报社汉编总编室
出处
《新闻论坛》
2011年第2期19-19,共1页
文摘
'有了健全的人格,才配做新闻记者',这是新闻界老前辈范长江的一句警世名言。在当前正在开展的杜绝虚假新闻报道教育活动中,重温这句话,意义重大。杜绝虚假新闻报道,记者的德行和操守是关键。这个德指什么?即尽职尽责,遵纪守法,以诚为本。在21世纪的今天。
关键词
人格
虚假新闻
道德修养
媒体
分类号
G214.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蒙古日报社媒体深度融合转型试点探析
2
作者
张俊在
机构
内蒙古日报社汉文报工商新闻部
出处
《新闻论坛》
2018年第5期63-65,共3页
文摘
2014年以来,内蒙古日报社顺应媒体融合发展大势,按照“创建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坚定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工作走向深入,媒体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果。2017年,内蒙古日报社又全力推进以汉文党报为突破口的深度融合转型试点,依托融媒体“中央厨房”,打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界限,成立策划团队,推动策划、素材与端口形成一种新的合作模式,推进采编、技术、流程、考核深度融合.
关键词
新媒体
日报社
内蒙古
试点
转型
融合发展
以点带面
分步实施
分类号
G210.7 [文化科学—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把内蒙古故事讲得更精彩
3
作者
张俊在
机构
<内蒙古日报>汉文报工商新闻部
出处
《新闻论坛》
2017年第1期16-16,共1页
文摘
李纪恒书记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自治区新闻舆论工作、建设良好的舆论生态提供了遵循.一、提高认识,充分发挥媒体舆论阵地和思想引领的作用李纪恒强调,要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
关键词
内蒙古
新闻舆论工作
故事
舆论阵地
总书记
座谈会
习近平
自治区
分类号
G219.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走基层报道应注重环环紧扣的全链条模式
4
作者
张俊在
机构
内蒙古日报社
出处
《新闻论坛》
2014年第3期66-67,共2页
文摘
全国新闻战线“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活动自2011年8月开展以来,已经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推出了一批广受好评的精品佳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和公信力.在目前价值观日趋多元化、塑造社会共识难度加大的背景下,走基层报道成为主流媒体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有效引领公众舆论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基层报道
链条
社会影响
主流媒体
新闻战线
社会共识
公众舆论
多元化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济新闻重在见人
5
作者
张俊在
机构
内蒙古日报社
出处
《新闻论坛》
2010年第6期49-49,共1页
文摘
经济新闻报道的一个通病是可读性差,可读性差的一个原因是'目中无人'。所谓'目中无人'就是说经济新闻报道很少写到具体的人物,'见物不见人'、'见数不见人'。作者没有弄明白经济新闻报道应该写给谁看。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新闻是关于人物的报道,是给人们看的报道,无论什么种类的新闻,都离不开人物的活动,因而经济新闻必须要见人见思想。为此,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经济新闻报道写给谁看。
关键词
新闻
个人化
见人
新闻报道
新闻工作
经济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起承转合谈深度报道写作结构
6
作者
张俊在
机构
内蒙古日报社
出处
《新闻论坛》
2011年第1期56-56,共1页
文摘
谈起新闻结构,每个新闻从业人员都懂。但具体操作起来却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内容的新闻事件,在报纸上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有时即使是同一件事件,不同报社的记者有时会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报道,由此产生的报道效果常常是大不相同的。如果说,主题是一篇新闻报道的'灵魂',具体的材料是新闻报道的'血肉',那么,新闻结构就是报道的'骨骼'。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坚实匀称的骨骼,肉与灵才能有所依附,有所寄托,方能生龙活虎,运动自如。同样道理,只有找到了恰当完美的结构形式,才能把各种零散的观点和材料、情节和场面等串联交织起来,
关键词
深度报道
新闻事件
新闻报道
新闻工作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济报道的知与行——浅谈内蒙古日报社“三级策划制度”
7
作者
孙亚辉
张俊在
机构
内蒙古日报社
内蒙古日报社工商部
出处
《新闻论坛》
2016年第3期42-45,共4页
文摘
在当今世界中,一切活动无不与经济密切相连。经济生活的发展,促进了经济新闻的发展,经济报道在推动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干预经济生活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经济报道
日报社
内蒙古
知与行
制度
策划
经济社会转型
经济生活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记者要以德为先
张俊在
《新闻论坛》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内蒙古日报社媒体深度融合转型试点探析
张俊在
《新闻论坛》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把内蒙古故事讲得更精彩
张俊在
《新闻论坛》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走基层报道应注重环环紧扣的全链条模式
张俊在
《新闻论坛》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经济新闻重在见人
张俊在
《新闻论坛》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从起承转合谈深度报道写作结构
张俊在
《新闻论坛》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经济报道的知与行——浅谈内蒙古日报社“三级策划制度”
孙亚辉
张俊在
《新闻论坛》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