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围岩应力状态的超大断面隧道深浅埋判定研究
1
作者 陈雪锋 黄太强 +2 位作者 任兆丹 张俊儒 屈建荣 《建筑技术开发》 2024年第5期76-79,共4页
随着目前公路隧道跨度越来越大,而超大跨扁平隧道由于其特殊的形状,使得拱部受力较上圆形隧道更为不利且开挖的影响范围也更大,因此现有深浅埋分界方法的适用性尚需考证。研究采用数值计算与经验公式方法,对比不同跨度、不同围岩级别下... 随着目前公路隧道跨度越来越大,而超大跨扁平隧道由于其特殊的形状,使得拱部受力较上圆形隧道更为不利且开挖的影响范围也更大,因此现有深浅埋分界方法的适用性尚需考证。研究采用数值计算与经验公式方法,对比不同跨度、不同围岩级别下超大跨扁平隧道的深浅埋分界,得到适用于此工程的判定方法,同时确定其深浅埋分界范围。研究结果表明:1)主应力旋转轴理论与规范经验法相互补充、相互验证,具有着一定的可操作性,大跨扁平隧道深浅埋分界的判定应结合2种方法综合得到;2)当隧道跨度在19 m左右时,Ⅲ级围岩深浅埋分界值为6 m,Ⅳ级围岩深浅埋分界值为14 m,Ⅴ级围岩深浅埋分界值为34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断面 深浅埋 界限划分 数值计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超大断面隧道开挖方法比选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汪成竹 寇学超 +2 位作者 冯冀蒙 甘海峰 张俊儒 《建筑技术开发》 2024年第3期54-56,共3页
韶新高速公路的松山隧道穿越富水区域,开挖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涌水现象。基于该隧道地质的资料,利用有限元软件FLAC 3D分别模拟全断面法和上下台阶法2种开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当水压较小时,宜采用全断面开挖法;当水压力较大时,宜采用... 韶新高速公路的松山隧道穿越富水区域,开挖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涌水现象。基于该隧道地质的资料,利用有限元软件FLAC 3D分别模拟全断面法和上下台阶法2种开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当水压较小时,宜采用全断面开挖法;当水压力较大时,宜采用上下台阶法施工。研究结论对富水超大断面隧道开挖方法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 超大断面 开挖方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等跨连拱铁路隧道围岩压力分布及受力特征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俊儒 孙克国 +2 位作者 卢锋 郑宗溪 孙其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077-3084,3093,共9页
以兰渝铁路新作坊隧道洞口明挖段不等跨连拱结构为背景,采用室内模型试验的方法,对不等跨连拱铁路隧道围岩压力分布及受力特征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隧道水平侧压力均小于竖向围岩压力,拱顶处侧压力小于墙脚处侧压力,小洞侧侧压力系... 以兰渝铁路新作坊隧道洞口明挖段不等跨连拱结构为背景,采用室内模型试验的方法,对不等跨连拱铁路隧道围岩压力分布及受力特征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隧道水平侧压力均小于竖向围岩压力,拱顶处侧压力小于墙脚处侧压力,小洞侧侧压力系数平均为0.55,大洞侧侧压力系数平均为0.65;中隔墙顶部围岩压力均大于拱顶处围岩压力,且大洞拱顶围岩压力约为小洞的1.2倍;隧道结构总体为小偏心压弯构件,大洞所承受的轴力总体比小洞承受的轴力大20%-30%;隧道先后在大小洞靠近中隔墙的拱腰及仰拱处破坏,最终发生整体失稳;靠近中隔墙的大小洞拱腰及仰拱是设计施工时应重点关注的部位;最终获得不等跨连拱铁路隧道的围岩压力分布模式,研究结果可以直接指导新作坊隧道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有利于完善不等跨连拱隧道设计施工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等跨连拱隧道 围岩压力 受力特征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跨5车道公路隧道工法优化及施工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张俊儒 徐剑 +3 位作者 龚彦峰 徐向东 张航 叶伦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31-840,共10页
为解决超大断面公路隧道传统工法工序繁杂、效率低等问题,依托厦门芦澳路—海沧疏港通道2#分岔隧道大跨段(国内在建最大断面公路隧道),利用“以索代撑”的思想,并结合围岩强度高的特点,提出主动支护的钢架岩墙组合支撑法并对其进行工法... 为解决超大断面公路隧道传统工法工序繁杂、效率低等问题,依托厦门芦澳路—海沧疏港通道2#分岔隧道大跨段(国内在建最大断面公路隧道),利用“以索代撑”的思想,并结合围岩强度高的特点,提出主动支护的钢架岩墙组合支撑法并对其进行工法优化。通过岩石三轴压缩试验和Hoek-Brown估算方法获得围岩力学参数,并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验证该工法的合理性,确定预应力锚索长度为10 m,预应力值为1000 kN,同时对其施工力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围岩变形主要发生在岩墙(⑤分部)开挖前,且以竖向变形为主,上台阶开挖是引起隧道拱部沉降和仰拱隆起的主要原因;在预应力锚索的作用下,隧道岩墙(⑤分部)的开挖和中隔壁的拆除对围岩变形和初期支护内力影响较小;初期支护拱脚处压应力集中,拱顶和仰拱处受到较大的拉应力;隧道围岩变形及初期支护承载力均满足公路隧道施工安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单跨5车道 大断面 工法优化 数值计算 岩石三轴压缩试验 施工力学特性 钢架岩墙组合支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掺量对喷射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试验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俊儒 王卫 +1 位作者 崔耀 欧小强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25-1331,共7页
为了研制环保节能喷射混凝土,在喷射混凝土胶凝材料中掺入尽可能多的工业废料粉煤灰代替普通硅酸盐水泥,开展粉煤灰掺量对喷射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试验研究。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粉煤灰对喷射混凝土的早期抗压强度影响较大,对其后期抗... 为了研制环保节能喷射混凝土,在喷射混凝土胶凝材料中掺入尽可能多的工业废料粉煤灰代替普通硅酸盐水泥,开展粉煤灰掺量对喷射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试验研究。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粉煤灰对喷射混凝土的早期抗压强度影响较大,对其后期抗压强度影响相对较小;在喷射混凝土胶凝材料中掺入20%以下的粉煤灰等量代替普通硅酸盐水泥,可保证喷射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并能够有效提高其耐久性能,降低工程造价;电通量能够综合反映喷射混凝土的密实性,可作为喷射混凝土的一个综合耐久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喷射混凝土 电通量 抗渗性 抗硫酸盐腐蚀性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跨5车道公路隧道过渡“3+2”小净距隧道施工力学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俊儒 王智勇 +3 位作者 龚彦峰 徐向东 张航 叶伦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5-198,共14页
厦门芦澳路与海沧疏港通道交叉处拟建一座地下互通式立交隧道,隧道分岔处由单洞5车道大跨段直接过渡至主洞3车道及匝道2车道的“3+2”小净距段,采取直接过渡的方式不设置连拱段,最大开挖跨度达到30.46 m,最大开挖面积达450.41 m^(2)。... 厦门芦澳路与海沧疏港通道交叉处拟建一座地下互通式立交隧道,隧道分岔处由单洞5车道大跨段直接过渡至主洞3车道及匝道2车道的“3+2”小净距段,采取直接过渡的方式不设置连拱段,最大开挖跨度达到30.46 m,最大开挖面积达450.41 m^(2)。分岔隧道由大跨段直接过渡到小净距段决定了施工过程中非常复杂的工序转化,施工力学机制难以把控,分岔隧道围岩应力受隧道净距和断面形式的影响,分岔隧道的施工与支护结构设计面临诸多难题。通过三轴试验结合数值分析的方法对大跨段与小净距段交界处以及小净距隧道的施工力学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现场取得的花岗岩试样属于弹脆性岩石,岩石处于三向受力状态时岩石强度和稳定性远大于双向受力状态,花岗岩试样弹性模量与围压呈正相关,结合Hoek-Brown强度准则以及Mohr-Coulomb强度准则对三轴试验结果进行修正得到现场岩体的物理力学参数。2)分岔隧道大跨段过渡至小净距段施工时,应及时对大跨段与小净距段交界面处围岩进行封闭,建议采用高性能喷射混凝土和工字钢支护,保证围岩尽快处于三向受力状态。3)小净距段隧道开挖对大跨段末端断面位移的影响主要是竖直方向,同时也会引起大跨段隧道末端初期支护不同程度的内力变化,其中左右拱脚处内力变化最为剧烈。主洞隧道施工对大跨段隧道内力和位移影响范围为掌子面后16 m,匝道则为掌子面后12 m。4)小净距段施工时,主洞和匝道隧道最佳纵向开挖间距为16 m;当主匝隧道净距大于6 m时,可作为独立单洞进行设计和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小净距隧道 大跨 施工力学 地下立交 三轴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品种评价新方法——全息生育适度系数法 被引量:9
7
作者 张俊儒 周宽基 +2 位作者 王世红 冯毓琴 张永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6345-6347,6356,共4页
结合作物育种工作实践,提出了适用于作物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分析、评判新方法——全息生育适度系数法。这一方法融合了试验所获全部结果信息,并使之共置于同一个平台(或视角),对不同品种进行综合表现及能力分析、评判,具有同效性、同比性... 结合作物育种工作实践,提出了适用于作物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分析、评判新方法——全息生育适度系数法。这一方法融合了试验所获全部结果信息,并使之共置于同一个平台(或视角),对不同品种进行综合表现及能力分析、评判,具有同效性、同比性、可加性和方法简便、直观明了的特点。其生物学意义和育种学意义明显。它弥补了以往数理统计方法只分析产量一个性状的不足,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选用玉米品种比较试验资料,对这一方法的应用作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集信息 生育适度系数 等份圆周几何图 多边形面积 评价 品种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喷射混凝土孔隙结构的演变特征 被引量:22
8
作者 张俊儒 闻毓民 欧小强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6-302,共7页
为了寻找长期服役的喷射混凝土配合比,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不同粉煤灰掺量改性胶凝材喷射混凝土的微观孔隙结构,测定了不同掺量的粉煤灰喷射混凝土在不同养护龄期的微观孔隙结构分布特征及孔隙度.研究结果表明:掺有粉煤灰的喷... 为了寻找长期服役的喷射混凝土配合比,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不同粉煤灰掺量改性胶凝材喷射混凝土的微观孔隙结构,测定了不同掺量的粉煤灰喷射混凝土在不同养护龄期的微观孔隙结构分布特征及孔隙度.研究结果表明:掺有粉煤灰的喷射混凝土孔隙度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增大,随龄期的延长总体呈现先减小后趋于平稳的趋势;粉煤灰掺量为10%时孔隙度最小,掺量为0时孔隙度最大;在7 d龄期后,不同粉煤灰掺量的喷射混凝土内部孔隙半径主要在1~80 nm的范围内,该半径范围内的孔隙含量占总孔隙含量的80%,最可几孔半径在12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混凝土 低场核磁共振 粉煤灰 孔径分布 孔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隧道钢管混凝土拱架承载力评价指标及合理选型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俊儒 王智勇 +3 位作者 任兆丹 孔超 徐向东 吴洁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9-578,共10页
钢管混凝土具有强度高、塑性韧性好等特点,为促进钢管混凝土结构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针对当前对钢管混凝土拱架承载力评价指标研究不足以及钢管选型难的问题,通过对50种不同直径、壁厚的钢管混凝土拱架承载力的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对比分... 钢管混凝土具有强度高、塑性韧性好等特点,为促进钢管混凝土结构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针对当前对钢管混凝土拱架承载力评价指标研究不足以及钢管选型难的问题,通过对50种不同直径、壁厚的钢管混凝土拱架承载力的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对公路隧道钢管混凝土拱架承载力评价指标及合理选型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相比于钢管面积、含钢率、钢管惯性矩,钢管的抗弯截面系数作为综合指标能较好地表征钢管与钢管混凝土拱架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建议作为评价钢管混凝土拱架承载力的指标;2)基于文中的研究依据,拟合钢管抗弯截面系数与钢管混凝土拱架承载力公式,以及钢管混凝土初期支护承载力与钢管混凝土拱架承载力公式;3)钢管直径比钢管壁厚对钢管混凝土拱架承载力的影响更大,直径大、壁厚小的钢管混凝土拱架不但具有更高的承载力,而且具有更经济的钢材用量;4)钢管混凝土拱架建议按照增大钢管直径>增加钢管壁厚>提高核心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优先级进行选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钢管混凝土拱架 承载力评价指标 钢管抗弯截面系数 钢管选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箱涵顶进对下方管幕的力学作用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俊儒 严丛文 +3 位作者 叶伦 王安会 赵自静 冯冀蒙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73-79,共7页
采用管幕-箱涵法施工的超浅埋连接通道跨越运营地铁时,施工前对场地的土堆清理及基坑开挖工作已使地铁隧道产生较大变形,为确保地铁的安全运营,对后续管幕、箱涵的施工进行严格控制。利用解析计算的方法,根据箱涵相对原状土等效重力大... 采用管幕-箱涵法施工的超浅埋连接通道跨越运营地铁时,施工前对场地的土堆清理及基坑开挖工作已使地铁隧道产生较大变形,为确保地铁的安全运营,对后续管幕、箱涵的施工进行严格控制。利用解析计算的方法,根据箱涵相对原状土等效重力大小的不同,建立2种力学模型,分别按照弹性地基梁和普通梁2种模型对管幕的受力进行研究;推导出2种计算模型下的力学公式,分析在箱涵顶进的过程中,箱涵下方管幕受力和变形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管幕下方地铁隧道的受力情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幕 箱涵法 解析计算 箱涵顶进 地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玻璃纤维锚杆微应变测试的软岩隧道松动圈测试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俊儒 林超 +1 位作者 陈政律 冯冀蒙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39-45,共7页
为解决软弱破碎围岩地层隧道松动圈测试的难题,分析现有松动圈测试技术现状,以全长黏结型玻纤锚杆为载体,提出一种适用于破碎软岩隧道的围岩松动圈测试技术。该测试技术以锚杆微应变变化趋势为基础,结合锚杆中性点理论,可大致确定围岩... 为解决软弱破碎围岩地层隧道松动圈测试的难题,分析现有松动圈测试技术现状,以全长黏结型玻纤锚杆为载体,提出一种适用于破碎软岩隧道的围岩松动圈测试技术。该测试技术以锚杆微应变变化趋势为基础,结合锚杆中性点理论,可大致确定围岩松动圈范围。将该技术应用在大(理)临(沧)铁路杏子山隧道破碎炭质板岩大变形地段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全长黏结型玻璃纤维锚杆在松动区可与软弱破碎围岩有效协调变形,锚杆微应变变化趋势与中性点理论相符,采用锚杆微应变变化趋势表征围岩松动圈范围合理可行。同时该技术测试精度可通过调整沿锚杆长度粘贴应变片的密度来控制,有效弥补传统物探松动圈测试技术对岩体要求高的问题,在软弱破碎围岩地层中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隧道 围岩松动圈 玻璃纤维锚杆 微应变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斜切式隧道门的受力机理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俊儒 仇文革 王飞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61,共5页
采用有限元对逆斜切式隧道门的受力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并用几何相似比为1:30的模型试验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逆斜切式隧道门结构的受力基本特征是:隧道洞口结构处于三维受力状态,按壳体结构进行设计比较合理;当进入洞内距离超... 采用有限元对逆斜切式隧道门的受力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并用几何相似比为1:30的模型试验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逆斜切式隧道门结构的受力基本特征是:隧道洞口结构处于三维受力状态,按壳体结构进行设计比较合理;当进入洞内距离超过隧道洞径约2.5倍的洞身地段,纵向轴力值远小于横向轴力,且横向弯矩是纵向弯矩的6~10倍,因此在结构设计中可不必考虑纵向内力的影响,简化成平面应变问题;在衬砌突出部位与岩层的交界面上,拱顶沿隧道纵向的轴力达到最大值,而且处于受拉状态,因此对洞口段衬砌结构纵向应进行配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逆斜切式隧道门 受力机理 数值分析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削式隧道门围岩和衬砌应力计算及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俊儒 仇文革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71-2075,共5页
对无明显墙式结构的正削式隧道门,现行规范没有现成的设计方法及结构检算模式。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针对两种在洞口段的不同施工方法(明挖工法和暗挖工法),对隧道门洞口段的力学特性及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洞口段... 对无明显墙式结构的正削式隧道门,现行规范没有现成的设计方法及结构检算模式。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针对两种在洞口段的不同施工方法(明挖工法和暗挖工法),对隧道门洞口段的力学特性及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洞口段长度取42m进行整体设计比较合理;在洞口28m范围内的浅埋段,拱顶围岩压力随着埋深的增大而逐渐增加,且暗挖工法产生的围岩压力最大,铁路规范计算结果次之,明挖工法产生的压力最小;采用明挖工法施工时,在纵向上,洞口段42m范围内衬砌拱顶表现出纵梁弯曲特征,部分仰拱处于弯拉状态,内力呈空间效应,均需要对横、纵向内力进行结构检算;采用暗挖工法施工时,只需进行横向内力检算即可。在成洞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使用暗挖工法进行隧道洞口段施工,可有效改善隧道洞口段结构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正削式隧道门 结构应力 数值模拟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化作业条件下考虑覆跨比修正的大断面隧道稳定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俊儒 刘雨萌 燕波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2-100,共9页
进行双线高铁隧道全断面或大断面机械化开挖时对围岩稳定性评价的准确性要求较高,而现有行业规范对隧道稳定性评价时未考虑埋深和跨度的影响,因而需要进行考虑覆跨比修正的大断面隧道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首先,以黄(冈)黄(梅)高速铁路... 进行双线高铁隧道全断面或大断面机械化开挖时对围岩稳定性评价的准确性要求较高,而现有行业规范对隧道稳定性评价时未考虑埋深和跨度的影响,因而需要进行考虑覆跨比修正的大断面隧道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首先,以黄(冈)黄(梅)高速铁路刘元隧道为背景,以隧道开挖后拱顶正上方某点围岩的第三主应力偏转为判据,确定大断面隧道的临界埋深;然后,采用强度折减法,数值求解不同围岩级别和覆跨比(埋深与跨度比)下的隧道安全系数,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发现不同围岩级别下隧道安全系数与覆跨比及与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存在的关系;最后,考虑覆跨比、地下水、围岩初始应力及结构产状因素的影响,得到修正的BQ,借此对埋深100 m以下的机械化作业大断面隧道稳定性进行评价,并将评价方法应用于刘元隧道和重庆市城市快速干道慈母山2号隧道工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不同围岩级别下隧道安全系数与覆跨比满足严格的幂函数关系,而与BQ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将修正后的BQ作为评价隧道稳定性的定量指标,更符合现场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隧道 机械化作业 隧道稳定性 覆跨比 围岩基本质量指标 安全系数 埋深 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劳格小麦育种模式反思与节水专用型品种选育探讨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俊儒 张磊 +4 位作者 刘忠元 樊军会 陈学君 闵清水 张家旺 《甘肃农业科技》 2017年第10期63-67,共5页
针对甘肃内陆河灌区农业水资源日益减少、环境干旱、干热风频发及目前主栽小麦品种在限额灌溉条件下减产的问题,探讨了调整春小麦新品种选育思路和实现小麦生产协调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分析发现,仿布劳格小麦育种模式选育的一些主栽春小... 针对甘肃内陆河灌区农业水资源日益减少、环境干旱、干热风频发及目前主栽小麦品种在限额灌溉条件下减产的问题,探讨了调整春小麦新品种选育思路和实现小麦生产协调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分析发现,仿布劳格小麦育种模式选育的一些主栽春小麦品种在甘肃内陆河灌区栽培面积最大,在高水肥投入条件下可获得高产,但在减额灌溉后,籽粒产量大幅下降。通过适度"升秆(提升生物量)"选育的"陇春34号"等高秆、中高秆类型新品种(系),在减额灌溉条件下可以不减产或显著增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应甘肃内陆河灌区主动减额灌溉,节水专用型春小麦新品种选育目标设计与立论思维,并对节水专用型小麦的育种实践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育种 布劳格模式 节水专用型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水专用型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4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俊儒 张磊 +3 位作者 樊军会 陈学君 闵清水 刘忠元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第12期8-10,共3页
节水专用型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4号是以墨西哥引进材料CORYDOL(自编号墨引78)为母本、永1023为父本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在2012—2013年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品种区试中,2 a 12个(点)次平均折合产量7 513.95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 节水专用型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4号是以墨西哥引进材料CORYDOL(自编号墨引78)为母本、永1023为父本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在2012—2013年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品种区试中,2 a 12个(点)次平均折合产量7 513.95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平均增产7.03%。在2014年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8 006.40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5.76%,居参试品种(系)第4位。穗型纺锤,红粒角质,株高78~98 cm,生育期104 d。平均穗粒数35.9个,千粒重48.5 g。籽粒含粗蛋白106.9 g/kg、湿面筋22.6%,稳定时间4 min。苗期对混合菌表现中度抗性,成株期对供试菌贵22-9、贵22-14和混合菌表现中抗至中感,对条中32号、条中33号、水4、水5表现免疫。与对照品种宁春4号相比,陇春34号平均节水40%~50%(1 800 m3/hm2以上),WUE提高0.3 kg/m3以上。适宜甘肃河西灌区及国内西北干旱灌区(主动节水、限额灌溉条件下)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专用型 春小麦 新品种 陇春34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的冷思考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俊儒 张磊 《甘肃农业科技》 2012年第2期36-38,共3页
简要分析了作物新品种选育及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机制体制;选育目标多样化;提高新品种评价和审定的科学性;强化配套应用技术研究等建议。
关键词 作物育种 推广应用 存在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甘肃河西灌区春小麦生物节水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俊儒 张磊 +2 位作者 樊军会 陈学君 闵清水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第4期59-63,共5页
针对甘肃河西灌区水资源利用与春小麦生产现状,论述了春小麦生物节水技术开发应用的必要性、生物节水型品种目标设计、探索实践及应用的经济效果,分析了需要解决的问题。认为河西灌区发展春小麦生物节水,将有利于形成"工程措施+农... 针对甘肃河西灌区水资源利用与春小麦生产现状,论述了春小麦生物节水技术开发应用的必要性、生物节水型品种目标设计、探索实践及应用的经济效果,分析了需要解决的问题。认为河西灌区发展春小麦生物节水,将有利于形成"工程措施+农艺措施+生物措施"的综合节水新技术体系,是支撑和实现灌区节水农业的根本措施与潜力所在,应加大推广应用转化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生物节水 节水专用型品种 主动节水 水分生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息生育适度系数法在春小麦品种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俊儒 张磊 +2 位作者 柳娜 董孔军 周宽基 《甘肃农业科技》 2011年第12期5-8,共4页
应用全息生育适度系数评价法,采用3个比较目标标准,对一组春小麦品种试验的品质(8项指标)和产量结果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显示,同一组品种(系)采用不同的比较目标标准,品种综合表象位次略有变化,属性分类趋势基本一致。与永良4号(对照)... 应用全息生育适度系数评价法,采用3个比较目标标准,对一组春小麦品种试验的品质(8项指标)和产量结果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显示,同一组品种(系)采用不同的比较目标标准,品种综合表象位次略有变化,属性分类趋势基本一致。与永良4号(对照)相比,10个参试新品系的综合表象达到相近和以上水平,其中013-26-4(红)、013-76-1、013-26-4(白)、013-148-5属优质高产兼备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生育适度系数法 目标标准 综合表象 品质产量兼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灌区推广节水专用型春小麦新品种刍议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俊儒 樊军会 刘英梅 《甘肃农业科技》 2013年第11期38-40,共3页
针对河西灌区春小麦生产及生态建设发展的需求,通过对节水专用型春小麦新品种(系)的特征及其推广的必要性、推广示范应用的节水效果等方面的论述,展望了河西灌区节水专用型春小麦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加强河西灌区节水专用型春小麦新品种(... 针对河西灌区春小麦生产及生态建设发展的需求,通过对节水专用型春小麦新品种(系)的特征及其推广的必要性、推广示范应用的节水效果等方面的论述,展望了河西灌区节水专用型春小麦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加强河西灌区节水专用型春小麦新品种(系)选育和推广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节水专用型 新品种 河西灌区 推广应用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