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艾灸疗法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慢性腰腿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姜劲挺 郑吉元 +2 位作者 张志勇 安文博 张伦广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79-1981,共3页
目的:研究敦煌吐蕃医学中艾灸疗法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慢性腰腿痛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宋氏正骨科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慢性腰腿痛患者96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予以敦煌艾灸疗法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 目的:研究敦煌吐蕃医学中艾灸疗法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慢性腰腿痛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宋氏正骨科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慢性腰腿痛患者96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予以敦煌艾灸疗法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对照组(48例)予以敦煌艾灸疗法,两组患者经治疗每天1次,14 d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后对两组就诊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1个疗程,随访6个月后,治疗前后VAS和ODI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治疗后经随访6个月,治疗组VAS和OD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慢性腰腿痛均具有临床疗效,但敦煌艾灸疗法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更能够缓解临床症状,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吐蕃医学 艾灸疗法 腰背肌功能锻炼 慢性腰腿痛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骨理筋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80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2
作者 安文博 姜劲挺 +1 位作者 郑吉元 张伦广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3-534,共2页
目的:观察正骨理筋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1年3月选择我院附属医院门诊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80例,按就诊序号单双数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正骨理筋手法配合中药外敷... 目的:观察正骨理筋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1年3月选择我院附属医院门诊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80例,按就诊序号单双数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正骨理筋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给予理筋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结果:80例患者治疗1~5个疗程,随访6个月,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包括治愈、好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正骨理筋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鞘炎 手法 中药外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相数理”逻辑理论浅析“五体辨证”在中医骨伤科中的运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姜劲挺 李祥雨 +2 位作者 张伦广 郑吉元 马理元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1391-1393,共3页
中医"相数理"逻辑理论是研究中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五体辨证"是利用中医学原理,通过损伤部位及其深浅来判断其对脏腑功能影响的辨证方法;笔者团队在中医骨伤科四大治疗理念"筋骨并重、动静结合、内外兼治、医患合作"的研究中发... 中医"相数理"逻辑理论是研究中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五体辨证"是利用中医学原理,通过损伤部位及其深浅来判断其对脏腑功能影响的辨证方法;笔者团队在中医骨伤科四大治疗理念"筋骨并重、动静结合、内外兼治、医患合作"的研究中发现,结合"五体辨证"、中医"相数理"逻辑理论能够更好地指导伤科诊疗,为中医骨伤科对损伤本质的认识提供客观理论依据,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哲学 中医相数理逻辑 五体辨证 中医骨伤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劲挺从肝脾肾三脏论治内伤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初探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祥雨 姜劲挺 +3 位作者 宋敏 张伦广 郑吉元 马理元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1815-1817,共3页
导师姜劲挺教授擅长从肝脾肾三脏论治内伤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对于内伤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诊疗理念,他根据中医五体辨证理论和中医脊柱相关疾病学理论,认为内伤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变是一种由肝入脾及肾的病变过程,采用疏... 导师姜劲挺教授擅长从肝脾肾三脏论治内伤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对于内伤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诊疗理念,他根据中医五体辨证理论和中医脊柱相关疾病学理论,认为内伤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变是一种由肝入脾及肾的病变过程,采用疏肝补肾、脾胃同调、调畅情志之法为内伤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了新颖、有效的治疗理念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伤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疏肝补肾 脾胃同调 调畅情志 姜劲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神经走行方向探寻并摘取大鼠背根神经节的改进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马理元 姜劲挺 +4 位作者 张伦广 李祥雨 郑吉元 徐欣 王强强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5-97,共3页
目的探寻一种快捷、便利、高效的摘取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新方法——逆神经走行方向探寻并摘取DRG。方法分别采用通过打开椎间孔的传统方法和新方法摘取DRG,比较两种取材方法所消耗的时间和摘取的完整DRG数量。结... 目的探寻一种快捷、便利、高效的摘取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新方法——逆神经走行方向探寻并摘取DRG。方法分别采用通过打开椎间孔的传统方法和新方法摘取DRG,比较两种取材方法所消耗的时间和摘取的完整DRG数量。结果采用传统方法每只大鼠摘取L3~5节段完整背根神经节数量为(3.08±1.31)个,平均每个DRG耗时(5.58±1.21)min;采用新方法每只大鼠摘取L3~5节段完整背根神经节数量为(4.29±1.08)个,平均每个DRG耗时(1.69±0.91)min,与传统方法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逆神经走行方向探寻并摘取DRG这一新方法可更高效地摘取得完整的大鼠背根神经节,为实验后期背根神经节细胞的培养和形态学研究提供了更为可靠的组织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背根神经节 取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