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喀斯特地区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天然更新能力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传余 喻理飞 姬广梅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5-158,共4页
为探明喀斯特地区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天然更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为石漠化区植被恢复及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样地调查,选取反映群落更新库特征的土壤种子库密度、幼苗库密度、母树密度、反映影响群落更新库变化的关键环境因素土... 为探明喀斯特地区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天然更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为石漠化区植被恢复及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样地调查,选取反映群落更新库特征的土壤种子库密度、幼苗库密度、母树密度、反映影响群落更新库变化的关键环境因素土层厚度和群落盖度等5个指标,对贵州典型喀斯特地区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更新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群落天然更新能力排序为灌木群落阶段>乔林阶段>灌草群落阶段>草本群落阶段>石漠化阶段;2)更新库对群落天然更新能力的影响远大于环境因子,尤其是灌木群落阶段和乔林阶段群落;3)环境因子对草本群落阶段更新能力影响较大;4)石漠化阶段群落天然更新能力既受更新库又受环境因子的严重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更新能力 植物群落 演替阶段 喀斯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坛花椒枯落物化感物质初探 被引量:3
2
作者 姬广梅 喻理飞 +2 位作者 张传余 邹军来 刘喻洁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47,共3页
为探究顶坛花椒枯落物是否具有化感作用(即对自身或其他植物的毒害作用),以正己烷作溶剂,超声波浸提,低压真空旋转浓缩顶坛花椒枯落物,采用GC-MS气质联用技术,分析顶坛花椒枯落物中所含的有机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顶坛花椒枯落物中含有... 为探究顶坛花椒枯落物是否具有化感作用(即对自身或其他植物的毒害作用),以正己烷作溶剂,超声波浸提,低压真空旋转浓缩顶坛花椒枯落物,采用GC-MS气质联用技术,分析顶坛花椒枯落物中所含的有机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顶坛花椒枯落物中含有烃类、醇类、烯类及其衍生物、醛及烯醛类、酮及烯酮类、苯醌类、酚类、酸酯类和大分子维生素及香树精等共38种化合物。其中,芳樟醇、柠檬烯、松油醇-4、2-棕榈酸单甘油酯、维生素E、2,4-二叔丁基苯酚、石竹烯、萜品醇、十七烷、十八烷和二十烷等化合物是顶坛花椒枯落物和多种花椒品种的共有物质,这些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化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坛花椒 枯落物 浸提 气相色谱-质谱法 化感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黑杨无性系苗期初步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朱瑞强 陈莹 +5 位作者 韩友吉 张传余 苑正赛 仲倚林 李善文 董玉峰 《山东林业科技》 2022年第4期53-57,共5页
利用386个美洲黑杨无性系一年生苗高、地径进行方差分析、遗传参数估算发现,各性状在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苗高、地径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24.47%、40.48%,表型变异系数分别为25.77%、41.52%,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90、0.95,均较大,说明美洲... 利用386个美洲黑杨无性系一年生苗高、地径进行方差分析、遗传参数估算发现,各性状在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苗高、地径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24.47%、40.48%,表型变异系数分别为25.77%、41.52%,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90、0.95,均较大,说明美洲黑杨无性系苗期各性状变异广泛,主要受遗传控制,可进行优良无性系选择。分别以中菏1号、I-69和T-66为对照,采用布雷金多性状综合评定法对美洲黑杨无性系苗高、地径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77个优良无性系,其群体苗高、地径遗传增益分别为6.14%、8.19%,现实增益分别为6.46%、9.09%,选择效果显著。筛选出的优良无性系可进一步营造区域化试验林,进而选育高产优质、适地适品种的优良无性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黑杨 无性系 苗期测定 遗传分析 综合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景观林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4
作者 郑占敏 张传余 +6 位作者 陈莹 秦乃花 舒秀阁 韩友吉 魏娟 董玉峰 李辉 《山东林业科技》 2022年第4期72-76,共5页
为揭示城市不同林地类型对其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以城市常见景观林银杏(Ginkgo biloba)林和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景观林对其土壤孔隙度和水分状况的影响,为合理使用绿化树种及控制与改善城市林业水... 为揭示城市不同林地类型对其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以城市常见景观林银杏(Ginkgo biloba)林和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景观林对其土壤孔隙度和水分状况的影响,为合理使用绿化树种及控制与改善城市林业水分状况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水杉林能明显降低表层土的土壤容重(P≤0.05);而银杏林在0-4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和对照组不显著(P>0.05)。2)水杉景观林能有效改善表层土壤的孔隙、持水性能及物理通透性,如水杉林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田间持水量、饱和含水量都明显高于同土层深度的对照组(P≤0.05);银杏景观林除0-10 cm土层土壤毛管孔隙度、土壤田间持水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外,其他指标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总体来说,水杉景观林能有效改善其土壤物理通透性、保墒储水性能及涵养水源能力,而银杏景观林对其土壤物理性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林 土壤物理性质 银杏林 水杉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