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溶性巯基壳聚糖对污染土壤吸附态汞的解吸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张伟安 汪玉庭 +4 位作者 杨智宽 刘良栋 周连凤 吴小刚 丁惠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11-414,共4页
用两种巯基化试剂半胱氨酸(Cys)和硫代乙醇酸(Thi)与壳聚糖(CTS)反应,制备了两种水溶性巯基壳聚糖,即Cys-CTS和Thi-CTS,对比研究了这两种巯基壳聚糖与CTS对被染毒土壤中吸附态汞的提取能力。结果表明,Thi-CTS在pH=3、质量浓度为0.5g/L... 用两种巯基化试剂半胱氨酸(Cys)和硫代乙醇酸(Thi)与壳聚糖(CTS)反应,制备了两种水溶性巯基壳聚糖,即Cys-CTS和Thi-CTS,对比研究了这两种巯基壳聚糖与CTS对被染毒土壤中吸附态汞的提取能力。结果表明,Thi-CTS在pH=3、质量浓度为0.5g/L、用量为20mL的条件下,对汞的提取率为59.44%,相同条件下CTS和Cys-CTS对汞的最高提取率只有31.81%和1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巯基壳聚糖 螯合 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酚酸类化感物质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8
2
作者 丁惠君 张维昊 +4 位作者 周伟斌 周连凤 吴小刚 张伟安 甘南琴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3,共3页
探讨了两种酚酸类化感物质对苯二酚和没食子酸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苯二酚和没食子酸在0.015mg/L和0.1mg/L时,对铜绿微囊藻的作用不明显;随着浓度的增加,两种化感物质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没食子酸为2mg/L时... 探讨了两种酚酸类化感物质对苯二酚和没食子酸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苯二酚和没食子酸在0.015mg/L和0.1mg/L时,对铜绿微囊藻的作用不明显;随着浓度的增加,两种化感物质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没食子酸为2mg/L时,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率达72.5%,对苯二酚为0.2mg/L时,可完全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对苯二酚和没食子酸对铜绿微囊藻96h半效应浓度EC50分别为0.059mg/L和1.73mg/L。显然,对苯二酚对铜绿微囊藻的作用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酚 没食子酸 化感作用 铜绿微囊藻 生长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辅助下玉米修复铅污染土壤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良栋 张伟安 +2 位作者 舒俊林 杨智宽 汪玉庭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71-277,共7页
为了研究壳聚糖辅助下玉米(ZeamaysL.)对铅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采用L9(34)正交试验进行研究,考虑了4因素3水平,4因素为土壤铅含量、壳聚糖含量、壳聚糖溶液pH值以及加入壳聚糖后的提取时间.研究结果表明,加入壳聚糖会造成玉米生长停滞,... 为了研究壳聚糖辅助下玉米(ZeamaysL.)对铅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采用L9(34)正交试验进行研究,考虑了4因素3水平,4因素为土壤铅含量、壳聚糖含量、壳聚糖溶液pH值以及加入壳聚糖后的提取时间.研究结果表明,加入壳聚糖会造成玉米生长停滞,甚至死苗,原因在于壳聚糖属于天然高分子有机物,会造成土壤板结,阻碍植物吸收水分,同时壳聚糖将土壤中的大量重金属溶出,造成玉米重金属中毒.加入壳聚糖后,玉米对铅的吸收较对照结果有很大提高,壳聚糖能够促进铅元素从土壤向植物体内转移,但壳聚糖促进铅元素从玉米地下部分向地上部分转移的能力较弱;综合壳聚糖的促进效果,在土壤铅含量为1.8g·kg-1,壳聚糖含量为5mmol·kg-1(土),壳聚糖溶液pH值为4.5,提取时间为7天的条件下,有利于促进铅在玉米地上部分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修复 植物提取 土壤铅污染 壳聚糖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CS微球光催化降解亚甲基兰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彭祺 汪玉庭 +2 位作者 张伟安 马淑兰 丁世敏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25,共3页
将用化学方法改性后的纳米TiO2与壳聚糖(CS)共混,通过反相悬浮、交联制备了纳米TiO2-CS微球光催化剂,以亚甲基兰为对象,紫外灯为光源,研究了亚甲基兰的初始浓度、光照时间、不同pH值、纳米TiO2的含量、催化剂用量对亚甲基兰光降解率的... 将用化学方法改性后的纳米TiO2与壳聚糖(CS)共混,通过反相悬浮、交联制备了纳米TiO2-CS微球光催化剂,以亚甲基兰为对象,紫外灯为光源,研究了亚甲基兰的初始浓度、光照时间、不同pH值、纳米TiO2的含量、催化剂用量对亚甲基兰光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TiO2-CS微球能显著地降解亚甲基兰,且易于回收、能重复使用,为其实际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壳聚糖 亚甲基兰 纳米T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法制备EVA/OMMT纳米复合材料及其热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 被引量:8
5
作者 沈效峰 钱钟钟 +1 位作者 张伟安 方月娥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42-1045,共4页
利用熔融法制备了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蒙脱土(OMMT)纳米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表征该纳米复合材料是插层结构;动态力学分析(DMA)结果显示,EVA/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随着有机蒙脱土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提高;用热重分析法(... 利用熔融法制备了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蒙脱土(OMMT)纳米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表征该纳米复合材料是插层结构;动态力学分析(DMA)结果显示,EVA/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随着有机蒙脱土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提高;用热重分析法(TG)研究了EVA/OMMT纳米复合材料中EVA主链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蒙脱土 纳米复合材料 热性能 动态储能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瓜耐热性指标的筛选与资源耐热性评价 被引量:10
6
作者 林锦英 乔燕春 +4 位作者 谢伟平 李兆龙 张伟安 贺立红 谭雪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4-69,共6页
通过对其苗期相对电导率、疫病、病毒病、叶片萎蔫指数、发芽率及胚根生长速度测定的实验方法对35份节瓜自交系材料的耐热性鉴定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叶片萎蔫指数、苗期相对电导率、发芽率以及胚根生长速度、45℃处理存活率可以综合... 通过对其苗期相对电导率、疫病、病毒病、叶片萎蔫指数、发芽率及胚根生长速度测定的实验方法对35份节瓜自交系材料的耐热性鉴定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叶片萎蔫指数、苗期相对电导率、发芽率以及胚根生长速度、45℃处理存活率可以综合评价节瓜的耐热性,并且利用这几个指标评价了35份材料的耐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瓜 耐热性测定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还原响应性紫杉醇胶束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磊 龚飞荣 +1 位作者 刘峰 张伟安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79,共9页
首先,以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为大分子引发剂,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使D,L-丙交酯开环聚合,得到共聚物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mPEG-PLA);然后,在该共聚物的末尾端进行羟基树枝化并接枝硫辛酸(LA),制备了可交联聚合物mPEG-PLA-(LA)4。采用... 首先,以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为大分子引发剂,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使D,L-丙交酯开环聚合,得到共聚物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mPEG-PLA);然后,在该共聚物的末尾端进行羟基树枝化并接枝硫辛酸(LA),制备了可交联聚合物mPEG-PLA-(LA)4。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 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聚合物的结构和分子量进行了表征。进一步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了包载紫杉醇的交联共聚物胶束,并利用动态光散射(DLS)和透射电镜(TEM)对胶束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动物实验评价了载药胶束的抑瘤效果。结果表明:胶束的平均粒径为34.0nm,结构规整。相比于未交联胶束,交联胶束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与还原响应性,抑瘤效果提高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 二硫键 还原响应 抑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H响应两亲性卟啉嵌段共聚物的光动力与化学联合治疗 被引量:2
8
作者 肖潮 田佳 +5 位作者 刘峰 张显杨 王廷虎 许立人 顾邯沙 张伟安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8-218,共11页
光动力疗法(PDT)是癌症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通过将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与点击化学偶联反应相结合构建了一种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聚甲基丙烯酸二异丙基氨基乙酯-四苯基卟啉(PEG-PDPA-TPP),该共聚物的中间连接有一... 光动力疗法(PDT)是癌症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通过将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与点击化学偶联反应相结合构建了一种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聚甲基丙烯酸二异丙基氨基乙酯-四苯基卟啉(PEG-PDPA-TPP),该共聚物的中间连接有一个可作为光动力疗法中光敏剂(PS)的四苯基卟啉(TPP)基元。这种在连接点带有卟啉的两亲性pH响应性嵌段共聚物可以在水溶液中自组装成球形胶束,并用作药物释放平台以及大分子光敏剂。TPP部分会相对规则地分布在球形胶束的核周围,降低卟啉单元之间的聚集,并减少聚集引起的光敏剂自猝灭效应,从而提高单线态氧量子产率。因此,这种基于pH响应的含TPP的嵌段共聚物的药物释放平台能够为癌症治疗提供一种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 光动力治疗 载药平台 PH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化透明质酸光敏剂负载聚多巴胺纳米粒子用于乏氧肿瘤的光动力与光热协同治疗 被引量:7
9
作者 田君 张伟安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5-292,共8页
光动力疗法(PDT)是光敏剂通过光激活产生的单线态氧(~1O_2)来杀死癌细胞。光动力疗法的3个关键因素主要有:光、光敏剂与组织氧。在PDT治疗过程中,氧气消耗和实体瘤中固有的缺氧微环境可能进一步导致供氧不足,阻碍光动力疗效,而光热疗法(... 光动力疗法(PDT)是光敏剂通过光激活产生的单线态氧(~1O_2)来杀死癌细胞。光动力疗法的3个关键因素主要有:光、光敏剂与组织氧。在PDT治疗过程中,氧气消耗和实体瘤中固有的缺氧微环境可能进一步导致供氧不足,阻碍光动力疗效,而光热疗法(PTT)不受乏氧环境的影响,且具有无创性、低毒性等优点。将全氟化碳(PFCs)和光敏剂(Pba)接枝到透明质酸(HA)链中,然后负载聚多巴胺纳米粒子(PDANPs),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靶向自供氧光动力与光热协同治疗体系。由于PDANPs优良的光热转换性能、PFC较高的氧亲和力和HA的肿瘤靶向性,使得该协同疗法的抗肿瘤作用显著提高,细胞毒性实验以及细胞摄取实验证明了其增强的光热与光动力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供氧 全氟化碳 聚多巴胺 光动力治疗 光热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