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黄苷元注射抗大鼠脑缺血损伤炎性级联反应
被引量:
14
1
作者
李建生
刘敬霞
+3 位作者
王冬
梁生旺
张伟宇
方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4-118,共5页
目的评价大黄苷元抗脑缺血损伤作用,并从细胞因子水平及表达方面探讨其抑制脑缺血炎性级联反应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川芎嗪组、大黄苷元组(低、中、高剂量)。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6h模型。观察神经症状积分、...
目的评价大黄苷元抗脑缺血损伤作用,并从细胞因子水平及表达方面探讨其抑制脑缺血炎性级联反应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川芎嗪组、大黄苷元组(低、中、高剂量)。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6h模型。观察神经症状积分、脑组织含水量、梗死面积,放射免疫法测定脑组织TNF-α、IL-1β、TGF-β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TNF-α、VCAM-1表达,原位杂交法测定VCAM-1-m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症状积分和脑含水量及梗死面积增加,脑组织TNF-α和IL-1β水平增高(P<0·01)、TGF-β水平降低(P<0·01),TNF-α和VCAM-1的表达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川芎嗪组和大黄苷元低剂量、中剂量组神经症状积分和脑含水量及梗死面积明显降低,大黄苷元低剂量组较中、高剂量组和川芎嗪组尤为明显。大黄苷元低剂量组和川芎嗪组TNF-α和IL-1β水平及TNF-α、ICAM-1表达明显降低,TGF-β水平增高(P<0·01),大黄苷元低剂量组较川芎嗪组尤为明显。结论由多种细胞因子如TNF-α、IL-1β、ICAM-1介导的炎性级联反应增强和TGF-β的保护作用减弱是脑缺血损伤的重要机制。大黄苷元抗脑缺血损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缺血脑组织炎性级联反应和提高脑保护因子如TGF-β水平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大鼠
大黄苷元
炎性级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特厚煤层分组间隔放煤顶煤运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王伸
黄贞宇
+3 位作者
李东印
张伟宇
王祖洸
李化敏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24,共8页
综采放顶煤采煤法已成为我国特厚煤层主流的高产高效开采方法,但当前仍面临煤炭采出率低、含矸率较高的问题。塔山矿8222工作面顶煤平均厚度12 m,采用放顶煤开采,生产过程中尝试采用“大中小微”分组间隔放煤方式。为研究该放煤方式的...
综采放顶煤采煤法已成为我国特厚煤层主流的高产高效开采方法,但当前仍面临煤炭采出率低、含矸率较高的问题。塔山矿8222工作面顶煤平均厚度12 m,采用放顶煤开采,生产过程中尝试采用“大中小微”分组间隔放煤方式。为研究该放煤方式的原理及提高其放煤效率,并为开发智能放煤控制程序提供依据,采用CDEM颗粒离散元软件模拟分析了塔山矿开采条件下间隔放煤分组方法、顶煤运移规律、煤岩分界面特征以及顶煤放出率等,在此基础上揭示了组内支架数量对顶煤放出体形态的影响机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顶煤厚度为12 m及见矸关门条件下,组内支架数量为9架是最优的分组间隔放煤方式;工业性试验表明,组内支架为9架的分组间隔“大中小微”放煤方式条件下的顶煤放出率为80.53%,含矸率4.00%,煤炭采出率高达85.31%。此外,组内支架数量对放煤漏斗形态影响较大;组内支架较少时,第1级放煤过程中相邻放煤口之间影响较大,中间形成畸形顶煤形态的可能性较大,在下一级放煤时容易出现混矸,导致架间残留煤量增加。分组间隔放煤的最佳支架间隔数量与煤厚密切相关;对于特厚煤层,合理增加间隔数可有效减少架间顶煤的遗留量,提高顶煤放出率。研究结果可为特厚煤层综放开采放煤工艺和参数合理确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间隔放煤
放顶煤
顶煤放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倾向大比例试验平台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东印
张伟宇
+3 位作者
王文
王伸
王祖洸
李化敏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共9页
综放开采是我国特厚煤层高产工作面最主要的采煤方法,其中放煤方式是影响顶煤回收率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特厚煤层综放开采顶煤回收率,基于综放开采顶煤放出散体介质流运移规律和特征,针对现有放顶煤试验平台工作面方向放煤试验较少、...
综放开采是我国特厚煤层高产工作面最主要的采煤方法,其中放煤方式是影响顶煤回收率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特厚煤层综放开采顶煤回收率,基于综放开采顶煤放出散体介质流运移规律和特征,针对现有放顶煤试验平台工作面方向放煤试验较少、相似比例小、支架个数少、放煤口大小无法控制等问题,研制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倾向大比例试验平台,相似比1∶10,含有19个放煤口模拟装置,可实现工作面方向不同放煤方式、不同放煤口大小、不同煤层倾角、不同顶煤厚度、不同煤矸粒径等条件下的放煤试验。采用该平台能够对不同放煤方式下放煤漏斗形态发育特征和各放煤口放出量特征进行研究,可通过多次试验,探寻合理的放煤方式,从而提高矿井资源采出率以及生产效率。以此平台对塔山矿8222工作面“分段四级一次”放煤方式成功进行了物理模拟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综放开采
大比例试验平台
放煤方式
顶煤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基于Agent的语音网络人机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
1
4
作者
赵一鸣
金光
+1 位作者
张伟宇
沈明炘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6-17,60,共3页
研究了Agent技术、语音技术和动画技术的应用。开发了具有C/S结构的智能语音人机界面的网络新闻邮件管理系统。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控制程序的运行 ,程序则通过语音合成通知运行的状况。用户可以用普通话进行新闻、通讯。
关键词
人机界面
设计
语音网络
AGENT
计算机
语音识别
语音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特厚煤层顶煤渐进破坏的块体-颗粒耦合模拟研究
被引量:
5
5
作者
张文辉
李东印
+4 位作者
王伸
李化敏
朱时廷
孙凯旋
张伟宇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4-35,共12页
为研究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过程中顶煤随开采进程的渐进破坏行为,探索FLAC3D块体和PFC3D颗粒动态耦合的三维数值模拟方法,考虑多台液压支架协同作用并采用Fish语言编写移架和放煤口控制算法,基于离散裂隙网络模型开发顶煤损伤裂隙的...
为研究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过程中顶煤随开采进程的渐进破坏行为,探索FLAC3D块体和PFC3D颗粒动态耦合的三维数值模拟方法,考虑多台液压支架协同作用并采用Fish语言编写移架和放煤口控制算法,基于离散裂隙网络模型开发顶煤损伤裂隙的监测程序,实现顶煤裂隙发育过程可视化,在耗费较短计算时间和占用较小运行内存条件下可较为准确实现顶煤压裂、破碎直到散体放出全过程的工程尺度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顶煤裂隙在控顶区急剧发育,其中下部顶煤裂隙发育速度较快,然后逐步向上发展,这使得下部顶煤裂隙逐步贯通直至破碎为散体放出,上部顶煤主要以块体形式逐步破碎;破碎顶煤运移为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三维矢量合成运动,液压支架后方采空区内的条带状散体顶煤垂直位移集中区是导致遗煤出现的主要原因;力链体系演化可反映顶煤破碎机制,强力链束和拉力链的周期性作用使顶煤发生周期性破坏。该研究方法对于实现三维自动化多支架复杂放煤方式模拟、揭示顶煤破坏运移机理、指导放煤支架选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大采高综放开采
耦合数值模拟
动态裂隙监测
顶煤渐进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黄苷元注射抗大鼠脑缺血损伤炎性级联反应
被引量:
14
1
作者
李建生
刘敬霞
王冬
梁生旺
张伟宇
方建
机构
河南中医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4-118,共5页
基金
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资助项目(No0221001700)
高校创新人才基金资助项目(2000-10)
文摘
目的评价大黄苷元抗脑缺血损伤作用,并从细胞因子水平及表达方面探讨其抑制脑缺血炎性级联反应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川芎嗪组、大黄苷元组(低、中、高剂量)。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6h模型。观察神经症状积分、脑组织含水量、梗死面积,放射免疫法测定脑组织TNF-α、IL-1β、TGF-β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TNF-α、VCAM-1表达,原位杂交法测定VCAM-1-m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症状积分和脑含水量及梗死面积增加,脑组织TNF-α和IL-1β水平增高(P<0·01)、TGF-β水平降低(P<0·01),TNF-α和VCAM-1的表达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川芎嗪组和大黄苷元低剂量、中剂量组神经症状积分和脑含水量及梗死面积明显降低,大黄苷元低剂量组较中、高剂量组和川芎嗪组尤为明显。大黄苷元低剂量组和川芎嗪组TNF-α和IL-1β水平及TNF-α、ICAM-1表达明显降低,TGF-β水平增高(P<0·01),大黄苷元低剂量组较川芎嗪组尤为明显。结论由多种细胞因子如TNF-α、IL-1β、ICAM-1介导的炎性级联反应增强和TGF-β的保护作用减弱是脑缺血损伤的重要机制。大黄苷元抗脑缺血损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缺血脑组织炎性级联反应和提高脑保护因子如TGF-β水平而实现的。
关键词
脑缺血
大鼠
大黄苷元
炎性级联反应
Keywords
cerebral ischemia
rats
rhubarb aglycone
inflammatory cascade reaction
分类号
R-332 [医药卫生]
R282.7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特厚煤层分组间隔放煤顶煤运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王伸
黄贞宇
李东印
张伟宇
王祖洸
李化敏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24,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8YFC0604502)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300410175)
河南理工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NSFRF210334)。
文摘
综采放顶煤采煤法已成为我国特厚煤层主流的高产高效开采方法,但当前仍面临煤炭采出率低、含矸率较高的问题。塔山矿8222工作面顶煤平均厚度12 m,采用放顶煤开采,生产过程中尝试采用“大中小微”分组间隔放煤方式。为研究该放煤方式的原理及提高其放煤效率,并为开发智能放煤控制程序提供依据,采用CDEM颗粒离散元软件模拟分析了塔山矿开采条件下间隔放煤分组方法、顶煤运移规律、煤岩分界面特征以及顶煤放出率等,在此基础上揭示了组内支架数量对顶煤放出体形态的影响机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顶煤厚度为12 m及见矸关门条件下,组内支架数量为9架是最优的分组间隔放煤方式;工业性试验表明,组内支架为9架的分组间隔“大中小微”放煤方式条件下的顶煤放出率为80.53%,含矸率4.00%,煤炭采出率高达85.31%。此外,组内支架数量对放煤漏斗形态影响较大;组内支架较少时,第1级放煤过程中相邻放煤口之间影响较大,中间形成畸形顶煤形态的可能性较大,在下一级放煤时容易出现混矸,导致架间残留煤量增加。分组间隔放煤的最佳支架间隔数量与煤厚密切相关;对于特厚煤层,合理增加间隔数可有效减少架间顶煤的遗留量,提高顶煤放出率。研究结果可为特厚煤层综放开采放煤工艺和参数合理确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特厚煤层
间隔放煤
放顶煤
顶煤放出率
Keywords
extra coal seam
interval top-coal caving
top-coal caving
top-coal recovery rate
分类号
TD32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倾向大比例试验平台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东印
张伟宇
王文
王伸
王祖洸
李化敏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604502)。
文摘
综放开采是我国特厚煤层高产工作面最主要的采煤方法,其中放煤方式是影响顶煤回收率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特厚煤层综放开采顶煤回收率,基于综放开采顶煤放出散体介质流运移规律和特征,针对现有放顶煤试验平台工作面方向放煤试验较少、相似比例小、支架个数少、放煤口大小无法控制等问题,研制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倾向大比例试验平台,相似比1∶10,含有19个放煤口模拟装置,可实现工作面方向不同放煤方式、不同放煤口大小、不同煤层倾角、不同顶煤厚度、不同煤矸粒径等条件下的放煤试验。采用该平台能够对不同放煤方式下放煤漏斗形态发育特征和各放煤口放出量特征进行研究,可通过多次试验,探寻合理的放煤方式,从而提高矿井资源采出率以及生产效率。以此平台对塔山矿8222工作面“分段四级一次”放煤方式成功进行了物理模拟试验。
关键词
特厚煤层
综放开采
大比例试验平台
放煤方式
顶煤回收率
Keywords
extra-thick coal seam
fully mechanized caving mining
large-scale physical simulation platform
top-coal drawing method
top-coal recovery rate
分类号
TD823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基于Agent的语音网络人机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
1
4
作者
赵一鸣
金光
张伟宇
沈明炘
机构
宁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浙江吉通宁波分公司网络部
出处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6-17,60,共3页
文摘
研究了Agent技术、语音技术和动画技术的应用。开发了具有C/S结构的智能语音人机界面的网络新闻邮件管理系统。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控制程序的运行 ,程序则通过语音合成通知运行的状况。用户可以用普通话进行新闻、通讯。
关键词
人机界面
设计
语音网络
AGENT
计算机
语音识别
语音合成
Keywords
Agent Speech Human-computer interface Realization
分类号
TP311.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TN912.3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特厚煤层顶煤渐进破坏的块体-颗粒耦合模拟研究
被引量:
5
5
作者
张文辉
李东印
王伸
李化敏
朱时廷
孙凯旋
张伟宇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大同煤矿集团同煤国电同忻煤矿有限公司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赵庄煤业
出处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4-35,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60450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0M672227)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300410175)。
文摘
为研究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过程中顶煤随开采进程的渐进破坏行为,探索FLAC3D块体和PFC3D颗粒动态耦合的三维数值模拟方法,考虑多台液压支架协同作用并采用Fish语言编写移架和放煤口控制算法,基于离散裂隙网络模型开发顶煤损伤裂隙的监测程序,实现顶煤裂隙发育过程可视化,在耗费较短计算时间和占用较小运行内存条件下可较为准确实现顶煤压裂、破碎直到散体放出全过程的工程尺度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顶煤裂隙在控顶区急剧发育,其中下部顶煤裂隙发育速度较快,然后逐步向上发展,这使得下部顶煤裂隙逐步贯通直至破碎为散体放出,上部顶煤主要以块体形式逐步破碎;破碎顶煤运移为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三维矢量合成运动,液压支架后方采空区内的条带状散体顶煤垂直位移集中区是导致遗煤出现的主要原因;力链体系演化可反映顶煤破碎机制,强力链束和拉力链的周期性作用使顶煤发生周期性破坏。该研究方法对于实现三维自动化多支架复杂放煤方式模拟、揭示顶煤破坏运移机理、指导放煤支架选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特厚煤层
大采高综放开采
耦合数值模拟
动态裂隙监测
顶煤渐进破坏
Keywords
extra-thick coal seam
fully-mechanized top coal caving with large mining height
coupl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dynamic fracture monitoring
progressive failure of top coal
分类号
TD821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黄苷元注射抗大鼠脑缺血损伤炎性级联反应
李建生
刘敬霞
王冬
梁生旺
张伟宇
方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特厚煤层分组间隔放煤顶煤运移规律研究
王伸
黄贞宇
李东印
张伟宇
王祖洸
李化敏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倾向大比例试验平台研制与应用
李东印
张伟宇
王文
王伸
王祖洸
李化敏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一种基于Agent的语音网络人机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赵一鸣
金光
张伟宇
沈明炘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特厚煤层顶煤渐进破坏的块体-颗粒耦合模拟研究
张文辉
李东印
王伸
李化敏
朱时廷
孙凯旋
张伟宇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