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不平衡样本数据的轴承故障诊断模型与方法研究
1
作者 张伟业 缪维跑 +1 位作者 苏欢欢 李春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04-912,共9页
为解决滚动轴承不平衡样本的诊断问题,提出了将条件生成对抗网络与多尺度注意力机制卷积神经网络相融合的诊断方法,通过该方法填充不平衡样本,采用分形盒维数筛选最佳生成样本,输入多尺度注意力机制卷积神经网络完成故障特征提取,并与... 为解决滚动轴承不平衡样本的诊断问题,提出了将条件生成对抗网络与多尺度注意力机制卷积神经网络相融合的诊断方法,通过该方法填充不平衡样本,采用分形盒维数筛选最佳生成样本,输入多尺度注意力机制卷积神经网络完成故障特征提取,并与原不平衡数据和传统样本填充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可扩充小样本故障数据,有效解决不平衡数据下轴承故障分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 卷积神经网络 分形盒维数 条件生成对抗网络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2的青铜峡灌区春小麦和苜蓿早期识别
2
作者 朱磊 张伟业 +5 位作者 潘自林 丁一民 雷晓萍 张宗和 孙伯颜 柴明堂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5期86-94,共9页
【目的】基于决策树分类算法对青铜峡灌区春小麦和苜蓿进行早期识别。【方法】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Sentinel-2遥感影像,构建能够不断融入遥感数据的决策树分类算法,对青铜峡灌区春小麦和苜蓿进行早期识别。【结果】4月上旬,由于春... 【目的】基于决策树分类算法对青铜峡灌区春小麦和苜蓿进行早期识别。【方法】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Sentinel-2遥感影像,构建能够不断融入遥感数据的决策树分类算法,对青铜峡灌区春小麦和苜蓿进行早期识别。【结果】4月上旬,由于春小麦和苜蓿生长特征较为相似,春小麦和苜蓿的总体分类精度分别为69%和75%。此后,随着观测数据的不断融入,分类精度逐步提升,5月14日二者的分类精度即可达到90%以上。5月31日利用全部5期卫星影像数据时,春小麦的总体精度可达到94%,Kappa系数为0.75,苜蓿的总体精度可达到97%,Kappa为0.86。2023年青铜峡灌区春小麦种植面积为24 000 hm^(2),苜蓿种植面积为2 000 hm^(2)。其中,春小麦种植结构较为复杂,既存在集中连片的大规模种植,也存在大量面积较小的碎片化种植带。【结论】基于Sentinel-2遥感数据的决策树分类方法,可在4月上旬获取初步分类结果,在5月中旬苜蓿第1次收割之前对青铜峡灌区春小麦和苜蓿进行较为准确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早期识别 决策树 时间序列 春小麦 苜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太湖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杨超 谷孝鸿 +3 位作者 曾庆飞 蔡春芳 徐升宝 张伟业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8,共4页
应用化学连续提取法对东太湖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的磷进行提取,并分析其形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东太湖沉积物中磷形态以碎屑态磷(Ca-P)、有机磷(Or-P)、自生磷(De-P)和铁结合态磷(Fe-P)为主,平均含量分别为(188.6±32.5)、(73.1±... 应用化学连续提取法对东太湖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的磷进行提取,并分析其形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东太湖沉积物中磷形态以碎屑态磷(Ca-P)、有机磷(Or-P)、自生磷(De-P)和铁结合态磷(Fe-P)为主,平均含量分别为(188.6±32.5)、(73.1±18.6)、(45.2±3.3)和(34.3±18.5)μg/g;弱吸附态磷(Ex-P)、闭蓄态磷(Oc-P)和铝结合态磷(Al-P)含量较低,分别为(6.7±2.2)、(4.0±1.9)和(1.3±0.4)μg/g;总磷(TP)的平均值为(353.1±46.3)μg/g。4种不易释放的磷Ca-P、Or-P、De-P和Oc-P共占TP的88%,3种易释放的磷Fe-P、Ex-P和Al-P占12%。除Ca-P含量随沉积物深度增加而增大,Al-P含量较低且随深度增加无明显变化之外,其他各形态磷含量大致随深度增加而减少,表现出"表层富集"现象,说明东太湖的内源磷负荷虽然较小,但有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形态 沉积物 东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态制剂预防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的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薛俊龙 王国艳 +3 位作者 张伟业 张国权 田林君 刘一飞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1年第9期38-41,共4页
本研究利用肠道益生菌竞争排斥原理,结合生产实际建立了临床预防鸡沙门氏菌的四个模型,即"抗生素+微生态制剂"的试验1、2组,单纯抗生素或微生态制剂的试验3、4组,同时设有攻毒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在攻毒条件下,对各组鸡白痢... 本研究利用肠道益生菌竞争排斥原理,结合生产实际建立了临床预防鸡沙门氏菌的四个模型,即"抗生素+微生态制剂"的试验1、2组,单纯抗生素或微生态制剂的试验3、4组,同时设有攻毒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在攻毒条件下,对各组鸡白痢症状的观察、攻毒保护死亡数量统计、称重分析,结果为:3组及攻毒对照组表现典型鸡白痢症状,试验1、2、3、4组攻毒保护率分别96.7%、96%、80%、94%,而攻毒组为76%。试验3组与空白对照组30日龄增重差异极显著,其余各组均表现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无论雏鸡直接口服微生态制剂或先服用抗生素再使用微生态制剂,这两种方法均可有效地保护雏鸡免遭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强毒的攻击,缓解其临床症状,减少雏鸡的死亡,提高育雏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白痢沙门氏杆菌 微生态制剂 竞争排斥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新城疫弱毒疫苗局部免疫对循环抗体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薛俊龙 张伟业 +4 位作者 张国权 王国艳 刘一飞 刘源 薛逸绯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2年第5期46-47,共2页
为探究ND局部免疫对蛋鸡循环抗体的影响,本研究应用鸡新城疫冻干苗COL-30、Lasota系,对不同分组的鸡群进行点眼局部免疫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说明:不同剂量的新城疫弱毒疫苗通过点眼局部免疫后,在连续17天的循环抗体检测期间,每组的平... 为探究ND局部免疫对蛋鸡循环抗体的影响,本研究应用鸡新城疫冻干苗COL-30、Lasota系,对不同分组的鸡群进行点眼局部免疫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说明:不同剂量的新城疫弱毒疫苗通过点眼局部免疫后,在连续17天的循环抗体检测期间,每组的平均抗体滴度和不免疫的对照组一样,在一定的范围内(9.3log2~10.9log2)波动,即无论是Lasota还是COL-30弱毒苗,不同剂量的免疫抗体变化与同批的对照组抗体相比,相同的疫苗不同的免疫剂量抗体效价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局部免疫并不会对原有的血液循环抗体(特别是高抗体)鸡群产生不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 局部免疫 循环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肽药物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娟 张东玲 +4 位作者 武果桃 罗慧娣 王志俊 张伟业 夏燕婷 《养猪》 2015年第1期20-21,共2页
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各类疾病,对人类及动物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迄今为止,传统的抗生素药物是对付这些疾病的主要手段。但是病原微生物对传统抗生素药物的耐药性已经成为越来越严重的问题,而新型抗生素的发现和开... 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各类疾病,对人类及动物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迄今为止,传统的抗生素药物是对付这些疾病的主要手段。但是病原微生物对传统抗生素药物的耐药性已经成为越来越严重的问题,而新型抗生素的发现和开发越来越困难。因此寻找新型抑制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药物已成为日益紧迫的任务。抗菌肽就成为其中最有前途的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基因 病原微生物 新型抗生素 细菌病 真菌感染 天蚕素 硫键 血淋巴 作用机理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毒支原体感染病理模型复制 被引量:4
7
作者 孟冬霞 贺东昌 +6 位作者 武果桃 任杰 吴忻 赵娟 孙建刚 张伟业 刘文俊 《中国兽药杂志》 2012年第10期36-38,共3页
以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S6标准菌株不同浓度接种16日龄雏鸡,5d后用鸡新城疫疫苗(I系)诱导发病,对以鸡新城疫为诱导因子的鸡毒支原体野外环境病理模型复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鸡毒支原体S6攻毒菌液浓度为109CCU/mL,... 以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S6标准菌株不同浓度接种16日龄雏鸡,5d后用鸡新城疫疫苗(I系)诱导发病,对以鸡新城疫为诱导因子的鸡毒支原体野外环境病理模型复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鸡毒支原体S6攻毒菌液浓度为109CCU/mL,攻毒后第5天,用鸡新城疫疫苗(I系)喷雾,5羽份/只,进行激发,可成功复制出鸡毒支原体感染病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毒支原体 病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轴聚焦微流控拓扑构造的双乳液滴生成机制数值模拟
8
作者 朱晓武 罗永皓 +1 位作者 张伟业 刘文文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24年第10期177-188,共12页
采用流体体积(VOF)相界面追踪技术建立了同轴聚焦微通道内双乳液滴生成过程的数值计算模型。当内相、中间相和外相流体流速分别为0.01、0.011、0.04m/s时,该模型能够稳定形成单分散性较好、直径为500μm的双乳液滴。形成的双乳液滴适合... 采用流体体积(VOF)相界面追踪技术建立了同轴聚焦微通道内双乳液滴生成过程的数值计算模型。当内相、中间相和外相流体流速分别为0.01、0.011、0.04m/s时,该模型能够稳定形成单分散性较好、直径为500μm的双乳液滴。形成的双乳液滴适合药物领域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聚焦孔半径、聚焦孔颈长与聚焦孔颈角对三相流体的液滴驱动方式的影响,并讨论了微流道拓扑结构变化与双乳液滴生成机制及特性的内在联系与机理。结果表明,聚焦孔半径影响了Marangoni效应对内液滴局部扰动的程度,在改变生成液滴截面尺寸的同时,也使液滴生成频率发生相应的变化。聚焦孔颈长的改变决定了内外相流体的流型,限制了液膜断裂与脱离过程,从而对液滴生成方式产生根本性影响。聚焦孔颈角的变化影响了鞘液对外界面的剪切作用,通常情况下较大的角度使得局部流体阻力得以缓慢的释放,有利于生成液滴界面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微流控 双乳液滴 同轴聚焦结构 相界面追踪法 多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的药物研发及研究进展
9
作者 罗永皓 朱晓武 +3 位作者 刘文文 张伟业 陈兴驰 董东东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4年第4期522-537,共16页
单分散性载药缓释微球作为新型药物释放系统,已成为缓释药物制剂研究的热点之一。传统制备方法获得的载药微球大多存在大小不均一、粒径分布宽、载药量低、缓释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液滴微流控技术是一种通过芯片微通... 单分散性载药缓释微球作为新型药物释放系统,已成为缓释药物制剂研究的热点之一。传统制备方法获得的载药微球大多存在大小不均一、粒径分布宽、载药量低、缓释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液滴微流控技术是一种通过芯片微通道结构,实现在微尺度上对流体进行精细操控,形成高通量的结构和微液滴尺寸精确可调的新型制备工艺。微流控芯片作为微液滴技术的载体,可采用多种材料及制备工艺制备,以适用于不同种类的溶剂,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范围。通过微流控技术生产出的液滴具有体积小、尺寸均匀、封闭环境和内部稳定等特点,并能形成特定结构与功能的微球,在纳米材料、制药工程和生命科学等相关领域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相对于传统的微球制备方法,液滴微流控技术不仅可以构建多种形态的微球,还能提供优秀的模板,丰富和扩展微球的应用领域。以科学原理及应用实例为综述主线,概括了微液滴生成的机理及流道设计(包括T型通道法、流动聚焦法和共轴流法等),对不同结构形貌与特定功能的微球进行了归纳梳理(实心微球、Janus颗粒、核壳结构、多孔结构和不规则结构等),重点介绍了其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通过对微液滴技术的研究现状的概括总结,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及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技术 液滴驱动 微流道结构 微液滴 多重乳液 微球制备 药物微球 药物递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度微混合芯片设计与应用研究进展
10
作者 罗永皓 张伟业 +3 位作者 王志 朱晓武 陈兴驰 董东东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4年第4期509-521,共13页
微尺度下的流体混合与传统宏观流体混合有显著不同,由于内壁摩擦力、粘滞阻力及表面张力等特性的影响被放大,微尺度流体混合展现出特殊规律。近年来,微混合芯片因混合效率高、液体接触面积大、输出通量高、可自动化控制及制造成本低廉... 微尺度下的流体混合与传统宏观流体混合有显著不同,由于内壁摩擦力、粘滞阻力及表面张力等特性的影响被放大,微尺度流体混合展现出特殊规律。近年来,微混合芯片因混合效率高、液体接触面积大、输出通量高、可自动化控制及制造成本低廉的优势,在化工、材料及生物医学等领域中得到快速发展。由于微混合芯片的流道尺寸大多在毫米级别以下,有的甚至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因此流体粘度对流动的影响更加显著。流场中流速的扰动会因粘滞力而衰减,使得流体流动趋于稳定,微流道内流体的流动表现为层流状态,导致微流体内部扰流效应具有一定的困难性。因此,为实现微流体的充分混合,开发快速高效微流体混合器是基本前提,突破微小尺度流道内流体的层流界限,促进微通道中的全方位扰流以达到充分混合状态则是关键。以被动式微混合器的研究进展作为切入点,从芯片的设计维度出发,递进式地介绍了多维度微混合芯片设计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低维度到高维度的基本结构设计思路及功能的专一化。归纳了微混合技术在微化工领域、生物医药领域及新能源领域中应用和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在其他领域中应用的可行性。微混合技术凭借广泛的应用场景,在未来将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体混合芯片 微观混合 扰流效应 被动混合 多维构型 微化工 生物医药 新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腱损伤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万春友 张伟业 +2 位作者 刘钊 张宁宁 王明杰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2年第1期1-4,共4页
跟腱是人体中最粗壮有力的肌腱,位于踝关节后方,起点是人小腿后侧中下1/3,止点是跟骨结节,故其可以将小腿后方肌群的肌肉力量传到至足,主要的生理作用是帮助足和踝关节的跖屈,常见的跟腱损伤主要分为急慢性损伤,疾病主要包括跟腱断裂和... 跟腱是人体中最粗壮有力的肌腱,位于踝关节后方,起点是人小腿后侧中下1/3,止点是跟骨结节,故其可以将小腿后方肌群的肌肉力量传到至足,主要的生理作用是帮助足和踝关节的跖屈,常见的跟腱损伤主要分为急慢性损伤,疾病主要包括跟腱断裂和跟腱炎,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和生理功能,跟腱也是人体最容易出现断裂的肌腱之一[1],一旦出现跟腱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将受到巨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损伤 外科手术 保守治疗 康复 超声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酚酸A调控miR-940与miR-576-5p促进退变终板软骨细胞修复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展嘉文 王尚全 +12 位作者 陈明 孙凯 于杰 李玲慧 魏戌 孙武 陈忻 蔡楚豪 张伟业 韩涛 尹煜辉 唐彬 朱立国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982-989,共8页
目的:观察丹酚酸A(salvianolic acid A,SAA)对退变终板软骨细胞(cartilaginous endplates cells,CEPCs)的干预作用,及其调控的潜在非编码RNA(micro-RNA,miRNA)作用靶点。方法:从腰椎间盘手术标本中分离CEPCs,用不同浓度SAA(2、5、10μM... 目的:观察丹酚酸A(salvianolic acid A,SAA)对退变终板软骨细胞(cartilaginous endplates cells,CEPCs)的干预作用,及其调控的潜在非编码RNA(micro-RNA,miRNA)作用靶点。方法:从腰椎间盘手术标本中分离CEPCs,用不同浓度SAA(2、5、10μM处理24、48、72 h,利用CCK-8检测细胞活性确定SAA的最适剂量和干预时间。通过阿利新蓝染色和对血小板反应蛋白解整合素金属肽酶-5(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5,ADAMTS-5)、基质金属肽酶3(matrix metallopepridase 3,MMP-3)、Ⅱ型胶原a1(clollagen typeⅡa1,Col2a1)的蛋白表达检测,分析SAA对IL-1β诱导的退变CEPCs的干预作用。进一步结合生信分析,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q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并应用miRNA模拟物(miR-mimics)与抑制剂(miR-inhibitor),验证SAA对潜在靶miRNAs的调控作用。结果:10μM SAA处理48 h显著提高了CEPCs活性,增加了白细胞介素(interlenkin-1β,IL-1β)所抑制的糖胺聚糖积累与Col2a1表达,并降低了细胞基质中ADAMTS-5与MMP3表达(P<0.05)。通过生物信息分析筛选与差异基因表达检测,确定了SAA的潜在靶miRNAs为miR-940和miR-576-5p。进一步在SAA处理组中加入miR-940-mimic或miR-576-5p-mimic,与SAA处理组相比过表达miR-940或miR-576-5p后CEPCs基质中ADAMTS-5与MMP3表达显著升高,Col2a1表达显著降低。结论:SAA能够提高CEPCs活性,改善退变CEPCs的基质成分表达,而SAA的调控作用与抑制miR-940和miR-576-5p表达有关,两者可能是SAA调节CEPCs退变的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丹酚酸A 终板软骨细胞 细胞外基质 MICRO-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源性饲料添加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泽民 王红宝 +4 位作者 郭雪丽 刘华栋 温永亮 张伟业 吉涛 《养猪》 2020年第5期13-16,共4页
研究主要以植物源性饲料添加剂的不同组方、抗生素添加剂分别添加饲料,饲喂断奶仔猪,研究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旨在探讨植物源性饲料添加剂替代抗生素的效果。试验选取28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72头,根据胎次一致、... 研究主要以植物源性饲料添加剂的不同组方、抗生素添加剂分别添加饲料,饲喂断奶仔猪,研究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旨在探讨植物源性饲料添加剂替代抗生素的效果。试验选取28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72头,根据胎次一致、品种相同、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4个处理分别为植物源性饲料添加剂Ⅰ组(基础饲粮中加入0.5%的植物源性饲料添加剂组方Ⅰ)、植物源性饲料添加剂Ⅱ组(基础饲粮中加入0.5%的植物源性饲料添加剂组方Ⅱ)、抗生素组(基础饲粮中添加金霉素50 g/t)、对照组(只饲喂基础饲粮)。试验期为4周。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源性饲料添加剂配方Ⅱ组试验猪日增重均优于其它组,在试验初期的0~2周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整个试验期(0~4周)配方Ⅱ组试验猪料重比明显优于其它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与配方Ⅰ组、抗生素组差异显著(P<0.05)。对断奶仔猪的腹泻频率、腹泻指数都有明显改善。配方Ⅱ组试验猪腹泻持续时间短于其它试验组,与配方Ⅰ组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配方Ⅱ组试验猪腹泻频率低于其它试验组,与配方Ⅰ组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配方Ⅱ组试验猪腹泻指数低于其它试验组,与配方Ⅰ组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植物源性饲料添加剂配方Ⅱ对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对钙的表观消化率比配方Ⅰ组有显著提高(P<0.05),比对照组有极显著提高(P<0.01);对磷的表观消化率比配方Ⅰ组、抗生素组有显著提高(P<0.05),比对照组有极显著提高(P<0.01)。植物源性饲料添加剂配方Ⅱ既能达到或超过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所起到的效果,又能弥补抗生素所带来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性饲料添加剂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表观消化率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机机电系统3H架构仿真的任务划分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鹏 张伟业 孟彦君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3-86,96,共5页
针对目前AMESim分布式仿真难以确定仿真分布式划分点、无规则划分将进一步降低仿真实时性的难题,以民机协同仿真中的机电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网络模型和组合赋权法的机电系统协同仿真任务划分方法。首先,利用基于数据分发服务... 针对目前AMESim分布式仿真难以确定仿真分布式划分点、无规则划分将进一步降低仿真实时性的难题,以民机协同仿真中的机电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网络模型和组合赋权法的机电系统协同仿真任务划分方法。首先,利用基于数据分发服务的分布式平台作为通信基础,保证了分布式仿真的同步性。其次,将网络模型的拓扑属性引入民机机电系统协同仿真中,对仿真进行分层分析,用熵权法对仿真属性的测量值进行计算从而确定边权值。仿真结果表明,该仿真任务划分方法能在不简化模型的基础上,使划分后的模型计算时间减少了5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网络分割 数据分发服务 分布式仿真 网络模型 仿真加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酒γ辐照安全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伍晓利 安友 +3 位作者 张伟业 高小岭 俞祥忠 庞元龙 《食品安全导刊》 2014年第11X期79-80,共2页
对γ辐照技术处理后白酒的自由基含量,理化指标和放射性方面进行了调研、试验和分析测量,阐述了白酒在γ辐照后的饮用安全。结果表明,辐照中产生的自由基湮灭极快;无新物质产生,无放射性。说明白酒在γ辐照技术处理后在提升饮用品质的同... 对γ辐照技术处理后白酒的自由基含量,理化指标和放射性方面进行了调研、试验和分析测量,阐述了白酒在γ辐照后的饮用安全。结果表明,辐照中产生的自由基湮灭极快;无新物质产生,无放射性。说明白酒在γ辐照技术处理后在提升饮用品质的同时,还提升了白酒的饮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剂量 白酒 自由基 Γ辐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首乌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伟业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6期57-58,共2页
目的优选何首乌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总多糖含量为指标,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8倍水量,煎煮2次,时间分别为2 h,1.5 h。结论正交试验法优选何首乌的提取工艺简便、快速、准确。
关键词 何首乌 正交试验 总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基电化学储能器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伟业 刘毅 郭洪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3001-23008,共8页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高效的能源存储方式变得尤为关键。电化学储能器件(如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等)是一种典型的高效储能系统,其中超级电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无记忆效应、自放...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高效的能源存储方式变得尤为关键。电化学储能器件(如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等)是一种典型的高效储能系统,其中超级电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无记忆效应、自放电率低等优点。但现有电化学储能器件不可生物降解,对环境有一定的危害。生物质如木材作为光合作用的产物,具有低成本、可再生、绿色环保等优点,采用生物质制备衍生的电化学储能器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电化学储能器件主要由电极材料、电解质及集流体等部件构成,器件的设计组装方式和结构形式是影响其电化学性质的一大关键因素。目前,关于电化学储能器件的制备,例如超级电容器是将碳材料等磨成粉末并加入粘合剂进行和浆制片,粘合剂的加入容易阻塞活性炭孔洞,从而降低其电化学性能,而且活性炭只能作为多孔储能物质,本身无法作为自支撑材料用于制备电极。常规锂电池的制备是将电化学活性材料与导电添加剂和黏结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形成浆料,并将其涂覆在集电器上以形成电极,但在制备过程中会导致电极的破裂以及电化学活性材料从集电器上分离。木材是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具有多层级结构,木材经高温炭化处理或者负载电化学活性材料后可作为3D导电基板,独特的开放直通道有利于促进离子传输并提供高表面积,以实现活性材料的有效负载。此外,采用水热法或电化学沉积的方法在炭化木材上负载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具有高理论电容的导电聚合物,从而制备复合电极材料,并将其用于超级电容器自支撑电极,可使其显示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以木材为基板并负载磷酸铁锂等活性材料制备电极,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电化学活性材料与基板开裂脱离的问题。本文归纳了木质基电化学储能器件的研究进展,详细分析了木材在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锂空电池、锂硫电池的应用,着重介绍了木材的孔结构对电化学储能设备的影响,探讨了木质基电化学储能器件面临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前景,为制备高性能、环境友好型的木质基电化学储能设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木材 多层级结构 电化学储能器件 超级电容器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信息时代如何做好林业科技管理工作
18
作者 张莉莉 迟琳琳 +3 位作者 陈江燕 安宇宁 张弘 张伟业 《防护林科技》 2014年第7期92-92,121,共2页
文章就信息时代如何做好林业科技管理工作,从紧跟时代脉搏、创新工作思路;树立服务理念、完善提高自我;提升管理水平、强化合作共享等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信息时代 科技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28例剖宫产围手术期抗感染用药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伟业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9期131-132,共2页
目的了解剖宫产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调阅628例剖宫产病历,利用计算机对剖宫产围手术期用药情况、用药种类及使用率、用药天数、联合用药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结果用药合理性存在偏差。... 目的了解剖宫产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调阅628例剖宫产病历,利用计算机对剖宫产围手术期用药情况、用药种类及使用率、用药天数、联合用药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结果用药合理性存在偏差。结论分析抗菌药使用情况有利于提高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阳地区杨树蛀干害虫种类及其防控措施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伟业 《防护林科技》 2016年第12期94-96,共3页
杨树是朝阳地区的重要造林和经济林种之一,同时在农田林网建设中也发挥着重要的防风固沙的屏障作用。近年来,随着杨树造林面积的逐渐扩大,对杨树优良品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但由于杨树病虫害的发生尤其是杨树蛀干害虫的危害,不仅对杨... 杨树是朝阳地区的重要造林和经济林种之一,同时在农田林网建设中也发挥着重要的防风固沙的屏障作用。近年来,随着杨树造林面积的逐渐扩大,对杨树优良品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但由于杨树病虫害的发生尤其是杨树蛀干害虫的危害,不仅对杨树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有一定影响,而且严重破坏杨树的材质。一旦遇到较大的风雨天气,造成许多枝干折断,不仅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使生态环境也遭到严重的破坏。文章通过对杨树主要蛀干害虫种类识别、危害特点及成灾原因等进行调查,对防治杨树蛀干害虫的指导思想及控制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阳地区 杨树 蛀干害虫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