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机器学习的极震区烈度快速预测方法
1
作者 王茂岑 张令心 +2 位作者 钟江荣 张云霞 张鹏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5-244,共10页
极震区烈度的快速准确评估对于震后的应急响应至关重要。针对现有的极震区烈度预测精度差的问题,首先,整理了1949年—2021年的406次震级大于5.0且极震区烈度大于Ⅴ度的历史震例;然后,基于输入参数可在震后快速易于获取的原则,选择震级... 极震区烈度的快速准确评估对于震后的应急响应至关重要。针对现有的极震区烈度预测精度差的问题,首先,整理了1949年—2021年的406次震级大于5.0且极震区烈度大于Ⅴ度的历史震例;然后,基于输入参数可在震后快速易于获取的原则,选择震级和震源深度作为输入参数,分别建立了基于随机森林、k近邻、逻辑回归以及决策树4种机器学习模型的极震区烈度快速预测方法;最后,对这几种方法的性能进行比较,并与已有的统计回归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预测方法性能更好,预测的准确率也很高;与仅选用震级作为输入参数的预测方法相比,该方法的准确率得到了较大提高;与现有的统计回归方法相比,该方法在准确率上有明显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级 震源深度 极震区烈度 机器学习 快速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钢混组合高层建筑多灾易损性估算-地震和风
2
作者 郑晓伟 程杰 +1 位作者 张令心 谢贤鑫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0-166,共7页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的高层建筑多灾易损性估算方法,用于评估地震和风荷载同时作用下建筑结构的条件破坏概率,并量化了多重不确定性的影响。该研究对高层建筑多灾易损性研究领域的主要贡献在于:(1)通过贝叶斯理论,建立结构...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的高层建筑多灾易损性估算方法,用于评估地震和风荷载同时作用下建筑结构的条件破坏概率,并量化了多重不确定性的影响。该研究对高层建筑多灾易损性研究领域的主要贡献在于:(1)通过贝叶斯理论,建立结构多灾需求模型中未知参数的后验概率分布;(2)提出计算结构多灾易损性边界的方法,并基于全概率理论将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积分到易损性中,以此量化模型的认识不确定性。最后,以一个具有代表性的42层钢-混组合高层建筑为研究对象,对所提出的多灾易损性估算方法进行展示。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参数的认知不确定性以及荷载加载方向对结构破坏概率存在显著影响。所提出的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多灾易损性估算方法,有助于高层建筑的多灾害综合防控与防灾决策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灾害 贝叶斯理论 不确定性 易损性 组合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18WCEE看基于ML的结构地震响应预测和损伤评估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妍 王茂岑 张令心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89,共18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机器学习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在地震工程领域,如何有效利用机器学习以解决实际问题,已成为地震工程专家关注的焦点。本文立足于18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中的会议论文,以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作为补充,对...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机器学习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在地震工程领域,如何有效利用机器学习以解决实际问题,已成为地震工程专家关注的焦点。本文立足于18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中的会议论文,以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作为补充,对基于机器学习的结构地震响应预测和损伤评估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首先,从算法的角度分别梳理了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在结构地震响应预测方面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现有研究中的常用算法及其适用性;其次,按照数据类型将数据分为时序数据和图像数据,针对每一类数据,分别总结评述了其基于机器学习的结构地震损伤评估的研究现状,包括数据来源、研究流程以及优缺点;最后,针对目前存在的数据质量不高或分布不均衡、参数选择困难和模型泛化性能较差等问题,讨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推动机器学习在地震工程领域的深入应用和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工程 机器学习 18WCEE 响应预测 损伤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场地震动对我国RC框架结构地震响应影响分析
4
作者 张令心 王子铭 朱柏洁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50,共12页
近场地震常含有丰富的脉冲成分,其短时间内产生的冲击效应会对近场地区建筑结构造成严重破坏。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在我国城镇地区应用较多,为此应开展近场地震动对我国框架结构地震响应影响研究。基于近期记录... 近场地震常含有丰富的脉冲成分,其短时间内产生的冲击效应会对近场地区建筑结构造成严重破坏。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在我国城镇地区应用较多,为此应开展近场地震动对我国框架结构地震响应影响研究。基于近期记录较为完整的土耳其M 7.8级地震,筛选出近场脉冲型和非脉冲型两类地震动各2条作为输入,并对比分析了4条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的形状特征;按8度设防设计并建立了4、7、10层三个不同周期的RC框架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现有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采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通过比较地震加速度反应谱、结构层间位移角、结构耗能和梁、柱构件利用率等指标,从结构整体到构件层面综合分析了这两类地震动对框架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选的脉冲型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平台段较长且双峰和多峰特性明显,非脉冲型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的单峰特性明显;在这两类地震动作用下,短周期结构整体响应以及梁、柱构件的破坏程度均与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值呈正相关性;而对于中和长周期结构,相比较非脉冲型地震动,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会造成加速度反应谱值小,而结构整体响应以及梁、柱构件的破坏程度较大的现象。因此,对该类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近场地震动脉冲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地震动 RC框架结构 地震响应影响分析 结构非线性分析 土耳其M 7.8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means算法的建筑群震害分析模型缩减方法
5
作者 陈夏楠 张令心 +1 位作者 林旭川 王祺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9,共8页
基于建筑群模型和弹塑性时程分析的精细化城市震害模拟技术能够为防震减灾及应急救援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和参考。为了减小城市建筑群震害模拟的计算量和计算时间,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聚类算法的建筑群模型缩减方法。该方法采用K-means聚类... 基于建筑群模型和弹塑性时程分析的精细化城市震害模拟技术能够为防震减灾及应急救援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和参考。为了减小城市建筑群震害模拟的计算量和计算时间,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聚类算法的建筑群模型缩减方法。该方法采用K-means聚类算法,首先基于建筑结构属性向量对建筑群进行聚类,将相似的建筑结构聚为一组;然后从每组选取一个代表建筑组成建筑群缩减模型,通过减少需要分析的建筑结构数量来减少建筑群震害模拟的计算量。本文对传统的K-means算法进行改进,通过设定组内建筑结构的差异上限自动调整聚类分组数量;提出将具体地震动作用下结构地震损伤指数作为结构属性向量进行聚类,并通过算例对比分别采用两种缩减模型,即基于损伤指数聚类的缩减模型与基于结构力学模型参数聚类的缩减模型,计算结构损伤状态准确程度。对比结果表明:在聚类分组数量相同的情况下,基于损伤指数的分组明显优于基于模型参数的分组,采用模型缩减方法能够在保证足够计算精度前提下显著减少建筑群震害模拟计算量和计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筑群 K-MEANS算法 模型缩减 结构模型参数 地震损伤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性态的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初探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令心 张明远 +1 位作者 陈永盛 谢贤鑫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3-302,共10页
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在国际上已被广泛采用,它被认为是未来抗震设计的主要指导思想。但是现行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主要针对的是结构构件的性态设计,对非结构构件的性态设计考虑不足,而非结构构件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是完整实现整体建筑结... 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在国际上已被广泛采用,它被认为是未来抗震设计的主要指导思想。但是现行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主要针对的是结构构件的性态设计,对非结构构件的性态设计考虑不足,而非结构构件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是完整实现整体建筑结构"基于性态抗震设计"的组成部分。首先对非结构构件的分类进行了重新梳理;分析了不同类别非结构构件的震害表现,总结了非结构构件的破坏模式及震害反应特征,并对相应的控制指标进行了说明;在此基础上,尝试给出了考虑非结构构件的建筑抗震设防目标,绘制了相应的非结构性态目标矩阵;最后,将整体建筑结构的性态目标进行了分解,以期为完整地实现包括结构、非结构的建筑整体的抗震性态设计框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构构件 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 破坏模式 控制指标 性态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优化的菱形开孔剪切型金属阻尼器减震性能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令心 朱柏洁 王涛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55-665,共11页
目的为解决传统开长缝的剪切型金属阻尼器应力集中以及焊接产生的热效应影响,提高阻尼器耗能能力,提出一种采用等强度线优化开孔形状的菱形开孔剪切型金属阻尼器.方法根据弹塑性力学理论寻找耗能单元截面在受弯、受剪条件下屈服强度相... 目的为解决传统开长缝的剪切型金属阻尼器应力集中以及焊接产生的热效应影响,提高阻尼器耗能能力,提出一种采用等强度线优化开孔形状的菱形开孔剪切型金属阻尼器.方法根据弹塑性力学理论寻找耗能单元截面在受弯、受剪条件下屈服强度相等的曲线,将该等强度曲线所围成的四边形作为对阻尼器耗能板的开孔形状,并推导了阻尼器弹性等效刚度与屈服强度的设计公式;对阻尼器耗能单元进行材料试验,基于真实的材料本构关系数据建立了精细化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模拟其低周往复加载的力学性能,分析阻尼器的变形模式与耗能能力,并比较了开长缝和开优化形状菱形孔阻尼器的减震性能.结果屈服强度的仿真结果与计算结果误差小于2%,刚度误差小于1%;相比传统的开长缝钢板阻尼器,形状优化的菱形开孔阻尼器累积等效塑性应变最大值减小为24.3%~37.5%;加载位移角小于1/20工况时,耗能未明显提升;加载位移角超过1/20工况时,形状优化的菱形开孔阻尼器单位体积耗能率增加多至32.9%.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是基于真实材性试验数据给出的,能更好地反映阻尼器金属的力学行为;设计公式计算结果与数值仿真结果吻合较好,可作为该类阻尼器的设计公式.结论与开长缝的钢板阻尼器相比,形状优化的菱形开孔阻尼器的强度随着滞回行为而稳定强化,具有良好的低周疲劳性能与稳定的耗能能力,塑性变形分布更加均匀,最大累积等效塑性应变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型金属阻尼器 等强度线 形状优化的菱形开孔 减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力墙的剪切滞变模型 被引量:19
8
作者 张令心 杨桦 江近仁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1999年第2期9-16,共8页
详细评述了有关剪力墙的剪切滞变模型,提出了一个简化的剪切滞变模型,并推荐了两种剪切滞变模型用于描述多竖线单元剪力墙模型中的水平弹簧.
关键词 剪力墙 剪切滞变模型 滞回曲线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墙加固方法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令心 王财权 刘洁平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16-21,共6页
汶川地震震害表明,单跨体系不满足多道抗震防线的要求,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极易破坏,甚至发生整体倒塌,造成极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翼墙加固方法因布置灵活、施工方便、在地震作用下能起到二道防线作用而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首先研究了... 汶川地震震害表明,单跨体系不满足多道抗震防线的要求,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极易破坏,甚至发生整体倒塌,造成极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翼墙加固方法因布置灵活、施工方便、在地震作用下能起到二道防线作用而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首先研究了翼墙框架柱结构体系动力特性,指出对该类结构宜采用等效截面长厚比不大于4的竖向构件。然后,设计了一栋典型单跨教学楼,并采用翼墙对其加固,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研究了单向、双向翼墙加固方案及不同翼墙长度对框架结构的加固效果。结果表明,不宜采用单向翼墙加固方案,而应采用双向翼墙加固方案,并认为翼墙长度为500mm的双向加固方案为本文算例最合适的加固方案。本文研究为有效地提高多层单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倒塌能力的加固方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墙 加固方法 框架结构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tin超立方采样技术及其在结构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令心 江近仁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1997年第4期1-6,共6页
介绍了一个小样本采样技术——Latin超立方采样技术及其在结构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简要叙述了该技术的基本理论背景和减小相关性的方法,并给出了应用这一技术评定结构可靠性的例子。
关键词 随机采样 可靠性 地靠 结构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砖砌体房屋三水准抗震能力判别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令心 刘琛 刘洁平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4-40,共7页
震前对现有砖砌体房屋抗震能力的判别是对该类房屋采取有效抗震减灾措施的重要依据,对减少该类房屋在地震中的破坏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在我国现有《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给出的砖砌体房屋抗震能力指数法的框架下,引入抗... 震前对现有砖砌体房屋抗震能力的判别是对该类房屋采取有效抗震减灾措施的重要依据,对减少该类房屋在地震中的破坏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在我国现有《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给出的砖砌体房屋抗震能力指数法的框架下,引入抗震能力系数法,实现与抗震设计规范相对应的砖砌体房屋基于烈度的三水准抗震能力判别方法;将其与地震动参数联系起来,给出地震动参数-破坏状态的对应关系,实现砖砌体房屋基于地震动参数的三水准抗震能力判别方法;对汶川地震中发生震害的一栋砖砌体房屋进行抗震能力判别,与实际震害相比较,吻合得很好,并对其进行了三水准抗震能力的判别,表明该房屋满足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时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要求,验证了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对同时进行不同设防水准下房屋抗震能力的判别是实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砌体房屋 设防水准 抗震能力 判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拟三维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令心 孙景江 +1 位作者 张宪丽 江近仁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1年第2期22-28,共7页
将基于自平衡力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组合在一起,构成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二维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然后在二维分析模型上加上横向框架梁的空间约束作用,给出了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的拟三维非... 将基于自平衡力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组合在一起,构成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二维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然后在二维分析模型上加上横向框架梁的空间约束作用,给出了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的拟三维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最后用此拟三维分析方法对美日合作研究试验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评价了分析预测和试验的反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平衡力 拟三维非线性地震反应 空间约束作用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的剪切滞变模型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令心 郭丰雨 李小东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0-56,共7页
通过对比评价现有可用于剪力墙的剪切滞变模型,并结合现有国内外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体试验结果,选取了带捏缩的修正Takeda模型作为核心筒的剪切滞变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细部滞变规则。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核心筒 剪切滞变模型 试验 滞变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型钢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地震破坏等级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令心 姜冰 朱柏洁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87-93,共7页
型钢混凝土(SRC)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以其较好的抗震性能和灵活的空间布置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中,合理评估其地震破坏等级可为震前灾害预测和震后修复或重建提供重要依据。总结分析大量该类结构主要受力构件的拟... 型钢混凝土(SRC)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以其较好的抗震性能和灵活的空间布置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中,合理评估其地震破坏等级可为震前灾害预测和震后修复或重建提供重要依据。总结分析大量该类结构主要受力构件的拟静力试验结果,参考《建(构)筑物地震破坏等级划分》(GB/T 24335—2009)和相关文献,给出各主要受力构件不同破坏状态的描述,计算各构件在不同破坏状态下满足85%以上保证率的变形指标限值,建立基于构件变形指标的该类高层混合结构破坏等级评估方法。通过有限元分析,对1栋混合结构在三水准地震作用下的破坏等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基于构件变形指标给出的整体结构的破坏等级判别结果与基于有限元分析给出的材料损伤云图的综合判别结果一致,说明所给出的各构件变形指标限值是合理的,所建立的方法是可靠有效的,可为该类高层混合结构的性能评估提供依据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C框架-混凝土核心筒 混合结构 地震破坏等级评估 变形指标限值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肢剪力墙墙肢附加轴力计算方法及其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令心 刘韬 陈永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1-40,共10页
为解决目前计算墙肢附加轴力需要复杂的数值模拟或繁琐的解析求解的问题,并量化附加轴力对联肢墙承载力的影响,选取合适的坐标系,基于连续连杆法建立了以附加轴力为未知函数的微分方程,推导了三种不同形式水平荷载作用下新的墙肢附加轴... 为解决目前计算墙肢附加轴力需要复杂的数值模拟或繁琐的解析求解的问题,并量化附加轴力对联肢墙承载力的影响,选取合适的坐标系,基于连续连杆法建立了以附加轴力为未知函数的微分方程,推导了三种不同形式水平荷载作用下新的墙肢附加轴力解析公式,给出附加轴力简便实用的计算方法,并与现有方法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利用本文方法分析了影响附加轴力大小的主要因素;采用联肢墙受弯和受剪强度指标,分析了附加轴力对联肢墙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方法只要已知联肢墙几何尺寸和水平荷载形式,即可快速准确地得到联肢墙墙肢的附加轴力,与现有方法相比,本文方法更加简便;同一个联肢墙在不同形式水平荷载作用下,其附加轴力的大小受总倾覆力矩的影响比基底剪力更明显;附加轴力虽然会降低联肢墙受剪承载力和两片墙肢总受弯承载力,但随着附加轴力的增加,联肢墙整体受弯承载力近似呈线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肢剪力墙 附加轴力 连续连杆法 计算方法 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撑形式对巨型柱受力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张令心 徐国林 刘洁平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92-199,共8页
采用具有良好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的4节点减缩积分三维壳单元模型作为巨型柱的非线性分析模型,选用具有强大非线性反应分析功能的MSC.Marc软件作为分析工具,利用该软件中CPU双核并行运算技术提高计算效率。对含X形中心支撑、V形中心支撑... 采用具有良好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的4节点减缩积分三维壳单元模型作为巨型柱的非线性分析模型,选用具有强大非线性反应分析功能的MSC.Marc软件作为分析工具,利用该软件中CPU双核并行运算技术提高计算效率。对含X形中心支撑、V形中心支撑和偏心支撑的巨型柱进行单调水平荷载和循环往复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反应分析,比较研究三种不同支撑形式巨型柱在不同支撑长细比、不同轴压比情况下的刚度、屈服剪力、延性及耗能能力,给出巨型柱中不同支撑长细比下支撑形式的建议。研究结果可为巨型柱设计时支撑杆件的选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形式 巨型柱 三维壳单元 受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高烟囱的震害预测方法
17
作者 张令心 江近仁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1995年第3期27-32,共6页
本文提出钢筋混凝土高烟囱的一个震害预测方法,用钢筋混凝土弯曲构件的延性指数作为破坏指标。烟囱的内力考虑了水平地霞弯矩、竖向地震轴力和自重轴力以及p—Δ效应引起的地震附加弯矩。烟囱的抗力由归一化的极限弯曲应力和极限轴向应... 本文提出钢筋混凝土高烟囱的一个震害预测方法,用钢筋混凝土弯曲构件的延性指数作为破坏指标。烟囱的内力考虑了水平地霞弯矩、竖向地震轴力和自重轴力以及p—Δ效应引起的地震附加弯矩。烟囱的抗力由归一化的极限弯曲应力和极限轴向应力的关系包线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害预测 烟囱 延性指数 钢筋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结构不确定性的多层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令心 柴光旭 《低温建筑技术》 2019年第5期64-68,共5页
文中选取常见的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作为研究对象,考虑地震动与结构模型的双重不确定性,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和正交设计相结合的试验方法针对结构模型建立了27个结构样本,应用OpenSees分别对每个样本开展增量动力分析,分别计算出每个... 文中选取常见的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作为研究对象,考虑地震动与结构模型的双重不确定性,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和正交设计相结合的试验方法针对结构模型建立了27个结构样本,应用OpenSees分别对每个样本开展增量动力分析,分别计算出每个样本在27条地震动的12次调幅作用下的各算例所对应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并对最大层间位移角与峰值加速度结果进行回归分析。以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作为损伤指标得到结构地震易损性曲线,并对比分析了地震动记录条数与模型不确定性对结构地震易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分析方法能够较好的考虑地震动不确定性与结构自身不确定性,是一种有效的理论易损性求解方法;结构模型自身的不确定性对结构地震易损性结果具有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对结构在大震作用下的抗倒塌能力尤为明显;文中的研究结果可为评估多层框架结构的地震灾害损失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框架结构 增量动力分析 地震易损性分析 小样本采样技术 参数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弹塑性分析的数学规划方法
19
作者 张令心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1996年第1期15-22,共8页
介绍了结构弹塑性反应分析的一种新方法——数学规划方法。叙述了它的应用发展历史,总结了数学规划方法解结构弹塑性反应的理论模型,指出了数学规划技术在结构反应分析中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弹塑性分析 数学规划法 结构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灾害链概率分析及断链减灾方法 被引量:15
20
作者 余世舟 张令心 +1 位作者 赵振东 钟江荣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479-483,共5页
通过引入灾害链理论对城市及石化系统因破坏性地震作用而引发的次生灾害进行研究。基于灾害链理论分析地震灾害链的成灾机理,建立基于主要影响因素的地震灾害链物理模型,通过对灾害要素间内在联系初步构建定量分析的概率评估模型;经算... 通过引入灾害链理论对城市及石化系统因破坏性地震作用而引发的次生灾害进行研究。基于灾害链理论分析地震灾害链的成灾机理,建立基于主要影响因素的地震灾害链物理模型,通过对灾害要素间内在联系初步构建定量分析的概率评估模型;经算例分析评估给出次生灾害的发生概率,找出地震灾害链中各灾害要素间的关键环节,提出针对性的断链措施建议;最后,给出基于地震灾害链原理的断链减灾方法的一般步骤。研究成果为震前的次生灾害预防、震后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提供新的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链 概率分析 断链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