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冰冻病理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付美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4期75-76,共2页
目的研究冰冻病理学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和其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经阴道镜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CINⅡ)和Ⅲ级(CINⅢ)的患者,在行宫颈冷刀锥切术中运用冰冻病理检查(FSE)诊断治疗和进行切除子宫术后... 目的研究冰冻病理学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和其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经阴道镜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CINⅡ)和Ⅲ级(CINⅢ)的患者,在行宫颈冷刀锥切术中运用冰冻病理检查(FSE)诊断治疗和进行切除子宫术后,再运用石蜡病理检查(PS)对宫颈锥切术的标本和子宫切除术后的所有标本进行检查,对比冰冻病理检查和石蜡病理检查的结果 ,以及两种方法对标本组织切缘病灶情况的阳性和阴性判断。结果通过对比两种方法的结果可以发现,术中运用冰冻病理检查(FSE)和术后运用石蜡病理检查(PS),两者对病情诊断治疗的结果基本相符,相符率为90.0%,但是,经过宫颈冷刀锥切术和切除子宫术后,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两种方法判断组织切缘病灶的阴阳性结果完全相符。结论通过分析对比可以发现,冰冻病理检查应用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治中能取得一定的诊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冰冻病理检查 石蜡病理检查 宫颈锥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2
作者 张付美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3期75-76,共2页
目的:针对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病理情况进行分析,为今后的治疗总结经验,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原发性乳腺淋巴瘤患者20例,对其临床特点及病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收治的20例原发性乳腺淋巴瘤患者中,全部都是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 目的:针对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病理情况进行分析,为今后的治疗总结经验,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原发性乳腺淋巴瘤患者20例,对其临床特点及病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收治的20例原发性乳腺淋巴瘤患者中,全部都是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其中20例患者中有18例为B细胞性,2例为T细胞性,其中在18例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出现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患者是15例,黏膜相关淋巴瘤的患者为3例。其中有18例患者接受化学治疗,而另外的2例患者没有进行化疗,本次试验中18例化疗患者大多数采用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方案进行治疗,本次试验中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是2~3年,3年的无病生存率是40.38%,5年的无病生存率是26.09%,3年的总生存率是79.38%,5年的总生存率是55.09%。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病理情况进行分析,主要通过常规HE切片观察,尚需要免疫组化进一步证实,作者发现患者大多数是女性,同时最主要的就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 临床病理分析 化疗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肺鳞癌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廷桐 方卓宁 +2 位作者 张付美 李磊 孙洁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30,共4页
探讨和构建Wistar大鼠肺癌的动物模型,以了解肺癌发生发展的过程。采用Wistar大鼠68只,其中试验组60只大鼠(A组30只:三甲基胆蒽(MCA)5 mg^7 mg,二乙基亚硝胺(DEN)0.02 mL;B组30只:MCA 7.5 mg^9.5 mg,DEN 0.03 mL),左肺下叶支气管灌注含... 探讨和构建Wistar大鼠肺癌的动物模型,以了解肺癌发生发展的过程。采用Wistar大鼠68只,其中试验组60只大鼠(A组30只:三甲基胆蒽(MCA)5 mg^7 mg,二乙基亚硝胺(DEN)0.02 mL;B组30只:MCA 7.5 mg^9.5 mg,DEN 0.03 mL),左肺下叶支气管灌注含MCA和DEN的碘油溶液0.1mL;另8只灌注0.1 mL碘油,作为对照组。试验的3月和6月末分别进行X线检测,发现3月末已有肺部阴影,6月末有50%出现明显的肺部阴影。组织学观察发现1月末已出现肺部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6月末48只发生癌变,致癌率为80%,癌变的Wistar大鼠肺标本中有多个阶段病变共存;共获取支气管黏膜上皮增生44例,不典型增生29例(含鳞状化生7例),原位癌18例,侵袭癌19例,转移癌11例。结果表明,一次性支气管灌注MCA和DEN可引起大鼠肺鳞癌的发生,并获得癌发生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标本,该疾病模型为人类肺癌发生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灌注 大鼠 动物模型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例子宫血管平滑肌瘤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文翔 高玉霞 +1 位作者 张付美 陈彩霞 《罕少疾病杂志》 2017年第4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血管平滑肌瘤病的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子宫血管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0.1岁;平均孕产次分别为3,1.7;33.3%患者有子宫相关手术史。临床表现主要为盆腔包块(4/6),月经改变(2/6),无1例术前确诊,均... 目的探讨子宫血管平滑肌瘤病的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子宫血管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0.1岁;平均孕产次分别为3,1.7;33.3%患者有子宫相关手术史。临床表现主要为盆腔包块(4/6),月经改变(2/6),无1例术前确诊,均以"子宫肌瘤"收治。术中瘤体呈白色条索状分布,沿子宫血管方向生长,6例均为术后诊断。40岁以上病变弥漫者行全子宫切除及盆腔肿瘤切除,病灶局限于宫体的年轻患者行病灶切除。随访时间1-25月,1例复发(首次手术时未全部切除肿瘤)。结论子宫血管平滑肌瘤育龄期女性多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依靠病理组织检查,手术宜彻底切除肿瘤累及区域,术后应严密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瘤 子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