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基苯丙胺滥用现状及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洪仕君 沈宝玉 +10 位作者 孙荣基 杨根梦 段春梅 聂倩云 张从斌 董文娟 于浩 王上 刘鹏亮 闻品渊 李利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763-775,共13页
毒品问题是世界性的重大社会公共安全问题,毒品滥用给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健康带来巨大威胁。近年来,以甲基苯丙胺为代表的合成毒品滥用已超过吗啡、海洛因、氯胺酮等传统毒品,成为世界范围内滥用最多的毒品之一。为解决毒品滥用... 毒品问题是世界性的重大社会公共安全问题,毒品滥用给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健康带来巨大威胁。近年来,以甲基苯丙胺为代表的合成毒品滥用已超过吗啡、海洛因、氯胺酮等传统毒品,成为世界范围内滥用最多的毒品之一。为解决毒品滥用这一重大社会公共安全问题,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毒品相关问题的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立足当前毒品滥用形势,对合成毒品甲基苯丙胺滥用的流行病学特征、监测技术、毒性损害基础研究、戒断药物筛选、相关的临床共病以及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全面展现甲基苯丙胺滥用相关问题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理学 成瘾 甲基苯丙胺 物质滥用 共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4省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人员毒品危害认知情况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顾悦 沈九成 +5 位作者 唐晓欢 段春梅 张从斌 孟怡然 王明姣 张锐敏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87-1090,共4页
目的了解贵州、四川、云南、重庆4省市的强制隔离所戒毒人员的毒品危害认知情况,关注个别群体。方法采用分阶段抽样方法,调查3379例戒毒人员人口学资料、毒品使用情况及毒品危害认知情况。采用EpiData 3.1及SPSS 23.0处理数据,采用(x... 目的了解贵州、四川、云南、重庆4省市的强制隔离所戒毒人员的毒品危害认知情况,关注个别群体。方法采用分阶段抽样方法,调查3379例戒毒人员人口学资料、毒品使用情况及毒品危害认知情况。采用EpiData 3.1及SPSS 23.0处理数据,采用(x±s)描述,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戒毒人员毒品危害认知情况整体良好,所有对象良好情况在65.8%~94.4%之间。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在心理和职业危害中认知偏差大于男性,OR值分别为0.676和0.732;使用苯丙胺类毒品在躯体、心理、家庭和职业危害中认知偏差大于使用其他类毒品,OR值分别为0.568;0.612,0.766;0.524;0.603,0.753;毒品使用时间≤1年在躯体、心理、家庭、职业和名誉危害中认知偏差大于其他使用时间,OR值分别为0.560,0.509,0.473;0.548,0.470,0.523;0.543,0.607,0.618;0.630,0.707,0.637;0.542,0.553。结论西南4省市戒毒人员对毒品危害认知情况总体较好,个别群体须及时加强关注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省市 戒毒人员 毒品危害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地区某强制隔离戒毒所甲基苯丙胺类物质使用者多药滥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顾悦 段春梅 +3 位作者 张从斌 唐晓欢 孟怡然 冯煜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42-345,383,共5页
目的 分析西南地区某市甲基苯丙胺类物质使用者多药滥用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和改善该人群的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方法,调查西南地区某强制隔离戒毒所304例甲基苯丙胺类物质使用者的人口学资料、甲基... 目的 分析西南地区某市甲基苯丙胺类物质使用者多药滥用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和改善该人群的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方法,调查西南地区某强制隔离戒毒所304例甲基苯丙胺类物质使用者的人口学资料、甲基苯丙胺类多药滥用情况,并进行兴奋剂使用障碍诊断。采用例数、构成比、均数±标准差(x±s)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甲基苯丙胺类物质使用者多药滥用情况高达39.5%。χ^(2)检验结果显示,21~30岁年龄段甲基苯丙胺类物质使用者多药滥用情况居多,占比为52.4%(P=0.019);无业者多药滥用情况居多,占比为46.2%(P<0.001);毒品使用时间≥6年者多药滥用情况居多,占比为52.3%(P=0.016);兴奋剂使用重度障碍者多药滥用情况居多,占比为62.7%(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1~30岁年龄段甲基苯丙胺类物质使用者的多药滥用情况高于≥41岁年龄段,OR值为2.035(95%CI:1.019~4.066);无业者多药滥用情况高于有工作者,OR值为0.473(95%CI:0.246~0.909);毒品使用时间≥6年者多药滥用情况高于使用时间≤1年者,OR值为0.441(95%CI:0.226~0.862);兴奋剂使用重度障碍者多药滥用情况高于诊断为无障碍者或轻度障碍者,OR值分别为0.139(95%CI:0.067~0.286)和0.371(95%CI:0.184~0.749)。结论 多药滥用现象在甲基苯丙胺类物质使用者中较普遍,应重点关注该人群的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甲基苯丙胺类 多药滥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地区某地甲基苯丙胺使用者高危性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顾悦 张从斌 +5 位作者 段春梅 唐晓欢 罗巍 彭澎 孙荣基 黄潇怡 《中国健康教育》 2025年第8期712-716,共5页
目的分析西南地区某地甲基苯丙胺使用者高危性行为及影响因素,针对重点群体提出建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方法,在强制隔离戒毒所调查227例甲基苯丙胺使用者人口学资料、高危性行为情况,并进行甲基苯丙胺使用情况的风险评分、使用者... 目的分析西南地区某地甲基苯丙胺使用者高危性行为及影响因素,针对重点群体提出建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方法,在强制隔离戒毒所调查227例甲基苯丙胺使用者人口学资料、高危性行为情况,并进行甲基苯丙胺使用情况的风险评分、使用者感觉取向评分。采用EpiData 3.1及SPSS 23.0软件处理数据,采用(x±s)描述,χ^(2)检验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高危性行为在甲基苯丙胺使用者中占59.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甲基苯丙胺使用时间2~5年者发生高危性行为低于使用时间>5年者,OR值为0.453(95%CI:0.209~0.979);单独使用一种毒品者发生高危性行为低于有多药滥用史者,OR值为0.466(95%CI:0.238~0.911);ASSIST测试评分为低风险者发生高危性行为低于评分为高风险者,OR值为0.399(95%CI:0.172~0.928);SSS量表评分为低级者发生高危性行为低于评分为高级者,OR值为0.294(95%CI:0.144~0.598)。结论高危性行为在甲基苯丙胺使用者中较普遍,应加强关注重点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甲基苯丙胺 高危性行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