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阿尔曼太蛇绿岩时代的Nd-Sr同位素地质研究 被引量:49
1
作者 黄萱 金成伟 +2 位作者 孙宝山 潘均 张仁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5-91,共7页
本文通过测定采自新疆阿尔曼太兔子泉一带蛇绿岩的堆晶辉长岩、辉绿岩和安山玢岩,获得Sm-Nd等时年龄为561±41Ma,εNd(t)=6.1,Rb-Sr等时年龄为392±17Ma,(87Sr/86Sr)i=0.... 本文通过测定采自新疆阿尔曼太兔子泉一带蛇绿岩的堆晶辉长岩、辉绿岩和安山玢岩,获得Sm-Nd等时年龄为561±41Ma,εNd(t)=6.1,Rb-Sr等时年龄为392±17Ma,(87Sr/86Sr)i=0.7041,前者为蛇绿岩的形成时代,后者为蛇绿岩遭受后期变质作用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 地质年代 同位素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善断块富碱侵入岩Rb-S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6
2
作者 任康绪 阎国翰 +7 位作者 牟保磊 许保良 童英 陈廷礼 蔡剑辉 张仁祜 储著银 裘冀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4-211,共8页
采用Rb-Sr法对阿拉善断块有代表性的苏亥图、温都尔浩富碱侵入岩体的年龄进行了测定 ,分别获得 (2 5 0± 18)Ma和 (2 13. 0± 9. 8)Ma的年龄值 ,提供了属于印支期的年代学证据 ,认为阿拉善断块北缘富碱侵入岩和华北断块北缘燕... 采用Rb-Sr法对阿拉善断块有代表性的苏亥图、温都尔浩富碱侵入岩体的年龄进行了测定 ,分别获得 (2 5 0± 18)Ma和 (2 13. 0± 9. 8)Ma的年龄值 ,提供了属于印支期的年代学证据 ,认为阿拉善断块北缘富碱侵入岩和华北断块北缘燕辽—阴山印支期富碱性侵入岩带应该划归同一印支期富碱性侵入岩带。推断阿拉善断块和华北断块在晚古生代—印支期可能处于同一地球动力学体系内 ,而塔里木断块可能处于另一地球动力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SR年龄 阿拉善断块 富碱侵入岩 苏亥图岩体 温都尔浩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秦岭华北地台区岩浆活动的时代及地壳增长和再改造 被引量:11
3
作者 黄萱 孙宝山 +1 位作者 潘均 张仁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71-178,共8页
同位素年龄资料表明,东秦岭华北地台区,先后在晚太古-早元古代(太华群火山岩)、早中元古代(熊耳群火山岩、张家坪片麻状花岗岩)、中元古晚期-晚元古早期(龙王幢碱性花岗岩)、晚元古代(陶湾群火山岩)、古生代(洛南粗面质火... 同位素年龄资料表明,东秦岭华北地台区,先后在晚太古-早元古代(太华群火山岩)、早中元古代(熊耳群火山岩、张家坪片麻状花岗岩)、中元古晚期-晚元古早期(龙王幢碱性花岗岩)、晚元古代(陶湾群火山岩)、古生代(洛南粗面质火山岩)和中生代等时期,发生过岩浆活动。Sm-Nd同位素地质研究揭示,在上述几个时期岩浆活动中,晚太古代和早中元古代的岩浆活动与地壳增长有关,其它时期岩浆活动主要反映地壳自身的再改造。另外,就华北地块大陆地壳整体看,地壳的增长从早太古代至少持续到早元古代。东秦岭华北地台区,在中元古代早期仍然存在有壳-幔分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秦岭 华北地台 岩浆活动 地壳增长 地壳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秦岭褶皱带岩浆活动时代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黄萱 孙宝山 +1 位作者 潘均 张仁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12-319,共8页
本文通过展示截止1994年北秦岭地区岩浆岩的K-Ar、(40)Ar-(39)Ar、Rb-Sr、Sin-Nd、U-Pb谐和图、单颗粒锆石逐级蒸发(207)Pb-(206)Pb等方法同位素年龄结果,进行综合对比讨论,从而... 本文通过展示截止1994年北秦岭地区岩浆岩的K-Ar、(40)Ar-(39)Ar、Rb-Sr、Sin-Nd、U-Pb谐和图、单颗粒锆石逐级蒸发(207)Pb-(206)Pb等方法同位素年龄结果,进行综合对比讨论,从而确定这一地区岩浆活动,在早元古末期以后多次发生,直至中生代。它们包括大约2000Ma、1210~920Ma、822~794Ma、464~360Ma(奥陶纪-早石炭世)、195~105Ma(早侏罗世-白垩纪)等五个地质时期。另外,根据北秦岭地区岩浆活动对确定变质岩层分层时限的制约的观点,提出该地区变质岩层划分的五个岩群的时序,首先是秦岭群(大于1700Ma)、然后是宽坪群(1100Ma前后)、二郎坪群(800Ma前后)、草滩沟群或丹凤群(450Ma前后)、中生代岩群(200Ma前后)等等。它们是在不同时期,伴随着某一构造运动旋回形成的变质岩层。所展示的年龄资料同时为读者了解各种同位素年代测定方法的适应性,以及了解在复杂地质构造区域,如何有效开展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提供有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皱带 岩浆活动 时代特征 地质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