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S-SPME-GC-MS和化学计量学对不同产地红枣香气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胡航伟 张仁堂 +6 位作者 张楠楠 梁辰 游新侠 孔欣欣 朱玲 闫信想 刘云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5-271,共7页
为了比较不同产地红枣的挥发性风味特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5个产地(新郑、灵宝、榆林、和田、德州)枣果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出化合物51种,其中,新疆和田大枣中所含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最... 为了比较不同产地红枣的挥发性风味特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5个产地(新郑、灵宝、榆林、和田、德州)枣果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出化合物51种,其中,新疆和田大枣中所含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最多。结合多元统计学分析,不同产地红枣的整体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差异得以很好区分。在满足预测变量重要性投影>1、P<0.05的条件下,从红枣样品中筛选出13种差异性特征香气物质,包括己酸甲酯、癸酸甲酯、己醛、苯甲醛等,赋予红枣独特的杏仁味、甜味、水果味。本研究结果明确了不同产地红枣香气品质的化学物质基础,为红枣产地溯源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进一步对枣果资源的合理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化学计量学 固相微萃取 风味物质 地理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接骨木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结构特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魏鑫鑫 沈柯辰 +2 位作者 姚俊修 吴德军 张仁堂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年第9期45-51,共7页
目的: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接骨木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初步研究接骨木多糖的结构特性。方法:以接骨木果实(品种,青州15号)为原料,以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为单因素,并在单因素基础上设计响应面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 目的: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接骨木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初步研究接骨木多糖的结构特性。方法:以接骨木果实(品种,青州15号)为原料,以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为单因素,并在单因素基础上设计响应面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采用紫外、红外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接骨木多糖进行初步结构鉴定。结果:接骨木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g/mL)、超声温度75℃、超声功率500W、超声处理45min,接骨木果实多糖得率最高达3.17%。接骨木多糖(EFP)为α-糖苷键的吡喃型糖苷环骨架,其单糖组成主要为葡萄糖、阿拉伯糖、岩藻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以及甘露糖,其比例为25.10:23.20:19.80:12.60:12.00:6.40,分子量为4.100×10^(5)Da。结论:本研究可为接骨木的开发、利用以及接骨木多糖的结构表征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骨木多糖 超声波辅助 响应面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蔬发酵黑化褐变机制及晚期糖基化产物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车曦 高琳 +2 位作者 张仁堂 张东旭 卜令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81-387,共7页
果蔬的发酵黑化是其自身物质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黑化后的果蔬其营养价值丰富,但同时黑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晚期糖基化产物也对人体存在潜在危害。该文介绍了果蔬黑化褐变作用机制,其主要发生美拉德反应,酶促褐变... 果蔬的发酵黑化是其自身物质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黑化后的果蔬其营养价值丰富,但同时黑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晚期糖基化产物也对人体存在潜在危害。该文介绍了果蔬黑化褐变作用机制,其主要发生美拉德反应,酶促褐变和微生物作用等;简述了晚期糖基化产物的产生与危害,可能会导致糖尿病人产生一系列糖尿病并发症,诱导骨细胞凋亡,促进人体衰老等;总结了抑制晚期糖基化产物积累的方法,比如通过调控食品的工艺条件或者添加天然活性产物来抑制晚期糖基化产物的产生。未来可通过优化黑化反应条件或抑制美拉德反应进程来抑制晚期糖基化产物等有害物质的生成,得到更健康安全的黑化产品,从而预防或减轻人体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 发酵黑化机理 晚期糖基化产物 美拉德反应 AGEs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枣油醋汁理化成分、挥发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孔炜浩 赵艺飞 +3 位作者 高琳 张仁堂 潘鑫洋 刘文娟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2,共5页
在普通油醋汁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一款新型黑枣油醋汁产品,通过实验对比分析,得出黑枣油醋汁与普通油醋汁在成分与功能上有着显著差异。该实验比较了黑枣油醋汁与普通油醋汁中多酚、黄酮、总酸、蛋白质、氨基酸态氮、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同... 在普通油醋汁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一款新型黑枣油醋汁产品,通过实验对比分析,得出黑枣油醋汁与普通油醋汁在成分与功能上有着显著差异。该实验比较了黑枣油醋汁与普通油醋汁中多酚、黄酮、总酸、蛋白质、氨基酸态氮、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同时比较了黑枣油醋汁与普通油醋汁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黑枣油醋汁中多酚含量较普通油醋汁提高了47.2%;黄酮和蛋白质含量增加不明显,比普通油醋汁分别提高了8.57%、4.18%;黑枣油醋汁中总酸、氨基酸态氮含量比普通油醋汁分别降低了32.4%、20.3%;黑枣油醋汁挥发性成分的种类比普通油醋汁少5种,且主要的呈味物质发生改变;黑枣油醋汁清除DPPH、ABTS自由基及FRAP的IC_(50)值均低于普通油醋汁,分别为0.26,0.091,0.097 mg/mL,可以看出黑枣油醋汁的抗氧化活性高于普通油醋汁。文章通过比较分析实验结果,充分证明了黑枣油醋汁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枣油醋汁 理化成分 挥发性物质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果蔬物流中冷链技术集成创新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仁堂 董海洲 +1 位作者 乔旭光 谷端银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7-49,共3页
针对目前果蔬在流通环节中的损耗率过高等问题,本文就现代物流中果蔬冷链技术集成进行了创新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差压预冷中送风工艺、堆码位置等都影响预冷效果,同时通过开发轻型保温抗损材料和蓄冷换热降温装置,实现了低成本高品质的... 针对目前果蔬在流通环节中的损耗率过高等问题,本文就现代物流中果蔬冷链技术集成进行了创新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差压预冷中送风工艺、堆码位置等都影响预冷效果,同时通过开发轻型保温抗损材料和蓄冷换热降温装置,实现了低成本高品质的对经过产地预冷后采用普通货车果蔬产品的运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产品 集成创新 技术集成 现代物流 冷链 差压预冷 流通环节 预冷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区小米品质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仁堂 董浩 +2 位作者 高琳 林大伟 辛万利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2年第10期22-26,共5页
以辽宁、山东安丘和临朐上林三产区小米为样品进行品质特性的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产区小米的千粒重和粒径比较,辽宁小米最大,临朐上林次之,安丘最低;不同产区小米化学成分比较,粗蛋白:临朐上林小米的含量最高为11.98%,其次为安丘,辽宁最... 以辽宁、山东安丘和临朐上林三产区小米为样品进行品质特性的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产区小米的千粒重和粒径比较,辽宁小米最大,临朐上林次之,安丘最低;不同产区小米化学成分比较,粗蛋白:临朐上林小米的含量最高为11.98%,其次为安丘,辽宁最低;粗脂肪含量比较:安丘小米最高为3.25%,临朐上林和辽宁小米次之;粗淀粉含量比较:辽宁小米最高为85.85%,临朐上林和安丘小米相对含量偏低;水分含量比较:临朐上林小米最高,辽宁和安丘次之;不同产区小米破花率比较,辽宁小米破花率最高,其次是临朐上林,安丘小米最低;感官评价方面,临朐上林小米明显优于辽宁和安丘;RVA黏度比较,辽宁小米糊化温度最低76.23℃,时间最短5.17 min。综合得出,山东临朐上林小米品质较好。对临朐上林地区土壤成分进行检测得出:上林土样有机质含量非常高,达到53.50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 品质特性 不同产区 土壤成分 粗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葱皮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及分离纯化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张仁堂 秦静 +1 位作者 孙欣 林云良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2年第8期50-54,共5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洋葱皮中黄酮类物质,通过柱层析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黄酮类物质进行检测,在超声波辅助萃取洋葱皮中总黄酮的研究中,确定乙醇浓度80%、料液比1∶10、超声时间20min条件下对总黄酮提取率最高。获... 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洋葱皮中黄酮类物质,通过柱层析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黄酮类物质进行检测,在超声波辅助萃取洋葱皮中总黄酮的研究中,确定乙醇浓度80%、料液比1∶10、超声时间20min条件下对总黄酮提取率最高。获得总黄酮物质后采用萃取、聚酰胺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不同浓度乙醇洗脱组分,建立HPLC方法为进样量5μL、检测波长360nm、甲醇∶水(含0.1%冰乙酸)=45∶55、柱温为室温。分离纯化中得到结晶,通过质谱、核磁共振鉴定此晶体物质为槲皮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皮 黄酮 聚酰胺柱层析 HPLC 槲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的绿色技术壁垒 被引量:6
8
作者 张仁堂 牛竹梅 +1 位作者 乔旭光 刘维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5年第2期8-10,共3页
通过对入世后绿色技术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对绿色技术壁垒的内涵及种类的研究,指出了在应对绿色技术壁垒中农产品自身存在的质量问题与应对策略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应对绿色技术壁垒的短期和长期战略措施。
关键词 绿色技术壁垒 出口贸易 中国农产品 长期战略 应对策略 入世后 内涵 负面影响 短期 产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种枣核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6
9
作者 张仁堂 张利 +1 位作者 孙欣 张克乾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3-96,101,共5页
对8种枣核(贡枣、晋枣、骨头枣、北樱枣、秤砣枣、敦煌大枣、滩枣、鸡心枣)油的脂肪酸组成与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种枣核油共检出24种脂肪酸,包括13种饱和脂肪酸、11种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棕榈酸、硬脂酸,不饱和脂肪酸主... 对8种枣核(贡枣、晋枣、骨头枣、北樱枣、秤砣枣、敦煌大枣、滩枣、鸡心枣)油的脂肪酸组成与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种枣核油共检出24种脂肪酸,包括13种饱和脂肪酸、11种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棕榈酸、硬脂酸,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油酸、棕榈油酸;秤砣枣核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达到84.55%;北樱枣核油、秤砣枣核油、滩枣核油和鸡心枣核油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较高;贡枣核油、晋枣核油、骨头枣核油和敦煌大枣核油的棕榈酸含量较高;贡枣核油中亚麻酸含量最高,达到3.57%。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线性判别分析,通过枣核油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可以实现8种枣核油的有效分类与区分,为不同品种大枣的分类判别与枣种质资源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核 枣核油 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线性判别分析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腐皮保藏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仁堂 乔旭光 +1 位作者 王硕蕾 谷端银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7-111,共5页
传统豆制品豆腐皮以其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而深受人们喜爱,但是豆腐皮保质期短是影响其工业化生产与销售的关键问题之一。采用高温灭菌与添加防腐剂两种方法延长豆腐皮货架期,在保持豆腐皮原有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且防腐剂添加量在国家... 传统豆制品豆腐皮以其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而深受人们喜爱,但是豆腐皮保质期短是影响其工业化生产与销售的关键问题之一。采用高温灭菌与添加防腐剂两种方法延长豆腐皮货架期,在保持豆腐皮原有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且防腐剂添加量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之内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得出:豆腐皮成型后在其表面喷洒0.1%双乙酸钠溶液,经过真空包装,并采用120℃、5 min高温灭菌,可使其货架期在常温下由原来的7 d延长至6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腐皮 保藏 防腐剂 高温灭菌 真空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磨小麦粉与钢磨小麦粉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仁堂 张明远 侯园园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16,共5页
目前石磨小麦粉在市场上日趋增多,石磨以其转速低而与钢磨有所区别,因此造成两种加工方式的小麦粉特性差异。通过测定两个品种石磨小麦粉和钢磨小麦粉的水分、含砂量、湿面筋质量分数、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拉伸比等理化指标进行比... 目前石磨小麦粉在市场上日趋增多,石磨以其转速低而与钢磨有所区别,因此造成两种加工方式的小麦粉特性差异。通过测定两个品种石磨小麦粉和钢磨小麦粉的水分、含砂量、湿面筋质量分数、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拉伸比等理化指标进行比较,得出烟农21和济麦22(邹城)石磨小麦粉的湿面筋质量分数分别为34.2%、39.1%,稳定时间分别为2.7、1.6 min,面团形成时间分别为4.6、2.3 min。以上指标石磨小麦粉优于钢磨小麦粉,但在含砂量方面,若不严格控制小麦的清洗和除磁去石,石磨小麦粉的含砂量将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磨小麦粉 钢磨小麦粉 含砂量 粉质 理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茉莉花茶中茶多酚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张仁堂 谷端银 黄守耀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0年第4期47-51,共5页
本实验采用溶剂法浸提茉莉花茶中茶多酚,研究发现,相对最优的工艺条件为:温度70℃,乙醇溶液浓度60%,提取次数1次,提取时间60min。在此浸提工艺下提取到茶多酚粗提物后用石油醚、氯仿和乙酸乙酯萃取,得乙酸乙酯相过聚酰胺柱分离纯化,将... 本实验采用溶剂法浸提茉莉花茶中茶多酚,研究发现,相对最优的工艺条件为:温度70℃,乙醇溶液浓度60%,提取次数1次,提取时间60min。在此浸提工艺下提取到茶多酚粗提物后用石油醚、氯仿和乙酸乙酯萃取,得乙酸乙酯相过聚酰胺柱分离纯化,将得到的不同洗脱组分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发现:30%乙醇洗脱组分含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最高,60%乙醇洗脱组分中含有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95%乙醇洗脱组分主要是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G)。继而对不同组分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得出:60%洗脱组分对油脂的抗氧化活性最高;30%洗脱组分与60%洗脱组分对DPPH自由基50%清除率的浓度分别为0.1723mg/ml、0.1693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花茶 茶多酚 分离纯化 抗油脂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现代果品物流发展中电子商务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仁堂 牛竹梅 +1 位作者 刘维 谷端银 《物流技术》 2005年第8期31-33,共3页
在分析当前我国传统果品流通模式及其弊端的基础上,研究了电子商务在现代果品物流中的应用及其供应链与第三方物流模式。
关键词 果品物流 电子商务 供应链管理 第三方物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蛹虫草功效成分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仁堂 程明华 +2 位作者 王晓旭 左晓菲 狄欣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4年第6期43-46,共4页
蛹虫草功效成分主要有虫草素、虫草多糖、虫草酸、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硒、植物甾醇等。近几年,对于蛹虫草的研究逐渐增多,其成分测定方法不断改进。本文综述了虫草素、虫草多糖、虫草酸、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硒的经典测定方法,以... 蛹虫草功效成分主要有虫草素、虫草多糖、虫草酸、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硒、植物甾醇等。近几年,对于蛹虫草的研究逐渐增多,其成分测定方法不断改进。本文综述了虫草素、虫草多糖、虫草酸、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硒的经典测定方法,以及一些全新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功效成分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果品物流发展的冷藏链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仁堂 牛竹梅 +1 位作者 刘维 谷端银 《物流技术》 2005年第3期51-53,58,共4页
研究了当前我国现代果品物流发展中冷藏链模式所必须具备的五个条件和软件技术以及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基于此,本文设计了我国果品快速供销反应冷藏链与冷藏链流通模式。
关键词 果品 物流 冷藏链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资源与食品安全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仁堂 谷端银 徐希柱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5年第10期13-14,共2页
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关注。本文从环境污染、食品资源自身以及转基因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上研究了食品资源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
关键词 食品资源 食品安全 环境污染 转基因食品 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资源 环境污染 高新技术 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保温材料在现代果蔬物流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仁堂 潘红艳 谷端银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0年第6期40-44,共5页
通过4种不同保温材料对木耳菜和西兰花的保藏效果对比,以确定相对较好的保温材料。通过温度变化、呼吸强度、丙二醛含量、新鲜度、叶绿素含量变化指标的研究,得出表层是260g/m2PVC,里层是无纺布,中间填充胶棉240g/m2的复合材料最佳。
关键词 保温材料 果蔬物流 呼吸强度 丙二醛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的理解与实施解析
18
作者 张仁堂 凌云 王瑞雪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4年第4期18-20,共3页
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成为控制食品安全的重要方式之一。近期,新版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已发布,与1994版相比有所变化。本文针对标准前后变化进行解析,从而有助于新标准在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与实施。
关键词 食品 生产 通用卫生规范 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氰氨化钙对土壤pH值·EC值及黄瓜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谷端银 王秀峰 +2 位作者 魏珉 张仁堂 张海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6-107,200,共3页
通过氰氨化钙CaCN2预处理土壤,研究了施用CaCN2对盆栽黄瓜土壤pH值、EC值及对黄瓜生长以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CaCN2可以使土壤pH值上升,并且随着用量的增大pH值逐渐增大,但增长幅度逐渐减小;施用后对EC值的影响不大;施用... 通过氰氨化钙CaCN2预处理土壤,研究了施用CaCN2对盆栽黄瓜土壤pH值、EC值及对黄瓜生长以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CaCN2可以使土壤pH值上升,并且随着用量的增大pH值逐渐增大,但增长幅度逐渐减小;施用后对EC值的影响不大;施用10 g/盆CaCN2可以明显增加黄瓜叶绿素含量,增强根系活力,促进黄瓜生长,但施用30和60 g/盆则不同程度影响了黄瓜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氨化钙 土壤PH值 EC值 黄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化红枣酒蒸馏过程中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及蒸馏工艺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高琳 梁咏雪 +1 位作者 张仁堂 纪庆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1-185,213,共6页
以酒精度7%vol的黑化红枣酒为基酒,研究蒸馏过程中酒精度、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并以挥发性物质含量及感官评价为标准,确定黑化红枣酒最适蒸馏工艺。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主要对蒸馏酒中酯类、醇类、醛类、酸类等挥发... 以酒精度7%vol的黑化红枣酒为基酒,研究蒸馏过程中酒精度、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并以挥发性物质含量及感官评价为标准,确定黑化红枣酒最适蒸馏工艺。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主要对蒸馏酒中酯类、醇类、醛类、酸类等挥发性物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酒精度随蒸馏过程的进行逐渐降低,降至2.4%vol时停止蒸馏;二次蒸馏过程中醇类、酯类、醛类酒头中含量较高,含量随蒸馏过程逐渐降低,部分醇类、酸类及醛类酒尾中含量高,随蒸馏过程呈上升趋势。通过对两次蒸馏过程酒精度和二次蒸馏不同掐酒头量和去酒尾量所得馏出液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及感官评定结果分析,最终确定黑化红枣酒蒸馏工艺为:一次蒸馏馏出液收集体积为原液的35%,平均酒精度27.4%vol,二次蒸馏截取酒头量为一次馏出液体积的2%,去酒尾量为一次馏出液体积的20%,总馏出液收集体积为一次馏出液体积的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化红枣酒 挥发性风味物质 感官评价 馏分 蒸馏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