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针织物低温一浴法前处理工艺
1
作者 张京彬 张京 +1 位作者 王翊 黄凯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53,共6页
使用低温精练剂LTB-505进行低温一浴法前处理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温度、精练剂用量、H2O2用量、Na OH用量、时间和浴比对织物白度、毛效和顶破强力的影响规律,同时结合单因素变量试验,优化了工艺条件,并与传统高温碱氧法的处理结果... 使用低温精练剂LTB-505进行低温一浴法前处理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温度、精练剂用量、H2O2用量、Na OH用量、时间和浴比对织物白度、毛效和顶破强力的影响规律,同时结合单因素变量试验,优化了工艺条件,并与传统高温碱氧法的处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当精练剂用量为2.0 g/L、H2O2用量为3.0 g/L、Na OH用量为3.0 g/L、温度为85℃、时间为40 min和浴比为1∶10时,白度为79.78%,30 min毛效为14.5 cm,滴水扩散时间<1 s,顶破强力保留率为85.44%,前处理效果优于传统高温碱氧法,同时还降低了生产和时间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针织物 低温一浴法 前处理 精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棉针织物练染一浴工艺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京彬 刘淑云 +2 位作者 陈华毅 张樱花 宁慧 《印染助剂》 CAS 2024年第3期38-42,共5页
针对涤棉针织物染整工艺流程长、耗水耗能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采用RY236对涤棉针织物进行练染一浴加工,分别讨论了双氧水用量、练染浴pH、保温时间及RY236用量对纯棉针织物前处理效果以及纯涤针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优化后的练染一浴... 针对涤棉针织物染整工艺流程长、耗水耗能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采用RY236对涤棉针织物进行练染一浴加工,分别讨论了双氧水用量、练染浴pH、保温时间及RY236用量对纯棉针织物前处理效果以及纯涤针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优化后的练染一浴工艺:双氧水用量为8 g/L,pH为5.5,RY236用量为1 g/L,染色温度为130℃,保温30 min。与传统工艺相比,该工艺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棉针织物 一浴 前处理 染色 RY2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京彬 闻伯涛 +1 位作者 武飞 宁慧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10期28-31,共4页
分析了浅三原色系、中三原色系及深三原色系活性染料的染色提升性、色牢度及配伍性。结果表明:浅三原色系活性染料红K-HL、黄K-HL、蓝K-HL的最佳用量为1%以下;中三原色系活性染料红K-3BS、黄K-3RS、蓝K-BF的最佳用量为3%以下;深三原色... 分析了浅三原色系、中三原色系及深三原色系活性染料的染色提升性、色牢度及配伍性。结果表明:浅三原色系活性染料红K-HL、黄K-HL、蓝K-HL的最佳用量为1%以下;中三原色系活性染料红K-3BS、黄K-3RS、蓝K-BF的最佳用量为3%以下;深三原色系活性染料酒红DS、黄DS、藏青DS的最佳用量为4%以下。浅三原色系、中三原色系及深三原色系活性染料都具有良好的配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三原色 染料用量 配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磷酸锌的微波合成及对棉的抗紫外线整理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京彬 刘玉婷 邢彦军 《印染》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4-17,共4页
通过微波辅助原位合成法,在棉织物表面生成了纳米磷酸锌颗粒,使织物获得较好的抗紫外线效果。讨论了硫酸锌和尿素浓度,焙烘温度和时间对织物抗紫外线性能、白度、撕破强力,以及整理效果耐洗性的影响。使用SEM对整理织物的表面形态进行... 通过微波辅助原位合成法,在棉织物表面生成了纳米磷酸锌颗粒,使织物获得较好的抗紫外线效果。讨论了硫酸锌和尿素浓度,焙烘温度和时间对织物抗紫外线性能、白度、撕破强力,以及整理效果耐洗性的影响。使用SEM对整理织物的表面形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硫酸锌浓度为0.4 mol/L,微波温度80℃,反应20 min后,140℃焙烘30 min,织物具有较好的抗紫外线效果和水洗牢度;加入适量尿素,有利于提高织物白度和撕破强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辐射整理 紫外辐射 微波原位合成 纳米磷酸锌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匀染剂与修补剂的应用工艺优化
5
作者 张京彬 刘东榕 +1 位作者 刘淑云 武飞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25,共5页
针对涤纶面料在溢流染色过程中出现的色花、色点等问题,分析印染加工过程中匀染剂预防、修补剂回修对染色后布面颜色及匀染性、移染性及缓染性、染色后面料色牢度的影响,并对使用方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与未添加助剂的面料相比,匀染剂... 针对涤纶面料在溢流染色过程中出现的色花、色点等问题,分析印染加工过程中匀染剂预防、修补剂回修对染色后布面颜色及匀染性、移染性及缓染性、染色后面料色牢度的影响,并对使用方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与未添加助剂的面料相比,匀染剂或修补剂质量浓度在0~3.0g/L范围内,面料K/S值变化小于0.2,色差CIE DE小于0.4;涤纶匀染剂与修补剂对分散染料具有良好的匀染性、移染性及缓染性,其中修补剂的性能更佳;涤纶匀染剂与修补剂对分散染料染色后面料色牢度无影响;匀染剂YDL的最佳质量浓度为1g/L,修补剂CR的最佳质量浓度为0.5g/L;对于容易出现色花的面料,可以将匀染剂更换为修补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 匀染剂 修补剂 匀染性 移染性 缓染性 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织物平幅连续前处理工艺分析
6
作者 张京彬 张子超 +1 位作者 刘淑云 张樱花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5-59,共5页
为了探讨精炼剂AIO 05在针织物平幅前处理中的应用,测试了精炼剂的性质,并通过小样试验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精炼剂AIO 05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耐碱性及低气泡性;加工纯棉针织物时,最佳工艺为:烧碱8g/L,精炼剂15g/L,双氧水15g/L,双氧水稳定... 为了探讨精炼剂AIO 05在针织物平幅前处理中的应用,测试了精炼剂的性质,并通过小样试验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精炼剂AIO 05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耐碱性及低气泡性;加工纯棉针织物时,最佳工艺为:烧碱8g/L,精炼剂15g/L,双氧水15g/L,双氧水稳定剂3g/L,带液率100%,汽蒸温度102℃,汽蒸时间20min;加工涤/棉针织物时,最佳工艺为:烧碱4g/L,精炼剂5g/L,双氧水5g/L,双氧水稳定剂1g/L,带液率80%,汽蒸温度102℃,汽蒸时间10min。处理后织物的白度大于75%,毛细效应大于15cm,能够满足染色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织物 平幅 前处理 白度 毛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面料的染色工艺
7
作者 张京彬 闻伯涛 +1 位作者 周延钊 陈华毅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3-38,共6页
为了解决聚乳酸面料染深性差的问题,对比市售PLA染料与市售HA染料在聚乳酸面料上的染色差异,讨论染色温度对织物顶破强力的影响,染色温度、染液pH值、染色浴比、染色时间及染料用量对PLA染料染深性的影响,并对染色工艺进行优化。试验结... 为了解决聚乳酸面料染深性差的问题,对比市售PLA染料与市售HA染料在聚乳酸面料上的染色差异,讨论染色温度对织物顶破强力的影响,染色温度、染液pH值、染色浴比、染色时间及染料用量对PLA染料染深性的影响,并对染色工艺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染色温度超过115℃后织物强力下降明显,染色温度为120℃时,织物顶破强力下降达11.4%;优化后的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110℃,pH值4.5,浴比1∶10,保温30 min;为保证染色的匀染性,染色温度在60~110℃应以0.5~1.0℃/min缓慢升温;PLA染料提升性良好,适合染深色,还原清洗后的聚乳酸面料耐皂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均在4级以上,K/S值标准偏差最大为0.215,能够满足服装面料的染色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分散染料 染深性 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染料在锦纶/氨纶针织物上的应用
8
作者 张京彬 闻伯涛 +1 位作者 周延钊 陈华毅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7-42,共6页
为了探究植物染料对锦纶/氨纶针织物的染色性能,采用石榴皮、石榴花等原料提取的植物染料对锦纶/氨纶针织物进行染色。分析染色温度、染液pH值、染色浴比及染料用量对锦纶/氨纶针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分析植物染料对锦纶/氨纶针织物的上... 为了探究植物染料对锦纶/氨纶针织物的染色性能,采用石榴皮、石榴花等原料提取的植物染料对锦纶/氨纶针织物进行染色。分析染色温度、染液pH值、染色浴比及染料用量对锦纶/氨纶针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分析植物染料对锦纶/氨纶针织物的上染速率,并对染色工艺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98℃、染液pH值4、浴比1∶10、保温时间40 min;为保证染色的均匀性,60~98℃之间应以0.5~1.0℃/min缓慢升温。采用优化后的工艺对锦纶/氨纶针织物进行车间大货染色并测试了染色后面料的色牢度及抗菌性,染色后织物无染色不匀,与标样相比,CIE DE色差仅为0.32,耐皂洗色牢度及耐摩擦色牢度均为4~5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超过98%,获得了满意的染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纶/氨纶针织物 植物染料 色牢度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罗娜双组分面料的染色工艺
9
作者 张京彬 许婷婷 +1 位作者 李荣 刘淑云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27,共4页
索罗娜双组分纤维由索罗娜和PET两根丝组成,熔丝之间有细小的沟壑,呈卷曲形态。优化后的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130℃、pH 4.0、浴比1∶15、匀染剂1 g/L、保温时间30 min。研究发现,WFN系列分散染料对索罗娜双组分面料具有良好的染色提升... 索罗娜双组分纤维由索罗娜和PET两根丝组成,熔丝之间有细小的沟壑,呈卷曲形态。优化后的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130℃、pH 4.0、浴比1∶15、匀染剂1 g/L、保温时间30 min。研究发现,WFN系列分散染料对索罗娜双组分面料具有良好的染色提升性。染色后面料的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均在4级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罗娜双组分纤维 染色 分散染料 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改性蜂窝状中空涤纶纤维的染色工艺优化
10
作者 张京彬 陈时阳 +2 位作者 刘淑云 张贻兵 岳文丽 《印染》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3,共4页
阳离子改性蜂窝状中空涤纶纤维具有良好的导湿效果和易染性。试验采用三支分散型阳离子染料对阳离子改性蜂窝状中空涤纶纤维进行染色。结果表明,当染液pH为5、染色温度为100℃、浴比为1∶10时,染色纤维的K/S值最大。三支染料上染阳离子... 阳离子改性蜂窝状中空涤纶纤维具有良好的导湿效果和易染性。试验采用三支分散型阳离子染料对阳离子改性蜂窝状中空涤纶纤维进行染色。结果表明,当染液pH为5、染色温度为100℃、浴比为1∶10时,染色纤维的K/S值最大。三支染料上染阳离子改性蜂窝状中空涤纶纤维的上染速率曲线变化趋势相近,配伍性较好,可用于拼色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型阳离子染料 染色 阳离子改性 蜂窝状 中空涤纶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剂在纯棉针织物冷轧堆前处理工艺中应用
11
作者 张京彬 刘淑云 +1 位作者 张子超 周延钊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2-65,共4页
针对传统棉织物冷轧堆白度不稳定、强力损伤大等问题,文中探究了催化剂在纯棉针织物冷轧堆前处理工艺中的应用。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了精练剂、催化剂、分散剂、稳定剂、片碱及双氧水用量对纯棉针织物白度、毛细效应及顶破强力的影响,... 针对传统棉织物冷轧堆白度不稳定、强力损伤大等问题,文中探究了催化剂在纯棉针织物冷轧堆前处理工艺中的应用。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了精练剂、催化剂、分散剂、稳定剂、片碱及双氧水用量对纯棉针织物白度、毛细效应及顶破强力的影响,并对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优化后的最佳工艺为:片碱用量15g/L、100%双氧水用量20g/L、精练剂CML用量10g/L、催化剂GFF用量5g/L、分散剂PF71用量2g/L、稳定剂KKV-C用量10g/L,处理后织物的白度为72.20,毛效为15.5cm,顶破强力为837 N。与传统冷轧堆工艺相比,该工艺能够改善处理后织物的白度、毛细效应及顶破强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冷轧堆 过氧酸 纯棉针织物 白度 毛细效应 顶破强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染料XD在棉织物上的染色性能研究
12
作者 张京彬 张樱花 +2 位作者 李荣 许婷婷 刘淑云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7期15-18,共4页
以石榴皮、石榴花、苏木等为原料,利用粗提的植物染料XD,对纯棉针织物进行染色。研究了染色温度、染浴pH、染色浴比、染色时间及染料用量对植物染料XD染色性能的影响。优化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100℃,醋酸0.7 g/L,浴比1∶10,保温时间40 ... 以石榴皮、石榴花、苏木等为原料,利用粗提的植物染料XD,对纯棉针织物进行染色。研究了染色温度、染浴pH、染色浴比、染色时间及染料用量对植物染料XD染色性能的影响。优化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100℃,醋酸0.7 g/L,浴比1∶10,保温时间40 min。染色后面料的耐皂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均为4级,耐日晒色牢度为3~4级,能够满足服装的色牢度要求,但植物染料XD仅适合染浅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染料 色牢度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800纤维的染色工艺
13
作者 张京彬 张鑫磊 +2 位作者 刘淑云 张樱花 宁慧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8期22-25,共4页
分析了T800纤维的结构特征,研究了染色温度、染液pH、染色浴比、保温时间及染料用量等因素对T800高水洗分散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并对染色工艺进行了优化。优化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120℃、染液pH 4.0、浴比1∶20、保温时间30 min、匀染剂... 分析了T800纤维的结构特征,研究了染色温度、染液pH、染色浴比、保温时间及染料用量等因素对T800高水洗分散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并对染色工艺进行了优化。优化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120℃、染液pH 4.0、浴比1∶20、保温时间30 min、匀染剂1 g/L。为了保证染色的均匀性,染色温度超过70℃后,应缓慢升温。染色T800的耐皂洗色牢度为4级或以上,耐摩擦色牢度为4~5级,能够满足服装面料对色牢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800纤维 分散染料 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染料染色工艺的优化
14
作者 张京彬 夏传银 +2 位作者 刘淑云 张樱花 宁慧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9期22-26,共5页
分析了酸性染料、中性染料的染色提升力、色牢度及上染速率曲线。结果表明:常规弱酸性染料红C-2RBL、黄C-3RL、蓝C-RL的优化用量为0.5%以下;耐缩绒型酸性染料红S-B、黄S-L、蓝S-R的优化用量为1.5%以下;伊索伦中性染料红NHF-S、黄NHF-S、... 分析了酸性染料、中性染料的染色提升力、色牢度及上染速率曲线。结果表明:常规弱酸性染料红C-2RBL、黄C-3RL、蓝C-RL的优化用量为0.5%以下;耐缩绒型酸性染料红S-B、黄S-L、蓝S-R的优化用量为1.5%以下;伊索伦中性染料红NHF-S、黄NHF-S、蓝NHF-S的优化用量为2.0%以下;纽曲兰中性染料红M-B的优化用量为3.0%以下,黄S-2G、藏青M-BRX的优化用量为4.0%以下。为了保证染色的均匀性,常规弱酸性染料在60℃之前应缓慢升温;耐缩绒型酸性染料在70℃之前应缓慢升温;伊索伦中性染料和纽曲兰中性染料在70℃之前应缓慢升温;纽曲兰中性染料在80℃之前应缓慢升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染料 中性染料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改性涤纶/腈纶同色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子超 张京彬 +4 位作者 薛孟芳 刘淑云 王翊 宁慧 张贻兵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20-24,33,共6页
迭代涤纶(ITER-C)/腈纶一浴染色容易出现色差。测定单组分纤维上染曲线,讨论两种纤维同浴染色的可行性。测试染色温度、pH对两种纤维一浴染色性能的影响。测定两种纤维一浴染色的上染曲线和提升力曲线,进一步探讨了阳离子染料对两种纤... 迭代涤纶(ITER-C)/腈纶一浴染色容易出现色差。测定单组分纤维上染曲线,讨论两种纤维同浴染色的可行性。测试染色温度、pH对两种纤维一浴染色性能的影响。测定两种纤维一浴染色的上染曲线和提升力曲线,进一步探讨了阳离子染料对两种纤维一浴染色的染色效果。结果表明:ITER-C在50℃、腈纶在70℃时,上染率快速上升,100℃后逐渐稳定;ITER-C/腈纶一浴染色时,优化染色温度为105℃、优化染色pH为4.5,阳离子染料在ITER-C上的上染率高于腈纶,染料用量低于4%(omf)时,染料用量越高,纤维同色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涤纶 腈纶 同色性 阳离子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增白剂TC-B在涤纶织物上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翊 张京彬 +3 位作者 武飞 刘淑云 张贻兵 黄凯 《印染助剂》 CAS 2024年第2期33-36,共4页
为了解决涤纶增白高温高压反应、资源成本较高的问题,采用TC-B增白剂对涤纶进行低温增白,探究增白剂用量、反应温度、增白液pH、处理时间、浴比对白度的影响,并与常规增白剂CPS-3进行对比,测试其耐皂洗、耐汗渍、耐日晒色牢度。结果表明... 为了解决涤纶增白高温高压反应、资源成本较高的问题,采用TC-B增白剂对涤纶进行低温增白,探究增白剂用量、反应温度、增白液pH、处理时间、浴比对白度的影响,并与常规增白剂CPS-3进行对比,测试其耐皂洗、耐汗渍、耐日晒色牢度。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98℃,增白剂用量为0.8%(omf),pH为7,处理时间为30 min,浴比为10∶1时,TC-B增白涤纶织物白度为160,增白效果优于反应温度为130℃的CPS-3,实现中性染浴低温涤纶荧光增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 荧光增白 低温 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织物的增深染色工艺
17
作者 薛孟芳 张京彬 +2 位作者 武飞 张子超 王翊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1,共8页
针对聚乳酸纤维染深性较差的问题,研究了聚乳酸纤维玻璃化转变温度、染液pH值、载体用量对染色深度的影响。针对聚乳酸纤维无专用染料的现状,对安诺可隆PUD系列、菲诺AC系列和龙盛UN SE系列进行了染色提升力测试,其中龙盛UN SE系列分散... 针对聚乳酸纤维染深性较差的问题,研究了聚乳酸纤维玻璃化转变温度、染液pH值、载体用量对染色深度的影响。针对聚乳酸纤维无专用染料的现状,对安诺可隆PUD系列、菲诺AC系列和龙盛UN SE系列进行了染色提升力测试,其中龙盛UN SE系列分散染料应用于聚乳酸织物的染深性最好,且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汗渍色牢度均在4级以上。安诺可隆PUD系列染色提升力最差,菲诺AC系列染色提升力较好,但织物色牢度较差。载体对部分染料的染色提升力有提升作用。可提高聚乳酸纤维染深性的染色工艺为:110℃下定形60 s,使用醋酸+醋酸钠调节染液pH值为4.5左右,浴比为1∶10,室温入染,以1℃/min升温至70℃时保温10 min,再以1℃/min升温至105℃保温40 min,于60℃下还原清洗15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织物 染深性 定形温度 染料筛选 染液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棉混纺纱线前处理工艺研究
18
作者 张子超 张京彬 +3 位作者 薛孟芳 王翊 张智慧 沙乾坤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51,共7页
壳聚糖纤维具有天然抗菌性,与棉纤维混纺可提高产品附加值,但前处理工艺的不当易引起混纺纱中壳聚糖的损失。为探究壳聚糖/棉混纺纱线的最优前处理工艺,讨论了前处理工艺中纯碱用量、烧碱用量、处理温度及时间对壳聚糖/棉混纺纱线性能... 壳聚糖纤维具有天然抗菌性,与棉纤维混纺可提高产品附加值,但前处理工艺的不当易引起混纺纱中壳聚糖的损失。为探究壳聚糖/棉混纺纱线的最优前处理工艺,讨论了前处理工艺中纯碱用量、烧碱用量、处理温度及时间对壳聚糖/棉混纺纱线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处理温度在前处理中是主要因素,对混纺纱线的性能影响最大;其次是碱种类及其用量,烧碱前处理的纱线白度更高,纯碱处理的纱线白度较低,但壳聚糖含量降低较少;前处理时间对混纺纱线的性能影响最小。染浅色时最佳前处理工艺为:烧碱1.5 g/L,H 2O 24 g/L,80℃,50 min;染中深色时最佳前处理工艺为:纯碱4 g/L,H 2O 24 g/L,70℃,50 min。在保证壳聚糖含量的前提下,应尽量提高壳聚糖/棉混纺纱线的单纱断裂强力、白度和芯吸高度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混纺纱线 前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纶和棉织物中温一浴染色工艺
19
作者 王翊 张京彬 +3 位作者 黄凯 张贻兵 薛孟芳 张子超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44,共7页
针对锦纶和棉织物高温两浴染色问题,采用爱可森特系列活性染料对锦纶和棉织物进行中温一浴染色。首先探究了醋酸、纯碱、元明粉质量浓度对锦纶和棉织物K/S值影响,其次探究了最佳染色温度及保温时间,最后采用最优染色工艺,探究锦纶和棉... 针对锦纶和棉织物高温两浴染色问题,采用爱可森特系列活性染料对锦纶和棉织物进行中温一浴染色。首先探究了醋酸、纯碱、元明粉质量浓度对锦纶和棉织物K/S值影响,其次探究了最佳染色温度及保温时间,最后采用最优染色工艺,探究锦纶和棉织物的上染和提升力曲线。结果表明,在染料用量为0.5%(owf),染色温度为60℃,元明粉质量浓度为20 g/L条件下,当醋酸用量为0%(owf)、纯碱质量浓度为6 g/L、保温时间为60 min时,红RL-GR染色锦纶和棉织物K/S值接近一致;当醋酸用量为0.08%(owf)、纯碱质量浓度为4.5 g/L、保温时间为50 min时,黄RL-GR染色锦纶和棉织物K/S值接近一致;当醋酸用量为0.05%(owf)、纯碱质量浓度为1.6 g/L、保温时间为50 min时,蓝RL-GR染色锦纶和棉织物K/S值接近一致,实现了中温一浴同色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纶 活性染料 中温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浴比对活性染料上染率及固色率的影响
20
作者 张智慧 张京彬 +4 位作者 武飞 张健飞 王翊 薛孟芳 张子超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8期33-37,44,共6页
选用红3BSN、黄3RS、蓝C-2GLN 3只活性染料染色,探究浴比对单只活性染料上染率及固色率的影响;绘制上染率曲线、固色率曲线,测定S、E、R、F值评价染料配伍性,探究3只染料是否满足拼色条件。再探究浴比对拼色染料各组分上染率及固色率的... 选用红3BSN、黄3RS、蓝C-2GLN 3只活性染料染色,探究浴比对单只活性染料上染率及固色率的影响;绘制上染率曲线、固色率曲线,测定S、E、R、F值评价染料配伍性,探究3只染料是否满足拼色条件。再探究浴比对拼色染料各组分上染率及固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染料的上染率及固色率随着浴比的增加而降低;3只染料配伍性良好,满足拼色条件;在拼色体系中,随着浴比增加,拼混染料各组分的上染率及固色率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小,其中红3BSN对黄3RS和蓝C-2GLN在纤维上的吸附起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浴比 固色率 配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