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桑白蚧在杏树上的发生规律与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怡萍 张亚素 +4 位作者 郑峰 段喜涵 于欢 陈静 仵均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5-180,共6页
【目的】揭示桑白蚧在杏树上的发生规律与空间分布格局,为控制桑白蚧的危害提供依据。【方法】在陕西礼泉选择代表性杏园,周年系统调查桑白蚧种群的消长动态;选择1~5,6~10,11~15,16~20和>20年5个树龄段的杏园,调查不同树龄、高度... 【目的】揭示桑白蚧在杏树上的发生规律与空间分布格局,为控制桑白蚧的危害提供依据。【方法】在陕西礼泉选择代表性杏园,周年系统调查桑白蚧种群的消长动态;选择1~5,6~10,11~15,16~20和>20年5个树龄段的杏园,调查不同树龄、高度(上、中、下)、方向(东、南、西、北)对桑白蚧危害的影响;选择3个代表性杏园,调查每株树上桑白蚧的数量,采用聚集指标法测定其空间分布型。【结果】桑白蚧以雌成虫在树干被害部位越冬,成虫发生高峰期分别为4月中旬和6月下旬至7月中旬,若虫发生高峰期分别为5月中旬和7月下旬。树龄对桑白蚧的发生影响显著,以11~15年及16~20年2个树龄段的杏树受害较重,其次是1~5年和6~10年树龄段的杏树,20年以上树龄的杏树很少受害。在同一杏树的不同高度和不同方向,桑白蚧危害程度无显著差异。桑白蚧种群在杏树上分布的各项聚集度指标值分别为扩散系数C=0.4141,扩散指数Iσ=0.7138,聚集指数CA=-0.2920,平均拥挤度M*=0.7023。【结论】桑白蚧在陕西礼泉1年发生2代,其危害对杏树的方位没有选择性,而对树龄具有选择性;成虫在杏树上属均匀分布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白蚧 杏树 发生规律 空间分布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43
2
作者 杜娟 郭建挺 +1 位作者 张亚素 仵均祥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14-318,共5页
于室内研究了温度对梨小食心虫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RH70%±10%,光照周期15L∶9D,光照强度4 800 lx的ZPQ-280B型人工气候箱中,当温度分别为20℃、23℃、26℃、29℃和32℃时,梨小食心虫的世代历期分别为49.72d、38.99d... 于室内研究了温度对梨小食心虫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RH70%±10%,光照周期15L∶9D,光照强度4 800 lx的ZPQ-280B型人工气候箱中,当温度分别为20℃、23℃、26℃、29℃和32℃时,梨小食心虫的世代历期分别为49.72d、38.99d、29.78d、25.81d和27.18d;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7.81℃,有效积温为587.10日.度;世代存活率分别为53.89%、80.17%、84.41%、66.57%和28.50%;单雌平均产卵量分别为28.39、45.72、56.35、14.43和6.25粒。分析表明,26℃时的种群净增殖率R0、周限增长率λ和内禀增长力rm分别为25.37、1.09、0.0874,均高于其他温度处理。在本试验条件下,最适宜梨小食心虫存活的温度为25.1℃,最大理论存活率为85.19%;种群最高理论内禀增长率为0.08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温度 种群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矮花叶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亚素 谢颖飞 +2 位作者 冯益群 刘世建 邵育娟 《陕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4期232-234,共3页
玉米矮花叶病是玉米生产上重要病害。经过多年研究,摸清了该病在咸阳地区的发生规律及发病原因,采取综合治理技术,主要是推广地膜栽培、种植抗病品种,适期播种,治蚜防病等措施,控制该病发生流行。
关键词 玉米 矮花叶病 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杀菌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田间防效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新茹 白伟 +1 位作者 祁志军 张亚素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5-127,共3页
比较了5种不同药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效。结果表明:在田间推荐使用浓度下,5种药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均有很好的控制效果。30%己唑醇悬浮剂85 g/hm2、1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85 g/hm2和70%丙森锌.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700 g/hm2的防治效果较... 比较了5种不同药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效。结果表明:在田间推荐使用浓度下,5种药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均有很好的控制效果。30%己唑醇悬浮剂85 g/hm2、1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85 g/hm2和70%丙森锌.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700 g/hm2的防治效果较好,在秋稍生长期和整个生育期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效均在80%以上;两种保护性杀菌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360 g/hm2和70%丙森锌水分散粒剂1487.5 g/hm2的防效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斑点落叶病 药效 三唑类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喷三防”施药时间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8
5
作者 贾育恒 郑峰 +3 位作者 张亚素 冯益群 谢颖飞 郭聪娟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1-135,共5页
为准确掌握"一喷三防"施药时间对小麦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选择小麦抽穗前(4月22日)、小麦抽穗约20%(4月27日)、小麦抽穗约70%(4月30日)和小麦扬花末期(5月9日)4个时期,以w=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0mL/hm2、w=15%三唑酮可湿... 为准确掌握"一喷三防"施药时间对小麦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选择小麦抽穗前(4月22日)、小麦抽穗约20%(4月27日)、小麦抽穗约70%(4月30日)和小麦扬花末期(5月9日)4个时期,以w=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0mL/hm2、w=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200g/hm2、KH2PO41 500g/hm2 3种溶液的混合液为供试药剂,以穗期不施药为对照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一喷三防"不同施药时间对当地4种小麦穗期主要病虫害(小麦条锈病、小麦赤霉病、小麦蚜虫和小麦吸浆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施药时间,小麦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和保产效果不同。在以蚜虫为小麦穗期主要害虫,且喷药1次的情况下,从保产效果来看,"一喷三防"的最佳喷药时间为小麦抽穗约70%时,其次为小麦抽穗约20%时。喷药时间过早或过晚,保产效果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病虫害 一喷三防 防治效果 保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果88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对苹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郭聪娟 贾育恒 +1 位作者 张亚素 冯益群 《陕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1期55-56,共2页
在苹果不同生长时期喷施微量元素肥料,试验表明:在苹果树叶面上喷施微量元素肥料,对于苹果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增强苹果树自身的抗病能力都具有较好的作用。
关键词 微量元素 苹果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蠹蛾监测与防控问题探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郑峰 贾育恒 +4 位作者 钱丰 张亚素 张文斌 邵育娟 谢颖飞 《陕西农业科学》 2014年第5期42-44,共3页
苹果蠹蛾是国际关注的苹果有害生物之一,严重威胁着中国水果主产区果业的安全,防控形势十分严峻。通过不断探索和借鉴更安全环保的苹果蠹蛾监测与防控技术,能有效地防止苹果蠹蛾入侵,为受苹果蠹蛾威胁的水果主产区的防控提供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 苹果蠹蛾 监测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矮花叶病危害损失及防治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世建 邵育娟 +3 位作者 张亚素 杨慧平 宁党锋 郭聪娟 《陕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1期275-276,共2页
为了解玉米矮花叶病毒病的为害和病毒抑制剂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玉米品种之间抗性试验、不同发病级别对产量的损失试验和三种病毒抑制剂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采取农业措施、药剂防治、治虫防病等综合防治技术是控制该病害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玉米矮花叶病 玉米品种 为害 病毒抑制剂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咸阳市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概况与综合防控技术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邵育娟 郭聪娟 +4 位作者 谢颖飞 张亚素 任丽 高潮 郑峰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第10期47-49,共3页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病虫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严重威胁小麦安全生产。文章介绍了咸阳市小麦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生程度,并提出了防控对策。不断探讨安全有效的小麦病虫害防控技术,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小麦 病虫害 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监测预警与防控技术初探 被引量:2
10
作者 邵育娟 张亚素 +2 位作者 郑峰 郭聪娟 王保弟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第10期171-172,174,共3页
2019年1月,草地贪夜蛾首次入侵我国,4月—5月虫情扩展态势明显,西南和华南大部、长江中下游局部地区相继查见幼虫,范围不断扩大,严重威胁中国粮食生产安全,防控形势十分严峻。文章介绍了安全有效的监测与防控技术,能有效防止草地贪夜蛾... 2019年1月,草地贪夜蛾首次入侵我国,4月—5月虫情扩展态势明显,西南和华南大部、长江中下游局部地区相继查见幼虫,范围不断扩大,严重威胁中国粮食生产安全,防控形势十分严峻。文章介绍了安全有效的监测与防控技术,能有效防止草地贪夜蛾的蔓延危害,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监测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吸浆虫发生危害与防控对策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峰 谢颖飞 张亚素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3年第10期51-52,共2页
小麦吸浆虫是我国农作物重要害虫之一,主要为害小麦,也为害青稞、大麦、黑麦和燕麦等。小麦吸浆虫曾于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两次在陕西暴发成灾,对小麦生产造成了毁灭性的灾害。近年来,小麦吸浆虫大发生的势头虽然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局... 小麦吸浆虫是我国农作物重要害虫之一,主要为害小麦,也为害青稞、大麦、黑麦和燕麦等。小麦吸浆虫曾于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两次在陕西暴发成灾,对小麦生产造成了毁灭性的灾害。近年来,小麦吸浆虫大发生的势头虽然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局部地区仍时有发生,仍是小麦生产中面临的潜在威胁。咸阳市是陕西省小麦吸浆虫发生的重灾区之一。分析了咸阳市2012年小麦吸浆虫的发生原因,提出了防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吸浆虫 发生 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潜蝇发生规律及无公害防治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世建 钱丰 +4 位作者 任丽 高小松 张亚素 谢颖飞 冯益群 《西北园艺(蔬菜)》 2008年第1期31-32,共2页
斑潜蝇是一种严重危害蔬菜、花卉等作物的国际性检疫害虫,我国于1994年首次出现,1995年传入陕西咸阳后逐年扩展蔓延,严重威胁蔬菜等作物生产安全。近年来,笔者通过对斑潜蝇发生规律的研究,总结出一套斑潜蝇无公害防治技术。
关键词 无公害防治技术 发生规律 斑潜蝇 国际性检疫害虫 生产安全 蔬菜 作物 花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咸阳市苹果蠹蛾阻截与防控对策
13
作者 贾育恒 张亚素 +3 位作者 谢颖飞 冯益群 郑峰 邵育娟 《陕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5期151-152,共2页
陕西省咸阳市通过建立三道防线,即三项应急措施、三项保障措施、三种手段,有效阻截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苹果蠹蛾。
关键词 苹果蠹蛾 阻截防控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蠹蛾监测技术与防控对策
14
作者 邵育娟 郑峰 +3 位作者 张亚素 谢颖飞 段玮 冯益群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4年第12期59-60,共2页
苹果蠹蛾是危害苹果、梨、桃、杏等果树的毁灭性蛀果害虫,蛀果率普遍在50%以上,严重的可达70%~100%,是国际关注的苹果有害生物之一,严重威胁着我国水果主产区果业的安全,防控形势十分严峻。通过不断探讨和借鉴更安全环保的苹果蠹蛾监... 苹果蠹蛾是危害苹果、梨、桃、杏等果树的毁灭性蛀果害虫,蛀果率普遍在50%以上,严重的可达70%~100%,是国际关注的苹果有害生物之一,严重威胁着我国水果主产区果业的安全,防控形势十分严峻。通过不断探讨和借鉴更安全环保的苹果蠹蛾监测与防控技术,能有效地防止苹果蠹蛾的入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蠹蛾 监测技术 防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